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續前文《4月1日,聊聊高洪波12強賽的始與終》】

進入俄羅斯世界盃曾經是高洪波和他的隊員們的追求,也是中國球迷的夢想,也是中國足協和中國媒體的夢想。再次的失敗,高洪波應扛下屬於他的責任。

【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高家軍的12強賽從9月1日到10月11日,總共經歷了42天,四場比賽,積1分。

9月1日 2:3 輸韓國

9月6日 0:0 平伊朗

10月6日 0:1 輸敘利亞

10月11日0:2 輸烏茲別克斯坦

如此戰績,雖然還存希望,但小組出線變得非常困難。輸給敘利亞後輿論已然一片譁然,足協壓力巨大。在兵敗塔什干的當晚高洪波承擔了主教練能夠承擔的責任,發佈會宣佈辭職。個性鮮明的高洪波用5個多月走完了他的“下半場”。

【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從高洪波4月1日接任國足主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年時間,隨著裡皮的到來,隨著中國國家隊戰績起伏,對於本土主帥高洪波的嘲諷和質疑始終不變。但高洪波又是中國本土主帥中少有的擁有大批球迷的主教練,這些支持者大致分兩種,一種人認為“是高洪波帶隊進入12強賽的,此生不黑高洪波”,還有一群人認為“高洪波是曾經改變過中國足球趨勢的主教練,曾經給中國足球帶來過希望的主教練,是有能力的主教練(主要是因為“高一期”)”。我始終認為質疑高洪波不是問題,作為中國男足的主教練就要接受歡呼,更要接受質疑,不管是高洪波還是裡皮都不可避免。【吾觀體育】從 “旁觀者”的角度嘗試分析,或者說為高洪波辯護幾個大家質疑的核心問題,來解析2年前的“4場1分”,同時也分析一下我們的輿論場中的媒體人和球迷心態。言歸正傳,我們說點技術問題。

打法與陣型

532打法問題,前文中已經簡單講過,這裡筆者只再說一下我理解的“高洪波思路”,根據對手強弱、我方球員配置、身體狀態、比賽能力,大賽經驗,最終的目標追求,防守反擊是一種戰術選擇,但也並非高洪波的唯一選擇。而且第一場對陣韓國的比賽我們的陣型保持的還不錯,至少丟第一個球之前未給孫興民的韓國隊太多機會,但隨著那個烏龍球讓中國隊突然變得被動和遺憾,球員和教練如果希望至少拿到1分就要想辦法儘快扳回一球,後衛線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結果那個2:3其實應該算是一場完敗,但卻被媒體粉飾成了頌歌,但這至少讓球隊的精神壓力得到了放鬆,但也使得高洪波的532成為保守懦弱的代名詞。而在與伊朗隊的比賽中,我們的防守就沒有出現太多問題,伊朗隊也沒有打出自己的東西。12強賽大家都希望打開階段,但誰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532只是高洪波選擇的12強賽初期的基礎陣型,並且至少可以轉換出541、352等幾種變化。我認為,如果說陣型設計有問題,那一定就是短時間內球員不能熟練把控陣型要求,尤其是在激烈對抗中的位置選擇和戰術使用中會出現茫然遲滯。畢竟,中國很多球員長期踢4後衛陣型,而12強賽高洪波的集訓時間和質量又無法保證。筆者認為,高洪波的選擇並不保守,很多時候隱隱能感覺到高洪波是希望球隊能在上半場守住比分,消耗對手主力球員的體能,下半場換上技術能力強的中場和快速的前鋒向疲憊中的對手防線做一些衝擊,目標是換取勝利的機會。但鑑於中國球員整體能力和當期的身體和競技狀態,我們在這四場比賽中展現自我的機會並不多。

