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南京,選大學去哪個城市比較好?

覔妳6751


選擇一所好的大學,可以說是每一個學生的夢想。因為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大學的四年生活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的未來,對他以後進入社會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而一個城市的眼光眼界便是這個學生在這裡所需要培養的眼光。所以有人說,選大學先選擇城市。那麼,選大學先選城市,武漢和南京那個城市比較好?

一、南京與武漢高等教育實力。首先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南京還是武漢,都是我國高等教育實力重地,在高等教育上兩個城市實力不相上下。南京武漢與西安並列中國科研教育實力第三到五城,三個城市高等教育實力不相上下。所以說綜合兩個城市的實力來說是沒有太大差別的。另外我們需要看的,並且這個城市的文化,我們都知道,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實力和歷史發展進程,不同的文化底韻孕育不同的人物類型,大學選擇第一步, 武漢與南京哪個城市比較好?

二、瞭解一個城市,看它是否適合你的發展。因為南京和武漢在高等教育實力上不相上下。所以如果說選擇一個適合你發展的城市,你可以從他的城市文化氛圍來看看他是否適合你個人。在我看來一般情況下,大家會選擇本省院校。如果你的分數線可以在兩所城市中自由選擇,那麼本省院校似乎就更適合你的習慣。

當然有人會選擇去省外院校進行一定的鍛鍊,或者說因為自己對某個城市的一種情懷,而選擇那所城市。但是無論如何,說哪一個城市更適合某個人的發展,都不是絕對的。重要的還是看個人選擇。南京和武漢都是我國文化氛圍不錯的城市。無論選擇哪一座城市,相信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學法與應試研究院


我覺得這兩所城市都是非常不錯的,都有著比較好的985和211高校,高校的數量也多,尤其是南京有8所211僅次於北京。所以我覺無論選擇哪個都是不錯的,主要是看你考慮的方面或者角度是什麼。

總體來說,南京更好一些,但武漢也有自己的優點,簡單來分析一下。

1、如果你想拿個雙學位,建議選擇武漢

有的同學可能要說了,雙學位,我自己學校照樣能考,我為啥非得選擇武漢。

如果你能去到東南大學或者南京大學,你考個自己學校的雙學位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如果是其他211學校的,顯然不如人家武漢有優勢。

武漢為了招到更好的生源搞了個七校聯盟,通俗點說就是你拿到了武漢其中一個211的錄取通知書,你有機會去另外一所211高校,讀公共選修課或者專業課,並且可以拿雙學位,是不是很爽?假設你是華中農業大學的學生,你還可以爭取到一張武漢大學或者華中科技大學的學位證書,那真的很賺了。

對於那些覺得自己高考沒考好,且想四年再努力拼一下的學霸,這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修雙學位確實會很累,但結果肯定是值得的。

2、如果你考上了211,那兩個都不錯。如果是普通一本,建議選擇南京

南京和武漢的211都是不錯的,綜合起來南京211的錄取分數普遍比同檔次的武漢211分數高一些。但除了211高校,說到普通的一本,我覺得武漢的大學是有些斷層的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學校了,但南京佔優勢。

這次的一流學科評估中南京有好幾所高校入選,也是大家一個不錯的選擇:

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

3、如果你想學人文或者理工,那兩個都不錯。如果是學醫,建議選擇武漢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王牌學科,南大人文和基礎學科厲害,東南工科很強尤其是土建,武漢人文厲害,華科工科厲害尤其是機電。大家共同都建設的學科都有長短,你沒法非得拿土建和機電比到底誰厲害。但是一方有,一方沒有或者差距很大,就需要抉擇下。

對於想學醫的孩子,建議還是去華科吧。

4、如果想在江浙沿海或上海就業,果斷選擇南京

武漢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高校多,學生多,但是選擇留在武漢或者湖北的比例相比來說並不高,留下的當地生源佔多數。

