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滴滴失去了私家車,還能運轉嗎?

氾濫的文字


現在是2019年3月份,距離滴滴公司推行合規化政策也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一二線城市也增加了不少合規網約車,但是依然不夠。可以說現在的滴滴還是離不開私家車!

以南京為例,這裡是網約車比較氾濫的一座城市,隨處可見貼著“滴滴出行”的車子,有的是之前自己買了跑的,但更多的卻是在租賃公司租的!



去年年底的私家車只有在高峰期才能接到單子,平峰期零派單,因此流失了很多的司機。可以說那個階段的滴滴公司日子非常的不好過,很多乘客抱怨打不到車,於是只能選擇其他方式或者通過其他平臺來叫車!滴滴損失了的是非常多…

到了今年,滴滴讓私家車全天能接單了,於是很多很多很多的私家車又出來了。現在的南京,除了節假日或者早晚高峰會出現排隊幾分鐘的情況,其餘時間都是車子比訂單還要多,之前運力不足的情況也消失了。正常情況下只有晚上9點以後的主城區以及河西那邊才有排隊現象了,司機們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到了市區就秒接單了…



滴滴的確是非常聰明,車子少的時候會通過增加點獎勵來留住司機,等到現在天氣好,打車的人少了,司機也多了,就再次不停的削減,甚至於現在只有城區的訂單才被納入衝單獎裡面,以此來平衡市面上的車輛並且安撫合規車司機。現在又推出了一個“搶單服務卡”,並且只有“雙證司機”才能享受這個待遇!



南京應該是和其他一二線城市差不多的,目前來說如果完全失去私家車還無法穩定局面,因為正規車子還不夠,因此只能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讓私家車能多少賺一點,同時也要讓“雙證司機”儘量不要有太大的損失!當然現在還只是年初,到了年底如果說又招募到了大批司機,私家車必然還是會被趕走,這也是滴滴公司的一貫作風!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失去私家車,滴滴必然會無法正常運行甚至於崩盤!因為在這些地方,你幾乎很難很難看到一輛合規車,全是私家車在跑。有些城市對於私家車加入沒有要求,而有些城市(比如河北廊坊),只要車主辦理了“人證”就可以正常出車!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地方全部都是私家車在跑,滴滴公司不能失去他們…


綜上所述,現在的滴滴公司在大城市可以失去一部分的私家車,但不能是全部,否則必然會失去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會被其他平臺給瓜分。

而在小城市,簡單點來說,失去私家車=要了滴滴公司的命!


南京小不點


首先我們要說滴滴全部清退無證不合規車輛的當中大部分都是私家車,如果全部清退出滴滴平臺以後,滴滴其實還是可以運轉的,為什麼呢?

第一,滴滴出租車平臺上註冊的出租車數量還是最大的,本來滴滴也是靠出租車起家的,這麼多年,很多用戶已經養成了使用滴滴平臺呼叫出租車的習慣,其實這個訂單量是特別大的。而使用滴滴出租車司機端的司機,每天要比沒有使用滴滴接單的出租車司機多30%以上的業務量,而且傳統出租車的運力是特別強大的,即使現在的私家車全部停止運營,那麼出租車也至少可以曾家30%到50%的滴滴訂單量。

第二,滴滴在各地與租賃公司合作發展了很多所謂的對公車,這些車輛大部分是辦理了相關證件,是符合國家規定的,而且同事對公車輛的滴滴駕駛員都是專職駕駛員,從運力上來說也是特別強大的,所以這一塊兒再消化滴滴私家車清退以後,10%到30%的訂單量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

