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上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如何?

九-王子


  從基本面的現金流貼現或股利貼現來看,銀行股適合長期投資,特別是國有四大行,股價偏低,盈利穩定,每年的股利分紅都在4%以上。

  不看股價增長(目前大多數銀行股市淨率仍在八倍以下,包括股利和資本利得增長應當在12.5%以上),單單看股利(四大行)就比投資一些中低風險及以下理財產品要強許多,更別說銀行存款了。

  但是股票不能跟無風險產品對比,畢竟股票還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比如500萬買了套用於自住的房子,但是突然某一天跌到300萬,按理來說對你不產生影響,但是心裡那個鬧騰可能就會鬧騰到開發商那裡去。

  同理,長期投資銀行股本來是衝著他的股利去的,但是買在相對高點,遇熊市跌了40%,那心裡同樣會鬧騰,例如會想象要持有近十年才能通過股利填平虧損,即可能採取短線操作的手段。但是一旦出現短線操作,那麼銀行股就不適合長期投資,畢竟波動幅度較為有限。

  一般來說,某隻股票到底值不值得長期投資,主要是從兩方面出發。一方面是選擇成熟型企業,有穩定的現金流和穩定的股利;另一方面則是選擇成長型企業,追求的是未來資本利得,而非是當下的盈利能力。

  銀行股屬於成熟型的傳統企業,盈利穩定,現金流穩定,股利也穩定,相對於目前股價值得長期投資。但是一般適合中老年人,或較為厭惡風險人群,並不是適合較為喜好風險的年輕人,年輕人更應當長期投資成長型企業股票,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本利得,而不是穩定的股利。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更偏向於後者。

  當然了,即使熱愛銀行股,且有長期投資打算。但是如果股價明顯脫離內在價值(可進行行業對比),比如次新股或遇牛市突然漲了很多,那麼並非必須長期持有,在高點進行減持或清倉都屬於價值投資。只要投資是基於基礎面分析,而非單純的技術面分析,都可以說是價值投資。


三人聚眾


A股市場,銀行股板塊,從長期看,具有投資價值,也有投資機會。


我讀證券投資專業畢業,在證券公司工作十幾年,對銀行股還是有很深入的研究。


在此分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分析,讓我們瞭解事情的真相和本質,為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銀行股在股市裡面,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原因如下:


1,銀行的贏利能力強。


銀行經營模式就決定了,它的贏利能力強,用很低的存款利息成本獲得資金,再用更高的貸款利息獲得收入,同時,貸款還需要提供充足的資產抵押。因此,銀行股的贏利能力,比很多行業的公司更強,可以說做的是無本生意。


2,銀行的牌照形成很高的門檻。


銀行這個行業,不是想進入就能進入,必須申請到銀行的牌照。現在銀行的牌照,更加稀缺,因為監管很嚴格。銀行業,相比其它競爭激烈的行業,就是一個競爭不充分的行業,對銀行股的業績是一個保障。


3,銀行股的市盈率,比較低。


雖然市盈率,不是投資的唯一參考,但卻是一個重要關注點。銀行股板塊的整體市盈率,在股市之中,都是偏低的板塊,很多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8倍左右。


二,投資銀行股的注意事項。


銀行股是大盤股,走勢會比較穩定,很難大漲,因此,投資銀行需要有很好的耐心,慢慢的等待。


買了銀行股,不要期待短期能夠大漲,但是,銀行股也不會大跌,走勢比較穩健,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三,長線看好的銀行股名單。


四大銀行之中,長線最看好的銀行股是建設銀行,它在四大行裡面,也是股價最高,建設銀行的盈利能力最強。


股份制銀行之中,長線看好的銀行是招商銀行,它的品牌性最好,零售業務是招商銀行的最大優勢。


四,銀行與人生。


銀行代表信用,好銀行就是好信用。


在我們的人生之中,我們需要珍惜自己的信用,不要辜負朋友的信任,信用是一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


遇見是緣,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您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在評論中留言,如我有空,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我們首先要知道,銀行的盈利模式來自於長期和短期的貸款利差,收益率曲線由市場驅動,對銀行至關重要!!

當短期經濟衰退預期更高時,美聯儲暫停加息和降息的預期增高,債券投資者傾向於購買長期債券來鎖定當前收益率,導致短期債券收益率走高,長期債券收益率走低,收益率曲線平穩。反之,如果短期經濟衰退預期更低,收益率曲線會更陡峭。

當前,收益率曲線已經沒有進一步變平滑的空間,未來肯定向更陡峭的方向發展,這對於銀行的融資成本和淨息差是有利的啊!


四大行股息率4%,高達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的2倍以上

2017年四大國有銀行股息率“名列前茅”,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股息率分別為4.7%、4.4%、3.9%和3.8%。而當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僅為1.5%,三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75%。如此算來,四大行的平均股息高達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的兩倍多啊!

