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歷史中的A股是如何築底的?

用戶172304069


本人從2001年股市站上2245點那一天開始關注,到了2008年之後,就開始寫財經評論文章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涉足過股市的操作。事實上,2005年6月之後的A股熊市的築底都相對溫和,不像當年股指跌至998點那樣慘烈。但這不代表本輪熊市築底過程會溫柔。所以,當前的投資者要有一個股市慘烈築底的心理準備。

坦率的講,A股從2001年跌到2005年6月的那場股災,讓人刻骨銘心。當時股市的跌幅也不大,拿上證綜指來看,也不過從2245跌至998點,但是用時四年的長期消耗,讓很多市場人士精疲力竭。更何況不要說個股跌幅70%-80%,就連買封閉式基金都會輸掉25%。所以,在經歷了這場股災之後,很大一批人把籌碼割在了底部區域,從此遠離股市。所以,股市真正的歷史大底,遠不是我們剛入股市才幾年的人所能體會得了的。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歷史上A股究竟是如何築底的呢?首先,股市在每一次走熊之後,我們的監管部門都會出一些政策性利好。當年既有國有股暫停減持,也新股停發等利好。股民們也堅信政策的呵護,能夠扭轉A股的頹勢。但實際上,每一次政策利好,只是帶來片刻的股市反彈。而且這種反彈的力量會越來越弱。真正到了熊市底部。好象越出臺政策利好,股指越是受到打壓。悲觀失望情緒在A股市場上蔓延。

再者,現在很多人認為,股市經歷了大跌之後,目前2500點一線就是大底了。因為,個股估值也不高了。但事實上,真正A股的熊市底部的估值,不僅不能高於其正常估值,還要遠低於正常估值。這就是資深股民常說的,個股黃金遍地,股民的錢全都被套在高位,只能乾瞪眼晴,都沒錢買股了。所以,目前A股的靜態市盈率並不算很高,但是若算一下個股的動態市盈率也不低,更何況離開個股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區間還很遙遠。

再次,真正熊市底部,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股民想炒歷史大底。交易所裡沒有幾個人,股民們都在打牌或聊天。很多股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再也不敢抄股了,只求股指能有一輪反彈,他們寧願割肉出局,只要別輸得太慘了就可以了。而之前在牛市中叫囂股指將突破萬點大關的股評家,此時卻是看空一片,他們認為現在股市問題多多,並且拿出了很多A股必須推倒重來的理由。

最後,股市熊市要跌出一定的空間,才能重新開啟牛市之門。正所謂是“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試想,股市若不跌出上漲空間,又何來新一輪大牛市的反轉。2001年股指從2245跌了四年至998點。是把空間完全給跌出來了。而本輪熊市從5178點開始下跌至2449點附近,向上有密集的歷史套牢區,需要大量資金入市才能解套,而向下砸的空間卻很大。如果A股重新跌至1300點以下,那未來牛市向上的空間馬上就能騰出來了。否則目前股指處於上下兩難境處非常尷尬。

當然,歷史上的熊市底部就是要反覆磨出來的,等到中小投資者還是認為本次反彈還將創下新低時,股市就通過不斷的上漲,快速脫離前期底部的糾纏,進入到下一輪牛市之中。我建議,大家在未來熊底時買一些便宜的藍籌股、白馬股,別買那些創業板、中小板股票,因為業績好的股票,在牛市中的表現可能會更加靚麗。當然,下一輪牛市估計今年是不會出現了,因為國內經濟正在下行之中,並不支持股市的持續向好。


不執著財經


由於我是在十線小縣城,周圍沒啥人玩股,接觸股市不多,07年懵懵懂懂的玩了基金,後來看神馬東東,能漲十幾倍!!!覺得這玩意不靠譜!!!立馬保本砍倉,後來我竟然成為身邊唯一的一個逃頂之人。

開始琢磨大底點位,那時還不懂神馬底部區域投機,認為大底應該是1500點,理由很簡單:前次為1000,加上通貨膨脹幾年,後來到了1664點,發現自己當時沒把新增發的算在內,那麼大底應該在1800附近。~~~~失去了一次機會

