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網上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程序員幹不過30歲,後來又加了幾歲,說是幹不過35歲,再後來又有人說過不了40歲,後來又有人說程序員的極限就是45歲……反正各式各樣的說法很多,小編還是取一個大家最認可的說法,35歲的程序員就屬於這個行業的天花板,取35也只是為了跟大家探討方便,不接受的請憋住。

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35歲這個年齡段,是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單單是程序員、it工程師,這個年齡段基本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個節點。所以,這個困惑真不是你一個人的困惑,包括程序員,還有其他崗位,以及社會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最近就又有一名大齡程序員開始吐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我現在很迷茫,今年30了,現在阿里p7, 不知道40歲之後還能不能繼續做程序員?如果不能,到時候轉行做什麼?大家有想過嗎?”

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繼續幹十年,能攢多少錢呢?問題是公司會留你到40歲嗎?恐怕大部分人要被提前淘汰出局,3.25的就像頭頂懸著的劍”

“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的,不現實,除非畢業就出國”

“上班只是完成原始積累,最後無論誰都要直面慘淡的社會,挺過去,你就成熟了,不然,無論你多大,都不算個成熟的人”

“繼續上班,打拼實現財富自由。40歲之後不用上班,感覺出國去外企是條路,平衡工作和生活,國內的工作狀態好不了哪裡去,天花板非常明顯。”

“基本37~38在很多企業眼中已經是能接受的年齡上限了 甚至有些是35歲的分水嶺 技術管理崗對年齡會放寬些 。技術人才的職業壽命真的太短了些,不合理”

“不被社會拋棄就是很好的了,大部分人最後都要被社會拋棄,參考大多數人的父母。能發財的更是極少的。”

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看到網友的回到,說真的,中年焦慮確實蠻嚴重的。如大家所見,小編前面所說的大齡程序員,就是30歲往後,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處於安定期的,也是我們人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階段,如果能穩定到其中某項工作上,基本上是可以有所成就併為將來打下基礎保障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這個年齡段也是一個婚育高峰期。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會面臨工作、生活上的雙重壓力。不光是事業,家庭更是忙的焦頭爛額,讓人身心俱疲。如果我們職場人在這個階段兩頭都不能安定,那基本上是沒法愉快地生活的。

阿里員工吐槽:30歲做到p7, 很迷茫,40歲後自己怎麼辦?

至於程序員到底能幹到多少歲這個問題,其實也取決與本人。我們都知道知道程序員這個工作剛問的價值主要是體現在三點:首先是語言、技術,其次是技術能力與閱歷,最後是業務積累。概括起來就是,程序員能實現自我最大價值就是運用自身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自身達到某個層面的時候,我們的職能取向就可以變為一個管理者或者一個專業技術者,也或者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更甚者成為一個創業者。這也就大大延長了程序員本身的職業壽命。大鍋飯的時代已然不存在,共產主義按需分配這也還沒到來,所以,對於大齡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然後我們才能在此之上謀求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