所以,滴滴失去了私家車,其現有的出租車和對公車輛也能承接大部分訂單,對滴滴的業務影響其實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出租車滴滴是不進行抽成的,如果出租車承接滴滴訂單,對滴滴的利潤影響是特別大的,所以滴滴失去了私家車還是可以運轉,但是失去利潤的支持,不知道滴滴還能運行多久。


d開車打車


滴滴初創階段,是靠出租車使用運行的,可以說滴滴最該感恩的是出租車。

之後,私家車加入營運,出租車司機不幹了,明顯分割了出租車司機的蛋糕……

再後來,滴滴抽成增加,出租車師傅們開始"滴滴不死,天理難容"了。

據說明年要求雙證才合法,很多私家車會退出,這樣,出租車司機的春天又來了!師傅們的收入又多起來了,有拉不完的活……

滴滴不會死的原因大概有三個:一是網約車已經深入人心,而且是大方向大趨勢,滴滴更是行業最大,不可能輕易倒掉;二是不合規司機不會被徹底清除,因為滴滴有龐大用戶基礎和運力基礎;三是即使要徹底清除不合規,也是一步步來,因為有大量的用戶需求,出租車行業仍然是門檻最低的行業,看到出租車司機收入不錯,會有更多的合規車加入。

所以,不但滴滴不死,通過整改不斷完善,各方面趨於合理,還會越來越好!











落紅化泥更護花


滴滴出行,一種網約車模式。今年1月,滴滴新規出臺,私家車開始徹底清理,必須辦理雙證上崗,很多私家車主表示是不是新規就要趕走私家車。其實不是,滴滴平臺上快車、專車、拼車還有取消的順風車主要採用的就是私家車模式,如果滴滴沒有了私家車,肯定會影響整體運營。

原因之一。滴滴平臺是網約車平臺,平臺上主推的就是運用社會車輛開展業務。如果私家車沒有了,未來維持運營不許大量買入專車來保持平臺的活躍性。這個資金很大,除了車輛費用,還有保養費、人工費等等,這樣肯定對滴滴不利。

原因之二。滴滴平臺之所以在2012年成立初期,這種線上叫車的模式可以在全國迅速的瘋狂的傳播,是因為這種互利互助的模式得到了我們的認可,趕時間的人們可以拼車,有空閒時間的車主可以像出租車一樣載人賺取車費。如果取消私家車,滴滴就變成了普通的出租車公司,自然無法留住這麼多用戶,也失去了優勢。

原因之三。滴滴現在雖然不只有網約車這種產業,還開發了貸款、新業務公司等其他產業,但這些融資的來源都是基於投資方對滴滴平臺私家車業務的產業鏈的重視,如果這條業務鏈斷裂,勢必影響滴滴運轉,甚至發生破產也未可知。

原因之四。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滴滴一次性清掃所有的私家車,那麼其他的公司必然乘勝追擊,迅速的建立新的私家車運營模式,滴滴辛苦幾年建立的優勢也就沒有了。

作為一名滴滴用戶,希望滴滴加強私家車的監管,不要只是紙上談兵。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首先回答問題,會完蛋。

各位可能不知道,滴滴全靠著投資活著。還記得兩年前瘋狂的補貼大戰嘛?到現在,滴滴還在努力爬坑呢。

滴滴的野心很大,現在仍然燒錢,世界各地燒錢。都在賭,賭滴滴能活到無人駕駛成熟。

對於滴滴來說,平臺能為滴滴帶來的最重要的衍生產品是數據。

首先,乘客下單,司機接單,從打車的類型刻畫消費者消費結構,從行車路線記錄數據,賣給地圖公司。還有各種各樣的廣告。

但是,這一切衍生產品的獲取都來自於足夠大的樣本數據。

先看一下現在滴滴的業務有哪些。

滴滴出行是涵蓋出租車、 專車、滴滴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車”更名而來。 2月1日起,滴滴出行正式在上海取消加價功能。

