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性格倔強不聽話的小孩兒該怎麼教育?

tstdhyjvkbkb


事實上,教育孩子正如大禹治水,宜疏而不宜堵。那些性格倔強不聽話的熊孩子,更像是山洪肆虐,你硬堵的話是很難長期有效的,這時候,便是考驗父母老師的耐心的時候了。

我有個表姐,家裡兩個兒子,都是特別頑皮。而他們夫妻倆管起孩子來也是簡單粗暴,特別是表姐夫,動不動就是棍棒相加。

有一次去她家,發現客廳之中最顯眼的位置竟擺放著一根粗粗的鞭子。我笑稱他們這是法西斯教育。

話音未落,熊孩子便闖禍了。不知道怎麼的,大兒子把二兒子給惹哭了。表姐夫二話不說,揪著大兒的耳朵拉出了房間,抄起桌上的鞭子就抽了過去。

這小傢伙也是夠倔的,竟然一聲都沒吭,只是強忍著讓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眼神裡卻是滿滿的暴戾。

我看不過去,真心上前奪下了鞭子,把大人勸導開,然後把孩子拉回到房間。

我試圖主動跟孩子聊一下,小傢伙卻依然是憋著氣,不發一言。許久之後,他才惡狠狠地說:等你老了一定要後悔!

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表姐夫的教育是徹底地失敗了。

我沒有罵他,只是順著他的語調指責了幾句大人,看著他的表情緩和下來,才慢慢地問起了剛才發生的事情。瞭解了來龍去脈之後,我也沒有直接作什麼評論,而是繼續聊,問他平時有什麼愛好,喜歡玩什麼,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趣事。

後來聊到了他的同學。關於他對某些同學的看法,我順勢進行一些評論。就這樣天南海北地神聊,所有事情我都只是旁敲側擊,而不是直接批評他。

等到吃飯時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他竟然在飯桌上向父親認錯了。表姐夫非常驚訝,問我到底跟他說了什麼。我說只是聊天而已。

而讓我更意外的是,父親竟然也隱晦地向兒子致歉了,表示自己一時急躁,出手過重了。

那一頓大家都吃得很開心。

如今過了很多年,那孩子長大了。不過有些遺憾,他那熊孩子的脾性似乎並無多少改觀。畢竟,這教育環境也不是那麼容易扭轉的。

不過,他跟我倒是特別親。不管在外面闖了什麼禍,只要我出面了,他都會服服帖帖。


萌媽育兒筆記


遇到過太多這樣的孩子了,小學,初中,高中都遇到過,談談高中遇到的一位同學吧,

此生讀高三,職業學校,住校,長髮,長指甲。晚自習後不回宿舍,在教室打開電腦玩遊戲,我巡查到了問他,他不理我,關電腦他出手阻攔。這個問題就複雜了。

當時我先是氣勢上鎮住他,然後開始長達半小時的思想工作。最後這名學生破天荒滴主動給我道歉,說他心情不好,剛才那樣對我不正確。

第二天我把這事給他班主任說了,他班主任異常驚訝,連稱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都會認錯??之後我每次在樓道遇到該學生,他都會主動給我打招呼。頭髮也剃了,指甲也不留了。

當然,這一個小時我們聊了什麼,實在太多了,不過是以"你打什麼遊戲"開的頭,然後聊了會兒王者榮耀,吃雞,魔獸世界。再到學習,高三打算,考什麼大學,未來創業夢想,再到高三戀愛問題,手機問題,等等。一個小時都有點不夠。

該生是出名的倔強,誰的面子都不給,我主要是以朋友的語氣和身份在和他交流,僅此而已,互相尊重,就這麼簡單。


彝族山區支教張老師


這樣的孩子,在我做教師的生涯中,還真遇到過。

那年我教初一生物,班裡有個小孩名字記不起來了,就叫小A吧。他的成績很好,但性格倔強,放蕩不羈,經常在課堂上搞出點事情來,讓同學鬨堂大會。我給班主任說過幾次,讓這個學生退學算了。可班主任說,也有這樣的打算,但學校不同意,因為成績好,會給學校帶來光彩。這個我明白,私立學校總是把成績放在第一位的。既然是這樣,我也得想辦法和他共處。

