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軍宣稱擊斃30名反對派武裝分子,為3名陣亡的俄軍士兵復仇?

Admirateur128


這條新聞是第一手消息,出處是25日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文版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6日中文頻道,準確性無可置疑。這條新聞老毛子很高調,不是風格一向如此,而是本次刻意為之。

先說句閒話,為3名陣亡俄軍士兵復仇,是確鑿無疑。10倍的殺敵數字,則是偶然,不必過多解讀。這次戰鬥,正好對方也有30多人,比這個數少一點兒要打,比這個數翻個番當然更要滅。也不排除並非30這個數字,放新聞出於信息戰,規劃了這個數字,要個戲劇效果,反正對方也沒法還嘴說“你就殺了我10個。”叛軍再草臺班子也要臉滴。但俄羅斯部隊暨國家並無你殺我一個,我殺你十個,這個特定的復仇比例,這麼搞也會有麻煩。

俄羅斯此戰及相應的宣傳,是體現俄羅斯做為國家,俄羅斯軍隊做為國防軍,勇於捍衛自己,有能力有實力有決心保衛自己和盟友。這還不是有仇必報這麼簡單,這是誓言大聲,是俄羅斯千年歷史的迴音。

外交方面,俄羅斯此戰是指向美國的。這些叛軍,所謂的反對派武裝分子,是由美國直接支持的。沒有美國的強大後援,敘利亞內戰打不了8年。俄羅斯地面部隊的進入與參戰,就是個明確的態度,找個合適的機會亮個相,就有了現在這條新聞。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堡壘,敘利亞港口城市塔爾圖斯是俄羅斯在中東和地中海惟一的軍事基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今天的俄羅斯還沒到瘦死的地步,美國步步進逼,俄羅斯退無可退,雙方在敘利亞硬碰硬到現在這個地步。

沒有美國對反政府武裝的強大後援,敘利亞內戰打不了8年。沒有俄羅斯對巴沙爾總統的堅決支持,敘利亞政府也挺不了8年。

(全文完)


李牧


經過一個多月的立體全方位追殺,俄軍宣佈擊斃2月底伏擊其3名軍官的30來名恐怖分子,只能是說明:為了維護俄羅斯在國外的利益,俄軍不惜一切代價;勇於犧牲的俄軍也不會白流任何一滴鮮血,敵人會因對俄軍的傷害付出十倍的代價;而為了讓敵軍付出這高昂的代價,俄羅斯不惜拉長戰鬥行動的時空線,傾全國之力去對付任何一個傷害過俄羅斯尊嚴和利益的個人或團體。

綜合俄羅斯國內外的信息,可以判斷:那次伏擊發生在2月22日,遇難的俄羅斯軍人應當全是軍官,其中一人應當是在遠東阿穆爾州服役的一位摩化營營長、通曉阿拉伯語的卡利莫夫少校,另外兩位則是上校軍官。

身為俄軍中高軍官,卡利莫夫少校等人以及此前在敘利亞戰爭中獻身的阿薩波夫中將,還能奮勇向前、勇於犧牲,應當有兩個深層次的原因:俄羅斯人的救世情節及俄羅斯人天生的不安全感。

俄羅斯是一個有救世情節的民族,他們認為,俄羅斯人就是上帝派來拯救這個世界的,而在這個救世的過程中,受苦受難甚至獻出生命是他們必須經過的過程。因此,他們勇於犧牲,而且向來認為,只要目標正確,那麼所有的過程和手段也都是正確的。所以,他們勇於對自己的經濟進行休克療法,有整整一代俄羅斯人為此付出代價也在所不惜;一支擁有信仰的軍隊自然是更勇於犧牲:他們隨時準備扮演解放者的角色去解脫別人的苦難,而且不問這個過程中自己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更不問被解放者的感覺到底是些什麼。因此,200名俄空降兵就敢突襲科索沃國際機場與英國一個旅的大部隊對陣,而在敘利亞戰爭中,身為中將的阿薩波夫中將也是奮勇向前最終血灑疆場。

