化塑产品出口日本不再享受关税优惠 企业如何应对?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根据日本驻华大使馆通报,日本财务省决定自2019年4月1日起不再给予中国输日货物普惠制关税优惠。

化塑产品出口日本不再享受关税优惠 企业如何应对?

什么是普惠制关税优惠

普惠制关税优惠是一种普遍优惠的关税制度,简称GSP,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目的是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根据大多数给惠国的规定,享受普惠制必须持凭受惠国政府指定的机构签署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注:我国政府指定各地出口商品检验机构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商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产地标准。一切商品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完全原产地”,即商品完全是受惠国出产或制造,没有使用任何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另一类为全部或部份使用了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包括来源不明的原料和零部件)生产的产品。从普惠制的角度来说,受惠国出口的商品要获得享受普惠制关税的待遇,该出口商品必须在受惠国进行生产和制造,其中所使用的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必经过充分的加工,使这些进口原料或零部件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或者符合给惠国提出的其他条件。

(2)商品要符合直接运输的原则。就是说出口商品不但要在受惠国生产或制造,而且必须直接从受惠国家运往给惠国。通过过境国的,必须在过境国海关监管之下,没有投入当地市场销售或交付当地使用,更不能在那里进行其它再加工。

(3)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即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申报和证明联合)格式A,简称GSP FORM A,及其他有关的单证。FORM A 产地证书是受惠国的原产品出口到给惠国时享受减、免关税优惠待遇的法律凭证。FORM A 产地证书不同于一般产地证书,简称C/O。一般产地证是享受最惠国待遇的有效证件,普惠制FORM A 产地证,则是享受普惠制减、免税待遇的有效证件。

哪些国家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

曾经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的国家共有39个:欧盟27国(德国、英国、法国等)、日本、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白俄罗斯、新西兰、土耳其、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列支敦士登公国。其中欧盟已于2015年1月1日取消中国普惠制优惠待遇。

普惠制不是永恒的

普惠制不是永恒的。当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在优惠政策下出口越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相应加快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达国家认为这些国家或地区可以毕业,就会取消此种优惠,既可以是取消国家受惠资格,也可以是取消某项产品受惠资格。

例如2019年3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根据总统特朗普的指示,美国政府计划取消给予印度和土耳其的普惠制待遇。

日本为何宣布结束中国的普惠制优惠?

日本是我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出口国之一。日本自1971年起实施普惠制方案,1980年4月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是对我国出口商品关税优惠幅度最大的普惠制给惠国之一,日本的全面普惠制优惠对我国商品出口日本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日本政府从2011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实施第五个十年普惠制阶段,在该阶段内,日本对世界上15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

日本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目前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品如果继续享有日本市场的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将对其国内产品造成不正当竞争的不利局面。为此,日本政府已多次调整、削减中国商品的普惠制优惠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为其国内自身经济发展考量,取消中国商品普惠制优惠待遇。

其实在2017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文章称,日本对华普惠制即将“毕业”,并将在2019年全面终结对我国的普惠制政策。

化塑产品出口日本不再享受关税优惠 企业如何应对?

日本结束中国的普惠制优惠对化塑行业的影响

由于之前日本给予的关税优惠平均约为3%。日本取消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优惠后,我国原产有机化学品、塑料制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将不再享受日本普惠制待遇,这就意味着每年出口日本商品的关税平均税率整体上浮约3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上浮高达10余个百分点。将一定程度削弱我国出口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出口日本的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贸易额呈连年上升趋势。因此,日本取消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优惠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讲,无疑是一条坏消息。

化塑产品出口日本不再享受关税优惠 企业如何应对?

企业采取多元化策略应对负面影响

为将这一影响降到最低,买化塑研究院建议企业采取多元化策略应对:

第一,充分利用自贸协定享受关税减免,规避普惠制优惠取消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2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这16个自由贸易协定可以说是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既有周边国家包括东盟的成员,也有“一带一路”沿线比如说巴基斯坦、格鲁吉亚,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如拉美的秘鲁、智利。这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出口企业应善加利用。

第二、开拓其他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市场。

如将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继续享受普惠制优惠。

第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以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逐步摆脱对价格优势的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