經歷過3478,方法如出一轍,11年認為下次大底應該在大底應該在2000點,準備玩的。後來因為拆遷拿房,手裡沒錢。~~~~又失去了一次機會

去年賣房,持幣觀望等待機會快兩年了,一直在等券商股,認為這次大底區域應該在喝酒吃藥行情死後出現,最悲觀的是2000點附近,認為券商股還會有一波大跌的,應該能再次腰斬吧。所以,一直以摸行情為目的,在小小的倉位玩,暫時看好~~~~招商證券~~~初步計劃6元開始分批買進~~~~這個行情明年開春再看吧~~~~~而且底部區域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築底的,一般需要一年半載,足夠的耐性,所以一旦建倉造成,就要抱著死等下個大牛🐮心態,忍受煎熬啊。希望能翻幾倍出來😱。


小散操盤手


A股的底部鑄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數據到底,第二是政策打到底,第三是信心到底!只有這三種底同時出現了,真正的底部才會築底完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數據到底,政策到底已經顯現,而市場差的就是一個信心底,也就是市場底,這個底部不能用數據來衡量,更猜不透,只能看市場自己走出來。不過一點可以明確就是市場底絕對不會離數據底和政策底有太大的差距!


條件一數據底的出現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數據底的出現往往就是進入底部區域的第一個信號,往往表現在圖表形態到底,市盈率到底,破淨破發數量到底,以及成交量到底等多種現象!這種到底指的是到達以往熊市底部的區域之中,往往越來越近前幾次大底時候的數據,那麼離底也就越近了!


例如歷史上四個大底時期的市盈率分別為15倍左右,14倍左右,以及10倍左右,而目前的市盈率已經低至12倍左右;又例如從RSI指標來看,45-50區間都是歷史各大熊市底部的數值,並且從未跌破過45,目前RSI指標為45.9-46.2;還有破淨也是衡量到底的一個重要數據,目前最高有310只個股破淨,並且券商大批量出現罕見破淨情況,而前幾次熊市大底的破淨數量只有176家和214家!所以當所有的數據都達到歷史各大熊市區域的時候,就說明數據底出現了!

條件二政策底的出現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市場底往往出現於政策底後的1-3個月,甚至是100-200點的空間!2005年,印花稅降低,政策底1187點,市場底998點才築底;2008年,印花稅單邊徵收,並多次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底1895點,市場底1664點才正式築底成功;2012年,暫停IPO,擴大QFII份額、放寬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點,市場底1850點築底成功。所以此次2449點成為了政策底,那麼市場底也大概率就在附近!


條件三信心底,市場底

這個底其實是最琢磨不透的,但是也是股市裡大家最想證明自己而去預測的!所以你會發現許多專家,甚至許多散戶都在不斷的預測這個所謂的市場底,可是卻沒人能成功!為什麼?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因為沒人可以預測市場所有投資者的心態,更沒有所謂的數據來支撐!因此市場底、信心底往往都是走出來了才知道!而我們平時常說的“熊市不言底”裡的這個底,就是指的市場底,信心底!!


不過對於長線投資和佈局的投資者來說,市場底和信心底在哪裡根本不重要,只要進入了底部區域,只要看到了政策底和數據底,就可以毫無規律的選出自己心儀的超跌績優股,然後進行一個逢低佈局的策略!因為長線投資人做的是長線佈局,目標是在未來2-3年後的牛市行情獲利,因此不需要理會市場底在哪裡,只需要在相對的低位進行收集優質籌碼就足以讓未來獲利頗豐!這就是所謂的長線價值投資精髓:天價不買,地價不賣,不要企圖抓到最高價和最低價,吃中間一段已經很好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A股28年以來總共經歷了兩次大牛市2007年與2015年,兩次大牛市就有兩次歷史大底,下面要看看歷史中的A股是如何築底的?

(1)2007年大牛市的歷史大底

上證指數從2001年高點2245點開始殺跌至2003年11月份跌出A股的政策底1307點,隨後啟動一波超跌反彈行情;超跌反彈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殺跌尋底行情;新一輪殺跌又震盪下滑尋底運行一年多至998點市場底出現,結束長達5年的熊市行情,開啟了正式構築牛市底部。

上證指數跌出市場底之後迎來了反轉信號,波段式一浪高一浪,股市俗稱猴市;也就是上證指數空翻多,逐步修復前面的殺跌空間,震盪上揚;當時跌出市場底之後A股平均市盈率為15.65倍,市淨率在1.62倍;意味著便宜股和破淨股很多,很多個股出現了嚴重殺跌,跌幅都出現腰斬的現象。

(2)2015年大牛市的歷史大底

上證指數從2009年高點3478點開始殺跌至2012年12月份跌出A股的政策底1949點,隨後啟動一波超跌反彈行情;超跌反彈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殺跌尋底行情;新一輪殺跌1849點市場底出現,開啟了正式構築牛市底部。