每次下課後,我就在走廊裡和同學們聊天說笑。存一次小A說,老師你上課很有趣,我很喜歡聽你的課。我的心裡暗喜,找到突破口了!以後上課我改變了形式,我少講或不講,只出示課程目標。讓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自已交流,課堂效果很好,小A討論最積極,我及時進交了表揚,小A很高興,主動要求做生物科代表,課堂上的不良行為,有明顯的改變。而且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也好多了。其他老師都說我真有辦法!


屈桂峰老師


性格倔強的孩子往往有其特點,如特別有主見,自我意識特別強,如果從性格的優勢來看,反而是好事,至少比那些小綿羊式的孩子更具可塑性。但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性格倔強往往是父母的性格與脾氣影響有直接關係,同時還與管教方式不合理有關係。那麼怎樣教育性格倔強的孩子呢?下面我給家長几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檢查家長和家裡老人的性格脾氣。家中大人的性格脾氣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如有些大人本身就特別倔強,聽不進別人的話,或者動不動就拒絕他人的合理要求,當孩子看在眼裡時就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就要和家裡大人商量,本著對孩子有利的一面,不妨稍改變一下性格表現。

第二,無原則溺愛孩子很容易讓孩子不聽管教。在一些家庭裡,大人最愛乾的事就是溺愛和縱容孩子。當大人心情好時,孩子什麼樣的要求都給予滿足。當大人心情不好時,即使孩子合理的要求也一概拒絕,這兩種極端都會賣到孩子特別倔強。因此,家裡大人必須要學會有原則地管教孩子,而不是靠情緒來左右孩子。

第三,孩子服的是理而不是大人的強迫或體罰。別看孩子小,但是孩子最懂得凡事要講道理,如果你細細觀察家裡的大人,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話根本就沒有道理。如你讓孩子寫作業去自己卻在看電視,孩子肯定不願意啊,甚至孩子會反過問辯解,你能看我為什麼不能看,瞧,你沒話可說了吧。與其這樣倒不如關掉電視去陪伴孩子寫作業。

第四,過多指責與批評會讓孩子不斷反抗家長。且不要說孩子不願意經常被批評,換位思考一番,你身為家長願意被別人經常批評嗎?你願意整天被人冷著臉子面對嗎?眼前的事實是很多家長每天總是用冷漠的態度對待孩子,非打既罵,總拿孩子當出氣筒。看似你在管教孩子,實則你是在傷害孩子且不自知。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態面對孩子。

第五,做一個會欣賞孩子的家長更容易被孩子信服。如果你去觀察一些優秀家長,會發現他們眼中總能發現孩子身上很多優點,每當安排孩子做事前,總會面帶笑容,適當鼓勵和誇讚孩子能幹。而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如此欣賞自己時,自然就特別願意去做事。反之,越是無理的苛責越會讓孩子反感,甚至故意和你做對,根本不會信服於你。

第六,相比家長的強迫孩子更願意遵守紀律與規則。在一些家庭秩序特別好的家庭裡,家長往往是依據規則去管教孩子,而規則絕不是給孩子單獨制定,是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如果你知道這點,不妨重視家庭教育規則建設,當孩子看到全家人都在遵守規則時,也就願意和大家保持一致性做法了。

第七,堅持原則絕不姑息遷就孩子屢次重複犯錯。孩子都是在不斷犯錯中成長,也是在每次犯錯後被教育和懲罰中吸取教訓,從而避免重複犯錯而受皮肉之苦,才學會的自我保護。如果家長過度縱容孩子就會讓孩子對犯錯持無所謂態度,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或懲罰孩子也會讓孩子不知錯在哪而認知混淆,因此,糾錯要講究藝術,堅持原則的情況下合理懲罰孩子,讓其認錯知錯和改錯。

綜合以上七點,請家長認真做對比分析,看看你平時都犯有哪些育兒錯誤。如果你能自我糾錯,並按著正確的方式去管教孩子,相信你會讓孩子慢慢信服於你,而你的教育不就容易著手了嗎?