除了救世情節之外,俄羅斯人天生的不安全感,也讓他們在反擊外界的傷害時非常的暴烈:俄羅斯起源於基輔大公國,並最終在莫斯科立國,然而,由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領土非常地易攻難守,波蘭人、拿破崙都曾攻入莫斯科,希特勒也曾兵臨莫斯科城下,因此,自立國伊始,俄羅斯就不斷地被外敵入侵:公元800-1237年,俄羅斯每四年就要打一次反擊外敵入侵的戰爭,1240-1462年,222年的時間裡,俄羅斯共擊退了200多次外敵入侵,幾乎每年一次。尤其是蒙古鐵騎的入侵,讓俄羅斯人倍感自己的國家是“沒有護欄的嬰兒車,因此,天生的不安全感讓其在抵抗外敵入侵的過程中,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彼得大帝和瑞典及土耳其的戰爭如此,二戰之前斯大林對波羅的海三國及芬蘭也是如此。2019年,普京總統在新年賀辭中也曾明確表示:俄羅斯以前沒有過幫手,以後也不會有。這不能不說是俄羅斯在移動互聯時代深深的危機感,因此,他們渴望不斷地加大自己的戰略縱深,那樣才能夠讓俄羅斯民眾感受到一份安全。而每每他們的這種不安全感因為外界因素被放大的時候,那他們的反應將會是無比的猛烈,甚至是一份殘酷!

卡利莫夫少校失聯之後,據卡利莫夫的親戚透露,俄國防部曾派心理專家到安慰少校的父母,但卻被少校的父親趕走了。“全家都是軍人,要什麼心理專家!”卡利莫夫的親戚表示,“他父親曾經當過兵,而他幾年前去世的叔叔,21世紀初就曾作為俄軍總參謀部的軍事顧問在敘利亞工作過,還得過俄羅斯英雄的稱號。卡利莫夫少校也是天生的軍人,絕對是勇往直前,我很瞭解他!”

3月25日,俄軍為這三位遇難軍人報仇之後,俄國防部才公開了此事。在俄新社有關此事的新聞報道下面,讀者對此新聞的評價顯示:兩天之內,436位讀者對此事表示了悲傷,370人表示不喜歡此事,64人對此事表示了憤怒。另有71人表示了喜歡此新聞(表示喜歡此新聞的普通民眾,喜歡的應當是報仇,而不是俄羅斯軍人遇難這一事件本身),表示吃驚的有14人,真正看笑話的則有20人(估計是外國的反俄份子)。

因此,從這位最簡單不過的《讀者意見調查》上就可以推斷出俄羅斯普通民眾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很悲傷,也不喜歡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該做的事情仍要去做,如果有代價,那就讓敵人付出更大的代價好了。

對待自己的敵人,尤其是對待恐怖分子時,俄羅斯人的殘酷是聞名天下的:蘇聯時代,克格勃對敵人的全球追殺就曾舉世聞名;到了俄羅斯時代,普京總統也曾明確指出要就地處決恐怖分子——在廁所時抓到直接將之溺死在馬桶裡!因此,國際社會上才會流傳這樣一個段子:俄羅斯人被抓當了人質之後,會對恐怖分子說:給我一把槍,讓我們一起衝出去吧!

俄羅斯人的這種絕決,肯定會讓他們的敵人哪怕是要對付數個俄羅斯人,都要思量再三:任何的行動都要由個人或是組織去實施,但是,再強大的個人和組織,要去面對俄羅斯整個國家1億多人的瘋狂報復,那都是要細細考量的,所以,英國一個旅的部隊,面對被其包圍的200名搶戰科索沃機場的俄羅斯空降兵,直接拒絕了美軍將領要求進攻的命令:他們不想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此次俄軍3名軍官被伏身亡之後,俄軍調動一切資源歷時一個多月對30名武裝份子的鎮壓,在說明俄軍要讓對手付出十倍的代價之餘,也還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不作不死。

