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為何教育焦慮最嚴重?

_________冷顏丶


中國父母,為何教育焦慮最嚴重,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1、其實是不同的教育機構販賣的焦慮

這個話說出來,可能會引來一批人對我拍磚,甚至有人會講,你都是教育行業的從業者,你沒做過這樣的事情嗎。當然,我也不是完全憑空說出來的,我們看幾個場景就可以看出來了,最近很火的steam課程,早在以色列和美國已經很火了,中國的編程裡面樂高也有些年頭了,但是這一兩年,突然一下子變成了,如果你的孩子再不學習編程,以後可能會被社會淘汰,如果他不學習,人工智能時代,他可能無法生存。試想一下,哪個家長敢冒著讓自己孩子被淘汰的風險,讓他過的清風明月。還不說看到那些最強大腦最小的參賽者都只有10幾歲,外面形形色色最強大腦的課程, 要不要上,不上別人上了,如果上,也不知道學了是不是真的有用。還有英語培訓等等·········

2、良莠不齊的教育質量

像有些答主講的那樣,現在的教育,老師沒有老師的樣子,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老師都不行,而是現在的學校、培訓機構考核老師的KPI不是以老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方式為主,而是考核他能讓這個孩子多上幾個培訓班,考核孩子這次考試怎麼樣。老師會拿這個去壓家長,你說學校家長會上,那麼多人,人家都在各種比拼,老師點名講你,你看你的孩子成績不行,平時還不參加輔導班,這樣是要落班級的名譽,還不說現在的各種名校難進,進去以後也是各種賽馬制,每個人都跟你講,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你要怎麼怎麼樣,可是家長哪裡那麼專業,能一眼看透教育的本質呢,看不透,看不破,只能隨大流,銀子大把大把花出去,孩子成績上不來,孩子還天天把父母當仇人。君不見平時父慈母孝,寫作業時雞飛狗跳。

3、中國的發展太快了

中國近幾十年真的發展太快了,而我們正好趕上了這一波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真的是一日千里的發展,快速的趕超到了世界的前面,發展快速,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壓力大。不單單只是錢的方面,還有知識的匱乏,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現在我們不說三日不讀書,你一日不上網看看有什麼新詞,都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了。今天有人跟你講知識的詛咒,明天大家在談論第一性原理,後天大家講多元思維模型,父母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就先深切的感受到了知識匱乏帶來的焦慮,再回頭看看孩子,天啊,這社會發展這麼快,明天,明年,等他們長大以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現在沒有學,以後會不會不行。

我也有孩子,之前有朋友建議我說,讓孩子去讀私塾,我跟家長溝通這個問題,所有人反對,大家一致認為,以後的世界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樣,現在都回風學國學了,那以後會不會又不同了,所以,不能讓他落下,一定要中西結合,融匯貫通,這還不止,還要加上各種特長,畫畫不夠,要創意美術、籃球足球也不夠,還要加上高爾夫,自己學還不行,還要跟別人比一比,時間就這麼多,怎麼會不焦慮呢。


戶森森林教育


[月亮][月亮]有個孩子說他有1200元,媽媽說你可以贊助咱家的旅行。孩子說:去北極。媽媽說:去不了北極,可以去北京。明明可以聊半個月的話題,讓媽媽一句話給終結了。對於小孩子來說,你可以跟他聊:想去北極看什麼?對北極瞭解多少?你怕不怕冷?走哪條線路,會路過哪些有意思的城市?去北極要多少錢?要花多長時間?然後,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紀錄片等方式,瞭解一個立體的北極。

我們永遠不要忘了,成年人的思考速度,是孩子的幾倍乃至幾十倍,跟孩子聊天,要慢下來。


幽蘭茶藝鄧蘭萍


中國的學生普遍學習壓力非常繁重。幾十年寒窗苦讀才可獲得大學畢業證書。中國父母的教育焦慮原因來自於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歷史有著尊師重教的傳統。

自古讀書就是上上品,既可入世也可出世。所以在幾千年的教育文化的影響下,大部分中國父母還是重視教育的。



其次,教育機制下的激烈競爭。

中國人口基數大,同年齡段的人數非常之多。在此基礎上,中國人的危機意識也比較強。強烈的危機之下又處在現有的教育機制下,每個孩子都要經歷中考和高考的獨木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鬥爭。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的焦慮感就越來越強。


再者,現代化進程當中,家長的自身危機感越來越強,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

大部分家長在成家立業有了孩子之後,都能體會到教育背景對自己的影響有多麼大。所以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希望孩子不再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階層的固化越來越嚴重,孩子可以通過教育實現不分階層的跨越。這也是成本最低的跨越階層的方式,所以家長的教育焦慮越來越嚴重。


當然,在任何時代都不排除有一些比較開明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本著比較明朗的態度。只要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就可以,但試問世間又有幾位家長可以做到如此豁達的心胸呢,不然輔導機構也不會遍地開花了。

如果文章讓你有所思考的話,請記得關注我,共同探討教育的一二事。


WendyZn


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的那是領導,把複雜的事情說簡單的那是老師。我只能當老師,簡單說說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問題。