寒石冷月


感恩悟空的邀請,我是教大育小。這麼多年的教育經驗和專業的角度來分析,可以給予如下的建議:

孩子為什麼性格倔強,不聽話呢?

其實性格倔強,有兩種可能:

一是孩子的自主意識比較強,人格比較獨立,所以要爭取“我”的權利。

二是孩子常常被忽略,內心沒有安全感,需要用倔強,不聽話的形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當然,孩子不聽話,表現出來的性格是比較倔強,作為家長要反省一下你跟自己孩子的相處方式如何,是不是對於孩子過於嚴厲,甚至有嚴重的掌控慾望,導致孩子特別的壓抑呢?


針對問題,然後這樣來解決:

一:學會傾聽,給予孩子訴說需求和表達需求的機會。其實,當孩子能夠心平氣和的表達的時候,已經被理解一半,衝突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二:對於這類孩子,當提出要求的時候,不立即給出答案或者結果。特別是反對意見的時候。“哦,你提出的問題我已經知道了,但是這個問題我需要考慮一下,或者說是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商量一下。”晚點或者說明天我答覆你。

三:有外人的場合,不命令孩子必須那樣做或者說是要求孩子要聽話。這樣的孩子格外脆弱和自尊心極強,要保護好孩子。

四:採取相反的措施,知道孩子性格倔強,習慣了否定,那就故意採取相反的意見。例如:天氣很冷,要帶圍巾,可以告訴孩子說“你別帶圍巾哦!”自己戴上。當然根據具體的事情來採取相反的教研。


總之:認清孩子倔強的原因,性格還是內心的缺乏安全感,認真傾聽,不強制其必須怎樣,充分尊重,採取相反結果的語言促使其達成結果。

對於這類孩子,切記說教嘮叨,還有就是強制命令。否則吃虧的絕對是你哦!


教大育小


這樣的孩子不需要教育。

可能很多老師和家長並不認可,認為這樣的孩子,不聽話,搗亂,搞砸事情,怎麼能不教育呢?


各位,您能想明白幾個問題,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1、有哪個小孩故意想要做錯事情等著挨批評?有嗎?誰不知道聽話好處更多,誰不知道合作才會得到更多回饋,為什麼有的小孩就是不聽話,還倔強呢?明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做呢?

2、如果教育有用的話,這樣的小孩早就教育好了。這樣的小孩,被教育的次數最多,強度最大,可為什麼問題越來越大了呢?


或許您壓根就想不明白,不僅您想不明白,世界上百分之就是的家長想不明白,大多數老師也想不明白。


我來告訴你這些小孩需要什麼。


(1)為什麼小孩不聽話,明知道錯誤都要去做?

原因在於,他想要的東西和你想要的東西不一樣。你想要的是,孩子做正確的事情,做有價值的事情。這是成人的思維,也是成人的需求。可孩子的需求很有可能是:我想自己做主,我想要得到尊重,我想要試試看。


可見,孩子的需求和成人的需求不一樣。成人會覺得孩子倔強不聽話。孩子會覺得成人不可思議,從不理解人。


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離譜的需求呢?而且我們會發現,越是被批評糾正否定得多的孩子,不靠譜的需求越多呢?


原因在於,他們缺少這些東西。如果一個孩子,在生活中經常得到認可、理解、接納,那麼他們就沒有那麼多古怪的需求了。他們就能夠專注於自我的成長,也有能力去理解認可別人的需求。


也就是說,成長缺失越多的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認可、理解、接納、包容。


(2)教育有沒有用?

對這樣的小孩來說,教育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前面我們知道,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如此做不好,而是他們內心虧欠一些東西,他們渴望得到這些東西。同時,他們又沒有能力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合作。當然,還有更多的肯股是,他們曾經嘗試去努力、表達,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爭取,但因為成人並不理解,也不認可,甚至都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所以這樣的孩子就會非常惱火,也不再信任父母了。


因而,他們只能採用暴力的方式來對抗,或者用不恰當的方式來獲取,從而引發成人的關注,甚至是脅迫成人滿足他們。其實,孩子的大多數需求,都是正確的,合理的。真正需要閉門思過的是成人,也就是這些所謂的教育者。


原因在於,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被塑造的。被什麼塑造的?被成長環境。而父母、教師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


(3)教育什麼時候才會有用?

