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因大法官任命一事掀起“彈劾總統”聲浪,600萬人簽名請願,你認為這是彈劾總統的導火索嗎?

雨花石五彩壽桃


任命一個美國國會大法官就會出現這麼多的彈劾特朗普的嗎?顯然不是,特朗普自從上臺之前就不受美國民眾所待見,特朗普在上任之前完完全全是個政治“小白”。更是不注意個人形象,在其剛上任之後就四處“肆無忌憚”的去懟人。更是發起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貿易戰。
然而他的總統彈劾法案的導火索是他自從上臺之後一直“飽受爭議”的通俄門事件,遭受美國民主黨人士熱切的關注,正式通俄門事件吧特朗普拉下臺。

“醜聞”候選人當選

2018年十月在沸沸揚揚、滿城風雨的“醜聞聽證會”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爭議人選卡瓦諾最終在參議院以兩票的微弱票數,踉踉蹌蹌地坐上了美國最高法院第114任大法官的位子。

然而,在投票當天,一些婦女權益組織在國會前抗議,認為深陷性侵醜聞的卡瓦娜沒有資格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聚集在最高法院外的大批示威者高喊“我們相信(性侵)受害者”、“卡瓦諾必須下臺”等口號,還有人爬上法院外的“正義女神”雕像,高舉反性侵海報,抗議卡瓦諾宣誓成為美國大法官。

美國國內此前掀起了一場簽名請願彈劾總統的活動,自活動發起以來,通常情況下每天會新增3000名簽名者,而卡瓦諾競選美國大法官一事助推了這場請願活動,除了呼籲彈劾總統,活動方還針對卡瓦諾此前在聽證會上作證一事發出了一份簽名請願書,該請願書目前已收集了超29.7萬個簽名。

通俄門

相比提任醜聞的法官候選人,美國總統特朗普自身的通俄門事件才是他最為頭痛的時間,雖然今日通俄門事件對特朗普的形式有所好轉,但是民主黨人士對此保持的懷疑的態度要求自己人去求證,對此特朗普更是阻止美國特別調查官穆勒的通俄門報告發布更是可以也引起了民主黨眾議院的關注。

通俄門事件也會在提任大法官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也是民主黨時時刻刻關注的事情。

美國因大法官任命一事掀起“彈劾總統”聲浪並不是特朗普彈劾的導火索,真正的的導火索還是通俄門事件,畢竟通敵賣國的事情一旦被坐實就不僅僅是下臺那麼簡單,“抄家都是小事”。


匯通網


彈劾是不可能的,別說600萬簽名,就算是1600萬人簽名請願,特朗普還是能穩坐白宮不會被彈劾。

第一,目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全都是共和黨佔多數,任何彈劾總統的提議首先在國會就沒辦法通過;

第二,自從卡瓦諾宣誓就任大法官開始,美國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與自由派的力量對比變成了5:4,即便是國會投了票,彈劾案也過不了最高法院這一關;

第三,卡瓦諾的“性侵門”已經經FBI調查被證明是一樁無頭案,儘管FBI沒有明說那幾個女人撒了謊,但也沒有任何證據證實卡瓦諾在三十多年前真犯過事;

第四,現在彈劾特朗普並不符合民主黨的利益,即便把特朗普拉下馬來,那也是副總統彭斯上位接著幹,沒準彭斯還能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

第五,只要特朗普還在臺上,民主黨就始終有機會把他的名聲搞臭,進而把共和黨搞臭,迫使共和黨的一部分議員為了自己的選票不得不與特朗普進行切割,去反對特朗普的政策,這符合民主黨的利益;

第六,既然卡瓦諾已經上班,生米都煮成熟飯了,為什麼這些人還要揪住他的“性侵門”不放,發起請願示威要搞特朗普呢?為了中期選舉。

距離中期選舉還剩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了。儘管有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的支持率比較樂觀,但經歷過2016年的噩夢之後誰也不敢再完全相信民調數據。民主黨要借這起事件進一步炒熱支持者的情緒,利用他們的義憤特別是女性選民的憤怒來刺激他們出來為民主黨投票。因為只有民主黨在國會佔據多數,才有可能推動彈劾,至於說他們真的佔了多數還會不會去彈劾特朗普、能不能成功,那就另當別論了。