此外,相對於全A股,銀行股確實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並且銀行股的高ROE使業績增速提升。2017年,銀行股累計分紅總額為3810億元,佔全市場的34%;銀行股股息率為4.0%,分紅率為27.4%,加權平均ROE為12.7%,而A股整體分別為1.8%、33.7%、10.3%。銀行股股息率顯著高於A股整體水平,分紅率低於全行業,加權平均ROE較高。

低估值高分紅,才是投資者獲得收益的關鍵

在估值方面,銀行股交易價格已經遠低於整體市場,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吸引力更大。2018年末,銀行股PE估值中位數6.16倍,僅次於2013年的歷史最低點5.06;PB估值中位數0.83倍,已處於歷史最低點。

再者,我國國有銀行與海外商業銀行有本質性的不同,其中四大行更是特殊,因為中國政府就是四大行的“大股東”啊!即便發生次貸危機,國內任何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可能倒閉,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極端情況,也就意味著國內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持有人民幣也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既然如此,當大銀行股息遠遠高於一年甚至三年定期存款時,投資銀行股寧可作為銀行理財代品的替代,因為只要成本夠低,就已經先立於不敗之地了。



以上僅是愛K線財經直播的觀點,喜歡此回答的讀者們可以給一個關注或者一個贊,如果有不贊同的觀點,,也可以給我留言,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們會一一幫你解答問題,謝謝


愛K線財經直播


一個國家的股市是否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是需要看這個國家未來經濟的走向和發展趨勢。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潛力還是巨大,所以從宏觀上來看,中國股市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1. 市場對銀行股的憂慮和負面預期早已經反映甚至過度反映在其股價上。無論是地方債,房地產調控,影子銀行,還是經濟下行等等這些因素一直困擾著銀行板塊,投資者普遍擔心其信貸質量惡化,呆壞賬增加,又或者擔心利率市場化改革會令其息差收窄,導致其業績下降。凡此種種的負面預期和擔憂使銀行股股價一直受壓,這與其多年的亮麗業績和慷慨派息極不相稱,所以目前低迷的股價其實已經足以反映了那些負面預期。之前的低股價是屬於“不能再低”的狀態了。

2. 政府及業界都已經意識到大部分困擾銀行業的問題所在,並已採取措施和改革進行“拆彈”,包括著手監控和處理地方債和融資平臺,放寬房地產調控等等。相信那些影響銀行股估值的負面因素會逐步減少或減弱。

3. 銀行股估值確實偏低,不少銀行股,如中國銀行,市盈率PE低於5倍,市淨率PB不足0.8,真的便宜得離譜,而股息率高於7%,秒殺很多寶寶和理財產品的所謂年化收益率。

4. 銀行股業績穩定且每年都有不俗的增長,股息率和派息比率都較高且穩定,這些藍籌股必然引起長線資金的配置,特別會受外國長線投資資金青睞。相信滬港通落實開通後,這類低價藍籌股應該受到追捧。

5. 儘管今年銀行股業績略有放緩,很多銀行股的淨利潤增幅回落至單位數,但未必是壞事。前幾年銀行股包括工中建農幾大國有銀行股。淨利潤增率都有雙位數,以其這麼大的體量來看,多少有點不正常,應該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銀行業的利潤總額佔比之大,更說明我們經濟體有結構性問題。所以,通過改革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使社會的融資成本降低,有利於百業興旺。而銀行是“百業之母”,這樣其業績才有可能真正長期穩定增長。

從微觀來看,長期增長的美國股市裡,也有垃圾股,長期投資也是虧損的。總結,看大勢,中國股市整體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但必須是精選個股,不是所有個股股票都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


環球老虎財經


這個問題的話,近兩天剛好看見一篇東方財富網推的有關銀行股估值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從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以及估值面來分析銀行股的可投資性,從基本面來看,現在處於息差與不良拐點處,業績明顯上行是一個支撐;

從政策面來看,房地產調控,地產龍頭股大漲,金融強監管時代,對於銀行龍頭股來說也是利好;從資金面來看,險資資等都偏好銀行股;從估值面來看,A股銀行板塊ROE達15%,估值仍不到1.1倍PB,美國銀行股板塊ROE為9%,估值達1.3倍PB。

另外還有熱心網友用股息分紅,加上銀行淨資產的高速增長來計算投資收益,再綜合通貨膨脹的紅利來說明銀行股長期投資的投資價值,甚至認為除了銀行股,在兼顧風險與收益的前提下,未來十年想不到有什麼比銀行股更穩妥的股票。

好啦,說了這一大堆大神們的意見,作為個小菜鳥,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透,但是覺得還挺溜。

不過話說回來,似乎不論長期還是短期來看,都很看好銀行股,但是去投就會有的賺麼,我認為這還是個很大的未知數,因為除了真正公司自身的運營創造出來的收益,其他投機性帶來的獲利都會有人承擔這部分損失.