一是在孩子恰好在尋求答案的時候。

二是孩子的知識鋪墊能夠理解你所教育的內容的時候。

三是孩子愛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愛自己孩子的時候,這種影響就會存在(很多父母雖然愛孩子,但孩子並不認為他們有愛)。


陶勇談教育


性格倔強的孩子就更需要家長以一種成熟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千萬不能想著“棍棒底下出孝子”。因為孩子性格倔強,那越打就會越倔,長久內心的不滿積攢下來,會使孩子的整個人生道路都走偏,嚴重的可能心理上都會扭曲。

當你們因為一些事情有不同意見而發生爭執時,最好是將雙方的想法都試一遍,用事實去告訴孩子“你是對的”或者“你是錯的”。哪怕你明明知道孩子的想法就是錯的,也不要急於爭執,或者擺出一副“我是大人你就要聽我的“的態度,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平時注意跟孩子多溝通,多進行交流,永遠像一個親密的朋友一樣,讓孩子知道你們之間是可以講道理的,可以大聲說出想法的,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引領孩子,教給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招教你正確教育孩子

說服教育:父母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溝通,只有與孩子溝通,才能瞭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與孩子講道理,這樣子才能使子女明辨是非。

該表揚的時候就要表揚:如果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的不錯,我們就應該給以肯定和好評,這樣子孩子才會更有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

指導孩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培養子女良好習慣可以通過對孩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秩序抓起。指導子女安排生活,佈置好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父母要樹立榜樣:每個父母想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好思想好行為等優秀品質。所以。家長的言行是否正確對子女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所以,家長在在生活中要樹立好榜樣。

不要溺愛孩子:孩子固然很寶貴,但在教育過程中,就必須給以嚴格教育,不能溺愛孩子。


皇城根的草民


說實話,真的沒有辦法。拿我現在的女來說吧,她已經高一了,自私,不想負數,只知道索取,總想著人生下來就該有富二代,官二代的生活,沒有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一切,總想著自己應該與眾人不同,可是能力上又體現不出,你給她講道理,她嘴你翻得還快,根本不認你那套理。總以為我今天去參加了這個興趣班,我一下可能就成為非常厲害,非常有本事的人,儘想些不著邊際的事,隨時發脾氣,真的很頭痛,有些可能我們在帶的過程中家庭,大人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懶惰,平時媽媽承擔的太多了,導致現在自己連一雙褲子都不想洗,什麼事情她都覺得無所謂,自己耍手機把時間耽誤了,把功課耽誤了,又開始煩惱,初中成績還中偏上,到了高中,一下就班級最後名次了,這一落差,心裡更接受不了,有很大的厭學心裡,給她說只要盡力就是了,人的一生也不只能用成績來衡量,工作中還有很你夠你表現的機會,哎,根本不吃你這一套,其它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完全生活自我的環境裡,我們,包括朋友,她的同學,老師給她講道理,轉身一副你們算什麼的表情,都沒有我懂得多的心裡,當然很多孩子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各種問題,叛逆心裡,作為家長我們只有耐心多陪伴,不要過多指責於他們的不是,現在想想只要你不做狂法的事,我都能接受(犯法就更簡單了,直接送公安機關),每個孩子不一樣,所謂的方法不一定都適用,但願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讓自己更快樂幸福的成長。


我是楊鍋


首先,性格倔強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這與其先天的神經特質和後天的成長經歷有關。性格無所謂好壞,任何性格都有他優勢的一面,也有它弱勢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性格倔強的人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見,常常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和堅持,不容易人云亦云。對自己選擇好的方向或做法能持之以恆,直到成功或自己決定放棄為止。不利的一面是常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容易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容易固執己見,不輕易被教育和影響。

