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圖160和美國的B1相比怎麼樣?

軍備時刻



僅憑飛機制造工藝來看,“海盜旗”(圖–160)確實要比“槍騎兵”(B–1B)差了一些,飛機體積更大一些,由於是非隱身設計,那麼在雷達反射面積是肯定要大於“槍騎兵”,大國的國土防空雷達已經非常先進了,並且整體防空網“空-天-地”也很綿密,“海盜旗”要想再像1980年代那樣搞“低空突防”已經相當困難了!而且“海盜旗”這型飛機是高空突防,主要就是攜帶遠程巡航導彈實施轟炸,由於距離目標非常遠搞“低空突防”也確實意義不大了!

其實,這個問題“槍騎兵”也是一樣,並沒因為它的體積略小就佔了什麼便宜!所以,它們體積這樣大的超音速轟炸機在製造工藝上略差一點已經不是問題了。

如果,對比兩種戰略轟炸機的總體作戰性能來看,目前“海盜旗”要比“槍騎兵”略強一些!這兩種飛機研製當初就是以核轟炸為主兼顧常規轟炸,“海盜旗”不但可以攜帶“核巡航導彈”,而且還能使用多型的常規航空彈藥,甚至可以使用魚雷(核)!這樣就大大的拓展了它的使用範圍和應對多種目標的能力。而“槍騎兵”就有點麻煩,服役伊始就沒有合適的“遠程核巡航導彈”供給它使用,它也不能發射老B-52的AGM–86這樣的巡航導彈,發射彈藥是要修改武器管理計算機和火控計算機軟件的,比較麻煩,而且早年間的火控計算也不具備管理現代智能彈藥的能力,只能是“以新換舊”升級處理,所以 B-1B只能使用核航彈去攻擊目標,現在適合其他常規彈藥的能力也是通過後來升級才加上去的……所以,我們看到包括“海灣戰爭”內歷次的美國對外戰爭當中,都是用的B–52H這樣更老式的轟炸機在打擊敵目標,而不是它!


B-1B正在發射AGM-158遠程超音速隱身巡航導彈,這才使得“槍騎兵”具備了防區外打擊能力,否則再搞什麼“低空超音速突防”真是找死!

直到今年的4月份“美英法聯軍”轟炸敘利亞的時候,它才攜帶AGM–158隱身巡航導彈去正常參戰。這都快到了它要退役的時候了!一型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從問世以來就沒有參加多少次戰爭,特別是美國這種經常打仗的國家……實在是“槍騎兵”的遺憾!所以,從任務多樣性、攜帶彈種多樣性來看,“海盜旗”要好於“槍騎兵”!
從目前戰略轟炸機的發展趨勢來看,它們倆都已經是過時的轟炸機了,設計思想上是1970年代中後期,仍然使用“可變翼角”,但是現代這種技術已經淘汰了,不但技術複雜、製造困難,而且現代轟炸機都是“防區外”打擊,不是過去那樣“凌空轟炸”,基本做到了800–2500㎞外發射導彈後扭頭就走,根本不需要深入敵方國土而進行的各種“低空–高空突防”……這樣也就不必做一些較複雜的機動動作了!所以,美軍有將B–1B退役的打算,就是因為它使用效率太差和使用成本太高的緣故!而,俄羅斯由於財政困難只能繼續維持現有的“海盜旗”轟炸機師,並且利用前蘇聯的庫存改造了“海盜旗M2”,實質上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皇家橡樹1972


俄羅斯的圖-160是比美國B-1B大一圈兒的戰略轟炸機。雖然兩款遠程戰略轟炸機都是採用同樣的設計思想,都是按照超音速遠程突防的設計思維來設計的轟炸機。並且兩者都擁有一些相同的共性,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可變後掠翼設計,讓兩種戰略轟炸機都擁有很好的超音速性能。

但是兩種轟炸機,顯然前蘇聯設計的圖4160,更加龐大,作戰航程更遠,作戰能力更強,B-1B戰略轟炸機顯然對此以下就要相差很多。我們可以分別來看一下他們兩者之間的相關數據,相比較而言就知道了雙方之間的差距。


世界戰略轟炸機對比圖

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外形上,大約比B-1B大20%,圖160,機長53.95米,翼展55.75米,後掠翼展33.53米,機高13.72米,機翼面積達到370平方米。我們再來看看B-1B的相關數據,機長44.81米,翼展41.67米,後掠翼展23.84米,機高10.36米,機翼總面積181.2平方米。在外形上圖-160明顯要大於B-1B戰略轟炸機,那麼體型龐大的圖-160必然會在其他方面也要強於B-1B。
B-1B槍騎兵遠程轟炸機


在動力系統上圖-160裝配四臺NK-32發動機,單臺推力137.3千牛,加力推力245千牛。而B-1B戰略轟炸機採用的是4臺F-101-GE-102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78.4千牛,加力推力133.4千牛。可以說,圖-160的推力,要比B-1B大近65%。也正是因為圖-160的強大推力,才讓圖-160擁有2.02馬赫的超音速性能。而B-1B的最大飛行速度才1.25馬赫,可見兩者之間在速度上的差距。
圖160身邊的蘇-27是多麼的渺小

圖-160的內部載油量可以達到150000公斤,這就賦予了圖160可以擁有16000公里的飛行航程(掛載9噸武器彈藥),73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並且可以達到最大掛載45噸彈藥的能力。2b1b戰略轟炸機,機體郵箱只能容納112635升燃油,其最大航程只能達到12000公里,作戰半徑自然也就更少,才達到5540公里。最大載重30噸,明顯比圖-160少很多。


美國戰略轟炸機的三駕馬車

可以兩者都是高速突防思想下的產物,只是美國在B-1B的設計上將規格降低,導致其性能無法達到圖-160的某些程度。而另一方面圖160由於晚設計與B-1B轟炸機,也讓其總體性能上趕不上圖-160的嚇人數據。總體而言,圖-160的性能要遠強於B-1B,只不過是目前對於隱身突防的需求要遠強於超音速突防,時代的進步已經開始淘汰那些不適應環境的設計。所以未來我們設計遠程戰略轟炸機,必然會走B-2A的隱身路線!


淡然小司


雖然看著差不多,技術上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首先,B-1是第一架完全按照斷裂力學理論和標準設計的飛機。在飛機壽命、飛行性能上的技術含量遠非圖160可比。

其次,B-1的氣動外形充分考慮了隱身性能。B-1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是B-52的2%,相當於2.4平方米。和一架小型戰鬥機相當。

因此B-1的作戰能力和生存力與以往的轟炸機不可同日而語。

國內的軍迷往往比較關注粗略的性能,對技術方面容易忽略。很多人喜歡關注載彈量、航程這些外在性能,不重視加工製造、CAD/CAM。忽略了圖160對B-1設計方案的抄襲。


天明遙遙山海關


這個問題問得好: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和美國的B1B戰略轟炸機性能上都差不多。包括速度,載彈量,航程上基本差不多。但是我還是認為美軍的B1B 更加完美。這是因為B1B 轟炸機的電子系統遠遠高於圖160。簡單的說,B1B 被擊落的可能性遠遠低於圖160。B1B 不單純是一架轟炸機。它還是一款多用途轟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