以武漢大學為例,2018年就業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廣東(27.36%),湖北(24.14%),浙江(6.4%),上海(5.93%),北京(5.84%)。

但南京就不同了,留在江浙或上海的人數是很多的。

以南京大學為例,2018 屆畢業生在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就業 的最多,分別達到 2569 人(50.05%)、749 人(14.59%)、387 人(7.54%)、345 人(6.72%)和 257 人(5.01%)。畢業生在江浙滬、廣東、北京五地就業的學生 人數佔總體的 83.91%。

兩地都有中國比較好的大學,至於到底選擇哪裡,最主要還是看下你的分數、你想學的專業和以後就業的區域吧。


煮酒論高考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在高等教育方面,武漢的高校與南京的高校旗鼓相當。高考的時候填報志願,如果要在這兩個地方做一個選擇的話,我覺得很難取捨。

首先,在氣候上的較量,二者各有千秋。在氣候上,武漢比較乾燥,曾被稱為“四大火爐”之一,夏天相對而言比較熱;而南京的氣候比較溼潤,雖然給人一種挺舒服的感覺,但陰雨連綿的天氣也並不鮮見。

其次,在重點大學上的對比,二者也是旗鼓相當。在基礎教育方面,南京的基礎教育是非常紮實的,南京位於江蘇,江蘇有77所本科院校和90所專科院校,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這2所985都位於江蘇的南京地區;江蘇的211大學,除南大和東大之外,江蘇還有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的211大學共有11所;而湖北的中小學應試教育方面沒有太大的優勢,不過湖北地區的大學數量也不少,湖北有68所本科院校和61所專科院校,該地區有華科大和武大這2所身處武漢的985大學,該地區的211大學除了華科大和武大之外,還有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共計7所211大學。

第三,在綜合排名方面的較量,二者半斤八兩。在高等教育方面,武漢和南京的985大學數量一樣,在2019軟科大學排行榜中,位於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大學排在國內第七名,而江蘇的南京大學也排在第七名,二者的實力旗鼓相當;武漢大學排在第12名,南京的東南大學排在第17名,二者只差5個名次,實力也是相差無幾。

第四,在985大學上榜A+學科的對比上,二者實力相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大學有A類學科21個(A+3個,A檔學科11個,A-學科7個),武漢大學有A類學科19個(A+4個,A檔學科4個,A-學科11個),華中科技大學有A類學科14個(A+4個,A檔學科3個,A-學科7個),東南大學有A類學科12個(A+5個,A檔學科1個,A-學科6個)。無巧不成書,南京和武漢的985大學,在A類學科的上榜數量上PK,居然也是不分上下!

我個人認為,當你報考高考志願的時候,除了對南京和武漢這兩個地區的高校有一定的瞭解,還要對自己的實力胸有成竹。如果你是武漢地區的考生,你想在畢業之後回老家工作,那麼就讀於武漢本地的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你是南京地區的考生,考取南京地區的大學也應該是你的首選,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直身處一個地區,就可以很快融入這個地區的大學環境,就業時的“人脈資源”也能較好地利用起來,你說對吧?


微雨潤苗


當然去武漢!

雖然說南京的211雙一流略多於武漢,可是光光武大華科兩所巨無霸幾乎是江蘇所有大學的總和!特別是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校本部落戶武漢,使得武漢更加成為世界第一教育中心!

論兩個的大學水平,武漢真是國之重器!高鐵、衛星、潛艇、核武器、火箭等都是在武漢研發,就連世界第一的巨型計算機也是出在武漢城市圈的長沙國防科大。而江蘇的高校無非就是研究些挖煤、紡織、食品、啤酒這種不入流的東西。

況且武漢作為中國三大全國性一線城市之一,在武漢上學,無論是升學留學、出國留洋、還是自主創業、找工作,武漢的機會都要比南京多得多!