每場比賽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當然這之中也存在高洪波經驗不足的問題。

人員選擇

人員選擇最大的爭議是任航和杜威。任航是高洪波的主動選擇,任航的特點是在左路的防守進攻比較均衡,體能好作風頑強速度也不錯(比李學鵬慢,比姜至鵬均衡),而且能夠踢左中衛和左後衛,角球時在兩個禁區的頭球有優勢,作為高洪波在俱樂部帶過的球員對戰術要求非常清晰,缺點是有時毛躁,犯規不太合理,容易吃牌,但最大的爭議是其與俱樂部合同問題導致長達數月被江蘇舜天停訓,令其狀態有所下滑。但高洪波選擇任航依然是相信他有能力通過訓練找回狀態並完成比賽,事實證明任航在比賽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其實是中國球員都會出現的問題,但因其爭議焦點這些失誤被媒體和球迷放大和指責,也成為高洪波“任人唯親”的案例。如果真的表現很差或是沒有能力,裡皮接手後也不會繼續招入任航(裡皮對於中超球員應該非常熟悉,任航即便是在4後衛體系下也是國內不多的幾個選擇之一)。關於杜威,我認為是高洪波後續想在球隊中找到一個可以在更衣室裡平衡球隊關係的老球員,招入杜威更多的是發揮他在訓練中和更衣室中的作用,如果單獨招入鄭智,高洪波擔心更衣室中“恆大”主導的氣氛對於球隊團結產生心理影響。但沒有想到,比賽中杜威真的需要首發上場了。第四場客戰烏茲別克斯坦,由於張琳芃被停賽,後衛線上只能安排杜威出場,而就是杜威的一個失誤使得局面急轉直下,最後在塔什干完敗。除了任航和杜威,在用人方面就是顧超的爭議點,在三位門將中,順位應該是曾誠、楊智、顧超,但對陣伊朗曾誠受傷,上顧超的理由是因為楊智在聯賽中有些傷情初愈狀態似乎也不是很好,熱身也不夠,而且顧超活動範圍大,需要給年輕人大賽的機會,顧超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封堵住了伊朗隊的大量射門保證球隊逼平對手。在曾誠退出之後,高洪波選擇了顏駿凌作為第三替補。

筆者認為:如果說高洪波團隊在選人用人方面有什麼遺憾的話,選擇顏駿凌應該比顧超更合適。現在看來,顏駿凌的能力要遠超顧超,尤其是在心理素質層面。此外,還有很多球迷說過為什麼不用曹贇定,但事後裡皮用比賽證明了曹贇定也不能給中國隊帶來更多。關於鄭智的使用,高洪波在首場比賽中讓鄭智打拖後中衛,基本能完成球隊要求,但那個意外的烏龍球讓高洪波的計劃被打亂,心裡恐怕也有點忌諱,此外鄭智在開場不久的一次失誤險些造成韓國隊搶到球形成單刀(誰都有可能失誤,只是沒有弄成慘劇球迷都可以忽略,但教練是不會忽略這些細節的)。關於人員使用,如果我們看著結果來討論一定有很多質疑,但作為主教練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跟著媒體和球迷的意志選擇球員,高洪波也不會根據足協的意志選擇球員的,12強賽不是遊戲,而是戰鬥。

臨場指揮

關於臨場指揮的問題,筆者認為高洪波已經是本土非常好的主教練了。當然也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在這種大賽的時候,正像裡皮不是也會在多場比賽陷於被動時去調整戰術和用人嗎?而有些媒體和評論員會說:

大師就是大師,能及時改正自己的問題,敢於否定自己,云云。而首發的時候為什麼不能一次做到位呢,因為戰局變化,對手與你是一種博弈,不可能每次都被你算對,而高洪波更是這樣,他在有限的能力和有限的支援團隊的配合下,也只能是儘量做得更好,但其實運氣真不是太好。可高洪波得到的評價就是:缺乏經驗,不善變通,死板或者混亂。比賽場上,主教練就是要通過調整,利用場上球員的位置變化,利用換人,力圖使局面改觀或者更加有利於獲勝。在這四場比賽中,臨場換人被質疑最多的是對烏茲別克斯坦比賽中孫可受傷後換上姜至鵬,在下半場又用張玉寧換下姜至鵬。這對於球員的信心是種打擊,但在比賽層面,高洪波似乎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必須孤注一擲。至於解說員說:看不懂。這很正常啊,第一你不是教練,第二高洪波不是裡皮。如果是大師的操作很多人就能看懂了。

如果你用高洪波的“4場1分”與裡皮的“6場11分”以小學生數學的思維方式一定會認為一個不及格一個算優良,如果你以更成熟、周全的思維方式來看待“4場1分”就不會那麼簡單。中國足球本就不應該用簡單的分數來評價。

無論實際情況如何,高洪波既然執掌這支國家隊就有責任梳理好上下關係,梳理好球員的心理狀態,像米盧那樣至少讓球員做到不緊張。這點上,我想高洪波做得很不夠,也是他事業上的短板,這個問題其實大於戰術、選人、臨場指揮的問題。如果他有金志揚的氣場,有徐根寶的狠勁,有裡皮的江湖智慧,有米盧……那高洪波將變得更強,也將不是高洪波。我們不能對高洪波要求太多,高洪波不是大師,高洪波只是這個時代中國最優秀的本土主帥。

