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複試中老師最看中什麼?

楓梧簫楠


這個問題,相信是不少報考名校的考研學子的共同疑問。然而,一些答主也許並沒有過參加名校考研複試的經歷,回答問題容易想當然,可能會對準備複試的學子們造成某些誤導。

我本科畢業於一所財經211學校金融專業,考研top2學校金融,並且成功,也算是從比較普通的學校進入了名校。因為實際參加了名校複試,有一定體會,在這裡,詳細闡述一下個人看法,供參考。

一般來說,名校複試,最重要的是專業課面試(當然,筆試也是重要的,畢竟最終成績是根據初試和複試的成績進行加權計算)。因為在這裡,考生是直接向面試組老師展示自己的個人素質,而參加面試考核的老師,多數都是研究生導師。這些導師是直接現場觀察考生的實際表現。有些表現好的考生,也許面試一結束,就被某個導師看中了,在心裡就確定“要了”,這樣的情況,考生一般是不可能被刷掉的。

當然,導師在確定“要了”之前,肯定也會參考一下該生的初試成績、本科學校之類的背景,但這些,並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麼重要,甚至會起決定作用;真正最重要的,還是實際表現。

複試中,名校導師們最看重的,主要是兩點:本科階段有沒有科研經歷及面試展示出來的專業知識深度及思維。

對於學術型碩士來說,本科階段有沒有過科研經歷很重要,這是不言而喻的;某些考生在本科階段就發表過有一定級別的論文(當然也許是一作,也許不是一作,都可以的),面試的導師一般很感興趣,也許會追問一下本科參與課題的經歷,這些一般都是加分項。當然,沒有論文,也不是太大的事情,老師們可能也會問有沒有參與課題的經歷,有的話,當然也是加分項。

對於專業型碩士來說,本科階段沒有科研經歷正常,導師不會像學術型那麼看重,有當然更好。

具體的專業面試,是最重要的,無論學術型還是專業型。

一般專業面試都是隨機抽2~3個題目,然後按照相應題目去發揮(每個人的題目可能都不同)。這個時候,需要展示自己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思維的深度、廣度。

大體來說,對於理工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展示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把題目中涉及的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進行分析運用,一步步得到經得起檢驗的結論。深厚的專業知識,嚴密的邏輯思維,正是理工科導師最看重的。

對於人文社科類專業來說,名校的面試題目,入口一般都會比較寬,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可能任何考生都能回答出一些東西來,但難度也就在這裡:水平較高的考生,會思路清晰地一步步展示出基礎知識的紮實和眼界的開闊,加上思維的深度,觀點的清晰有力,乃至具有新意;而水平相對較差的考生,可能只能回答一些比較表面和粗淺的東西。高下可能立判。

比如,我當時抽到的一個題目是:你對金融的量化怎麼看?看起來很簡單的題目,任何學金融的考生都可以發表一點關於量化金融的看法,但如果要有質量、有深度,必須結合金融的發展,金融量化的歷程、量化金融的利弊、量化金融的缺陷、金融量化的前景、金融發展的前景和量化的關係等,以簡單明瞭的語言表達出來,不能掛一漏萬,也不能主次不分,前面的內容簡單幾句,中間量化金融的利弊,特別是金融量化的弊端要重點談;後面金融量化的前景、金融發展的前景和量化的關係,就主要是結合現實談自己的看法了,就需要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而且有一定深度,最好不要說一些陳詞濫調。

總體而言,人文社科類專業,名校導師看重紮實的專業知識、開闊的視野、有深度的思維。

最後,再提一下,其實越是名校,越不是那麼看重本科出身,而更看重實際的表現。我當年考研時,有兩個進入複試的考生,初試分數都410多分,屬於中等水平,一個是魔都一所名校的,一個是某普通本科學校的,但複試都被刷掉了。後來,我問參加過複試的導師,那兩位考生被刷掉有沒有具體原因,他回答,跟本科學校關係其實不大,而是他們水平都比較差,回答問題一看就是靠死背,思維沒有深度。

所以,實際的綜合表現(包括面試和筆試)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太過在意本科背景如何,更不要輕信“本科學校決定一切”的言論。

以上屬個人觀點及經驗分享,僅供參考,希望對參加複試的學子們能有幫助~


燕園博雅教育


大學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忠誠度。

我在2010年通過了研究生筆試,然後進入了北京名牌大學的複試階段。

在這階段過程中跟導師面談過,再加上錄取以後跟導師的相處,瞭解了導師最看重這三點!

