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街景(1906-1908年)


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道光二十三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

同治二年,英、美租界合併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此後,租界多次擴大。

至此,上海市區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蘇州河以北老閘和新閘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灘街景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灘街景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灘街景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灘街景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灘街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