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增人口沒有分到土地,國家對此有沒有補助?

範鐵越


農村新增人口沒有分到土地,國家對此有沒有補貼?

農村土地的30年承包期間,村集體是不能收回土地的。這就導致了新生兒、新嫁過來的媳婦、搬遷過來的住戶,都是不能分到土地的。

國家對此有沒有補貼呢?答案是沒有的。

農村新增人口可以向村集體申請一定的補償金,但是這個基本上行不通的,因為新增人口實在太多了,村集體又沒有礦。村集體如果不予補償,也是合規的。村集體給予適當的補償,也不是國家補貼,這是兩個概念。


有一點我們要了解,農村承包地分配的原則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如果村集體出現以下情況,才有部分可分配的土地,就可以分配給符合條件的新增人口。


1、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土地的;

2、通過依法開墾等方式增加了土地;

3、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土地,承包到期的土地就是機動土地。

目前為止,農村新增人口想要得到國家補貼是不可能的,符合條件遇上機遇能夠申請到土地是可能的。

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請記得關注“微農村”。


微農村


農村新增人口沒有分到土地,國家對此有沒有補助?

在分田到戶時誰家的人多誰就分到耕地多,從此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現在二輪承包期三十年到了,國家又延長三十年不變。說耕地屬於集體所有,實際土地己經變為私有化了,己經是私有財產了,現在要想得到土地只有繼承家的土地。

三十年家庭人口結構發生了多大變化,有十幾人到現在只剩老兩口的,比如以前女孩多的,還有分田時兩個人現在變成一大家的。沒有土地也就沒有什何補肋,各種惠民都是按耕地面積發放的,沒有耕地也沒有收入,也得不到國家的各種補助,這叫雙輸!這也是造成農村貧富分化的主要原因。

其實農村 耕地才開始是按人平分的,到取消農業後稅時,佔有農村耕地最多的是當時村組幹部。那時除了農業稅,三提五統,還有層出不窮的各種攤派,罰款,農村財務,政務極其混亂,小組的組長,會計就可以隨便攤派,罰款。農民負擔非常沉重,農民想法把土地轉讓出去,村組幹部動動手腳, 耕地等於白種,只要不種的耕地都接下來佔為己有。還有堰塘,水庫基本上都是原村組幹部承包占為己有。現在擁有耕地最多就是原村組幹部,這就是私有制的產生與貧富分化的原因。



國家對有耕地的,被國家建設佔用失地的農民到六十歲以後另外有生活補貼。沒有耕地農民既沒有佔用耕地補嘗款,也沒有養老生活補貼。沒有分到耕地的,大概永遠也分不到耕地了,只有勵志圖強,另謀出路了!


李彬v3nd


農村新增人口沒有分到土地,國家對此有沒有補助?

對於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國家對於這類人口是沒有補助或者補貼政策的。只不過現在的新農合系統應該也算得上是一個惠農政策吧。

我國現今農村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這也就是說,在1997之後出生或者新遷入村子的人口,基本沒有可能獲得承包土地的可能。這也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多的新生人口和娶進來的小媳婦都沒有分得承包地的原因。

對於這類人口來說,現在國家還沒有針對這些人的補助或者補貼政策。因為現在針對農民的農業生產已經有了種植補貼、休耕補貼以及輪作、農機補貼等一些惠農政策,對這類沒有耕地的農民來說很難有某種補貼的。第一,沒有耕地;第二,還享受村集體組織成員的宅基地政策。

其實,現在的土地承包政策對這類新生人口來說確實有失公允,但是大方向的政策在哪,誰也不能改變。我個人認為,如果村子裡的機動地或者荒地還比較富餘的話,也可以通過全體村民大會,將這些機動地和荒地對這些新生人口進行承包,讓這些人口也能“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田”;如果村子裡的土地資源較為緊缺的話,只能是通過打工或者流轉其他村民的土地進行種植來謀生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清醒回答!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但是有些人生不逢時,分地的時候沒出生,根本沒分到土地,那麼作為本本分分的農村人沒有土地會得到國家補償嗎?答案是不會的!

第一,土地三十年不變!



土地承包期為三十年,承包後期,有很多家庭出現了增減人口,有新生兒,有娶兒媳婦的,又有老人去世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可是土地卻沒有調整。其實是存在小範圍調整土地的政策的,只是有很多地方沒有執行,人死了,村集體很快就把土地抽出來了,分給需要土地的人,但是有很多集體不執行這項政策!



第二,2029 年土地承包到期,重新分地的會分到地的!

土地確權證上明確注著,2029年土地承包到期!屆時土地將進行重新分配,沒土地的可以分到了!



第三,沒地的會得到補償嗎?

肯定不會,因為沒土地的人太多了。



現在土地流轉,大規模土地種植是大趨勢,慢慢的農民都會變身小地主,年年收租金。所以說沒地的人還是要努力的,要是沒地咋收租啊!



喜歡記得關注我,謝謝大家!


三農山裡娃


農村新增人口沒有分到地國家有什麼補助。從現在政策看對於沒有分到土地的新生人口。和失地農民。國家的政策只有農民到年老60歲的時候,國家每月給270元的失去土地的補償費。但是對於新生人口沒有得到土地的,如果當地有激動地的話,可以在機動地裡,或者是新開荒的土地裡,給予補地。如果當地沒有地了,按現在的政策是分不了土地的,也不會給補貼補償的更沒有什麼補助。因為為了土地長期穩定。國家已經重新把土地延長30年不變。就是說以前30年以後又延長30年,在這60年裡,新生沒有得到土地的人口,將有一億多人,得不到土地。但是這一政策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我們國家的法律是新生人口不補地,死去的老人也不給減去土地。,就是說新生人口不增地。死的不去地。這是符合我國國家土地法,長期穩定,長久不變,政策的。也符合我們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不能說人家一個孩子分到的土地。你家生十個孩子,重新給你份地。要是那樣少生孩子的家庭就吃虧了。所以為了計劃生育延續下去,新生的孩子不給地,這是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最好的辦法。所以對於條件不好的家庭還是少生孩子好。因為不管你多生幾個孩子都得不到土地。這就是我國現行的法律。所以說少生優生才能幸福一生。這是國家長期的國策。不會變的。朋友認為我說的對,請點擊關注啊!




1379656096修德忠


我們村的一些無保戶,還有一些只有女兒的人家,現在女兒們都出嫁了,老人們都死了,他們的地為什麼不能給新增的媳婦和孩子,增人不增地,死了的人那地怎麼處理


幸福來臨286151655


這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輪制度,三十年為一輪,生不添死不減,一雷天下響,都一樣的,假如你們的小集體願意調整,國家也認可,有的小集體留有一定數量的機動田,至於新增人口補助好像沒有,沒有屬於正常。


梧桐夜雨342601


農村土地幾年不變,有的人一家四五口人都沒土地吃啥暍啥去


王招有


沒有什麼好糾結的,二輪承包到期重新調整土地,生者添田死者去地,然後延續三十年不就合理了嗎?


喜樂平安9515


為了國家土地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農民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不可能再分配土地,對新增人口可以考慮適當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