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啟迪桑德優勢逐漸凸顯,2018前三季度營收及淨利均位列第一

城市黑臭水體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也是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水環境問題。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黑臭水體的治理受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國家相關部門先後頒佈了多項針對性措施,規劃黑臭水體的治理流程和時間表。國務院頒佈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標。同時,住建部和環保部共同設立了群眾監督管理平臺,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從對黑臭水體排查識別、制定治理方案、進行工程實施、檢測評估以及長效管理這一整個過程既需要政府的規劃引導,也需要廣大設備和服務供應企業的投入。黑臭水體治理的巨大市場吸引了該產業鏈環節上的各類企業的參與。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黑臭水體治理產業鏈中的上市企業進行了深入解讀。整體來看,國內具備整合設計、建設、融投資和運營能力的環境治理運營商較少,參與黑臭水體治理的合格運營商數量較為有限。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整理,目前在黑臭水體治理走在全國前列的環保企業主要有A股上市企業碧水源、啟迪桑德、首創股份、鐵漢生態、瀚藍環境、興蓉環境等,港股上市企業主要有康達國際環保,天津創業環保集團。

通過對比這些上市企業的營收和淨利潤可以看出,目前啟迪桑德的優勢逐漸凸顯。具體來看,2017年營業收入排行位列前五的企業分別為碧水源、啟迪桑德、首創股份、鐵漢生態和瀚藍環境。2018前三季度,前4企業進行了重新洗牌,啟迪桑德、首創股份和鐵漢生態的名次均前進一名,而碧水源的營收規模則降到了第四位。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排在首位的啟迪桑德2018前三季度的營收規模接近85億元,同比增長約30%;排在2-4位的首創股份、鐵漢生態和碧水源營收規模均超過60億元,增速均超過10%;其中營收增速最快的是博世科,同比增長了105.2%,國禎環保的營收增速也達到了73.9%。

這些上市企業中,興源環境、萬邦達、巴安水務和江南水務的營收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從淨利潤規模的對比來看,啟迪桑德2017-2018年度均位列首位,較為穩定。其他企業的淨利潤規模名次波動變化較大。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具體來看,2018前三季度,啟迪桑德的淨利潤為8.85億元,同比增長5.4%;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興蓉環境和瀚藍環境的淨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上漲了15.4%和27.6%。淨利潤增速最快的企業為國禎環保(121.8%)和博世科(113.6%);興源環境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70.3%。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興蓉環境獲利能力最強,啟迪桑德、碧水源、興源環境等上市企業的盈利水平均出現下滑

從這些企業的淨利率水平變化情況來看,興蓉環境的淨利率均保持在20%以上,且高於其他其他,整體獲利能力最強;江南水務、碧水源、瀚藍科技這3家企業2017年的淨利率均超過15%。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和淨利規模位居前列的啟迪桑德、碧水源、興源環境等企業的淨利率均低於上年同期和上年末,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2018中國臭水體治理企業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注:按2017年數據排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資金面整體偏緊,政策趨嚴的大背景下,環保細分領域黑臭水體治理企業融資環境將逐步改善,風險更低,同時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黑臭水體治理相關企業將受益。與此同時,黑臭水體治理要保持自身的優勢還需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其中,具備整合設計、建設、融投資和運營能力的治理運營商優勢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