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是什麼?

書法影響力


談及書法藝術,必要追溯文字的起源,古人創造書法時已說明“用筆、結體、章法”是書法的三大要素,然而這三大要素,有人繼承、有人為了追求創新而模糊不清了,作為藝術,時代審美固然重要,然而傳統文化不能遺忘或者丟失,這是每一個書法家的責任,



那麼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是什麼呢?一句話可以概括,那便是“分不清楚什麼叫真正的書法家,分不清什麼叫真正的書法藝術”,當你冷靜心來看待現在的書法風氣,你就很容易明白了,書法中的“篆、隸、草、行、楷”這五體的筆法、筆勢、筆意都不一樣,即便是“行草結合”都要有非常嚴謹的規範性,


“筆墨紙硯”作為書法最原始的創作工具,古代的條件自然沒有現在的條件好,卻也出現了許多有作為的書法大家,比如一千多年前的書聖王羲之,時至當代的啟功,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除了啟功是真正的書法家,其他人有待爭議,不要認為會寫幾個字、臨幾幅帖,就標榜自己為“書法家”了,人嘛,謙虛點。

所謂的書法,書中要有法,法又不獨立脫離於書,從藝術的審美角度來講,書法藝術又不同於其它視覺藝術,比如繪畫藝術,書法的筆法是千年不變的,就像固定的模型或者骨骼,每一種書體都有匹配好的骨骼,唯獨不一樣的是,不同時代的書法可以不一樣,比如,唐代“尚風”,宋代“尚意”,



換句話說,書法中的筆法可以形象的理解為繪畫藝術中的素描,因為書法也要彰顯出字體的“空間感”,而筆墨的濃淡用作表達書法作品的情緒,比如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蘊藏了書家悲憤激動的情緒,魏晉時期王羲之的《蘭亭序》表達的是一種愉悅輕鬆的心情,繼承書法的傳統,不代表“保守”審美,確切的說“傳統”是一種文化底蘊。


詩夜城主


個人心得

《初學書法臨帖的三大誤區》

2009年至今,本人重拾毛筆,堅持每天臨帖,積累下來,有以下臨帖方面的經驗和體會,現歸納梳理出來,與大家共享,或可資初學書法者一點借鑑,方不失初衷。

一是臨帖必須防抄字。一般來說,初學書法者,想寫好字的心情比較迫切,練字的勁頭也比較大,因此寫字的熱情也比較高漲,這固然是好事。但是,一寫再寫,一臨再臨,卻看著寫出來的字似乎沒有變化,不免心生焦慮,熱情也會大減。這時,就要冷靜分析,原因出在哪?以本人經驗,除去筆法技法方面的問題,極有可能是陷入了抄字的誤區。什麼是抄字?就是你沒有仔細讀帖,沒有仔細琢磨字的間架結構,以及提按頓挫,輕重緩急,起收轉折,牽絲映帶,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寫字,從帖頭寫到帖尾,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寫,雖然盯著很準,字都對上了號,沒有寫錯一個字,但寫出來的字與帖上的字相差甚遠,筆劃結構還是自己的樣子,這就是抄字。這樣抄字,只是在重複自己的錯誤,寫再多也沒有用,不能進步。還有的是隻求數量,不重質量,就象小學生完成老師佈置的寫字作業,連趕累趕,寫的多也沒有效果。

二是臨帖必須防畫字。臨帖的第二個誤區,就是要防止畫字。什麼是畫字?顧名思義,就是在臨帖時,你的字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照樣畫葫蘆畫出來的。寫字,必須要全神貫注,握緊筆桿,著力筆端,要有提按頓挫,輕重緩急,起收轉折,牽絲映帶動作。初學書法臨帖時,往往會陷入只顧模仿字形字體,照葫蘆畫瓢,忽略寫字諸多要素的誤區。還有的不對帖字仔細研讀,沒有搞清字的筆劃走向,來龍去脈,臨帖時就只能是又描又畫,而不是寫字。

