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蠶食的100多年的濟南“裡份”衚衕,老濟南風味


對於北京的衚衕,上海的弄堂,人們再熟悉不過了。都是地域文化特色形式。但對於老濟南獨有的“裡份”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也是老濟南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寶善裡:清末,山西籍人解寶善的先祖在此開設窯廠,習稱解家窯。1919年,拆除窯廠建住宅,形成街巷。因解寶善在此首建住房,街名定為“寶善裡”。

濟南的“裡”多建於十九世紀初開埠之時,1904年濟南開埠,商業開始繁榮,濟南在老胡同老住宅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大雜院形式的院落門房,可以對外出租,門口也可以乾點小生意,老濟南話管弄叫“裡份”。 德安裡:1925年,賈姓商人在此建宅做生意,店鋪字號為“容德堂”,形成街巷後,以堂號定街名為“德安裡”。

民康裡:清末,陝西省督軍吳新田在此建宅多處,形成街巷後,取民順安康之意,故名“民康裡”。

逢德里:濟南經四路小緯二路往西不遠,有個逢德里,裡面有三個民國老宅院落。

同生裡:該巷原為山東督辦張懷芝的“松菊花園”舊址。1930年,李張等四姓購買該園建住宅。李姓開設“同力銼廠”,張姓做買賣,堂號為“大生堂”,形成街巷後,取李、張兩姓作坊、店鋪各一字,故名“同生裡”。

福音裡: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五里溝街道辦事處地區中部。1918年,由中華基督教教友捐資、教會出面,建房300餘間,形成一條貫通經三路與經四路之間的巷弄。1932年版《濟南市市區圖》標註為“福音堂”,後稱“福音裡”。

大生裡: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經三路街道辦事處地區中部。1932年版《濟南市市區圖》中標註為“大生裡”。建國後,濟源裡、恆善裡併入,仍稱大生裡

福東里: 20世紀40年代濟南商埠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里弄。緯四路北段路東的福東里。

躍東里:經六緯十路至緯八路之間,路北側,躍(音‘躍’)東里。

寬厚裡:現在最為出名和繁華,之前叫做寬厚所街,後稱寬厚裡。

最後一個考考你們,知道的就厲害了“氵升”德里,你知道叫什麼?接著往下看?

知道的請給大家普及一下!更多精彩圖集請右上角點擊關注《覽圖》。目前在冊的大約50多個:“長春裡、靜安裡、普安裡、靜安裡、同生裡、民康裡、寶善裡等,福音裡、仁美里、福東里、濟安裡、東興裡;大生裡,二合裡、裕津裡、裕興裡、裕華里、寶善一里、寶善二里、寶善三里、福德里、寶明裡,裕仁裡、裕福裡、裕忠裡、裕明裡、裕信裡、道德一里、道德二里、道德三里、道德四里,保安裡、隆新裡、德鄰里、永和裡、公信裡、工業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