周志宏glee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弾劾條件不成立,特朗普有判國罪嗎,沒有,不但沒有,美國優先原則,充分說明特朗普非常愛美國。有賄賂罪嗎,也沒有。有其他罪行嗎,從目前情況來看,也沒有發現。連這些基本條都不具備,何言弾劾,加之啟動彈劾案程序複雜。別說600萬人簽名,就是6000萬人簽名,要真正的啟動彈劾也很難,不過這充分說明美國的民主自由度是高的,民眾與政府甚至是總統之間的溝通管道是暢通的,在美國的歷史上沒有那一位總統是被彈劾而終結職務的,最嚴重的莫過於尼克松總統的“水門事件”,還未啟動彈劾程序時,尼克松自知不光彩,便主動辭去總統職務。要對特朗普進行彈劾我看很難,不但彈劾不了,特朗普還有可能會連任。


西出陽關楊時明


10月6號,持續發酵爭論了近半個月的美國聯邦法院大法官任命一事最終塵埃落定,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0票贊成,48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卡瓦諾的任命提議。卡瓦諾在今年9月被一位心理學女教授福特指控性侵,這一度給他的大法官任職進程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因為聯邦法院暫時並沒有找到卡瓦諾涉嫌性侵的證據,所以相關指控目前還不成立。


(卡瓦諾)

在卡瓦諾的大法官任命提議被通過之後,這隨即在美國國內引起很大的爭議,甚至有部分美國民眾因此發起了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那麼相關的簽名請願活動會不會成為特朗普被彈劾下臺的導火索呢?根據現實的情況判斷,實際上類似的簽名請願活動並不會對特朗普的執政地位造成太大的影響。

我們必須要明白,在美國國內發生類似的針對總統的簽名請願活動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是美國政治生態的一部分,部分美國民眾只是想要通過此類活動表達自己對於總統的不滿。美國是一個比較自由民主的國家,

但是民主並不意味著美國國會必須要按照美國民眾的意願來決定自己的日常工作,美國國會基本不可能因為部分民眾的簽名請願活動就彈劾總統,況且還有更多的美國民眾其實是認可特朗普的。
(美國民眾集會抗議特朗普)

關於卡瓦諾的性侵一案,目前我們誰都無法確定這到底是不是事實,我們也不能排除卡瓦諾被冤枉的可能性。根據51歲當事心理學教授的指控,相關性侵案件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間已經過去了30多年,就像卡瓦諾所說的那樣,

可能福特遭遇過性侵,但是她確實認錯了人。實際上李姓先生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挺大,畢竟性侵受害者在心理遭遇巨大創傷的情況下確實有可能把犯罪者的特徵給記錯。
(美國國會參議院)

美國民眾最後還是要相信檢方的調查結果,美國是一個高度法制化的社會,民眾的簽名請願活動並不能決定美國國會和法院的行為。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目前的執政成果相當亮眼,在美國經濟前景普遍被看好的情況下,大多數美國民眾並不至於整天盼著特朗普被彈劾,簽名請願的民眾只是少部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類似的行動會成為特朗普被彈劾的導火索。

<strong>


李姓先生


美國因大法官任命一事掀起“彈劾總統”聲浪,600萬人簽名請願,這會是彈劾美國總統的導火索嗎?我來淺述一下我的看法。

這必然是彈劾特朗普的一個導火索。為什麼卡瓦諾當選美國大法官,會引起美國社會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主要就是卡瓦諾性侵醜聞纏身,而特朗普政權卻放任卡瓦諾,讓他當選美國大法官。並且卡瓦諾在民主黨眼裡就是一個致力於讓總統權力凌駕於所有機構的人,因此民主黨願意投入大量資金宣傳關於卡瓦諾負面廣告,目的就是讓民主黨重新拾得信心,讓美國民眾對民主黨支持,從而給共和黨澆一盆冷水,民主黨的這一做法也正好鼓動了美國民眾要求彈劾特朗普的的激情,所以特朗普能不能真的實現連任還很難說,甚至在任期結束前被彈劾都有可能。