比如出國留洋,武漢的領事館多的是,辦個簽證坐個公交車就行了。而南京辦個簽證還非得過來武漢,或者去上海。


武大東湖


如果是我,一定會選擇南京而不是武漢,理由有以下三點:

一,先說城市

武漢和南京都是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而且還都是長江沿線城市。雖然僅從GDP來看,武漢比南京略高一點,但相差不大,都是一萬億多點。但從未來發展潛力上來看,南京比武漢更有前途。長三角地區經濟活躍,地理位置更佳,只是前些年,南京在省內一直被蘇州壓著,產業發展不充分。

而武漢卻是集全省之力打造的省會城市,除了武漢,湖北省其它城市相差太大。

二,再說大學

如果只說985,那兩地相差不大,南京大學VS武漢大學,東南大學VS華中科技大學,旗鼓相當。但拋開985來說,南京的高校資源顯然要比武漢更有優勢,畢竟江蘇有11所211大學,大部分在集中在南京,而且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等,全是名校。

而武漢雖然也有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但數量上和質量上,還是要比南京的高校要差一些。

三,就業

讀大學,不得不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未來要就業。武漢是出了名的留不住人,大學雖多,但每年卻是全國流出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主要原因還是本地嚴重缺乏能夠留住大學生的企業,像華科,武大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都是流向了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

而南京卻不一樣,南京這座城市對畢業生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雖然也有許多畢業生也流向了北上廣深,但比例顯然沒有武漢大。而且每年還是吸引了許多外來畢業來前來就業,比如安徽、山東、河南等地。

綜上所述,個人傾向於選擇大學時,建議選擇南京而非武漢。

你們的選擇呢?歡迎一起交流


教育有故事


首先,武漢和南京,都是我國的教育科研重鎮,在科研教育領域上表現不凡,可以說是僅次於北京上海,與西安並列中國的科研教育第三到第五城。南京武漢西安三座城市具體誰的教育實力更強,小編不予妄言。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而高三畢業生在選擇大學填報專業的時候去哪座城市更好呢?其實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我們分為二類人,作為高三畢業生來模擬選擇大學和專業該如何選擇。

第一類人湖北本地人或者江蘇本地人。假如這兩個地區的一位考生考到了某一個分數,能夠同時達到南京和武漢同類同層次學校中的錄取分數線。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一般會選擇留在本省省會學習完成自己的大學學業,這也是比較好的推薦方案,因為相同的語言民俗可以使你更快的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另外,離家近與家人朋友、高中同學聯繫的機會也更多,在當地也會有更多的社會關係,這對一個人畢業之後留在當地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當然,對於一些有志向有野心去祖國各地去走走看看的人增長更多的閱歷的人來說,出省讀書無疑是更好的選擇。畢竟,現在的交通運輸十分的方便。



第二類人:非湖北非江蘇的其他省份的高三應屆畢業生們,當這類人的考試分數達到了南京或者武漢同類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那麼這些人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們都是打算出省讀書的。他們考慮的因素裡就沒有了家鄉情懷這一點重要因素。這類考生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自己更喜歡哪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自己更向往哪座城市的城市基因和美食景色氣候風土人情。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對哪個城市是否有特殊的情感在裡面,比如說年少時的一次旅遊令你對那座城市產生了強烈的好感。這都是考生要考慮的因素。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無論你是省內省外,你的男(女)朋友去哪個城市你就要去那個城市!別問為什麼?我的故事很多,你有酒嘛?


珞珈山的貓


南京和武漢,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中。選擇去哪個城市讀大學,有點難,以下是你需要考慮的因素:

首先,城市自身因素。武漢,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曾經有建議應該監督武漢,因為她在中國中心;南京,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曾經的十朝古都。就城市經濟發展來說,武漢目前經濟總量超過南京,但這並不意味著武漢要比南京發達。恰恰相反,南京的經濟實力並不遜於武漢,更為重要的是,南京是目前中國最為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而武漢所在的區塊競爭力相對較差,儘管省會一家獨大,但無論是市政建設,還是城市國際化上,武漢相比不如南京。如果你選大學,想同時感受中國最發達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應該選擇南京。