高洪波的思路與他背上的“鍋”

通過長期關注國家隊,包括“高一期”,我揣測高洪波團隊對於12強賽的整體思路是在上半階段(9-11月)的五場比賽中,儘量去爭取積分,通過比賽瞭解對手情況,更重要的是讓球員適應12強賽的節奏和壓力,扛過第一階段有四個月的調整期,正好聯賽結束隊員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冬訓備戰,國家隊也能通過一個相對較長的週期對球隊進行戰術強化,提高球隊進攻能力和默契,看看能不能找回“高一期”時的狀態和信心,爭取得到14-16分以小組第三名獲得附加賽資格,高洪波相信2017年時中國隊的狀態會比2016年會好很多(適應了12強賽不會那麼緊張,瞭解了對手的情況,也能正確評估自己和對手。

記得高洪波在第一場對陣韓國賽後發佈會上曾經說過:我希望中國隊在四、五場之後更加成熟,能夠在12強賽表現出自己的實力)。高洪波也希望運氣好點,在韓國或伊朗身上能多拿幾分也許以小組第二直接出線。但最終,小組第三歸屬了敘利亞,這讓高層和球迷很不服氣,在大多數人心裡中國絕不是小組最弱的球隊,而“最弱的敘利亞”居然差一點出線了,以此倒推中國隊其實很有機會的。但比賽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準備好,你沒有這個實力,只能拿著名單,拿著積分在這裡夢想,甚至以貧富差距民不聊生來衡量足球的強弱。高洪波只能承擔屬於他的責任,中國足球最終沒有出線的鍋可以背在高洪波身上,但如果我們始終看不清問題的本質,永遠走在找個替罪羊了事的狀態裡,中國足球也不太可能有什麼希望。

高洪波背不動的鍋: “示弱和輸給敘利亞”

高洪波強調“我們是12強的最後一名,我們是小組最弱的球隊”,這樣的說法當初讓球迷和媒體都很氣憤:“怒其不爭,妄自菲薄,未戰先怯……”。據我所知,高洪波是有著非常高遠夢想的人,帶領中國隊衝進俄羅斯世界盃,既是他個人理想也是這一批球員的夢想。但高洪波不想外界對於球員和球隊造成太大的輿論壓力,因此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調低外界預期。而在球隊內部有可能是兩種情況,對於信心滿滿的球員他可能是一種降溫的方式,對於缺乏信心的球員他可能是一種鼓勵刺激的方式,不管是哪種方式灌輸這樣的理念和情緒管理都不是高洪波擅長的,不知道球隊內部有沒有人來掌控球員的心理建設。高洪波在媒體前“示弱”不等於不想贏得比賽,比賽中用5後衛也不等於不想爭取勝利。

裡皮來了,告訴球員:你們是亞洲最好的球員,你們可以戰勝任何亞洲對手。說實話,我只認為裡皮和高洪波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不會有太大的不一樣,根據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能力,高洪波在沒有任何輿論掌控能力的情況下做出示弱選擇,希望媒體創造輿論引導球迷為國足低調啟航建立外部環境。試想當初,高洪波說出了裡皮說的話,公眾會不會哈哈大笑,進而嘲諷這個狂妄的本土主帥一定是瘋了。這其實就是我們國人的整體心態:本土主帥不行,一無是處的不行。(下文我會講幾個事例來講述媒體人都說了些什麼)

【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中敘之戰中國隊全場16腳傳中成功4次

公眾認為“我們不是最弱的,至少戰火中的敘利亞就比我們弱”這樣的認知甚至也在賽前我的思維中存在,但看過幾場比賽後我確認了高洪波說的沒有錯,不僅是低調也是實情,即便裡皮接任比賽之後我也沒有改變這一認知——中國隊真的是最弱的。而我們口口聲聲應該贏的敘利亞不僅不比中國弱,甚至在與強隊交鋒中也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和戰鬥力。敘利亞在小組賽中兩次逼平過伊朗、戰平過韓國,戰勝過中國、卡塔爾、烏茲別克斯坦,在附加賽中也是在主客場常規比賽時間3:3戰平澳大利亞,最終在加時賽被絕殺。這樣的敘利亞還能算弱隊嗎?我們憑什麼篤定可以贏敘利亞。當中國隊輸給敘利亞後著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在中國隊對陣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前的直播中說:這樣一支敘利亞隊如果是我們的中超冠軍球隊(恆大)用幾位有能力的本土球員替換外援的位置,我們也不至於踢成這樣啊?!言外之意,主教練無能啊?當場的解說嘉賓李鐵補充說:我不知道為什麼球隊沒有堅持開局階段中場控制的戰術方式,而是單一的邊路傳中,效果非常不好(李指導,難道你沒有看到西安球場的情況嗎?雨後的草地鬆軟,蒿俊閔和張稀哲在中場的中短傳總是出現失誤,很容易被搶斷,幸好這樣的場地對方也送不出精準的直塞球,沒有形成太多的反擊機會,下半場對手得分的進球靠的是一次長傳反擊)。