這夥武裝分子襲擊了三名俄羅斯軍官乘坐的吉普車之後,上前查看戰果之際,曾有拍了上圖中的這種小視頻發到了網上,直接就被黑客技術都名聞天下的俄羅斯網友給搜到轉發到了俄羅斯的網絡上。相信,這個小視頻肯定為俄軍認定並消滅這夥武裝分子的身份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根據。要知道,定點清除夫搞斬首行動,那可是俄軍的拿手好戲:二十三年前的1996年4月22日,車臣武裝分子首領杜達耶夫就是因為打了一個衛星電話,直接就被俄軍呼嘯而來的導彈幹掉了。20多年前,俄軍都能做到的事情,現在他們的定點清除手段及技能自然是更加爐火純青了,而這夥武裝分子還敢把自己的圖像及聲音都極其清晰的視頻傳到網上,自然是隻有死路一條了。

春秋之後無義戰,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勇猛如俄羅斯者,以暴制暴的代價也是非常殘酷的。

但願和平之花,開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而那些發起和挑動戰爭的反人類行為,將被全世界所拋棄。


郭宣翻譯


在今年2月底的時候,三名俄羅斯軍人在敘利亞失蹤,後來被證實三人在一場由反對派武裝製造的汽車炸彈襲擊中死亡;而俄媒在今天(26號)早些時候報道:三十餘名反對派武裝分子遭到團滅!



自莫斯科決定以敘利亞為立足點重返中東之後,俄軍士兵的傷亡在所難免!但向來信奉有仇必報的俄羅斯,一直都習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比如在今年2月初的時候,一架隸屬於俄羅斯的蘇-25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執行任務時被反對派擊落,彈射跳傘的飛行員最後也被反對派人員開槍射殺;駐敘利亞俄軍隨後便對該地區執行了精確打擊,也是約三十多人被炸死。

所以說,此次軍事打擊製造了汽車炸彈的反對派武裝,十分符合俄羅斯的脾性,其中確實也包含有為陣亡俄士兵復仇的情緒,但整體上還是著重考慮了當前的敘利亞局勢。

自2015年正式介入敘利亞問題至今,投入巨大的俄羅斯已經明確了目標:如果想要在戰略佈局上打破美國近乎壟斷的地位,俄羅斯必須在敘利亞站穩腳跟、必須幫助莫斯科扶持的巴沙爾穩固政權。

到目前為止,巴沙爾政權雖然收復了絕大部分的地區,但敘反對派並沒有就此偃旗息鼓;他們仍在尋找可趁之機發動破壞行動。而且反對派的襲擊目標正在從敘政府軍逐漸向俄軍轉移,這對於駐敘俄軍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說,俄羅斯在敘利亞做好長期鬥爭準備的同時,還要儘可能的用強硬手段來威懾、恫嚇反對派武裝,讓他們知道:殺死一個俄軍或許要付出十幾個同夥的性命!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25日宣佈,2月底向敘利亞代爾祖爾省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3名俄羅斯軍人乘車返回駐地時遭武裝分子伏擊,在與對方交火後失聯。隨即俄羅斯與敘安全機構展開搜救行動,最終查清了襲擊俄軍的武裝分子身份,並確認3名軍人在戰鬥中陣亡。

隨後俄羅斯空天軍與特種部隊對伏擊俄軍的武裝分子發動報復性打擊,一舉殲滅30多名武裝分子。



俄羅斯雖然在2016年3月15日開始陸續從敘利亞撤離,2017年底,俄總統普京下令從敘利亞撤軍。但目前俄軍在敘境內仍保留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從這次俄空天軍和特種部隊參與殲滅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分子的行動可以看出,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還是保留了一支相當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表面看似俄軍睚眥必報,打擊敘利亞反對派和恐怖分子毫不手軟,實際上也是向外界宣示,俄羅斯撤軍並不代表俄羅斯撤出了軍事實力,俄羅斯的影響力和軍事實力在敘利亞依然存在,可以隨時隨地打擊敢於向俄羅斯挑戰的任何勢力。


鑑史明鏡


普京曾經說過:原諒那些人是上帝的事情,我們俄羅斯的任務,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俄羅斯素來就有戰鬥民族的稱號,從上面這個事件來看,真不是吹出來的,戰鬥民族有仇必報!無論你在天涯海角,只要惹了戰鬥民族,一樣追到天涯海角!

