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春季發佈會,沒有大家期待的硬件?你怎麼看?

機蛋科技


總而言之,蘋果公司不會放棄硬件,在此基礎上軟硬件共同發展,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Lo3396


因為非常失望,有人甚至認為蘋果真的是創新無力,連炒剩飯都沒有料下鍋了。但沒有iPhone SE2,這場發佈會真的就毫無看點嗎?我以為未必。

發佈會上發佈了新聞訂閱、遊戲訂閱、蘋果原創視頻計劃(連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都被請來站臺)、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等,可以看出,蘋果在內容方面,已經全面介入吃喝玩樂學等一個人需要的幾乎全部內容服務需求,完成從硬件到軟件、服務的閉環生態。

而且從內容服務佔比方面看,蘋果也值得為它單獨開一場發佈會。2018財年,內容服務收入有371.9億美元,是僅次於iPhone的第二大收入來源,超過iPad和Mac,是不折不扣的現金奶牛。

這頭“奶牛”不僅能產奶,增速兩位數,而且營養高,毛利超過iPhone。說到這裡,用現金奶牛都低估了它,它實際是蘋果一隻下金蛋的雞。對這樣一隻金光閃閃的雞,庫克當然願意給它開一場發佈會了,一方面向外界宣佈:我,蘋果,還是手機界一哥,不僅手機硬件賺錢,軟件服務也不是菜雞;另一方面也在向資本市場秀實力:我賺錢的路子多著呢,買蘋果的股票準沒錯。

這不,發佈會後,投行給蘋果股票的評級上調到260多美元/股。


段馬樂諮詢


其實庫克正在引導著蘋果的業務,由硬件向內容服務方面發展已經眾所周知了,在這次蘋果春季發佈會之前,很多人也都有預感包括iPad、iMac、AirPods等硬件產品很可能只是一個配角,不過最終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蘋果的三大硬件產品連配角都沒混上,這場春季發佈會成為了一場純粹的內容服務業務發佈會。

在這場發佈會上庫克一口氣發佈了4項內容服務項目,分別是針對資訊類的Apple News、支付相關的Apple Card、遊戲相關的Apple Arcade以及視頻相關的Apple TV,從這次庫克的用意來看,也足以見得其對蘋果轉型內容服務的重視程度。其實蘋果這次本來完全有機會打造一個硬件+內容都有的發佈會,但很可能庫克有意想把這次發佈會做的更加純粹的面向內容服務,因此便把之前大眾關注的iPad、iMac、AirPods等硬件產品,在發佈會之前於蘋果官網上密集發佈了。

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庫克心裡已經明確了蘋果未來的發展模式,那就是不在單獨以來硬件產品,轉而變為硬件+軟件+服務三駕馬車的發展方式,本質上來講,這種發展模式並沒有問題,關鍵在於企業是處於主動選擇,還是被逼無奈,而對於蘋果來講很顯然是後者。

近幾年蘋果的Iphone、Ipad、Mac三大核心硬件業務發展都不理想,尤其以蘋果的當家硬件Iphone銷量下跌的最為明顯,但2018年蘋果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就大跌70%,這也造成了庫克對硬件產品的極度擔憂,也正是基於此才另闢蹊徑的選擇了內容服務項目,不過對於內容服務業務來講,既簡單也複雜,比如這次蘋果發佈的Apple TV,如果蘋果甘心只做一個流量分發中心的話,那自然比較簡單,但這相當於把核心的內容生產業務留給了別人,那這樣蘋果就會受制於人,也正是因此,蘋果才推出了Apple TV+,來打造自己的內容,但這樣一來恐怕這一領域並非是蘋果的傳統優勢所在。

蘋果前CEO約翰斯卡利對庫克的一句評價,我認為倒是非常貼切,他認為“庫克在為股東創造價值方面做的非常出色,但我並不認為他把技術創新放在了首位”,這從庫克擔任蘋果CEO以來業務的發展上也得到了印證,庫克強在企業內部管理,但缺乏喬布斯的藝術、工匠精神,這也導致了目前蘋果的硬件研發成了強弩之末,而靠內容服務恐怕又難以撐起蘋果目前的市值,進退兩難,未來蘋果的路並不好走。