上證指數跌出市場底收出探底下影長K線,開啟了為期一年的猴市;猴市運行一年時間,在2014年7月正式開啟牛市熊市;當時跌出市場底之後A股平均市盈率為9.8倍,市淨率在1.45倍;意味著便宜股和破淨股很多,很多個股出現了嚴重殺跌,市場一片狼狽,大家都絕望的時候真正的牛市就會來臨了。

根據A股以史為鑑,歷史中的A股築底都是會出現一個政策底,隨後啟動一波超跌反彈;超跌反彈結束後再度迎來新一輪的殺跌行情才會跌出A股的真正市場底;當市場底出現之後估值底也就是市盈率基本都是在10倍至15倍之間,市淨率都是在1.5倍以下,足以說明A股都是經過大幅殺跌,殺跌嚴重之後才會正式構築底部;等底部確認之後都會為期8個月至1年半之間的猴市行情築底之後才會真正的迎來牛市。

現在的A股已經是運行到了出現2449點的政策底,還欠缺市場底的出現,市場底出現之後才會正式築牛市底,A股下一輪牛市最起碼還要1年至2年的時間才會來牛市。


老金財經


以史為鑑,歷史中的A股是如何築底的。筆者找出了最近兩次A股築底成功後的大漲行情,一次是2005上證指數1000點的築底,那次是下跌時間長達五年,從2000年一直跌到2005年,直到2005年政策救市,政策推動股權分置改革,才迎來了歷史最大的一輪牛市行情,當時是上證指數從1000點漲到6000多點,大盤指數漲了六倍,個股漲幅50倍以上的股票很多,那一波行情是值得投資者懷念的,當時筆者的投資回報是三十多倍,不到四十倍。

那一波行情結束後,筆者就離開了二級市場,轉向一級市場以及為更多的企業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題,解決企業投融資及資本運作難題。離本次股市底部最近的一次築底是2014年,2014年在上證指數2000點左右,築底成功,也是在政策救市的情況下展開了一輪股市上漲行情,當時也有大量的股票漲幅是十倍八倍的,那一波行情筆者參與較少,那幾年的時間筆者是一年去上百個城市與企業家們一起解決企業發展難題,那一波行情上證指數是從2000點左右漲到5178點。目前上證指數2440點的築底與2014年股市的築底有點像,是在持續下跌將近四年的情況下,在政策的救市下展開的。為此,這一輪行情也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A股至今天已經調整了8個月了,滬指調整幅度達28%,調整了1000多點。這個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對一箇中級調整來說都是足夠了。所以,我認為滬指目前已經在中長線的底部區域了。既然是底部區域,那麼我們就有必要研究一下歷史上A股的底部是如何構築成功的。然後利用這些規律捕捉未來的底部,幫助我們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一箇中長線底部的形成,既有基本面的原因,也有技術面的原因。所以,研究底部的特徵,既可以從基本面去歸納總結,也可以從技術面去歸納總結。我主要是研究技術面的,所以,我做了很多技術面的數據歸納總結。既包括股價形態方面的規律,也包括成交量方面的規律和時間週期方面的規律。今天先公佈底部股價形態的規律。

根據我的總結,滬指在2006年,2009年和2014年三個中長線底部的形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突破底部左側下跌趨勢裡最後一個波段高點,回抽不破。就這麼簡單。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三個歷史底部的形態,是否確實有這個共同的特徵。

首先,看看2006年底部附近的滬指日線圖。具體如下圖所示。該圖顯示的底部很標準,突破左側波段高點後,回抽不破,再次上漲,就開始進入牛市啦。這個底部形態,從2005年4月13日開始,到2006年3月13日,歷時13個月,可謂是歷史大底,造就了近兩年的大牛市。

其次,我們來看2009年底部附近的滬指日線圖。具體如下圖所示。該圖顯示的底部不夠標準,突破左側波段高點後又回落,二次突破才真正進入趨勢上漲。這是一種弱勢突破。另外,該底部構築的時間從2008年8月25日到2009年3月26日,僅7個月,是2006年底部構築時間的一半,所以,這個底部後的行情是中線反彈,時間僅半年左右。

最後,我們來看看2014年的底部附近的滬指日線圖。具體如下圖所示。該圖顯示這個底部的突破也比較標準,突破後回抽雖然也跌破了左側波段高點,但是僅跌破了3個交易日就進入二次突破,確認了這個底部的形態成立。另外,從時間來說,這個底部的構築時間從2013年5月29日開始,到2014年10月28日結束,歷時17個月,時間很長,這個底部可謂紮實。後來牛市行情延續到2015年6月12日,持續了近8個月,和2009年的反彈行情類似。所以,2014和2015年的行情,應該定性為反彈,不算牛市。

