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長志,為你規整前進的方向

立長志,為你規整前進的方向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張載所言“橫渠四句”,在立志名言中最為知名,同樣張載先生認為“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個人求知為學,為人做官,都必須“立其志”、“正其志”、“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而張衛健也在《我是演說家》中也說過“三十歲對於中國男人講叫做三十而立,但是真正到三十歲的時候,會發現一個男人靠自己的能力買房、買車,擁有一份穩定的生活很難很難。但是三十歲有房有車,這個要求,不是太高,而是太低。男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全中國的男人都把有車有房有一份高大上的工作當成自己畢生唯一的夢想,那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當你老了,和你的孫子講述這一生的故事,你驕傲的說,你知道你爺爺我這一輩子最偉大的事情是什麼嗎?聽好了,你爺爺我還清了房貸!我多麼偉大!”

立長志,為你規整前進的方向

誠然,我們現在人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同樣也是變得十分的現實,可能是因為現在人“笑貧不笑娼”,但是志向同樣是要有的,跟張衛健老師說的一樣,“三十而立不代表三十而富,而立之年的而立,是立德、立功、立言。”同樣最好在三十歲之前立下自己的志向,當然立志不分早晚,也不一定非要在三十歲前。

同樣,並不是不是說有車有房這個目標不好,人生在世,就算自己沒有追求,但是讓父母能有舒適的晚年是每個人子應當做的,不是說現在的人物質,生活品質至少決定了你身體上的舒適度,周圍的人也會根據這點來調整對你的態度。

但是這並不影響立志,常立志不如立長志,一生的目標,是否應該遠大些,就算做不到也罷,至少這一輩子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你朝著目標進行努力了,我感覺就夠了。如果一直糾結車、房,是否太過有侷限性?

立長志,為你規整前進的方向

當然這不是雞湯,讓大家淡視錢財,並不是,吃飽了、病好了、活著才有立志與實現志向的可能,家人過得好,沒有太多的憂慮才能更好的去追求理想,物質只是應當做到的,而不是我們的畢生追求,人啊,來這世間走一遭,總要走出自己的路,不然到老回顧這一生,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好回憶的,不覺得有點悲哀嗎?

立長志,為你規整前進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