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面具》總比神劇要有深度和力度,尤其劇中間諜身份問題

在目前眾多神劇出沒的時代,有幾部類似《潛伏》、《風箏》、《面具》等電視劇,確實能給這個充斥著神劇的市場帶來一絲春風,讓我們有點時間留在電視機旁。儘管現在的影視劇給人的印象不是那麼盡如人意,尤其是神劇風一浪高過一浪,但是卻依然在大量的拍攝,咱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就喜歡這口?比起神劇,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電視劇大概也就剩幾部諜戰片了,諜戰片還多少能讓觀眾留在電視機旁的時間長一點。尤其是諜戰劇《潛伏》,還有《風箏》,另外就是《面具》了。

諜戰劇《面具》總比神劇要有深度和力度,尤其劇中間諜身份問題

《潛伏》裡是一個軍統人員被策反加入共產黨,《面具》也是軍統人員被策反而加入共產黨陣營。不過兩個有著本質的不同,餘則成被策反後一直在軍統內部竊取國民黨的情報,幫助我軍與國民黨做鬥爭,而《面具》裡的軍統特務李春風則是潛伏與我軍內部的國民黨軍統人員,任務是適當時機對共產黨政權實施破壞。

諜戰劇《面具》總比神劇要有深度和力度,尤其劇中間諜身份問題

其實餘則成和李春風都是需要在一個對於潛伏人員來說每天都是在懸崖邊上行走,他們在為了竊取情報時都是要冒著生命危險來工作的,只不過餘則成是在軍統內部更加驚險。而李春風則是與餘則成相反的陣營中來進行工作。兩人都是需要頑強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訓練技能,否則會隨時被對方發現而身陷囹圄。《面具》從我軍內部被國民黨軍統人員潛入來著手寫一個“壞人”由壞變好的過程。這樣的人物比較難以描寫,如果我們寫一個“好人”在壞人哪裡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與敵人進行周旋最後取得勝利的結局,這樣對我方的正面人物比較好刻畫。

諜戰劇《面具》總比神劇要有深度和力度,尤其劇中間諜身份問題

但是打入我軍內部的敵人在我方陣營中的活動和表現就要把握好尺度,不能過分歌頌,也不能把我軍內部的情況和人員都寫得愚昧無知。再加上李春風原本是軍統在哈爾濱長期潛伏特務,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他是不會暴露身份的。但是也要把他的個性表現出來,所以設置發生在他身上的壞事也要突出,否則就不能夠證明軍統人員的殘忍和無情。到後來李春風的轉變情節都要有一個合適的事件來襯托。就是覺得這點有點突兀,覺得李春風的被策反有點簡單了。陳立業對他進行策反的內容不夠,感覺太容易了。要知道,當年軍統人員的培訓是非常嚴格的,從心理和體能以及單兵作戰的技能,那不是一天訓練出來的,當時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和對黨國的忠誠度也是極高的。這樣一個間諜要想成為策反對象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所以,總覺得陳立業對李春風的策反過程有點倉促了,李春風對共產黨的認識轉變也是讓人感覺有點太快。一個老牌軍統不是那麼容易起義的,策反的時間長點再波折一點可能會更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