至於卡瓦諾當選美國大法官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反響也是有原因的。特朗普上臺後就做一些有違常理的事,比如特朗普剛上臺就陷入“通俄門”,隨後FBI介入調查,苦於沒有證據,結果特朗普就來火了,把FBI前局長科米因為怒斥特朗普是個偽君子而被撤職,你看看,特朗普撤別人職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機構的同意,就把認給撤了。除了撤了科米職之外,特朗普幾乎把自己的“親信”安排到了重要崗位。甚至特朗普在之前還打算打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所有軍事基地,這舉動多瘋狂,要不是美國國防部長和安全顧問的阻止,美俄可能就要發生一場惡仗了。可以說特朗普上臺幾乎是一意孤行,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只要符合自己想法的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次大法官提名也一樣,一個劣跡斑斑的人,特朗普和他的共和黨都能讓卡瓦諾成功上任,這點是美國民眾最反感的一件事。



就在昨天,特朗普發推說:“我為美國參議院向美國最高法院確認我們的傑出候選人,法官布萊特卡瓦諾,鼓掌並祝賀。 今天晚些時候,我將簽署他的任命書,他將正式宣誓就職。非常令人興奮!”卡瓦諾的上任為何令特朗普如此興奮?因為卡瓦諾在立場上跟共和黨站邊的並且非常反感民主黨的一舉一動,而且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卡瓦諾“性侵醜聞”中的行為也是截然相反的,共和黨不斷的為卡瓦諾洗白,而民主黨則堅定的認為卡瓦諾性侵醜聞確實存在,並且在FBI調查過程中確實有卡瓦諾的一系列證據,如果卡瓦諾在這次大法官中提名失利,必然導致共和黨在後期選舉中失敗,正是因為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全力保住卡瓦諾讓他成功當選大法官,這才引起美國民眾的不滿。



再加上美國這麼多年一直世界各地推崇“民主”,對它眼中的獨裁國家進行打擊,進行制裁,進行干預,然而美國政府內部卻出現極不民主的事件,這必然會使得特朗普遭受更大的質疑,如果特朗普處理不好這次風波,他很有可能會被彈劾,畢竟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竟然做出這麼多有違民主的事情,這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形象必然大打折扣。

所以這次美國大法官提名風波肯定是彈劾特朗普的導火索,就看特朗普如何運用手法去解決這個風波了,當然最好的處理辦法還是重新提名大法官,不過這對於特朗普來說很難辦到,畢竟他很難再找到一個同意自己政策的並且有資格擔任大法官的人。


談笑觀察室


最近的特朗普可謂是麻煩不斷,先不說敘利亞,土耳其和沙特問題,最近特朗普的一項提名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大概的內容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候選人卡瓦諾當選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當民眾知道這件事情以後立即掀起了一場簽名請願彈劾總統的活動,這場簽名活動會不會對美國的中期選舉造成影響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對特朗普的影像卻是實實在在的,下面咱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這件事情對特朗普的影像。

首先,為什麼大家對特朗普的提名反應如此之大呢?那咱們就要從大法官卡瓦諾身上找找原因了,卡瓦諾被指在多年前的一個聚會上侵犯了一名女孩,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時卡瓦諾17歲,受害人15歲,震不震驚要知道現在的卡瓦諾已經53歲了,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早不報晚不報偏偏這個節點上報出來,很明顯這件事情是有預謀有組織的,攻擊對象其實不是卡瓦諾而是特朗普,畢竟特朗普是有前科的人,招妓醜聞還歷歷在目呢,現在又選擇了一個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來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可以說這種打擊對特朗普來說絕對是10000點暴擊,如果民眾相信媒體的論述,那這次對手也就達到了抹黑特朗普得目的了,這件事情最委屈的就要屬拉瓦諾了,無緣無故的被人當槍使。

其次·,從這件事情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所謂的民主,更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客為了達到目的簡直不擇手段,先是說特朗普之所以能當上總統是因為俄羅斯的幫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通俄門”,接著挖出了特朗普和美國豔星克里福德性醜聞,更有福克斯電視臺的一位女主持人哈迪聲稱被特朗普在電梯裡強吻過,最過分的是特朗普的政治對手連他已經去世的父母一不放過,居然曝光他們家族的逃稅史。看來紙牌屋的情節果真不是編導自己想出來的。

