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名思教育趙老師


自主性,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可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行為習慣。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呢?小編是有一些自己的經驗了,那麼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定時提醒孩子做一些事情。所謂習慣習慣就是習以為常那麼久成功了。我們做家長的每天應該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去提醒孩子做一些規定的事情,對孩子而言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以後即便我們不在身邊,他們也會有自主性自發的去做這件事情。

第二,給孩子列一個計劃讓他們記住。對於每天的事情,孩子都要有自己的一個規劃,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他們心裡要清楚。然後按照計劃一步步的去實行,然後就形成了他們的自主性了。

以上兩點就是培養孩子自主性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暖媽聊育兒


關於孩子學習習慣培養的經驗與心得

大家都知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它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利於形成學習策略及提高學習效率等等。

正是因為明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主要做的有三個方面:1.制定作息安排 2.要求高質量完成家庭作業 3.精力管理。

我們家的作息安排如下:

1.週一至週四:20:00前完成所有作業。(作業多時適當放寬時間)

2.晚休時間:21:30(作業多時適當放寬)

3.週末作業完成時間:週五晩上(作業多時可例外)

4.週六、日:吃喝玩樂

作息安排的制定很簡單,要達成要求有點難,因為孩子自覺性差、自控力弱,作業容易不專注、開小差。所以我們會在旁不停督促、提醒。有時候督促、提醒無效,我還會拿出戒尺。孩子表現好時,我會不吝表揚與鼓勵,孩子無理違反規定時,我也堅定立場不遷就不退讓。剛開始需要反反覆覆不間斷的去監督孩子,一次次的幫助她達成作息要求。慢慢養成習慣,大人就可以鬆手不管了。過程中孩子也慢慢改掉了磨蹭、拖拉、不專注的毛病,培養了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

第二點,高質量完成家庭作業,家庭作業包括閱讀和老師課堂布置作業。我們要求孩子每天閱讀40分鐘,一週至少閱讀6天,閱讀和作業一樣,都是每天必須要完成的。閱讀有助於提升孩子的理解和寫作能力,因此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另外,孩子每次做完作業,我們都會幫她檢查,檢查不光是讓她訂正錯誤,同時我們可以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及能力,瞭解孩子的弱項,這樣有助於我們知道什麼樣的錯題需重點講解,是要從概念開始講還是需要舉一反三,還是以提問方式引孩子反思,我們會找合適的方法講解直到孩子完全弄懂。以此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獨立思考、務求甚解的學習習慣。

最後一個是精力管理,精力管理包括體能、情感、思維、意念四個部分。在嚴格要求孩子達標時,我們還密切關注孩子精力的消耗與恢復,做到張馳有度,在孩子出現身體疲勞、有負面情緒以及思維紊亂之前,適當安排間歇的休息。讓孩子在學習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維,慢慢培養孩子作業時縝密、細緻的態度,這樣孩子也不會出現漏做作業的情況。週一至週五我們是以學習為主,週六、日則是孩子的狂歡、吃喝玩樂日,這也是對孩子精力和體能的一種補給。希望孩子在經歷了緊張的學習後能完全放鬆身心,從而保持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以上,在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方面,我們是這麼做的。我認為,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家長付出更多的時間、關注和陪伴。一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學習可以得到提高,而我們家長也可以收穫輕鬆。


柳江月的風花雪月


奉上我的頭條文章,希望能幫到您。

成長手記(210)小學篇·獨立也是孩子自己的需要(D2600)

F近來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在公共場所自己去衛生間,不要爸爸陪;放學回家甚至要求自己單獨坐電梯,不與爸爸同坐。

看來,獨立性不僅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希望,也是孩子自己的需要。應該說孩子自己做決定或自己做事情的願望是一直存在的,並且孩子對安全的需求和對獨立的需求應該是並存的,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表現。只不過這一點往往容易被爸爸媽媽忽視,爸爸媽媽有時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供給安全感或要求獨立性,而不考慮是否與孩子的需求契合,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與孩子的煩惱大多源自供需的不匹配。

爸爸媽媽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各種方案,並且讓孩子清楚地知曉各種方案的意義和後果,而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如果爸爸媽媽認為孩子獨立性欠缺,可以在滿足孩子安全感需求的基礎上喚醒孩子獨立意識,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推出去,沒有安全感的獨立有可能是被扭曲的獨立。

成長手記(208)小學篇·獨立房間(D2580)

成長手記(141)幼兒篇·不那麼粘人了(D1850)


成長手記


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對孩子的未來都表現得十分擔憂。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刻苦。有時候確實是孩子面臨著困境,可是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父母在杞人憂天。然而孩子沒有幹勁卻是一種非常讓父母擔心的事情,要如何避免孩子沒有幹勁,首先要找到形成孩子沒有幹勁的原因。

1.不要為孩子安排過於舒適的環境

“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想要成就大事也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過於安逸的生活總會讓人迷失方向。有專家進行分析表示,孩子的物質環境過於優越,會讓孩子失去幹勁。若是孩子對周邊的一切都感到不滿的時候,才會想要打破現狀,努力向前。

2.要經常鼓勵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考試成績不太好,心裡很難過,再加上怕父母訓斥,心裡一定會忐忑不安。這時,如果父母再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訓斥他一頓,效果不但不好,反倒還會產生負作用,使孩子喪失自信心。作為母親應輕描淡寫地說:“我相信以你的實力,應該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績,這次考試大概沒有完全發揮吧!媽媽相信你日後一定會大有作為的。”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喪失自信心,還會增加幹勁,發奮圖強,效果比把孩子訓得發怵好得多。為人父母者,若能經常引發出孩子的潛在能力,孩子的成長有時會出乎父母的意料。

3.父母要慎說“反正”或“還是”

當孩子遞給你一張滿紅的成績單時,相信有不少的母親,為了安慰沮喪的孩子,會無意識地說“沒關係,反正這個科目你不行”,或“還是跟上次一樣的低分數”。做母親的也許是為了安慰孩子,但這樣的言詞,不但不會給孩子帶來安慰或鼓勵,反而會使孩子灰心喪氣。“反正”或“還是”,無疑表示要孩子放棄努力,若母親經常把這些詞掛在嘴邊,當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時,心裡就會升起“我反正做不成”或“大概還是做不到”的想法。這種不利的自我暗示,相當於不戰而敗,當然不可能會產生學習的幹勁,孩子以後面對任何工作,都會以馬馬虎虎的態度應付了事。

分享一個識字APP。父母用手機下載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件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件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