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成功、成材,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和條件?

手機用戶94457329215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孔子心中成功成材的標準。

1.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孔子認為一個人取得成功的路徑,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說明孔子追求的不是個人無原則的富貴。

3.伯夷.叔齊不降志,不辱身;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虞仲.夷逸隱居放言。在孔子看來,這三種情況無可無不可。

綜合以上三奌,可見孔子心中有遠大抱負,能夠實現抱負是他的理想。但是,追求抱負,絕不以個人富貴為目的,而是要匡正時弊,濟世救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迷惑,不拘泥,始終堅定前行。

那麼,孔子心中成功的根本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養成君子型人格,有機遇就出來做事,利國利民;沒有機遇就隱居避世,獨善其身,所謂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那麼,君子型人格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又怎樣達到這一目標呢

1.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愛眾,親仁,達到了上述各奌的標準,以此為基礎努力學習。

2.學習。在孔子的觀念中,不斷學習是一個人一生都要堅持的事情,所以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所以他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通過學習達到並堅守仁的標準。孔子指出,君子忘仁,惡乎成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就是說作為君子,就連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忘記仁的要求。不管是遇到突發事件,還是一生不順利,都不能忘了仁這個標準。

4.仁的具體內容是:恭.親.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需要終生的學習與修煉。

明白了上靣的內容,就能夠理解在眾多的弟子中,子貢鉅富,子路.冉有都做高官,顏淵貧寒落魄,但是孔子最喜歡的卻是顏淵的原因了。在孔子心中,顏淵是最具有君子型人格的,所以他對顏淵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壹壹若塵


\n

{!-- PGC_VIDEO:{"vid": "v020046a0000bh6lfb82saj115pu8040\

老槓神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溫良恭儉讓,某一個德行做好了都可以成就一個好人,當然不能有明顯短板

日本:仁德,禮德,謙德,忠德,恥德

歐美:義德(正義),信德(契約精神),智德

新加坡:廉德


curry49169368211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成功,成材,就需要具備五常"仁,義,禮,智,信"的素質與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