三是臨帖必須防學不專致。初學書法臨帖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學不專致,見異思遷。有的人臨帖不是一帖到底,而是今天臨這本,明天又臨那本。比如說,學著顏體,覺得柳體好,又棄顏拾柳。柳體學了一段時間,人說歐體好,又轉學歐體。過段時間,又認為楷體不好學,進而丟楷學行。這樣反覆無序,雜亂不一,未精一體又習一體,未通一家又轉一家,肯定學不好書法。歷史在不斷推進,書法也隨之不斷洐變,書法大家,先賢名士,層出不窮,大有人在。然而,學習書法,必須有所選擇,特別是初學者,宜專精一家,專精一帖,不可一手抓二十四個螺絲,也沒必要一手抓二十四個螺絲。即便你都學會了,恐怕也只是泛泛之技,學而不精,拿不出手,無一過人,缺乏拳頭產品。

當然,除上述三大誤區,初學書法最大的誤區是不能堅持到底,一以貫之。俗話說,字無百日之功。這說明,學習書法是一項慢活,必須慢慢來。只有堅持下去,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取得進步,走向正軌,走向輝煌。最忌的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都說學習書法沒有捷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個人認為,不光學習書法,學習其他門類技藝,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都要下大功夫,刻苦學習,才能取得成績,取得成效。奢望一蹴而就,或一夜速成,不止是行不通,並且還沒有先例。藉此,必須向書法愛好者特別是初學者大聲疾呼: 貴在堅持! 要學書法,就要堅持!堅持!堅持![拳頭][拳頭][拳頭]


閒於31074436


普通人對書法的最大誤區應該有四個:

一,誤認為我認識漢字就懂書法。其他的藝術行業,一般人不敢輕易評論,到了書法這一塊,恰恰相反……事實上,書法欣賞是相當有難度的!

二,誤認為寫字就是書法!中國書法非常偉大,用漢字作為載體……中國漢字本身就有藝術特色,會意、形聲等,而且有四維空間,世界上其他文字不具備這一高度。但書法不全是寫字,有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高藝術價值的要求……一根線條就需要你我十年磨礪……還有,中華民族五千年人文思想與哲學觀,一一濃縮成精華融入,再加上書法家的個性、情感中傳達……

三,誤認為學書法可以自學!綜合上兩條,人們往往認為書法很容易,殊不知國內一些頂級的書法名家談起書法來,都認為書法太難!行業內有一句話,自學等於自殺。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書法愛好者,學了一輩子還是書法外行,連審美能力都不在路上!還好,這種自殺行為還能強身健體……在古代,書法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於將筆法帶入墳墓。

四,誤認為書法家寫幅字很簡單,常常想免費索取,甚至於有些人無恥到你送幅字給他是應該的,因為掛在他家裡為書法家作宣傳了!殊不知,一個書法家,其技法與文化積累,沒有數十年是寫不出好東西的!






陳天哲


凡是自己能看懂的書法就是好書法,看不懂的就是垃圾,凡是美觀書法的就是好書法,凡是不美觀的就是垃圾。這些都是普通人對於書法認識的誤區。這些我們可以都先不說,我們來說一下普通人對於書法認識的誤區的兩個極端展開。


一、認為楷書是最為神聖的。

關於這一點是最近這些年才出現的,主要歸功於田英章。田英章是一個極為擅長宣傳自己的人,成立“中國楷書網”(叫田楷網更合適),提出“楷法無欺”的觀點,全國各地收徒辦班講學,出版各類田楷書籍等等,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田楷。這對書法的普及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遮蔽了大眾的書法審美。出現一些很奇怪甚至搞笑的問題,但凡你說誰的書法好、影響力大,首先就是他會寫楷書嗎?這就出現了唯楷書獨尊的現象。


二、認為草書是最為神聖的。

還有一類人群是這樣的,認為一筆一劃寫楷書的都是初學者,能夠拿起毛筆來疾風驟雨的畫上一幅“草書”的人就是大師。這種現象出現的應該很早了,記得我小時候也存在這種觀點。這種現象總起來說還是大眾對書法認識不夠造成的。