以上還不是最刺激的,最刺激的是美國最近出了一本書叫《恐懼:特朗普在白宮》,裡面講述了很多白宮裡面的內幕,把特朗普描述成為了一個精神和智商都不正常的人。例如特朗普叫國防部長暗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前白宮秘書是如何為了防止特朗普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特朗普辦公室偷偷地將文件拿走的等等。還有白宮同事送給特朗普起的各種愛稱如神經病、智商和小學生樣、十足的騙子等等,在這本書面世之後特朗普為了闢謠連發了十條推特進行解釋,但隨後就被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我是特朗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啪啪打臉,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一本書為什麼會掀起如此軒然大波,那就不得不提這本書的作者伍德沃德,他就是那個通過調查“水門事件”,讓尼克松引咎辭職的人。

寫了這麼多有人說你這嚴重跑題,人家問會不會彈劾特朗普,你說了這麼多根本沒有提到彈劾兩個字,我之所以寫這麼多其實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作為外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美國政客抹黑對手的一種慣用手段,歷任總統都經歷過,所以我認為理智的美國民眾是不會要求彈劾特朗普的,因為他並沒有失信於美國人民,恰恰相反他是歷屆總統裡完成競選承諾最多的那個人,這樣的總統民眾怎麼會去彈劾呢?人家又不傻!


世界淺談


人們普遍認為卡瓦諾當選大法官是長期被負面消息包圍的特朗普取得的的大勝利,其實不然,它反而給特朗普增加了秋後算帳的負"資產"。也許特朗普已經倒黴到了喝涼水都塞牙的地步,好不容易再次碰上任命大法官的機會,卻遇到了"性醜聞"的干擾,提名之後波濤兇湧,通過後波瀾仍然不斷。

共和黨在參議院佔多數席位,提名本來應該順風順水通過,就像特朗普第一次提名尼爾•戈薩奇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那樣。不料這次提名的卡瓦諾被三名女性指控有性侵行為,受到了民主黨的低制,直至動用了FBI進行調查。最後,因沒法落實"疑罪從無"了,共和黨終於算有了點低氣,以50:48通過了提名。


相比共和黨,民主黨更倒黴。美國大法官是終身制,這比起任期最多八年的總統而言,影響力和重要性還要大一些。九名大法官中只有在死亡,生病失去工作能力,年齡較大提出退休才能進行更換替補。所以,並不是每個總統都有提名大法官的機會。特朗普第一次提名的大法官,本來是在奧巴馬任期接近尾聲,大法官斯卡利亞突然病逝留出的空缺,按理說應由奧巴馬提名才對。但是由於參議院共和黨佔多數席位,奧巴馬提名的大法官沒能通過,一直拖到了特朗普上臺,轉而由特朗普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提名。民主黨也由此失去了一次大法官提名機會。

這一次民主黨借"性醜聞"機會,肯定不會輕易放過特朗普。雖然提名已經通過並生效,局面已經不可能扳回來。其實,民主黨的局面本來就不可能板回來,即使卡瓦諾因性醜聞被否決,提名權仍在特朗普手中,完全可以另外提一名大法官。不過特朗普也是一個"性醜聞"沾身的人,與卡瓦諾同病相憐,這回終於逮著了機會,在推特上高調支持卡瓦諾,挖苦痛斥女受害人,甚至達到了變態的程度。如果卡瓦諾被否決,特朗普這次就丟大人了,聲譽將一落千丈。所幸通過了,所謂的特朗普勝利,也僅侷限在這一點上。

FBI草草結案,眾議院通過,並不能打消民眾的疑慮,特別是女權主義者和婦女團體的質疑和反對。簽名組織彈劾特朗普的活動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不管有多少人參與,都對彈劾特朗普起不到多大作用。這是因為眾議院由共和黨把持,不可能啟動彈劾特朗普的程序。不過,簽名活動可能影響中期選舉,如果民主黨奪回眾議院多數席位,到那時彈劾特朗普沒商量。