首先是對孩子以後的就業不託底。現在一般本科畢業找工作都困難,讀的大學越好、專業越熱門、學歷越高就業率越高,工作也越理想和體面。家長們都明白這樣的道理:書讀得好不一定有好工作,但讀的不好幾乎就與好工作無緣了。所以家長們會在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下血本,在學習成績上給予厚望。但孩子情況千差萬別,並非如家長所願,焦慮肯定不可避免。

其次是對孩子的未來不託底。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增大,特別是同齡人之間的競爭十分殘酷。孩子進去社會後能否適應,能否自己解決自己的生存、婚姻問題都是個未知數。唯有讓孩子在進入社會前提高自己能力,才能打好人生髮展的基礎。隨著家長年齡的增加,這種願望和焦慮會與日俱增。

最後是家長對自己未來不託底。現在,養老是個社會難題,子女還是父母年老時的主要依靠,至少也是精神上的依靠。若子女將來不成器,不但不能給自己養老送終,而且還可能啃老到底。所以,給予孩子希望,就是給父母自己希望。特別是對在社會上混的不理想的家長,更是希望孩子承載更大的夢想。

焦慮無益於孩子教育和自己身心健康,客觀認識自己和孩子才是幸福的開始,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才是走向成功的秘訣。


一句話文章


焦慮是有根源的,我認為中國父母對教育的焦慮根源在於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明白教育的正確方向,導致在教育子女過程中迷失自己。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與自己沒有關係的時候,咱們說說沒關係,但一到自己身上就緊張的不得了。擔心孩子將來能不能讀個好大學,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無盡擔憂。甚至一聽到某某機構的宣傳,馬上就被帶走了。結果孩子幾歲?三歲。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如此為孩子擔憂呢?一是因為孩子的事情似乎就是全部了,心心念念都想著孩子。像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有很大的杞人憂天的嫌疑,不能平穩認識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把孩子放在錯誤的地位上,父母的焦慮自然就少不了。

二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認識。當我們經歷各種事情的時候,往往內心情緒也在不停湧動。甚至現在所有的會銷都是在撞擊聽眾的情緒,讓聽眾大腦失去理性的思考,然後成交聽眾。對於子女教育問題也是一樣的,情緒不能控制的時候,就是被別人帶偏的時候。所以很多亂七八糟的觀念植入了我們的大腦,然後我們還認為自己做對了。

為了調整好我們父母的焦慮情況,父母一定要加強對自己情緒的認知,當孩子的事情來臨時,一定要學會冷靜思考。

我們家長父母要看到一個人成長的正確方向,是德性成長為先,學習成績、才能在後。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在正確的事情上一直堅持不懈,不輕易偏離正確的方向。


童教雷老師


的確,在全球來看,中國的教育很特別,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長期的應試教育所形成的。尤其是這十幾年,中國的教育受經濟環境的影響,變得是越來越複雜了。學校不再是從前的學校了,老師也不再是以前的老師了,但中國的父母依然像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只要為了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有多少錢都捨得花。因為受環境的影響,許多老師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很少了,工作也不是那麼務實和積極了,而孩子們也除了得到高分數,再沒有其他收穫。其實現在的孩子都相當聰明,都早熟,但是現在的教育和現在的老師,讓許多孩子變得不再像孩子,特別懶惰,特別厭學,沒有愛,不懂禮貌,不會謙讓,不懂感恩。這有父母的責任,但不能全讓父母們承擔。其實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以後,成長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學校度過的。父母們為什麼對現在的教育焦慮呢?因為花大錢把孩子送到學校學習了,但是成績不僅不理想,還學下許多不好的習慣,這還不能批評學校和老師,反過來還得經常挨學校和老師的批評。老師們特別會省力,動動嘴皮子,給孩子們每天佈置下許多家庭作業,還要求父母催促和批改,如果成績再上不去,又建議父母給孩子花錢補課。中國教育的進步,到底是讓老師們推動還是讓父母改變?父母們本身就工作繁忙,特別是普通家庭,每月掙不了多少錢,老師們還把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的任務分擔給了父母一半,那能不焦慮嗎?學習成績好了,那是學校和老師的功勞,學習不好,那就是父母的責任,真可謂有苦難言!


溫暖如春美麗如畫


人口眾多,競爭激烈。望子成龍,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而優則仕!


精神家園001


這是我們的教育路線出了問題,我們的社會公平出了問題。家長們普遍認為孩子只有考上大學才有前途。現在家長們普遍處於失去理智的壯態。不能理智冷靜的看待問題,一,國家需要高學歷的人才,但是需要更多的中職專業的人才。二,家長們應該理智認識自己的孩子是優質智力的還是普通智力的。普通智力的花更多的錢和力去給優質智力的拼命,在我看來是不知不覺中無償的給別人當倍練,又累又苦,不但沒有得到倍練的報酬,反而自己花了不少。能優的優,不能優的走中職,既省力又實惠。


王家福578


中國千千萬萬的父母教育焦慮!主要來自於應試教育的制度是錄取分數。和看文憑招聘人材的制度。而不是走人盡其材,學盡其愛的個性創新創造之路!


湘水兩岸


說到底還是資源,權利,機會的不平等導致了人們的教育焦慮。

試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有公平的就業薪資,休假,社保制度,大家還會如此焦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