俄羅斯的這次行動,可以說是俄羅斯民族彪悍作風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比如去年二月,俄羅斯的一架蘇25戰鬥攻擊機在敘利亞被地面武裝分子用防空導彈擊落,飛行員菲利波夫少校跳傘,在打光了自己的手槍子彈後,毅然拉響了手榴彈,寧願犧牲也不願被俘!俄羅斯空軍在得知消息後,迅速對武裝分子所在據點進行了空襲,炸死30多名武裝分子,行動迅速而有效,並且派出特種兵取回飛行員遺體。

而俄羅斯這樣的種種行為,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第一就是給犧牲的英雄家屬和國人一個交代:不管你在哪裡,只要你是俄羅斯人,只要你為國犧牲,俄羅斯都是你的堅強後盾;

2、第二就是形成威懾作用,也是對武裝分子的警告,只要你惹到俄羅斯軍人,俄羅斯軍隊將會不服一切代價進行打擊報復,有仇必報;

3、向全世界展示俄羅斯部隊作風和精神,偉大的俄羅斯民族永遠不會害怕和屈服任何敵對勢力。<strong>

其實俄羅斯不光是對敵人這樣,對付反叛自己的俄羅斯人,同樣也毫不手軟。我們知道自冷戰時期開始,就大量的俄羅斯軍人叛逃去往西方國家,俄羅斯對付這些人,也展現了戰鬥民族應有的作風,不惜一切代價執行報復斬首行動,有些行動時間長達幾十年,西方國家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背叛的俄羅斯軍人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自己家裡和在路上被人射擊致死等等。甚至是在有保鏢的情況下,俄羅斯特工依然能得手,可想而知戰鬥民族的有仇必報的決心!

我個人覺得俄羅斯這樣的作風非常好,不光是在武裝分子的心中樹立了強悍的形象,也在國際社會當中同樣也樹立了這樣的形象,讓世人知道俄羅斯不好惹,即使是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在面對俄羅斯的時候,也會有所顧忌!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以上是所長原創回答,屬個人見解,有不同看法的,可以評論交流。歡迎關注所長!


資訊所長


俄羅斯不愧是戰鬥民族,誰敢在敘利亞弄死俄羅斯士兵就收拾他們,而且是要你血債血償。畢竟參加敘利亞戰爭的俄羅斯軍人都是反恐精英啊!他們在敘利亞被壞人害死,不把兇手正法怎麼好給陣亡軍人家屬一個交代呢?如此有血性的軍隊以後誰還敢在敘利亞招惹他們呢?

俄軍這次復仇行動的成功,我覺得事先肯定是經過了充分的準備,尤其是俄情報機構對特定反對派武裝進行了細緻的跟蹤偵察,瞭解清楚了他們的活動規律和活動範圍。然後俄軍有針對性地集結重兵對反對派武裝進行圍殲,反對派武裝終於難逃劫數。

俄軍作戰看來就是與美軍不同,美軍發現情況就呼叫空中支援,然後就是一頓密集轟炸和導彈覆蓋。俄軍不一樣,你不是在地面弄死我的人麼?那我也在地面上真刀真槍地把你解決掉!這樣打起來才叫快意復仇。當然空中支援也確實需要。但感覺起來俄軍不像美軍那樣害怕地面戰,而且往往越是惡戰越打得勇猛。在車臣戰爭中俄軍曾有過90人對陣敵軍2000人照樣重創敵軍的戰例。俄軍這次給了反對派一個教訓,估計往後反對派會老實很長一段時間的。





