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長壽老人真的很長壽嗎?原因是什麼?

巴馬藍氏瑤


巴馬位於廣西省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山青青水秀秀啊!尤其甲篆巴盤屯平安村,那裡就是傳說的“長壽村了”,曾經有七位百歲老人,如今走了幾位還剩下三位。



盤陽河越來越少的“油魚”

其實巴馬人普遍長壽這事是真的,不過沒有那麼玄乎,有些事只有去過巴馬,並且和本地人接觸才會知道詳細。

本人去過三次,和很多村民聊過,其中幾個長壽村附近的七十多的“老放牛娃”說的還是比較真實的吧,他們那些長壽老人普遍會加多個十幾歲到20歲的年齡,巴馬盤陽河兩岸原來是非常貧困的地方,這些都是為了更多的促進旅遊增加收入有點小小的造假,不過民間超過百歲的也是很多的。

巴馬盤陽河一帶的空氣,水,地磁還有陽光都是很優良的,那些“候鳥人”冬天去春天走,主要是借用這裡的山水,天時地利來養生與輔助治療。



巴馬“卷粉”

至於巴馬一般比較勤勞的山民,基本沒有壞習慣的,身體瘦小都還是很健康的,70多自己照顧自己能幹活的非常常見。90幾爬山的也確實有,就是費點勁,帶個鐮刀去上山砍柴。

談到飲食還真沒什麼特殊的,過去困難時期吃野菜,地瓜玉米粥,窮啊,起來先幹活,回來再吃飯,一天也就兩頓,都沒啥油水的,雞鴨豬啥的根本養不起,也沒有什麼火麻油山茶油用,那都是奢侈品,一般都是用豬油,包括現在的習俗保留下來,基本家家都用豬油,生活好了,特別愛吃雞鴨魚肉,但是比較原生態,鹽是唯一的調味品。

哪裡都是這樣,本地人很多與外地人老闆們合作建房租用了地,手裡有了很多錢,基本物質生活和城市靠攏了,如今有句話很流行“巴馬人要老闆的錢,老闆要巴馬人的命”!



巴馬“烤香豬”

在巴馬很多年輕人算是小小的“富二代”很多在家喝酒遊玩,身體有疾患的也越來越多,鄉村小診所經常擠滿了打點滴的人。划算的,各種慢性病也開始流行了。

所以巴馬此刻是一個撕裂的縣城,老一輩養成了良好習慣,健康無憂,而新一代已經很難堅守傳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不過是否長命百歲並不那麼重要,50不夭折,70不遭罪也就算是沒白活了。再多,失去了手腳的自由會比蹲監獄還難過!儘量保持健康就好了,不求壽。


童真彩虹莊園


巴馬長壽老人真的很長壽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巴馬人長壽的生活環境。

②巴馬人長壽的純樸善良思想。

③巴馬人長壽的傳統飲食習慣。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巴馬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請花幾天寶貴的時間,親自到巴馬鳳山的鄉村去走走逛逛,看看住住,享受一下巴馬人的生活環境,體驗一下巴馬人的傳統飲食,感受一下巴馬人的善良與熱情。謝謝!(注:以下是美麗的大眾貼圖,不是巴馬風光)





lzf松柏


巴馬,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被譽為“中國人瑞聖地”。走在巴馬鄉間的小路上,空氣中都瀰漫著自然清香,路邊陽光下隨處可見百歲老人。我們都知道巴馬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瑞聖地與其環境是分不開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還有一樣東西與巴馬人的生活緊密不可分,它就是山茶油。

巴馬山茶開,又是人間好風景。土地天然富硒,山茶果經歷五季的滋養,營養充分積累。經過物理低溫壓榨,嚴格控制溫度,保留巴馬山茶果原生態的營養。最近就有一款來自巴馬的百歲老人山茶油登陸蘇寧眾籌平臺。


用戶236460211


長壽無非是幾個原因。第一是環境和氣候,山裡自然比城市好多了。第二是運動。山裡人沒有刻意去鍛鍊,而是常年在地裡幹活。第三是飲食安全。山裡的水和食物很少有汙染。第四是心態。當地民風比較樸實,少有勾心鬥角,家庭關係也比較好。儘管山裡人並不富裕,但是他們知足。


一個老男孩兒


巴馬老人長壽有幾個人令人意外的原因:一、由於貧窮,使他(她)們遠離大魚大肉和現代人的不良飲食習慣。二、交通閉塞。落後的交通使他們遠離都市的喧譁,思想單純,除了追求溫飽,沒有其它貪慾和爭鬥。三、落後封閉的環境,遠離汙染,空氣清新。四、巴馬地處大山深處,開門見山,出門爬山,翻山越嶺,造就了當地人強健的體魄。上述與眾不同的原因,是巴馬人長壽的關鍵。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山好水好空氣好少汙染是巴馬的自然環境,勤勞樸實心態好,飲食清淡是巴馬人的日常生活,他們有著從未改變的傳統飲食起居,普遍長壽是事實不用置疑。





原野的星空


長壽的原因無異於好的空氣與生存環境,還有心情了


護膚專家茉莉


每個地方都有長壽的,主要分兩個原因,自身身體條件,以及自然環境的影響。至於身體條件好壞就涉及的太多了,吃啥喝啥抽啥都會影響,空氣溼度冷熱也會影響。


和嚯嚯


空氣好,無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