其次,城市科教因素。武漢和南京,都是不折不扣的教育大市。而且,一流大學,或者說過去的985,武漢南京各兩個,分別是南京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武漢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但一流學科南京38,武漢29,都是很牛的地方。你要選大學,要看你對哪個專業感興趣,去選擇最好專業所在的城市。

再次,大學資源因素。最後再來說說,不管你選擇南京,還是選擇武漢,如果能進985,恭喜你,你進入了中國教育的最高端。因為,985高校,或者現在說的一流高校,擁有全國高校裡最好的資源。雖然有的專業,這些高校甚至不如其他的211高校,但是,無論是國家給予的經費,還是公派出國留學名額,還是學術界最權威的交流機會,亦或是就業時大學品牌效應,都是實實在在的資源。說句得罪人的話,名校和一般的高校還是不一樣的。

最後,你要是喜歡吃熱乾麵,去武漢;喜歡吃鴨血粉絲湯,去南京!


單問者


武漢和南京同屬二線或者新一線城市,在城市建設上南京相對而言環境更加優美,規劃相對合理;武漢則因其攤大餅的城市規劃而一直被詬病為大縣城,但最近幾年武漢市積極規劃地鐵線路,新區建設,規模上看,武漢市gdp總量排名上要高於南京。

1.從學校佈局上而言,南京和武漢的高校資源都十分豐富,南京擁有南大,東南,南航,南理工,南師大,南農,河海和中國藥科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而武漢擁有華科,武大,武理工,中南財大,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7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2.從分數線角度而言,由於武漢七校整體規模較大,且長三角地區的南京吸引力更強,因而在分數線上整體上要稍低於南京高校群;

從學科佈局上而言,武漢高校整體學科佈局均衡,且學科實力在國內同等級高校中都處於上層,如華中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光電,機械和醫學等專業;武漢大學的法學,測繪科學,圖書情報,數理金融等專業。

3.相對而言,南京高校在整體上更加偏向理工類專業,南大在天文,物理,化學等理學專業上位於全國頂尖梯隊,東南大學在也一直是國內建築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等土建類學科的執牛耳者,近年來在信息類學科上也表現不俗。但整體上人文社會科學專業上,除開南京大學和東南的部分專業外,僅有南師大成為文科考生的備選項,這就使得文科考生在南京高校的選擇上出現斷層,必須考慮其他城市;而武漢除開武大華科之外,文科考生還可以選擇中南財大,華中師大這兩群學校,不會出現明顯的斷層。

4.綜合來看,南京高校群是僅此與北京上海的第三層,武漢位居第四;兩者的主要差距在於除開本地區的211以上高校外,南京還擁有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審計,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行業性特色高校,而武漢除開七校外的僅有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實力尚可。當然,在具體選擇時,還要結合考生的具體分數和專業需求來做判斷,城市上兩者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高校一點通


武漢和南京是兩座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都有著名的長江大橋,都是南北鐵路幹線與長江的交匯點,都是長江流域的四大中心城市,都曾做過歷史古都,都是新一線城市,都是教育重鎮,相距不遠,兩座城市乘坐動車只有3個小時車程。說實話高考志願填報在這兩座城市中選擇,真的是太難選擇了。

我覺得如果從經濟實力、氣候特點、生活習慣、交通因素等方面,這兩座城市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我建議還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在兩地的大學之間做選擇吧。當然,具體到個人可能考慮的因素更多,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僅僅因為自己的朋友在某個城市而去哪裡讀大學。武漢和南京兩座城市都是高等教育重鎮,有很多知名大學,我們大致瞭解一下。

武漢市的大學共84所,其中本科46所,專科學校38所,985、211大學共7所。最好的自然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武漢市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請參考下圖。

南京市大學共53所,其中本科35所,專科學校18所,985和211高校8所。最好的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南京市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請參考下圖。