2018年1月17日,滴滴宣佈共享單車平臺(滴滴出行App內標籤為“單車”)將在北京、深圳上線,平臺目前包括小藍單車和ofo小黃車,其中小藍單車免押金騎行。

滴滴專車2014年8月19日,滴滴專車在北京公測,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務約租車群體。
滴滴快車2015年5月7日,滴滴快車在杭州上線 ,是一種優惠出行服務。
滴滴順風車2015年6月1日,滴滴順風車上線,定位於共享出行服務,定價比滴滴快車低。
2018年5月16日,滴滴公佈順風車階段整改措施,順風車用戶標籤和車主評價功能全部下線,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在繼續評估夜間順風車合乘雙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時,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接單在22點之前但預估服務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在出發前會對合乘雙方進行安全提示。
2018年8月27日,滴滴出行宣佈在全國範圍內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
滴滴代駕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駕宣佈上線,採用“起步價+公里數”的計費方式 ,同時為司機提供“結伴返程”功能。
滴滴公交2016年6月1日,滴滴巴士戰略升級,正式啟用全新品牌“滴滴公交”,提供實時公交、包車、班車服務。
滴滴租車2016年8月,滴滴租車業務在上海測試運營,採取全程線上化服務及免費上門送取車模式。
滴滴優享2017年2月28日,滴滴出行發佈了滴滴優享,並率先在南京試運營。滴滴優享介於快車、專車服務之間,為乘客提供舒適度與經濟化相平衡的標準化出行方案。

滴滴小巴滴滴小巴於2016年12月15日正式上線,該產品主要解決城市主幹道之外的最後三公里出行需求,實現用戶與公交站點及地鐵站點的行程接駁,產品首期已在北京、成都部分區域開通。

好麼,一旦沒有了私家車直接一大半業務完蛋。投資者都得哭。

其實滴滴也有其他出路。滴滴14年的時候就有了佈局,汽車租賃。具體流程是這樣的,滴滴租新車2-3年,大概繳納百分之四十新車的錢,在二手車市場2--3年的車最受歡迎,大概能賣到新車的百分之七八十。一套下來,如果沒有私家車,維持滴滴的基本運營沒有問題,只是會比較辛苦,並且被迫砍掉大部分業務。

事實上滴滴一直都在努力擴展國外市場。

2018年9月27日,滴滴日本在大阪舉行發佈會,宣佈在當地上線出租車叫車服務。滴滴為日本服務新增了端內信息中日文字實時互譯功能,方便使用中文的漫遊用戶與日本司機無障礙溝通交流,提高服務效率。滴滴在日本設有中日雙語客服為大中華地區漫遊用戶提供當地支持。滴滴稱還將陸續進入京都、福岡、東京等日本主要城市。

日本關西出租車協會會長古知愛一郎和十餘家合作出租車企業的代表出席了發佈會,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出租車公司第一交通產業。

進入2018年以來,滴滴不斷推進其國際化戰略。滴滴加緊國內安全整改的同時,也仍然在拓展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市場。在大阪上線也標誌著在2016年收購優步中國後,滴滴再一次在亞洲主要市場和優步展開競爭。

滴滴的野心很大,現在仍然燒錢,世界各地燒錢。都在賭,賭滴滴能活到無人駕駛成熟。


東土大唐一孤僧


自從出現了“安全危機”之後,滴滴的發展就一落千丈。有人說滴滴最擅長“卸磨殺驢”,最初是廣大出租車支撐起滴滴的“天地”,可後來大批私家車加入進來,出租車的利益受到衝擊,大批出租司機不再向滴滴客戶提供服務。無奈滴滴只好增加提成受益,現在面對私家車“入局”的“門檻”日漸增多增高,私家車紛紛表示退出或觀望態度,那麼如果滴滴市區了私家車服務群體,還能維持正常的運轉嗎?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要經歷從興到衰,再到重新洗牌的過程

現階段不光是客運行業,就連淘寶小店也正在面臨發展的“瓶頸”,一大批淘寶店家在退出淘寶,來回避高流量成本帶來的負增長。相比七八年前火爆異常的淘寶,馬雲應該預知到了淘寶會面臨今天的局面,才會在近幾年大肆的收購實體產業。所以說,任何行業的發展都要經歷從興到衰,再到重新洗牌重新制定規則,再到重回鼎盛。這已經是不變的商業發展軌跡。