目前民主黨只能藉機"抹黑"特朗普,動員民眾投入簽名活動,大造聲勢,使特朗普的表面勝利變為負"資產",為影響中期選舉添一把火,燒到共和黨,燒到特朗普。


吉祥如意170587193




美國一部分人對特朗普的不滿由來已久,大法官事件不過是個引爆點。

自從特朗普勝選上臺執政,美國社會各界對於這個老瘋子心懷不滿的人與日俱增。民主黨人,希拉裡克林頓的支持者,媒體文化界精英們,華爾街金融從業者,反對移民政策、種族歧視的團體組織,加上卡瓦諾通過大法官提名惹惱了的女權組織、婦女團體,抗議示威的聲浪不浩大才是怪事。

不過此次抗議特朗普的浪潮比起先前那次針對冷血及反人類的,活活拆散移民家庭骨肉的示威規模,動靜還是遜色了不少。那次參與的遊行總人數多達幾百萬,涉及美國50多個市鎮。



在美國只要申請獲得批准,抗議遊行實在是家常便飯,所謂民眾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訴求嘛。不過這次估計女權組織、 婦女保護機構與民主黨、金融大鱷索羅斯們已形成合力,抗議之後還連署簽名600萬,目標就不只是涉嫌性侵的卡瓦諾,矛頭直指力挺卡瓦諾的總統特朗普。

美國選民素來有政治潔癖,不甘心一個涉嫌性侵的人坐上那個神聖而莊嚴的位置。

儘管大家都明白美國政客以騙子居多,奇怪的是美國選民卻具有政治潔癖的傳統。他們要求當選者嚴格自律,自身不存在道德瑕疵。而獲得聯邦大法官提名的卡瓦諾明顯不在此例。



聯邦體系中,美國最高法院地位超然,是三足鼎立權力分配的重要一極。選民們不甘心一個身上有汙點、被三名婦女控告性侵害的人選,坐上那個能夠判定美國國家大事、莊嚴而神聖的終身寶座。

特朗普選擇公開站隊力挺卡瓦諾,證明二人在女人方面屬於一丘之貉,皆放蕩而劣跡斑斑。特朗普此舉有引火燒身之嫌,激怒民眾及反對派強烈反彈,是可想而知的結果。

彈劾現任總統需要嚴格的法律程序,特朗普在卡瓦諾任命上並無把柄,基本可以高枕無憂

然而特朗普上述惡劣行徑,可以被人詆譭詬病,卻達不到被民眾彈劾下臺的程度。美國法律對於彈劾總統有嚴格的法律程序,只有那些背叛國家、出賣美國利益及自身犯下不可饒恕過錯的總統,才有可能被國會表決多數通過,從而啟動彈劾程序。

前總統尼克松偷聽偷窺遭彈劾,是因為他侵犯了美國人視為聖不可犯的三權分立原則;克林頓被弄得狼狽不堪,也並非由於他管不住自己的拉鍊,而是因為他撒謊和動用公權力掩蓋事實真相。

特朗普身上這點早年的風流爛事,最多再加個言語輕佻汙衊女性,真夠不成遭彈劾的要件。何況共和黨在參議院佔多數席次,連啟動程序的票都湊不夠數,他大可高枕無憂。

真正能夠觸動特朗普總統大位的事件,是‘’通俄門‘’調查水落石出,結論證明特朗普家族確實有裡通敵國的嫌疑;或者特朗普偷逃稅款幾億美元證據確鑿,將會給他繼續執政帶來致命的傷害。



目前所有的鬧騰全是表象,深層內幕卻是美國兩黨圍繞著中期選舉進行的博弈與暗鬥

卡瓦諾遞補的大法官位置,本該屬於民主黨的囊中之物,不料卻被共和黨坐享其成。此次大法官任命的博弈,堪稱美國驢象兩黨圍繞中期選舉展開的前哨戰。在民主黨全力阻擊下,特朗普有進無退:表決通過提名,共和黨則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中期選舉;敗則總統與執政黨顏面盡失,影響各搖擺州的選票流向。



這時候民主黨也沒有任何退路,只能借諸洶洶民意加以推波助瀾,靠攻擊特朗普抹黑共和黨,以影響選票歸屬,實現民主黨中期勝選的目標。


回馬一腔



楊建曦


川普拿外交當生意、拿國事當兒戲。是美國民眾及大財團選人的眼光錯誤與失敗!體現了美國法治民主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暴露了美式法治民主的不足、矯枉過正。川普值得彈劾、必須彈劾!問題是,接任者如何善後?能力如何?魄力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