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我很生氣!

前兩天赫然發現在某易上有筆者的一篇文章,抄襲。簡單搜了一下,天呢,四五十篇原創文章被人鼠標一點抄襲到了其他平臺,欲哭無淚,折騰半宿挨個投訴一遍,也不知道誰定的規矩,他們抄襲過程只需要拷貝複製幾秒完成,老子投訴一次就要一堆材料折騰半天。筆者生氣不是因為他們抄襲,而是發現你除了投訴之外根本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他們明天還可以抄,老子只能半夜加班蒐集證據投訴,得到的最大補償是他們把抄襲文章刪掉拉倒。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直到看到有一個叫史炎的藝人在社交平臺上曝光張鶴倫抄襲然後被張鶴倫粉絲罵的狗血淋頭時,筆者的心情稍微平衡一些,雖然被人抄襲了,但是筆者起碼沒被抄襲者粉絲辱罵啊,瞬間感覺自己撿了個錢包一樣。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那就說說相聲界的抄襲吧,行話叫捋活或者捋葉子。

在舊社會的相聲藝人裡,捋活偷藝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不僅是道德上的問題,更是違反行規的問題。連闊如在《江湖叢談》裡談到,江湖人在傳藝或者師父教育徒弟時,其他外人必須迴避以免有人偷藝。你不迴避就是破壞行規,不光要捱打還要賠錢。相聲作為八門之一也是這樣的。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比如侯寶林大師,他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師父,沒有人教他他就自己偷偷在別的相聲藝人場子裡聽,有一次聽入迷了被高德明發現,高就吆喝了一聲把他給攆走了。傳說侯大師在當時北京相聲圈子裡人緣兒不太好,大概就和這個偷聽的習慣有關。他直到21歲左右才拜師朱闊泉正式開始說相聲。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相聲段子都是保密的,比如一些傳統的段子《黃鶴樓》《汾河灣》之類也沒有明確作者,誰都可以說,只是每個人在說的時候有所增添改編,行話叫一遍拆一遍洗。而一些相聲藝人自己創作的段子或者自己改編比較叫座叫好的段子,這個段子就必須受到行規的保護。想學段子方法有幾種,師父教,師兄師叔教都行。還有一個就是過活兒,同行之間朋友之間關係好,我覺得這個段子適合你就主動介紹給你。比如天津有個名票李然犀,他有兩個單口特別好《化蠟扦兒》和《丟驢吃藥》,這兩個段子他就過給了張壽臣,後來成了張壽臣的代表作。代價嘛,壽老請他吃了頓飯。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有人說了,那我要是記憶力好,多聽幾遍也會了,不用教不用過活。這是不行的,除了破壞行規之外,人家段子裡有很多技巧不說給你你是體會不到的。相聲藝人們記憶力都好,但沒有人隨便聽幾遍相聲就去說,那樣就是糟蹋玩意兒。

現在很多相聲團體也有這種秘傳方式,比如郭德綱,他帶徒弟可不是跟老師一樣小班授課。像岳雲鵬開竅以後,郭德綱就跟他說了一句:“我給你說說吧。”這就是要單獨授課的意思,所謂的秘傳,除了他們倆其他人不能在旁邊。為什麼入室弟子地位高?那就是因為入室弟子都是一對一親傳的。

應該說舊社會里捋活捋葉子的事情不多,行規在中間起了很大作用。到了新時代,這種行規的慣性依然存在。不過新時代的相聲有了變化,講究什麼氣口和尺寸的地方少了,多數都是完全靠段子本身的幽默。所以新時代的相聲真的能實現聽了幾遍就會說甚至能說更好的現象。這時候也有捋活的出現,比如高英培就說過馬季的《百吹圖》,牛振華說過姜昆的《如此照相》。這些其實也不叫捋活,因為他們都打過招呼了,得到了原作者或者首演人的同意。馬季看了高英培的表演之後甚至很大度告訴他:以後就你們吹吧,我不吹了。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也就是說,在新時代相聲行業裡,想說其他的人代表作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要打招呼,由於相聲本身沒有著作權登記,所以約束捋活行為的只剩下自覺和道德。

像郭德綱和天津相聲界的矛盾來源也是捋葉子。當年郭德綱經常去天津演出,有時候也請天津名家去北京演,演出的時候他就架上錄像機開始錄,有明著錄的時候也有偷著錄的時候。天津的相聲名家基本上都是老藝人做派,他們比較反感這種捋葉子的行為,尹笑聲和郭德綱之間的矛盾基本都是這麼引起的。畢竟尹笑聲和馬季還不一樣,天津相聲圈和北京相聲圈的遊戲規則也不一樣。

說到張鶴倫的抄襲問題,其實在筆者看來,嚴格來說這不屬於一個捋活的事件。原因有二,第一他只是照搬了一個小段或者小包袱小呲牙,並不是大段或整段。第二,他是在參加比賽。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說到參加比賽就有兩件事作為先例,一個是旭日陽剛,一個是李代沫。歌曲現在是有著作權版權的,但是一般來說非商業性質的表演,普通人玩票娛樂性質的表演不算侵權。你自己在家唱歌當然沒人找你要錢。像一開始旭日陽剛唱《春天裡》李代沫唱《我的歌聲裡》算是參加比賽,但李代沫和旭日陽剛還有不同的地方是,旭日陽剛可以算普通人,李代沫算藝人。也就是說雖然參加比賽默認不算侵權,但從潛規則上說李代沫作為藝人是應該和原作者打個招呼的。所以僅就參加比賽而言,汪峰沒說話,曲婉婷選擇了開撕。這是由旭日陽剛和李代沫身份不同造成的。而旭日陽剛在成名後的商演裡還白唱《春天裡》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性質不同了,不交錢就唱活該被禁止。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參考這兩個比賽,張鶴倫明顯屬於成名藝人,不能算普通人。此外,這個段子雖然不是整段,但畢竟是別人創意和首演的,就算沒有著作權但從道義上和行業道德上,還是屬於抄襲的範疇。

張鶴倫固然無須為段子付費,但起碼打個招呼是應該的,或者你不打招呼也行,別人不追究就算了。一旦人家指出來索性痛快承認道個歉也就沒啥了,自己不說話裝死,坐看粉絲去辱罵人家這一下子就把事情搞大搞複雜了。在筆者看來,抄襲個小段子小事一樁,事後不道歉反而坐看粉絲辱罵對方才是大事!這也算欺行霸市的一種。

無巧不成書,之前也有一個案例,王自健剛成名的時候有一個代表作《天下第一針》,中間抄了不少徐亮《打針》的內容,事後徐亮只是在博客上說了一句,借了也不道謝。王自健很聰明,立刻發文道歉,態度很誠懇。這就是會做人啊。

從侯寶林到郭德綱再到張鶴倫,亂彈相聲界大忌“捋活”

相反當時和王自健關係還很鐵的張伯鑫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路,在博客上公開維護王自健,可能多少覺得有些理虧不好意思直接懟徐亮,於是他寫了一首歪詩:

同爭王侯旗徐徐

是非自古後德議

海中健取龍亮寶

青花火滅化泥坯

挺有意思的一首詩,挺花心思的。唉,你要是能把算計這種事的心思放在工作上,至於現在這樣嘛。誠懇道歉的王自健都上春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