從上面三個滬指歷史大底看,歷史中A股確實都是這樣築底的:突破左側下跌趨勢裡最後一個波段高點,回抽後再次上漲(站穩或者突破後)就是確認底部構築成功。我雖然只舉了三個例子,其實我檢驗了滬指更早的中長線大底部,都是符合這個規律的。所以,下次底部何時可以確認?我們可以按照這個規律去找,找到底部的可能性很大。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最後,說點題外話,那就是能否依此理論推論一下下個滬指中長線大底會在何時構築成功呢?也就是說,距離下箇中長線大底確認的時間還有多久?假如2018年9月28日的波段高點是個參考點,那麼按照上面三個例子中最短的時間是7個月,那麼可能會在2019年4月28日附近可能得到確認。需要說明的是,這是確認底部構築成功的時間,在底部的構築過程中,也許已經有很多交易的機會了。所以,大家也不要一直觀望,等待明年四月份再操作。而是要一直關注股市。

記住: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從現在開始,就好好觀察市場,注意尋找合適自己的投資機會吧。


思考A股


歷史有可能會重複,但絕不會是簡單的重複。

如果真的要翻看A股的歷史K線圖,以滬指為例。

其實從開始到現在,它還是很牛的!

請看滬指季度K線圖:

總體上還是逞現上升趨勢,雖然6124以來,10年了,還是這個熊樣。

實際上股市始終是在走牛熊的輪迴。

牛的時候總是非常短暫,而熊的時間往往總是要好幾年才能熬過去。

這是由A股本質決定的,

A股的本質其實一直都是橫向擴容,股本越來越大,流通盤越來越多,但是高價股卻很少。

因為股本擴大後,每股收益相對變少,所以如果此時價格還很高,就需要企業有超強的盈利能力。

A股這樣的公司非常少,茅臺股價高的原因,是因為它從07年後,幾乎就沒有搞過轉增股本,而是一直現金分紅,這個持續的高股息,而股本又沒擴大,所以才會水漲船高。

回頭看A股,不斷增加新股,不斷併購,不斷轉增股本。

這樣的玩法,本質就上就是“易胖”體質。

所以每次如果要漲高,必然是需要消化掉肚子裡的籌碼,而要消化掉肚子裡的籌碼,必然是需要“寬鬆”的貨幣環境,以及跌出“空間”,而且要持續的低迷才能換來上漲。

可以用年K線圖來回顧:

一目瞭然,大起會大落,但大落後未必能大起!

連續大漲後,必然會大跌。

一輪超級牛市過後,必然伴隨著至少4年的熊市。

這樣看,2015年牛市過後,如果要有大機會也要等到2019年,

至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要找右側機會,也是要到2019年。

這是簡單的歷史K線判斷週期。

實際上如果從經濟週期看,每十年一個輪迴。A股也符合這個週期,

如1995年A股出現抄底大機會,

2005年出現超級大底機會

2014年出現超級大機會,這個相對其它時間可能有提前了,但是還是大體上符合十年週期。

風險一般都出現在後3年,比如1987年、1997年、2008年,2018年。

而風險過後的都會伴隨著較好的機會。

所以現在雖然股市低迷,連續大跌,但是慢慢大機會也就來了。

只是看你能不能熬過去,保住本金。

目前兩個不確定性因素,一是房價如果下跌帶來的對經濟影響,另一個是美股如果就此走熊,會否帶全球股市持續低迷。

這兩個因素影響A股真正的見底時間。

當然如果從指數的角度看,跌到2400點,可以考慮分批進場,長線。

但如果是短線,永遠要記住,熊市主要任務是保本,而不是抄底,也不是指望熊市賺大錢。

只有極少數高手能夠完成熊市賺到通往牛市的門票,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要認清這點,保本最重要。


星星股經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專注股票投資擅長趨勢分析。今年的A股可以說是跌跌不休了,滬指從最高的3587點跌到現在最低的2449點,跌去了1000多個點跌幅超過30%,跌破了16年時的政策底;A股其它兩大指數深圳成指,創業板指也是一樣。這個時候我們大家考慮的都是什麼時候止跌,什麼時候開始築底;就A股歷史走勢中的築底行情我們來分析一下。