要解決這兩種極端還是應該普及書法,讓大眾更加客觀的認識書法,提高大眾的審美水平。


古風書法


小村姑來說說:普通人對書法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古人在書法上的天賦高於今人”。古人是十年磨一劍,今人是一天磨十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在古代,毛筆字是文人士大夫的吃飯工具之一,在鄉試、會試、殿試的過程中,一路過關斬將,印入考官第一眼簾的,就是你的文字書法,卷首部分是密封的,連名字都看不到,如果文字潦草,塗塗改改,甚至別字連篇,自然就會扔到垃圾堆裡,十年寒窗白費。


因此古代讀書人一定要加強書法修為,是為晉身的法門之一,這樣子,十年時間,除了讀書就是寫字,不要求出類拔萃,但也得中規中矩,至少小楷部分,需要紮實功底,幾乎和印刷體差不多了,今後為官,寫封奏摺,皇帝他老人家看著也舒服,當真要字跡狗爬,讓皇帝猜猜看?還有,寫奏摺的小楷,最好不要太有風格,否則皇帝是有意見的,畢竟黃帝是要行硃批的,難道你的字要蓋過皇帝老兒不成?

古人娛樂活動少,尤其文人,不屑於飛鷹鬥狗,自然要比拼高雅藝術,比如纂刻、書法、鼓琴、茶道什麼的,每天摸索,自然精益求精,這可是在圈子內混下去的本錢!萬一被罷了官或者告老還鄉,還可以用自己的字畫貼補家用,這些可都是經世之學啊!普通人只覺得埋頭苦幹,流血流汗,殊不知,勞心者,已經用毛筆、宣紙將他們的勞動成果,颳去大部分了。


古代為官,除了科舉,另外就是捐官(這裡不贅述了),還有就是結交權貴,被人引薦,如果有一筆漂亮的字,再加上週圍人的吹捧,自然會令主事者青睞,所謂文如其人、字也如其人(沒有必然聯繫),給自己的機會就比別人多一些。甚至優秀者,會引起帝王的興趣。


上面所長說的都是一些普通人,每個時期都有一些聰慧無比的人物,他們對書法的領悟,超越了當時普通水平,可以自由發揮,自由創造,自成一家,就是個中高手了,他們的書法,當代就可以價值萬金,一字難求,傳之後世,謂為神奇。比如:東晉王羲之父子、唐朝楷書四大家,宋朝的蘇、黃、米、蔡,元朝的趙孟頫,清朝的劉墉等。

今人就不一樣了,可以有幾百種工作可選,以工商為本,文字部分有電腦代勞,平時的誘惑也很多,遊戲、電影、旅遊、麻將、婚外情什麼的,都可以用來打發時光,就不再專心書法修煉了。


僅此而已!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


由於現階段我們工作生活需要手寫文字越來越少,所看到的規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報紙、文件上的宋體印刷文字作為標準,固化了我們對於文字或者書法的認識,認為書寫工整、排列整齊的才是好書法,其他的如字體側倚出奇、排列富於變化,章法靈動流暢的書法都是醜書,這就是普通人對於書法最大的誤區。很多人認為不能寫規範唐楷的都不是好書法家。😀

書法作為文字的藝術,它除了滿足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以外,應該是富於變化和美感的。篆隸楷行草各體書法各有精彩,不應偏廢,不能認為印刷體最美或者規範的唐楷是最漂亮的。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即使是唐楷,它的筆畫、結構和章法也是富於變化的,不是僵硬刻板的。

當然,現在確有一些江湖書法家包括有一些資深老朽的書法家,他們全力渲染書法的怪和奇,偏離了應有的法度,混淆了我們對於書法的審美,應給予糾正。





臨風閣知書


我是個普通人,有發言權。我對書法的誤解就是,總覺得書法門檻很高,不是我等普通人能高攀的。但練字一年來的體會就是,書法門檻很低,人人可練,但書法家門檻很高,確實想都別想!