說一下我的經歷:

  1. 複試前聯繫導師,投石探路

研究生複試開始前,我提前給我要報考的導師發了email,不久導師就給我回信:歡迎報考。後來得知,幾乎所有的導師都會這樣回覆,因為這時互相都不確定,還有後面的面試考試和導師確認。



2.跟導師面談,增加印象

到了北京大學後,找到宿舍樓地下室住下,這裡全部是參加複試的考生,聽這些臨時舍友說要去找一下導師面談,這樣才有誠意,到考試的時候碰到了這個導師的話,會給加印象分。

鼓足勇氣後,敲開了導師的辦公門,沒想到已經有一個考生再跟老師談,輪到我後,導師先認真看了我的大學成績,然後跟我聊了一些家鄉情況,再給我介紹了讀研究生的一些學習日常。大部分都是導師在說,我都是聽著,我猜這時候主要是看大學成績和性格特點。


3.讀研時學習弟子規,培養品德

到了後來讀研究生時候,在開周例會前十分鐘,導師先組織研究生們學習“弟子規”,讓每個研究生輪流講一段。我想這時候是培養研究生尊師重道、對導師忠誠的品德。


教育界的牽牛花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在複試的時候,所有的老師肯定都希望找到好的學生,不過不同的老師對於好學生的定義是不同的,老師在複試的時,關注的側重點肯定也會有所不同。

名校在複試的時,的確有可能會出現院校歧視。不過大部分情況下,與其說是“歧視”,還不如說是導師和考生的立場是不同,可能在有的導師看來,通過畢業院校來篩選學生,要比單憑面試成績更容易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學生。

要想知道導師在複試的時候是怎麼想的,不妨站在導師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老師到底希望招一個什麼樣的研究生。

如果是報考的學術碩士,老師最看重的肯定是學生的科研能力,如果是在本科期間,在一些權威雜誌上發表過論文,或者是跟著老師做過科研項目,那麼在複試的時候會為自己加分不少。如果沒有科研經驗,英語較好(比如高分通過六級或者是有雅思、託福成績)也容易獲得導師的青睞。

大部分導師在招收學術碩士的時候,看似是在招學生,其實他們的真實目的,是在尋找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

因此,如果自己報考的是學術碩士,並且初試成績相對來說還可以,那麼在複試之前最好是能夠聯繫一下導師,畢竟複試的時間一般就是30分鐘左右,導師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對你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在和導師溝通以後,如果導師對自己有意向,那麼專業課面試時,相對來說都比較輕鬆,即便是在複試的時候,自己表現稍微有點差強人意,老師一般也不會抓著不放,更不會影響到最終的錄取結果。

而專業碩士讀研期間,學生和老師的關係相對來說並不是那麼密切。

專業碩士的面試一般是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學生進去之後先做一個自我介紹,在做自我介紹這個時間段裡,老師會看下學生的初試成績、畢業院校以及報名時候填寫的其他信息,在考生做完自我介紹之後,老師會問2~3個問題,然後根據學生回答的問題情況來打分。

如果在面試的時候採用的是隨機問問題的方式,老師很容易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這會對一些雙非院校的畢業生十分不利。

比如,看到初試成績比較高的普通院校畢業生,老師心裡肯定會想這個學生會不會是“高分低能”,很有可能的會情不自禁的問一些學科的前沿或者是有一定深度的問題,而絕大多數普通院校的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要麼是根本就沒聽過,要麼是回答的不全面。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後,肯定會讓所有的老師都覺得,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

而一些初試成績相對比較低的普通院校學生,就更不用說了,老師如果問一個稍微有點難度的問題,學生回答的都不能讓老師滿意,這次複試基本就算結束了。除非是靠運氣爆棚,遇見了和自己有相似經歷的老師,老師才會願意多給你幾次機會。

還有一種專業課面試,採用的是從題庫隨機抽題的形式,考生進入面試考場之後,要先從題庫裡抽取4~5道題目,然後到候考區進行準備,每個考生有15~20分鐘的準備時間。在面試的時候,學生從自己抽取題目中,選擇其中的幾道作答。

如果採用的是題庫抽題的形式,這時候老師更看重的肯定是學生的面試表現,包括回答問題情況、儀表儀容、溝通能力等。

其實,不論是專業碩士還是學術碩士,也不能採用的是哪種形式的面試方式,考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面試前這個階段認真準備複試,只有自己準備充分了,才能夠做到“心裡不慌”,即便是複試時出現意外狀況,自己也能從容應對。

最後祝複試順利


升學與考試


名校一般指的就是自主劃線的三十四所大學,這些學校最不缺的就是生源。複試基本流程是什麼?就是每個學生大概有十五分鐘的面試時間,首先自我介紹(英語)其次是老師會問你一些專業問題,哪怕你再不會聊天他們也會給你十五分鐘面試時間,觀察你的表現然後打分。其次是專業課考試,分越高越好。在複試中主要看中初試分數線,面試分數線,專業課考試分數,根據權重換算成一個總分得出排名依次錄取。