換句話說,如果長期投資者都是贏利的,那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是由投機者來貢獻的,所以小編認為,首先要確定自己是不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做的是長期投資而不是投機。


牛熊交易室


要想了解A股市場上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如何,我們需要了解銀行股目前所處的位置,以及影響銀行股估值的不確定性因素,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多年來的親身體驗對相關問題進行破剖析。

長期以來銀行股是我投資組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一直關注著銀行股的估值和股價走勢。2018年,銀行股跟隨大盤有所下跌,但是整體跌幅明顯小於各大指數,然而,因為銀行股之前的漲幅不是很大,加之其業績普遍保持著正增長,經過下跌之後市盈率、市淨率都達到較低的水平,動態市盈率排名前15的銀行股,市盈率都低於6倍,市淨率都不超過0.9倍,整體估值較低,因此,從估值的角度看,投資價值比較明顯。

影響銀行股估值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貨幣政策、實體經濟的發展等。目前貨幣政策相對穩定,市場預期較多的降準對銀行股是有利的,換句話說,目前很難出現對銀行股不利的貨幣政策。

實體經濟的發展可能是市場比較擔憂的,部分企業陷入債務危機,可能會導致銀行壞賬率的增加,從而降低銀行股的估值,比如南京銀行近期因三胞集團債務危機,股價持續下挫,這是市場擔憂其對三胞集團的貸款會變成壞賬而做出的一種反應。但是就目前銀行撥備、風控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大規模產生壞賬的可能性不大,局部產生壞賬對銀行股,特別是大型銀行股的影響有限,因此,對銀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必過於擔憂。

綜上所述,銀行股目前估值水平較低,當前的貨幣政策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對銀行股沒有明顯的不利影響,銀行股的業績大概率會保持穩定增長,因此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還是非常不錯的。


何重德財經


一直勸P2P投資人,如果覺得他們的壞賬率真的在1%以下,那不如去買那些五六倍市盈率的銀行股。

問題是,不管P2P還是銀行的實際壞賬率,都不能看表面。

銀行主要客戶是國企、地產、地方政府。八成以上貸款投在這個領域。

P2P都是民間借貸。

後者的風險遠高於前者。而且資金成本比銀行高太多。

銀行股的低估,在於人們認為沒有成長價值。其次是壞賬率擔憂。因為盤子都太大,沒有貨幣寬鬆助推,炒不動。

但是在A股市場裡對比之後,銀行股是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之一。只要現行的經濟模式不大變。

因為全社會最核心的資產和資金,都聚攏在銀行手裡。而且還經營信託、保險、證券、理財等通道業務。

長線看,互聯網金融尤其是阿里和騰訊對銀行的衝擊,會慢慢體現。但是短期不會。


悅濤


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不大了!說說理由:


銀行是傳統行業,也是需要保守的行業,越保守越好,所以銀行的PE、PB都非常低,低是有低的道理,是正常的,因為市場無法給這種公司過多的期待。相反創業板,都是高PE,因為創板承載夢想;


銀行在過去的幾十年,藉助改革開放的春風,尤其是地產的爆發,銀行的日子是很好過的。現在,幾乎是人人欠銀行的錢,可以說銀行的生意已經進入家家戶戶,沒法再擴張。再加上小銀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的興起,都想分杯羹,所以銀行的未來,應該是越來越難。


銀行是國企,所以難也不會太難;而銀行股和銀行又有區別,銀行股是大盤股,有穩定指數的作用,所以大跌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買銀行股,收益率未必會很明顯!



螞蟻搬金


投資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掙錢?

長期和盈利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難道持有時間越長,盈利就越豐厚?

首先,任何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盈利,而且盈利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這符合人的本性。在中國股市當前的條件下,不實行保證金制度,所以就不存在強制平倉之說。那麼投資者可以任意買入一隻10元以下的股票,坐等5年內翻番,這樣操作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當然,如果你點兒背,股票也有可能退市。從這個角度講,不止是銀行股,任何板塊的任何股票都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但是,投資者真的能接受這樣的操作嗎?把一筆資金放到股市,數年收割一回。真的能看到浮虧不慌,看到浮盈不喜嗎?做不到這兩點,那麼長期持倉就存在很大變數,甚至是不可能。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銀行板塊銀行板塊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但是由於還沒有出現頭部形態,我們認為上漲趨勢還沒有結束,股價下跌至下方成交密集附近依然有很大的上漲可能。

但交易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買賣上,並不是簡單的買入持有那麼簡單。


交易員雲起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銀行股絕對是價值投資的首選。

1.銀行股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行業,歷年銀行股整體的利潤都要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它們的市盈率非常低,普遍市盈率在五~七倍。

2.銀行股很便宜,看看他們的市淨率排行榜。超過一半的銀行股跌破淨資產,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

3.銀行股歷年分紅都很穩定,是確確實實在回報投資者。看看現在大跌後的市場,銀行股好多股息率都超過了4%啦!

從以上三個方面就可以看出,銀行股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它的股價被嚴重低估了。你只要敢於在低估的價格買進並長期持有一定會有豐厚回報。

我是價值投資者小六忠誠,歡迎大家多多點贊,也多多分享你們的投資經驗和投資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