木石心志


蘋果的這場春季發佈會,沒有一個硬件,將重點全部放在了軟件服務上。在我看來,這是蘋果的一大突破。

在發佈會之前,蘋果在官網低調的發佈了數款硬件產品。

在春季發佈會上,蘋果主要發佈了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和apple tv+四款軟件服務,強調“訂閱”和“內容”兩個關鍵詞。

從這場發佈會還能看出,在iphone等硬件未能取得理想市場表現時,蘋果加大了向服務商轉型的步伐。

尤其是在全球手機企業紛紛爭搶的5G市場,蘋果至今為止,還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案。在硬件上,蘋果暫時無法給出“大招”,新的軟件服務或許能成為未來增長的希望。

總的來說,蘋果春季發佈會沒有發佈硬件,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相反,這可能是蘋果轉型的第一步。



火花說


首先聲明一個觀點,蘋果不是一家專門賣硬件的公司,一場發佈會沒有新硬件發佈可能大家會不習慣,但是人蘋果也沒說我要發佈新硬件啊。其次,人蘋果真正強大的地方是軟硬完美結合的綜合實力,蘋果手機賣這麼好,ios系統誇張點說佔到了一半的功勞,當然,硬件上的強大也是功不可沒。說完這些,再來看這次的發佈會,分4大類,雜誌,信用卡,新遊預訂和電視,可能國內的消費者沒啥感覺,但是國外這些功能可以說相當實用了,所以這次國外叫好聲還是挺多的,為什麼國內罵的人比較多呢,其一,沒硬件,給國內消費者感覺開了一場假的發佈會,其二,上面說的四大塊功能不支持中國區,總結來說,這次發佈會和國內消費者沒啥關係。


聞李說


其實此次的發佈會才表示了蘋果要進行全面的升級,我們一直知道,如果單純的只製造硬件,其實並不算是非常強大的企業,只有控制了軟硬件,才是屹立不倒的強者。



從硬件行業發展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根本沒有什麼強大的公司是屹立不倒的。無論是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還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酷派聯想,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對於蘋果也同樣是如此,我們知道蘋果在硬件方面的探索幾乎已經接近了天花板,而去年新款iPhone的價格探索也讓蘋果意識到如果單純的高價格,會損害iPhone系列的口碑和利益。



所謂開源節流就意味著在硬件之外蘋果要找到更多啊,資金來源的情況,比如說,IOS裡的APP store就為蘋果貢獻了強大的利潤。目前蘋果從硬件的眼光轉到了內容產出上,這可以理解為蘋果利用自己的硬件優勢,為自己強行搭建了一個軟件方面的平臺。

行業裡有一句名言叫做,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同樣放在智能手機界和互聯網界,應該叫做一流的企業做品牌和內容,如果目前就在往一流的企業所靠攏。



對比來看蘋果在行業的影響力,確實比美國一些傳統的內容製作公司還要出名。從此次蘋果的發佈會來看,有很多大牌的明星,包括一些製作人都願意為蘋果的內容服務。

對於這一種八爪魚似的高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觸角一定會伸向所能觸及的各個領域,所以蘋果,這樣的舉動也算得上是理所當然吧。


互聯網的放大鏡


個人的理解是3月份這場發佈會應該算是一年三場發佈會中相對不重要內容也相對不固定的一場。6月份的場次一定會留給四個OS,9月份的場次一定會留給iPhone,所以那些剛好在這個時間能夠拿出來的產品和升級,並且無法佔用剩下兩場發佈會時間的東西,就都選擇在這個時候發佈了。

3月這場發佈會並不是為硬件發佈安排的,所以沒有硬件也很正常,那些所謂的即將發佈的硬件都只是猜測而已,se最合適的發佈時間肯定是9月份。

說蘋果轉軟,只是蘋果想要更優化自己的服務項目,提高用戶體驗,去年3月份的發佈會上也沒有發佈什麼硬件或者巨大的升級就足以證明這場發佈會的地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