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提出要把濟南建成國際大都市,你認為靠譜嗎?

新觀察007


濟南作為山東省的省會城市,近些年發展的不是很迅速,雖然地處內陸但是相比於同樣內陸省份的省會來看,濟南的發展被很多人詬病。比之成都、武漢、長沙、鄭州、西安這些省會城市濟南近些年綜合發展的確不盡人意,尤其是濟南作為全國經濟排名第三的山東省的省會,發展成現在情況屬實不應該,所以在濟南提出要建設成國際大都市時,很多人持有不看好的態度,其實濟南2018年開始發力,相信不久肯定會朝國際大都市邁出堅實的一步。

首先濟南提出北跨黃河的戰略,曾幾何時濟南的中心市區圍繞著大明湖發展,向東慢慢擴展到了高新區,再往東設立了章丘區,而向南是泰山山脈,向北是黃河,濟南的發展就在這有限的區域裡謹慎前進,發展思想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導致濟南近十幾年被其他城市遠遠甩開,但是濟南提出北跨黃河的戰略後,代表濟南發展思想邁出了一大步,中心城區再也不侷限於一條帶狀,從大明湖發展時代走向黃河兩岸發展時代。

其次是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戰略的實施,濟南作為山東省的省會以及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三個核心之一,在國家對山東實行的新舊動能轉換政策中處在了歷史機遇期,2018年眾多大的項目落戶濟南,濟南將摒棄落後產業,逐步朝高新技術、金融城市等方向發展。在山東省集體南下考察,提出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向前的口號以後,濟南經過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必將迎來發展的高峰期。

另外是濟南城市面積的繼續擴大,剛才有提到濟南提出北跨黃河戰略,其實近段時間濟南最大的新聞是合併了萊蕪市,將萊蕪市變成了一個區,別看萊蕪原先的經濟不發達,各項產業也比較單一,但是和濟南合併以後,會成為濟南發展堅實的後盾,屆時濟南北跨南拓,東進西聯,四個方向全面開發,並且山東省提出了做大省會的戰略措施,勢必會有一系列政策的支撐,未來的濟南肯定不會像現在這般,肯定會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都市。


地理有意思


我感覺不靠譜,現在濟南在全國省會城市裡排名都快倒數了,還喊這樣的口號,真是有點自不量力。笑話一大堆,比如,把萊蕪吸收合併後,濟南GDP才勉強排全省第二,之前是第三,連山東都不能排第一,怎麼國際化?還有,濟南終於開通地鐵了,遺憾的是這條地鐵完美的避開了市區內最擁堵、人流最多的區域,卻修在了人流稀少的郊區,這難道是所謂的國際範?真搞不懂你是為緩解交通壓力修的地鐵,還是為了修地鐵而修的地鐵?

不說了,真是開國際玩笑!




股市人生牛股多多


非常靠譜!

而且是近20年濟南乾的最靠譜的一件事!

這些年來,濟南的發展不盡人意,原因出在哪裡?是因為地理位置不行嗎?風水不好嗎?人民群眾太懶嗎?國家故意不發展濟南嗎?顯然不是!

那麼問題就出在我們的腦袋裡、出在我們的思想不夠解放上。今年,國家發改委和中央巡視組來濟南調研,重點指出濟南的不足是:改革開放的膽子不夠大,步子邁的不夠快,謹小慎微,缺少宏大志向!這一針見血戳破了濟南的弊病!

濟南的落後出在近10年。10年前,濟南與兄弟城市的差距並不大,甚至還有超越。換言之,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慢慢的,濟南眼看著兄弟城市一個個跑在了前列:廣州、南京、武漢、杭州、長沙、鄭州、合肥、西安,2017年,濟南代表團去南方考察,順道去了原先的小弟鄭州和合肥家裡,回來後,濟南市領導連稱“震撼”!什麼時候,濟南已經淪落到連鄭州合肥也比不上了?鄭州的城建面積比濟南大,長沙GDP即將破萬億,合肥擁抱了巢湖,濟南呢?

思想不解放是濟南不發展的根本原因!一切都是人的因素!不要從外部去尋找原因!那是藉口,是推卸責任!永遠不要忘記:世界上並沒有一個現成的“國際大都市”,等著你去撿!所有的成績都是奮鬥得來的!一如濟南要對標的深圳,在30年前是個漁村,現在不也成為“國際大都市”嗎?

新時代的濟南人、山東人,應該有志氣、有勇氣、有豪氣,再一次解放思想、拓大眼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功成不必在我”,“未來就在腳下”!以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的創新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搏精神,誓把濟南建設成為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好奇文史談


五十年以內成不了國際都市!!!!!!濟南人有沒有同感?剛下飛機或者高鐵回濟南,感覺自己來到了城鄉結合部,憑良心說,從上海或者青島回濟南,感覺自己到了打著省會城市的鄉鎮,有評論說濟南思想落後,作為一個濟南人你就是思想再開放,濟南城就能成為國際都市了?做夢吧,成不成什麼樣子要看規劃,濟南歷來是跳板城市,沒一個給濟南長期定位規劃建設成什麼品牌的城市的人,一提青島可以炫耀的內容很多,包括擁有的品牌,北上廣深更別提了,濟南呢?除了老城區擁有2600歷史的名勝古蹟,真正長期規劃建設成什麼樣還真蒙圈了,旅遊城市配套產業不發達,沒有文化牌可以打出來,別的不說城市名片需要產業支柱,濟南的產業定位是旅遊城市吧不如省裡的青島,更比不上蘇杭,北京西安,高科技產業吧不如北上廣深成都,濟南要說輕工業吧自己的輕騎沒了,小鴨沒了,濟鋼沒了,個人覺得,濟南要想成為國際性都市的條件,首先城市面積至少要放大十倍,城市人口要超過3000萬人口,能吸引這麼多人來這個城市居住的吸引力是什麼?為了住在擁有2600年曆史的老城區的風景區裡?也住不起啊!還是要有支柱產業城市名片,濟南的品牌,才能吸引更多人來發展生存,才能把濟南人氣聚起來,人多了,城市面積就大了,離著國際都市的可能性才會可能,如果明天全濟南的街上廣播電視臺都說濟南已經成為了國際大都市了,我覺得來過的,住這裡的,聽到這個消息的,甚至說這消息的都會笑了,暫時真看不到濟南能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可能性!提這個問題的人可以先百度下,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化進程中一頂給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個城市有幸被視為偉大的城市的極高搭配。這樣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理解國際大都市概念的關鍵點是“影響力”問題,這種“影響力”是奠基在一定經濟實力基礎上的,這種影響能力既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的概念。