疾風猛士


2019年2月份,敘利亞反對派恐怖組織利用汽車炸彈襲擊俄羅斯軍隊,使得俄羅斯駐敘利亞有三名軍人失蹤。經過俄羅斯特工的緻密調查,原來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乾的,所以有仇必報的俄羅斯決定血責血還,不委曲求全,十倍于軍人的損失讓反對派感受到不可輕易傷害。


3.25日,機會終於來了。俄羅斯軍方在做到零傷亡的前提蝦,擊斃了反對派30名恐怖分子,用他們的生命來嘗還失蹤的3名戰士的生命。

之所以俄羅斯這樣幹,是因為敘利亞戰局的主動權已經轉移到俄敘聯軍手中,反對派繼續膽大妄為,只能招致更大的傷害。告訴恐怖組織和反對派,只有放下武器,乖乖投降,才是唯一出路。敘利亞經過八年內戰,人民期待和平,希望重建家園。反對派武裝分子的恐怖活動,是倒行逆施,是沒有人支持的。

從這個事情說明:

第一,俄羅斯的特種部隊作戰能力強大,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第二,說明俄羅斯特工系統強大,不僅僅調查出失蹤戰士是怎麼逝世的,查明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汽車炸彈爆炸致死的,並且定點找到這個部隊的所在地。

第三,俄羅斯的確是戰鬥民族,他們以牙還牙有仇必報的特點,的確是在全體官兵的心目中而並不是存在宣傳的口頭上。

第四,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敘利亞重建指日可待!


錦繡中華一捧土


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可以說是敢於惹事,更不怕事。這次襲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以零傷亡擊斃三十匪徒。給三名俄羅斯犧牲軍人復仇。

通過這件事,可以領略戰鬥民族的以牙還牙,以仇還仇的風采。這幾乎是奠定俄羅斯大國權威的基礎。

俄羅斯在世界三個熱點,烏克蘭,敘利亞,委內瑞拉。普京沒有退縮的機會。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比如委內瑞拉局勢,大多數戰略家認為,俄羅斯鞭長莫及,何況委內瑞拉內外交困。出乎意外的是,普京毫不畏懼。武器彈藥,人員,糧食不遠萬里予以支援。反觀美國,近在咫尺,除了人道援助,提供輕武器,並不敢大肆入侵。委內瑞拉的局勢是美俄在較勁,陷入僵局。

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投入,曾被戰略家認為是俄羅斯陷入泥潭,得不嘗失。儘管俄羅斯付出了慘重代價,損失了一名將軍和兩名旅長以及大批官兵。但是,俄羅斯牢牢控制了敘利亞局勢。並且用有限的軍力震懾了北約。鍛鍊了俄軍的戰鬥力。

普京的進攻給俄羅斯贏得了大國的尊嚴。美國別無出路,只能加大與羅斯的對抗。這正是彰顯俄羅斯實力的宣傳。

特朗普和普京的特點是睚眥必報 維護國家利益不遺餘力。


老兵軍事觀察


俄軍說在敘利亞擊斃30名反對派武裝分子是為3名陣亡的俄軍士兵復仇也對也不全是。對,是因為俄羅斯這個民族有仇必報的特性特別明顯世人都知道,有仇不報就不是俄羅斯,俄軍說是為3名陣亡士兵報仇那就不會是假話,一定真的是復仇。不全是,是因為俄軍在敘利亞目的就是消滅反對派武裝和恐怖分子,在敘利亞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既定的戰略佈置,軍事行動中大量消滅武裝分子是戰役的重要目的之一,跟有沒有仇沒有關係,這是戰場規矩。只要敘利亞內戰一天不結束,這類似的事就還要繼續發生,甚至是更大規模和更多死傷的發生,當然對此俄軍又會有新的說法。


山羊青草


這證明俄羅斯強硬的一方面,有仇必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