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莘莊的這條馬路,居然折射了半個上海發展史?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歷史是條河

滬閔路,上海西南最重要的幹道之一,國人在上海境域內修築的第一批市郊公路,距今已近百年。

現今道路全長20餘公里,莘莊以北一般稱為滬閔路,已建成高架道路與內環和中環相連。莘莊以南仍舊為地面道路,稱為滬閔公路。

今天,莘莘就來陪大家一起追憶這條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滬閔路的前世今生。

01

為開通長途班車而修築

長期以來,上海都是水上交通素稱發達,陸路交通長期處於次要地位。20世紀初葉,隨著商品經濟的活躍,新興交通工具的引入,城鄉交流日趨廣泛。僅有的水路和鄉村小道已不能滿足需要,興建公路就成為改善城鄉交通、發展經濟、方便行旅的迫切要求。

上世紀20年代初,上海到閔行的交通,僅靠班輪、小船維持。1920年8月上海人士李顯謨、黃申錫等人集資修築滬閔南柘汽車路

(連接上海—閔行—南橋—柘林,各取地名一字),亦稱滬閔南柘路。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當時報紙上有關滬閔南柘路修築的新聞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修築中的滬閔南柘路

初建的滬閔南柘路,嚴格意義上屬滬杭公路上海段,1922年,滬閔段建成通車,長29公里,寬8.5米,碎磚煤屑路面。1932年,建成閔南(閔行—南橋)、南柘(南橋—柘林)和柘金(柘林—金山衛—金絲娘橋)等路段,共長47公里,寬3米,碎磚煤屑路面,並與浙江省公路連通,是一條溝通省際交通的重要公路。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行駛在滬閔南柘路上的長途汽車

也是現今滬閔線的前身

長途班車於1922年2月通車營業,經營初期受到內河班輪競爭,營業不振,虧蝕甚巨,至1929年初已無法維持。同年2月,公司將滬閔線路權、營業權暨沿線設施租賃給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租賃期10年,定名為租辦滬閔南柘長途汽車線交通公司。

此後,滬閔線上的滬閔運輸行借地方勢力將行名改為滬閔長途汽車公司,趕在交通公司復業前經營滬閔線客運業務。1946年6月,汽車公司與交通銀行合作,由交通銀行投資3000萬元,7月改組公司,修訂章程,企業性質由民營轉為同市政府合營。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滬閔南柘長途汽車公司當時發行的股票

02

新老滬閔路通聯各處

1958年,上海市建設閔行工業衛星城,市規劃院作了徐家彙至漕河涇及顓橋至閔行首尾兩段老路拓寬改建規劃。中間段,漕河涇經莘莊至顓橋報規劃新建,1959年完工,皆為柏油路面。於是,中間段新路,實際上截彎取直改經莘莊鎮,而原龍華—華涇—顓橋段的部分老公路改稱

老滬閔路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1932年地圖上標註的滬杭鐵路及滬閔南柘路部分路段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20世紀70年代末的滬閔路漕溪路接合處及鐵路道口

滬閔路沿途的梅隴鎮、莘莊鎮、顓橋鎮、北橋鎮以及老滬閔路途經的華涇鎮都是上海西南區域歷史較為悠久的集鎮。

1932年,莘莊在滬杭鐵路莘莊站的帶動下,形成區域中心集鎮。因為緊鄰滬杭鐵路,且有莘莊站,20世紀30年代商市日盛,(棉)花市繁榮。1949年,有152家商戶,從業人員300人。

1960年,上海縣治遷此,闢莘建路,建縣政府機關大樓。1959年9月,滬閔路改道竣工,莘莊成為徐家彙土山灣至閔行輪渡之間的中點。

1965年,填沒莘溪改建為莘浜路,70年代後期加快改造舊街,鎮貌始為大變,各類商店、劇院、銀行和新村建成,包括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內的一些工廠企業也落戶於此。1996年,軌交一號線莘莊站投入使用,莘莊鎮區域開始爆發式發展。

03

高架通衢成大道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20世紀90年代,隨著上海縣與閔行區的合併,沿途各鎮及周邊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滬閔路作為江川路街道及沿途各居民區前往市區的唯一主通道,由其是莘莊地區人口的爆發式增長,使得滬閔路日漸顯露飽和之勢。

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初,滬閔路日均車流量達2—3萬輛,擁堵已成家常便飯。其後隨著上海南站、錦江樂園、南方商城以及上海體育場等大型公共建築的投用,使得滬閔路交通更趨繁忙。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20世紀80年代的閔行汽車站

20世紀90年代中期,滬閔路分兩期開築高架路,2003年全線貫通,成為上海西南區域最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於此同時,軌道交通一號線以南路段以及五號線大部分路段與滬閔路平行,也起到分流交通壓力的作用。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2001年當時亞洲第一大立交——莘莊立交橫跨滬閔路正式建成通車,滬閔路通往了四面八方

進入新世紀後,在滬閔路(莘莊—閔行段)的東西與之平行的位置各建成滬金高速和中春路,這也疏導了部分車流。雖然目前滬閔路及莘莊立交在高峰時刻仍會出現擁堵,但滬閔路及高架道路作為滬西南交通大動脈的地位依舊重要。

後記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改革開放40年來,滬閔路是上海變化最大的老路之一。銜接滬杭高速,建起莘莊立交;開闢全市最漂亮的綠化帶,拓建全市最長的自行車道……上海第一條地鐵開始與滬閔路北段並行;接著,軌道五號線又與滬閔路南段相伴;然後,滬閔高架落成,讓滬閔路的延伸有了更多可能。

這條貫穿莘莊的馬路,熙熙攘攘的人們從這裡抵達那裡,沿途是再熟悉不過的風景,花開一季,年輪又漫漫滋長了一圈,花瓣掉落時沒有聲音,正如無聲無息的時間長河。留滬閔路依舊,隔岸又是一年春。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以下內容您可能感興趣

▽▽▽

上海這個最大社區鮮為人知的變更史?

阿拉閔行也有賞櫻聖地,人少景也美!

在莘莊,這些馬路都是怎麼被命名的?

誰還記得20年前墜落在莘莊的那架飛機?

今天,我們探尋了莘莊的外婆家和西貝莜麵村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整 理丨孫 禕

編 輯丨孫 禕

內容源於方誌上海、《上海通志》、《上海市政工程志》、《上海公共事業志》等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在看你就點點我

贯穿莘庄的这条马路,居然折射了半个上海发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