說實話,當年聽到這些我就預感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牆倒眾人推,這些擁有話語權的人和隊內的球員都保持著聯繫溝通,高洪波並不在乎外界怎麼說,但如果受到球員的質疑他就懸了。後來我還得知,在西安比賽中,某俱樂部老闆攜外教親臨賽場觀看比賽,和足協領導見面溝通。這些,想必高洪波也不會不知情,但考慮到中國隊的局面,估計他也不會想太多,只能做好自己吧。

高洪波留在塔什干的問號?

兵敗塔什干,高洪波的辭職也是有所準備的。高洪波說:他明白領導的意思。蔡振華說:他沒有讓高洪波承擔所有責任(辭職)。但有一點蔡局長沒有否認:他們談過話。而高洪波會不會敏感了?或者說領導對於輿論批評的問題給高洪波提出建議,高洪波本以為應該得到足協的支持,而足協卻受到輿論的左右“勸說”主教練做出改變,加之高洪波感覺自己的位子已經不穩了,隨時可能下課,自己一切的計劃可能都會在不久成泡影,畢竟球隊內部情緒和人員都不是一個最好的狀態,又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主場,這場比賽他已經很難掌控了。比賽前球隊首發名單有人提前洩露給了媒體,這讓高洪波大為憤怒,他意識到對球隊的掌控出現了問題。高洪波不是一位善於處理複雜人際關係的人,在媒體圈朋友不多,“對手”卻不少,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沒有人為他發聲。而球隊內部不管是管理層還是隊員,也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替他梳理關係,一切都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這只是我的個人分析,畢竟本人有多年工作經驗,熟悉G場作風)

高洪波是個怎樣的人,沒有共過事的人我從不評價人品,誰說什麼都有可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這是一種人性也是常識。我只能說高洪波是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主教練,但他需要一個強力的幫手(戰友),尤其是在掌控球隊方面給予他支持,落實他的所有戰術部署和團隊溝通。但看看他當初團隊中,真沒有這樣的人。

高洪波與媒體人

高洪波與媒體關係自從2011年亞洲盃後就是“涼涼”。很少看到大牌主流媒體或是知名媒體人和高洪波關係近密,而這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高洪波的冷淡,他沒有“慾望”和媒體走得太近,他也沒有能力和時間在媒體中周旋。當然,媒體在他這裡得不到“第一手”資訊的時候就會變得很搓火,尤其是當有些媒體取得信任而主流媒體的大牌記者卻無法獲悉的時候,情緒就會讓新聞變成武器。

【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十年】高洪波“4場1分”是怎麼來的?

我上文舉了黃健翔的直播評論,我認為那只是一時生氣的“胡言”“調侃”,但對於廣大球迷卻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引導,最終的結果其實還是很打臉的。這就是媒體人或者名人的“輿論力量”。黃健翔在裡皮上任後的第一場賽前預測時還曾提到“昆明也許是高洪波留給裡皮的坑”,意思是“高原”會不會成為中國隊的不利因素,會給裡皮造成困難。首先,當初高洪波在任時你們怎麼不說高原是坑,應該選平原?裡皮上來你們就先給失利鋪墊好理由。但事實證明卡塔爾雖然採取了最有效的策略來到昆明小高原,但依然出現體能方面的問題,對球速也不是很適應,對手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而那場比賽中國隊雖然沒有進球,但打得很精彩。比賽後,黃健翔沒有再提高洪波留下的“高原鍋”,也不提對手不適應問題,只說裡皮帶隊就是打出了中國隊自己的東西,只差一個進球。黃老師每一句話都是事實,但只要前後對比就知道什麼是“雙標心理”導致的結果。

不認可高洪波的名人不止黃健翔,當年的李承鵬,還有劉建宏、馬德興都是熱衷明裡暗裡指責嘲笑高洪波的名人。董路也曾經在直播中痛斥過高洪波,央視解說員也曾在直播後發微博指責高洪波的辭職是:肇事逃逸。只有董路是站在技術層面提出質疑,並講得非常清晰,屬於可以對話的範疇。