隱藏在裡面的優勢項,也就是導師看中的,本科出身(如果按打分名校十分、一本八分、二本六分、專科四分)、英語成績、初試成績、英語四六級證書、平時的榮譽證書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考試成績考前面試不好依然會被刷,考試靠後面試得到好成績逆襲的同學大有人在,在這期間請不要掉以輕心,加油。


小熊要餅乾


在我校我所在的專業,複試時學生很少接觸到導師。複試的筆試是統一考試,只有少數導師參加判卷,複試的面試也只有部分導師參加。很多複試學生此時基本都不認識各位導師。當研究生經過初試(國家統考)和複試,被錄取以後。在開學的第一週有一個【導師見面會】,專業所有導師(被暫停招生的導師除外)和新研究生見面。導師介紹自己的經歷、成果、研究方向和本屆招生人數,並解答學生的問題。雖然有些信息在學校或學院官網上能查到,但是見面會上導師會給新研究生展示更直接的印象。以後會給每位新研究生髮下選導師的表格,由新研究生填寫。如果每位導師報名人數都符合當年招生人數,一般不會改變。如果有的導師報名人數超過當年招生人數(如當年導師招三人,報名卻有五人),要調劑。一般情況導師說留誰就留誰,【導師最看中的的是學生經歷,其次才是成績】。未選中的再報其他導師。


老貓


名校的考研複試說白了,一般還是最看中的還是個人硬實力,尤其是你身上是不是具有做科研的潛力。當然這個也因人而異,不同的老師肯定側重點是不同的。

個人硬實力其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你在本科期間的專業課成績和通過面試所展示出來的專業基本功,這些都是考察潛力的基礎,再比如說你的科研水平,這個可能比科研潛力更讓人喜歡,如果你能在本科期間有高水平論文,你能有獨一無二的科研工作,那麼這都將會成為你的制勝法寶,而且作為面試的老師,對於你的成果大致什麼水平都瞭然於胸,一般本科生也沒有幾個能夠很實質性科研工作的,因此如果沒有科研經歷也不要緊,我們再再比如一個就是交流能力,這個包括你的英文交流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英文水平要麼通過你的四六級看,要麼通過讓你翻譯或者英文交流,一目瞭然,語言表達能力則貫穿在面試的方方面面,能不能討老師喜歡,把自己的優勢長處表達出來,都是很重要的。

很多時候大家都在擔心因為自己本科學校不好,在考研複試的時候會受到區別待遇,這個不要擔心,感覺名校老師心裡只有本校生和外校生,你可能競爭不過本校生,但是在外校生裡面,你如果有實力一定可以爭取到名額,怕的不是偏見,怕的是水平不夠!

最後,祝願看到的各位複試順利,來了就點個讚唄!


咯骨頭上


複試的時候老師對初試成績還是會重點關注的,特別是初試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只要本科三年不是特別水,掛過科的,大概率還是會優先考慮的。其他同學的話,會被問及本科成績,尤其是專業課成績;社會實踐經歷;是否參與過學術活動;對待讀博是何想法(重點!),導師都蠻喜歡要一來就想跟他讀博的學生。其他還會被問一些個人情況,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總之,在複試前,儘可能的先自己模擬下面試,這樣不至於那麼緊張。

謝謝!


鬍子浩


超哥,目前也是某雙一流大學的直博生,閒暇之餘,來和大家談談考研中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關注我,支持!點贊!



以前也有同學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導師最看中的是什麼?我覺得三點比較重要,也可以說是決定因素!

一,本科學校比較重視!導師很在乎學校排名的,雖然不說出來,那誰都喜歡雙一流的學生,不要說歧視!

二,學科成績很重要。在本科期間的表現,四六級等情況,因為以後翻譯大量文獻,將是一個苦逼的生活,導師也不希望你啥也不會!

三,為人脾性。和導師合不合的來,我就見好多學生說老師不好的!導師也嫌棄學生的!主要還是倆人的脾氣合不合的來!



最後,我想說,無論導師想要什麼學生,我們都不必去偽裝,最看中的,我們雖然在他眼裡沒有,可能在別的老師那裡就有。所以不要怪自己!


超哥Education


其實最看重你來自哪個學校

現在社會上存在學校歧視現象,實際上高校之間的相互歧視更加的明顯。

我們一起讀研的時候就這樣,導師帶了好幾個學生,其中有一個是來自211的高校,老師更加比較喜歡,對那種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就比較一般。

因為從老師的教學實踐中來看,來自重點高校的學生,他的學習和認知能力會更強一點。所以現在整體的考研趨向就是普通高校考重點高校,重點高校學生都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相互考,要麼就考本校。

筆試面試,僅僅是一個流程而已,如果能夠進去面試,比拼的其實是學校。

一個學校的培養質量會在你個體身上得以體現出來。


大學專業深一度


應該是看重個人能力問題,還有一些家庭背景方面的問題。其他的就是一些其他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