制度改革導致的築底階段。A股雖然年輕但是也有28年的歷史了,這28年期間A股有過兩次重要的改革,這兩次改革都是A股的築底階段。95~96年的築底階段是交易制度的改革,從t+0交易制度改變為t+1交易制度,這次的改革是A股的築底階段並促使後來的牛市發生。05~06年也是A股的築底階段,這期間A股實施了股權分置改革,改革前後是A股的築底階段,也為後面07年的牛市做了準備。A股兩次的築底階段都有相應的制度改革,那麼這次的築底很可能會是2020年的註冊制改革。

政策利好導致的築底。08年的大跌和15年的大跌都在出現了短時間的底部行情雖然就展開了反彈,這兩次大跌後的築底反彈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政策性的利好。08年的大跌底部有四萬億的救市計劃,16年的大跌有中金,證金的無限增持。這兩次的底部都是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兩次的底部也都是為了挽救A股暴跌而發生的。今年的下跌更像是09年到14年期間的下跌,這次的下跌築底也許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你好,我認為股市的築底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底,股市的上漲下跌往往是離不開政策的影響,歷史上幾次築底階段往往也都是有政策的支撐,從而影響股市,主要政策有貨幣政策如降息降準,釋放市場流動性,還有是政策引導資金進去股市,比如社保基金,養老金入市等等。

二,市場底,所謂的市場底主要指的是市場中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估值等。歷史上幾次底部市盈率都是在14倍以下,估值非常的低。

三,資金底,資金底是在政策底,市場底出來之後才有的,主要是市場的主力資金開始大規模掃貨抄底。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當前階段我國的經濟水平依舊是非常強勁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只不過現在的股票市場位置偏低下水平,兩者的情況不對等,水平也不相當,相信未來我們的大A股會有再次大牛市的行情。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歡迎大家熱評,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警惕大盤反彈結束,雖然在之前清風指出了大盤可能會反彈到3000點上才會再掉頭下跌。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2677點存在已經反彈結束的可能性。而且這個可能性挺大。2677已經成了關鍵點,倘若指數能夠繼續突破2677點,那麼大概率就能到3000點了。

一、時間週期:創業板月下跌從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月止。經歷了熊市三個階段,恐慌下跌、抵抗下跌、絕望下跌。運行41個月,14個季線。我們高度重視14個季線,它是重要時間變盤窗口。

二、下跌空間:創業板指數從4034點下跌到1184點,下跌百分之七十多,跌幅巨大,己達到熊市標準。

三、股價腰斬:創|業板個股普遍跌幅百分之七十以上,慘不忍睹,血流成河。

四、成交量變化:創業板成交量己經出現地量,地量見地價,這是見底信號。

五、人氣指標:人氣極度低迷,很多人談股色變,極度恐慌。

六、指標股表現:東方財富300059,溫氏股份300498,他們已被大機構重倉把守,這就可以封殺創業板向下空向,這一點很重要。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自始至終一邊倒的趨勢是不存的,清楚這點至關重要,創業業板大底遠大天邊,近在眼前

股票市場瞬息萬變,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炒股生涯後,看慣了股市的跌宕起伏,明白了情報和方法的重要性,進過反思總結,最後我獨創了一個選股指標方法--底部引爆指標法!

事實證明這兩支按照我的方法尋找的股票,在這段時間開始漲起來了,我來向大家介紹幾支:

1、長江投資

可以看見在8天內連續漲了40多個百分點,我說過,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所以,我買了,並且賺了。

一支不夠,再來一支。

2.銳奇股份

同樣在11天時間內持續漲了50多個百分點,並且依舊有看漲的趨勢,毫無疑問可以帶來巨大的收益,是一支不容錯過的優質股票。

可以發現,只要出現了底部引爆的信號,這支股就一定會漲的,今天我繼續用此方法選出的一隻本週爆發潛力股,同樣出現了相同的底部信號的股票,我敢斷言這支股票在未來一定會漲,預計會漲30個百分點以上請看:

我自己已經買了,我推薦給各位,為了避嫌怕某些人說閒話,我就不在這裡放出股票號碼了。

如果你對這支股票感興趣,並且相信我的朋友,可以點贊然後私信我關鍵字“指標”,我都會及時回覆和分享最新的底部引爆指標給大家,並且實時向大家推薦本人定期跟蹤研究的幾支牛股。或者關注我的公眾號“玄陽看股市”,那裡有具體的進場點位。

鄭重聲明一下:以上內容不收取任何費用!

如果各位對於以上所講內容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選股方法和操作技巧的都可以及時在評論底下留言,或者私信我,大家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