再舉個馬德興的例子。12強賽集訓期間,高洪波採取訓練場全部封閉,只開放15分鐘媒體採訪,嚴禁球員私自接受媒體訪問,嚴禁透露球隊戰術等信息。馬德興在接受採訪時說:媒體的朋友們都覺得球場全部封閉,只給媒體15分鐘採訪時間,這樣做球隊心理會更加緊張,也說明主教練缺乏自信。而不久,裡皮到任了,和高洪波一樣的方式隔絕球隊與外界的信息交流,這時候馬德興說:裡皮帶來了世界級的訓練方式,只開放熱身時間,進入技戰術訓練採取全部封閉,其中有一次圍擋布沒有遮擋到位,裡皮居然要求弄好後再開始訓練,體現了老帥的專注和認真。不得不佩服媒體人的筆,怎麼都能找到“新聞點”,而你們可曾問過內心,你們是用什麼標準要求本土主帥呢?你們為中國足球營造了怎樣的輿論環境?

總之,對於本土主帥你們儘可能地做著些什麼?即便高洪波不願接受你們的採訪,你們就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吃瓜群眾嗎?可見你們的價值也不過如此。新聞人也不是那麼的高尚。

在此,【吾觀體育】有幾個問題一直想問足協。對於本土主帥高洪波們你們真的給予尊重了嗎?你們是否想為中國足球培養本土主教練?12強賽你們給予本土主帥和外籍主帥的支持有什麼不一樣嗎?每次比賽前給外籍教練團隊開會嗎,聽取他們的彙報和提出要求嗎?高洪波在12強賽時得到了多少對手比賽錄像和信息,是否能夠滿足教練團隊的時間要求和分析要求?

當初高洪波在對陣烏茲別克斯坦隊賽前的發佈會回答了烏茲別克斯坦記者提問後,我就知道他對對手信息都不可控了,這個責任是高洪波團隊,還是足協保障團隊?!

最後【吾觀體育】發表幾個觀點:

1, 裡皮是世界名帥,高洪波是本土優秀主帥。我從來不比較誰更強,那顯得很愚蠢。但我認為高洪波曾經是中國隊最合適的主教練,但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這個階段絕對不適合他迴歸國足,否則對他是第三次傷害。

2, 我不贊成“現在不要花大錢請外教,不如就讓高洪波帶帶,也差不到哪去”的說法,我認為這種思維其實也是對本土主帥高洪波的一種羞辱。

3, 我不同意“12強賽,高洪波沒有選人用人的權利”,我覺得這不應該是事實,也有替高洪波甩鍋的嫌疑。高洪波外表溫和但內心應該是非常剛硬的,其不會是任人擺佈的主教練(通過其過往在俱樂部執教和這次國家隊辭職方式就能判斷)。高洪波12強賽在選人用人方面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個人認為如果顧超換成顏駿凌可能會好些),任航在比賽中也並沒有那麼差,還有很多在聯賽中經常打比賽的球員到12強賽也不是很適應,後衛線出現失誤的也不僅是任航一人。中國足球的命運不是某個教練和球員來決定的。

4, 我不贊成對高洪波和裡皮的全面否定,他們都是替罪羊。只不過一個人可以帶著錢離開中國足球,一個人還要為自己的足球夢想在中國的足球環境中繼續奮鬥。

5, “裡皮帶隊不成功是球員的問題,是中國青訓的問題,高洪波帶隊不成功是主教練的問題”這是不是個笑話?

6,我不喜歡“此生不黑高洪波”的言論。我既不想發誓,也不想做誰的粉絲,我只想做一箇中國足球的觀察者。保持客觀、獨立和冷靜。

4月1日,是高洪波被官宣為12強賽主教練的日子。從2016-2019年,中國足球從12強賽回來,現在即將進入2022週期,準備好了嗎?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其實大家心裡很明白,就是不想也不敢承認一個事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祝福我們的中國隊在新的征程中好運吧。祝福53歲的高洪波指導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機會,遇到一個“有能力”的伯樂,高洪波不一定要用中國足球來證明你的能力,你已經擁有屬於你的時代。(全文完)

感謝你能看完本篇長文,歡迎探討中國足球,但不接受謾罵和侮辱。【吾觀體育】感謝您的獎賞。

【吾觀體育】——客觀、開放、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