若滴滴失去私家車龐大的服務群體,還是可以正常運轉

滴滴成立之初完全依靠每座城市,龐大的出租車群體來支撐運營和崛起。只是日後私家車加入進來,分食了蛋糕搶了出租車的單,最終滴滴還是通過提升分成比例解決了這一現象,也就說現階段滴滴的服務群體,主導的還是廣大的出租車,另一方面滴滴還在各地發展了許多,符合當地政策並且合法備案的“對公車”,相比私家車這部分服務群體,能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服務。最終滴滴的服務群體形成:低端和常規客群分給出租車,中高端客群分給對公車。反倒成為最健康的發展組合。所以即使失去了私家車服務群體,滴滴還是可以正常運轉的,當然客戶群體需要時間適應,同時對於原私家車服務方滴滴也要拿出相應的補償或安撫辦法。

事實證明正是存在安全漏洞和隱患的私家車,屢屢給滴滴帶來“滅頂之災”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家可能發現了,2018年連續幾次的“滴滴命案”,都是發生在私家車服務方的。也正是他們給滴滴帶來了“滅頂之災”,所以痛定思痛“割掉”私家車服務群體,反而能使滴滴的服務品質和效率得到提升。對於服務品質和效果也能更好的監管。看似是在“割肉”,實則是在完成蛻變和重生。個人覺得滴滴摒棄私家車利大於弊,不過勢必會砸了“滴滴專業戶”的飯碗。

另一方面滴滴會多元化發展,例如轉投別的產業尋求“多處開花”

去年十一月份,到廣州出差,在機場時就收到行業友人的宴請通知:原滴滴元老之一的楊總,將涉足房車領域(小橘房車),所投資金中有一半來自滴滴打車的程維。這是不是說明日後的滴滴會呈多元化發展的態勢。除了公共出行業務之外,滴滴會嘗試尋求各種產業的發展,以達到多處開花利潤最大化的戰略構想。


棟哥曰


滴滴失去了私家車,運轉起來會比較困難。

1、快車目前是滴滴最大的業務板塊,而快車多為私家車。如果沒有了私家車,滴滴的快車業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誇張一點來說,快車的訂單可能會減少50%。因為沒有人接單來啊,那麼滴滴的用戶也可能會流失。

2、私家車司機的接單動力最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滴滴的訂單主要是私家車司機來貢獻的。這部分司機之前可能是“黑車”司機,滴滴平臺把他們收編了,並且進行了較為正規化的管理。如果這些司機不在了,那麼滴滴平臺的活躍度會下降很多。

3、私家車司機貢獻了大量的現金流。截至到目前,滴滴公司還是虧損的,主要是依靠融資和現金流來生存。如果沒有私家車司機貢獻現金流,滴滴的日常運營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另外,現金流減少以後,滴滴的整體估值可能也會下降。


光榮與夢想1987


假如失去了私家車,滴滴也就失去了競爭力,早晚要完。

滴滴快車和滴滴專車的車是最多的,大家使用滴滴的原因也在於此,失去了這個業務,只有出租車可以叫,而出租車又沒什麼補貼,為什麼要用這個平臺呢?

其實網約車這個行業沒有什麼行業壁壘,就像摩拜ofo,送給燒錢燒得多,大家就用誰的,假如有一天BAT宣佈進軍網約車,依靠巨大數據支持的他們一定會有一席之地。





王大錘不重名



滴滴這個企業是依靠出租車打開市場的,後期推出了專車,一看專車沒有競爭力又推出快車,很多人把滴滴當做救世主,打破壟斷的先行者,其實滴滴從頭到尾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你們說的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這個從利用出租車到利用黑車營運等行為就可以看出來。滴滴一直考慮的問題就是我如何能融資,我如何能提高估值,我如何能處於壟斷地位,我什麼時候可能上市圈錢,根本就不是為了造福大家。滴滴如果離開黑車就毫無競爭力了,因為滴滴之所以能處於壟斷地位,根本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起步價格比專車和出租車便宜,另一個就是有大量的黑車為它接單,這兩個因素也是有關聯的。之所以便宜就是因為黑車成本低,滴滴抽了30%營業額司機還能賺錢,如果都是有資質的車輛這個價格想賺錢很難,不賺錢就需要提價,提價就沒有優勢了,結果就是死。如果不提價司機不賺錢,沒人接單還是死,這就是為什麼滴滴不願意合法經營的主要原因。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能不能請看圖,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