但練字和書法還是有區別的。首先目的不同,練字的目的就是寫的好看,所以找本現代人字帖,臨幾個月,說不定就寫的不錯了,目的達到,OK了!練書法卻是愛好,目的更在於修心養性,不是幾個月就可以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甚至是終生的過程,是沒有終點的!第二,入門不一樣。剛才說了,練字找個現代人字帖,練練就可以了,書法大多臨古貼,古貼浩如煙海,臨完這個臨那個,楷書行書草書隸書,仍然是沒有終點。

最後再強調一下,練書法千萬不要有成名成家的想法,就是一個愛好而已,當你靜靜的坐在桌前,靜靜的臨帖的時候,總比你喝酒唱K看那些毫無營養的電視劇網絡小說要好上百倍!這就夠了!


用戶53337490927


這個,多了去了,就聊下硬筆書法吧!

聊幾個典型的——

我小視頻中的硬筆行書,明顯是服務於日常書寫方向的,尤其結構變異後的行書,寫法也會介紹下。

某個小視頻下面,有人留言了:“用簡體字講書法,不是用繁體字,我就是看著彆扭!”

我看到留言後,真的呵呵了,並沒有回覆這位朋友。

難不成,你日常工作學習,用的全都是繁體字嗎?

難不成,簡體字行書,不能學書法的結體?

難不成,你看不出來這是服務於日常書寫的?



再舉例——

我們知道,楷書的筆順是固定的,而行書的筆順,有些是不同於楷書的,結體上也有相應的變異。

行書的筆順有的是有調整的,但又基於約定俗成,而非亂髮揮的,如:“書”的行書中先寫豎,沒問題的!然而,有人看視頻後留言了:

“連筆順都寫錯了——”



再舉例:

練硬筆的知道,硬筆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實用方向;一個是純粹書法藝術方向。前者,是實用與書法結合;而後者追求極致的書法藝術,不考慮實用性;

有的人拿自個慢臨的繁體字,去和實用行書對比。我就見過――

去年,在某貼吧討論龐中華的字時,有個人回覆:我的字就比龐中華要好。然後貼出自己臨的靈飛經!


可能,他可能感覺慢慢臨的個靈飛經,還是古代繁體,臨的也確實很漂亮,就感覺應該比龐中華的字要好!

沒想到,傳圖的這位,被眾人批,最後自個刪圖了~

馬拉松冠軍的跑馬拉松時的平均速度,肯定不如大多數人的百米衝刺速度吧?

但這有可比性嗎?而有些朋友,還真的就是不懂這道理―――所以,要和龐中華的實用行書對比!

好吧,今天就聊到這裡。關注我,為你分享最實用有效的練字方法,和最有溫度的視頻講解。


行書一點通


什麼叫普通人,練習書法就不普通了嗎?大家都是芸芸眾生中的一粒微塵啊。我們今天“書法”這個詞,太沉重、太飄渺。

“書”自古以來,就有“寫”、“寫字”的意思。加上“法”,字面意思就是“寫字的法則”,換言之,就是把字寫成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的法則,或者是把字依照美感的法則寫成的藝術作品。當字有了美感,就成了藝術,才能稱得上書法。


不是隻要會寫字就能寫書法,沒有對藝術美感的觀摩和感悟,無論拿鋼筆還是毛筆,寫出來的字還只是字。書法不但要具備技巧性,還要具備靈性。有靈性的字,才有意境,才有品位。醜字不是書法,狀如算子的字也不算是完全的書法。

如今,有些人不是在寫字,是在畫字。寫字的時候要把筆畫斷開,寫一大截,把筆提起來,再把剩下一小截描畫完。難道古人寫字有那麼費勁?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跟著學。

還有些人認為某些書法高深莫測,內心敬而遠之,不敢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書法作品。所謂“鹹魚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的審美各不相同。自己認為好就是好,認為不好就是不好,不必人云亦云,以作違心之論。


倚齋聽風雨


大家好!各位老師好。我一直認為現實的書法,法師入古臨帖太甚,而且評價書法的好壞不求實際,情感太重,傾向太重。就說唐楷四家,其實都是在創新的。書法其實在進步,因楷與歐楷就可匹騁,顏楷曾經也有大家質疑的。書法作為一種藝術,也需要解放,如同從八股文中解放中國文學一樣。我是走民間的。其實百姓土壤很多。書出自我,草創為先,道法自然,無師則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