現今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五大城市。[1]你提出這樣的問答也夠了有想法的,弄的我這個點都睡不著覺了,濟南和青島上海北上廣深包括國內直轄市都沒可比性,你怎麼覺得濟南能和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香港一樣成為世界公認的第六大國際大都市?你是不是也半夜睡不著了?我真改了!


周氏耳療


靠不靠譜先放一放,咱先搞清楚一件事,什麼是“國際大都市”?國際大都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現在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五大城市。

所以,現在定義有了,對標城市也有了,我們在回過頭來看看濟南有沒有希望。

咦,濟南呢?濟南哪去了?哪位同學見著濟南了?

青島:報告老師,他在煙臺同學後邊躲著呢。


布衣1981


打開地圖看看,上面有北京,下面有上海,這是大上下。小上下,上面是鄭州,下面是武漢。

交通樞紐,你就看鄭州,武漢,這倆是全國的。濟南偏安一隅,也就是個區域的樞紐。

山東一省濟南也在邊緣化,青島煙臺,未來要跟日韓關係回暖連濰坊都估計比不上。

思想意識上,濟南人是很謙虛,很親和,但也不免保守,濟南的官本位意識也是山東最重的。

在地緣上,濟南就做不大,區位優勢太差,要是在長三角還敢說這話。

當然,有目標是好的,希望濟南雄起!


老車主說車


太不靠譜了,根本不具備這個實力,國際大都市不是說建就能建成的。硬件來說吧,濟南的跨國企業有幾家,遙牆機場有幾條國際航線,濟南有幾家企業在國際上叫的響地理位置上被北京,上海,青島夾在中間,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實力。從軟實力上來講,山大和山師的留學生基本上也就是些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吧,在大濟南除了幾個皮膚黝黑的巴基斯坦學生外,很難見到外國友人。濟南的經濟基礎,發展空間,地域位置都決定了濟南不可能成為國際大都市


無名CID


個人觀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幸福指數的提高才是核心。國際化大都市的提出,搞不好只是又一輪提高房價的手段,隨後挖溝修路,搞得烏煙瘴氣。

別折騰了,老百姓只想好好生活。北歐三國、瑞士,德國這些歐洲國家,國民的高質量生活與幸福感絕不是來源於什麼大都市。

最近幾年常往來於鄭州,眼看著鄭州的變化,鄭州的硬件越來越好,外表越來越光鮮。隨著鄭州房價的節節攀升,生活成本直線升高,壓力越來越大。希望濟南不要走上相同的道路,我們有很多獨有的文化與旅遊的資源,老百姓安居樂業,科學的發展才是重點。修路挖溝,蓋房子湊出來的GDP毫無意義,外表光鮮敗絮其中也是毫無意義,建議先做好民生實事吧。


平衡61303495


濟南前些年沒有抓住大好的發展機遇,己經落後同類城市許多了。現在的城市建設成本巨大,想要整體改觀談何容易?現在濟南形形色色的炒房客炒房很嚴重,作為一個二線城市,房價炒的比成都、重慶、西安、鄭州、長沙、瀋陽等許多新一線城市都高出一大截,泡沫巨大,房子貴的買不起租不起,影響安居和人員的穩定,購房壓力山大!同時,高昂的房價,也會影響人才和企業的留住和進入。

一房獨大,也影響了城市的凝聚力和竟爭力,居民購房居住成本增加,其它生產能力消費能力會降低,拉動濟南的內生動力不足,如果實體經濟不發達,高新技術產業不多,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濟南將會與新一線城市差距越來越大!

合併萊蕪後,雖然地域擴大了,但原萊蕪地區的城市建設還不如濟南現有城區,新併入的兩個區,其市容市貌與省會城市相距甚遠,整個大濟南更加大縣城化,加重了濟南整體城市建設的任務。濟南整體環境建設、面貌改善任重道遠,沒有幾十年,很難趕上眾多新一線城市


張春明410


有幾個疑問

一是,這個命題是誰提的?是國家戰略?是省裡宏圖?還是市裡規劃?或者是市民一廂情願?

二是,如果這是真的,依據是什麼,具體的目標是什麼,衡量標準是什麼,時間表,路線圖,具體舉措是什麼?

作為一個濟南人,我想說,希望濟南建好是每個濟南人的共同心願,但不要頭腦發熱,盲目跟風。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在全球都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剛被國際權威評為世界二線城市,這是對濟南建設發展的肯定,值得濟南市民高興和驕傲,但這僅僅只能作為外部評判的一個參考,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我們的家鄉,我們希望把濟南建的像家一樣,溫暖,舒適,有文化,有特色,能聚集人氣,能觸動心絃,可以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發自內心的去熱愛。環球金融中心,未必有千佛山讓人心曠神怡;環球集散中心,未必有大明湖那樣博愛寬廣。我們不一定需要什麼世界大都市,我們卻需要一生摯愛的濟南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