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泰安市>泰山區 東城村

泰前街道東城村位於泰安城東北部,泰山南部,距泰安城5公里。地處山區,聚落略呈方形,200戶,800人。

村落形成年代無考。因在謝過城之東故名東城。謝過城之名,始見於《太平寰宇記》:“謝過城有汶陽田,齊以此歸魯以謝過,故有城存”。清《泰安府志》:“謝過城縣東北十五里,春秋夾谷之會,齊侯歸田,以謝過城之名,以此城南有汶陽田”。《山東通志》載:“謝過城在今縣東北十五里,春秋夾谷之會,齊侯歸汶陽之田以謝過城之名以此”。

今村西有一高臺地,為古明堂故址。高臺四周平衍,一自然高丘如臺兀立,高17米,南北寬80米,東西長180米。文化堆積層1至3米,曾出土周代至漢代的布紋瓦當、陶片等。今臺地上陶片隨處可見。《史記? 封禪書》及《水經注? 汶水》記載,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降坐明堂。明堂原為周代建築。漢武帝東巡時路過泰山,有濟南人獻明堂圖,傳名堂圖為黃帝時期之物。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蓬蓋之,通水環宮垣為複道,臺上有樓,從西南入。武帝遂令奉高地方官員依照此圖建明堂於汶水之上。有人認為漢明堂在今岱嶽區古縣村,但無遺蹟可尋,也有人認為此處即漢明堂故址。高臺地西側有一泉,曰明堂泉,今仍有涓涓細流,常年湧出。

2002年,泰安漢明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在漢明堂遺址北側建仿漢建築群。建築群有東膳房、書畫院、博物館、西茶苑、碑林等五部分組成,佔地17000平方米。園內荷塘垂柳、亭臺樓榭、小橋流水,一步一景,錯落有致,賞心悅目。整個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休閒遊玩的極佳場所。


「鄉村記憶」泰安市>泰山區 東城村


「鄉村記憶」泰安市>泰山區 東城村


漢明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