即便是根據分數在大學之間進行選擇,有時候還會遇到在這兩個城市之間糾結的情況。比如武漢大學和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東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這些大學兩兩相對,實力相差也不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只好參考它們的學科或專業實力了,比如如果喜歡兵器製造那肯定是南京理工大學,如果喜歡材料科學與工程那自然是武漢理工大學。

一般來說,我覺得在哪裡讀大學,將來在其附近城市就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我的學生們,很多就是這樣。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它可愛的地方,我們往往只是需要一個適應或習慣的過程,武漢和南京有著各自的文化特質、生活環境、人文底蘊,作為新興一線城市,它們都有著非常強的包容性,宜居性都比較強。只要你願意,我覺得是可以很快融入這個城市的,所以選擇哪裡,還是看自己的喜好吧!


道道快談


去武漢還是南京上大學?關於這個問題,是上大學前面臨的大學、專業和城市的選擇迷茫症,也是人生選擇的路口,不能太短視就事論事。個人認為要從上學和畢業就業綜合考慮,必竟上學地方大概率地決定了工作生活的地方。就武漢和南京來說,在分數夠及不需要考慮分數,具備選擇機會選擇實力相當的高校情況下,個人傾向於選擇南京同檔次的高校和專業。如果分數在邊上邊下,個人認為選擇武漢高校的概率性較大,畢竟在同等條件下,東南部沿海高校的錄取分數較華中地區高出許多。這裡以分數足夠的情況下,分析選擇南京上大學的原因。從985和211高校整體實力上分析,武漢和南京沒有質的差別,基本處在同一教育水平和層次,從就業前景和城市薪酬水平上,南京優於武漢,所以從個人分析在具備實力選擇水平接近的高校時,傾向選擇同等類型的南京高校。

一、武漢和南京高質量高校比較

985高校PK:南京大學與武漢大學排名接近相鄰。華中科技大學與東南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略為靠前。一流學科建設:南京大學15個學科,武漢大學10個學科;東南大學11個學科,華中科技大學8個學科,總體上南京佔比較優勢。

211高校PK:華中師範大學與南京師範大學接近,均為排名前五的示範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與南京理工大學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力接近,排名均在全國前35-45之間。南京農業大學與華中農業大學實力接近,南京農業大學略佔優勢。中國地質大學與河海大學相比,河海大學略佔優勢。除此之外,南京還有醫藥類學科專業可選中國藥科大學,武漢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排名上中國藥科大學靠前。

除985、211外,南京還有眾多的一流學科高校: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可選。

在一流學科建設上,南京一流學科高校共10所,計12個學科;武漢一流高校共5所計11個學科。

總上所述,在選擇高校及專業面上,南京地區高校優勢學科專業覆蓋面更廣,選擇面更寬,同時整體實力上略佔優勢。

二、武漢和南京頂尖人才比較

在公認的院士、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的人才儲備量上,南京兩院院士83人,長江學者153人,傑出青年172人;武漢兩院院士65人,長江學者115人,傑出青年128人。從頂尖人才分類及總量上,南京均遠遠超過武漢。頂尖人才代表著高校的科研、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也代表著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武漢和南京薪酬水平比較。選擇高校就讀,最終就涉及畢業就業,一般來說就讀城市為就業城市的比例高於其他類型。因此從就業前景上,對兩地薪酬水平、房價水平進行比較。根據2018年相關機構調查統計,南京平均房價與平均工資比為3.5(28316/8119),武漢為2.4(18425/7705),因此從後期生活壓力上,武漢優於南京。在目前,南京作為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南京整體就業環境、就業機會和社會環境要優於武漢。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優勢暫未得到發揮及明顯體現,或許10-20會超越。

四、從城市吸納能力強度比較

2018年武漢人口淨增長呈負增長,減少0.34萬;南京2018年人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僅2018年人口淨增10.2萬,也是長三角區域人口快速增長聚集區,反映了城市發展的前景和可持續力、就業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