其次,性格倔強的孩子通常家庭成長過程中家庭監護人(通常是父母)中有一方或雙方是有固執傾向的人。對孩子的教育常常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比較難於傾聽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常常採取主觀臆斷的方式讓孩子執行某一動作或命令。家庭成員在平常的互動中也可能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對別人的觀點感受不夠敏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習得性的學會並養成了倔強的個性。不容易察覺別人的用心良苦,也不給別人機會表達意見。通常比較缺乏安全感和互動能力。

第三,如果是父母。應該先反思我們自己在平常的與人互動當中是否也比較倔強,不容易聽見別人的意見。或者害怕擔心採納別人的觀點或建議。如果是這樣的話,先改變自己。要學會信任和尊重別人,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建議,體會別人在該事件中的感情和感受。在教育孩子時,可以讓孩子先表達他自己的觀點,先了解孩子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和做法。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應當選擇儘量的相信孩子。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但是要聽孩子的反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協商,達成一致的意見。起初如果意見不一致,儘量還是按照孩子的意見去做。這樣就有榜樣的力量,孩子也會越來越信任你,為以後的溝通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是學校老師。不應當以老師的權威身份去命令性格倔強的孩子,更不能自認為自己是大人或老師,就懂得比孩子多,孩子就應當聽你的,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其實恰恰相反,即使我們比孩子早懂多懂一些,也要尊重孩子自己年齡段的理解和看法,甚至要去揣摩溝通他們的想法。只有在先了解孩子想法的基礎上,才能達到老師的教育目的。教育性格倔強的孩子要有耐心,常常要用可定和鼓勵的語言。讓雙方達成合作或一致的意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會使性格倔強的孩子覺得你更動他,漸漸得就更願意聽取老師的意見,不再倔強。

性格倔強的孩子可以用愛和耐心軟化,使之堅強而不失謙卑。願共同成長。


廈門康聯邦文化創意


田戈教育,專注教育。歡迎關注交流探討。

性格倔強的小孩兒,一般是有個性的人。這樣的孩子往往有什麼說什麼,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往往脾氣暴躁,很容易著急上火。你要是對他“兇”,他往往比你還“兇”,讓你下不了臺。同時,他還會哭,會鬧,讓人無可奈何。

那麼,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大人是不是拿他沒有辦法呢?也不是。只不過不那麼好教育而已。我們教育他得多花點兒心思。俗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何況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既然對他有所瞭解,有的放矢,總有解決的辦法。

一、儘量避免針鋒相對。性格倔強的人,一般是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我們教育他,避免損其自尊,儘量用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先讓他思考這樣做對不對。給他反衝的機會,讓他反省自己,消消氣。當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後,再教育他,他就可能心服口服,不敢不聽話。

二、氣頭上,廣眾面前,不教育他。脾氣暴躁的人,往往會讓一時之氣衝昏了頭腦。在氣頭上教育他,他不但不會接受,還會無理取鬧,沒大沒小的,亂應一通,讓大人一時難以收場。大人給他講他的不足,指出即可。不必講大道理,更無須分析,也不必立即讓命令其改正,就只讓他知道就可。如果他想改,自會立即改正。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是不會改的。有時候,他為了死要面子,就是不改。

因此,氣頭上,廣眾面前,不教育他,而待背後再給他講道理,分析那樣做不對的原因。還給他講,當時為什麼不教育他,就是為了給他留足面子,以後可不能再犯。我們自己人可原諒,要是別人,你會受到懲罰的。讓孩子明得失,知利害。如此,心平氣和地孩子說,孩子還是容易接受的。

三、學點兒藝術,平心靜氣,提高涵養。讓孩子練習書法,音樂或畫畫什麼的,讓孩子接受藝術的薰陶。通過練習,沉靜其間,可平心靜氣,陶冶情操,提高涵養。同時還可說些倔強、脾氣暴躁的人,往往容易逞一時之氣,不計後果而釀成的惡果,以此來磨磨孩子犟脾氣。

一點淺見,歡迎留言加關注,進一步交流探討。謝謝!

田戈教育,專注教育,更多精彩內容期待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