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18年向國家納稅516億元,穩居互聯網行業納稅第一名,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最近經常看到銀行有多賺錢,工商日賺8億,建行日賺7億,大家感慨萬千。

今天,阿里巴巴公佈,2018全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按天計算的話,平均每天納稅超1.4億元。

這個消息簡直是滿滿的正能量,讓那些說阿里是外資企業,只給外國納稅的人,說馬雲剝離蟻金服不誠信的人,驚得無法合攏嘴巴。

據公開資料顯示,阿里納稅額連年上升,今年更是創出歷史新高。這一方面說明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經營情況逐年向好,另一方面說明我國整體市場環境不錯,再一方面說明國家稅收進一步充實。

但是,我記得去年三季度螞蟻金服還是虧損的,而其競爭對手卻大幅度盈利。當時有人不解,認為螞蟻金服怎麼會虧損呢?原因主要是營銷費用和紅包等因素導致略虧,但是,螞蟻金服的納稅卻扳回了一局,這正是馬雲的過人之處。

螞蟻金服還未上市,目前要的不是利潤,而是發展空間,所以螞蟻金服大力推廣花唄、餘額寶等業務,把所有的利潤“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裝到自己腰包裡,這體現了馬雲對客戶、對人民、對社會的情懷。

在稅收問題上,馬雲更是不含糊,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2018年納稅516億,相當於給86萬公務人員人均發放6萬元的工資,相當於建造一艘小型航空母艦,希望這些資金也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

也祝福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2019年取得更大成績,早日實現納稅過千億。


互金直通車


我覺得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格局以及胸懷是其他互聯網企業違法相比的,這點不論是從阿里巴巴的日常行為,還是從阿里巴巴的納稅都可以看出來。

2018年阿里巴巴累計向國家納稅516億。

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公佈了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同比增長40%,相當於整個2018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向國家納稅達到1.4億元,光一天納稅的金額就超過了很多互聯網企業一年的納稅額度。



而且從阿里巴巴公佈的數據來看,最近幾年阿里巴巴納稅一直都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長,2013年的時候,阿里巴巴的納稅額度只有70億元,但短短5年時間過去之後,這一納稅額度就達到了516億,相當於5年時間增長了7.3倍。

阿里巴巴的鉅額稅收不僅體現企業的規模,更體現的是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

可能說馬雲偉大,有人會說在拍馬屁,但從阿里巴巴以及馬雲的種種表現來看,馬雲確實是很牛逼的人,馬雲和阿里巴巴在發展當中確實以高度的責任承擔起了企業應該有的社會責任,這一點從阿里巴巴的納稅以及一些社會活動可以看出。

2018年阿里巴巴的營業收入估計只有3500億左右,相比來說,阿里巴巴的老對手京東的營業收入就超過了4600億,但京東2018年到底交了多少稅我們暫時不知道,但前幾年京東的納稅額是非常少的,就連一箇中小企業都比不了。

還有最近跟阿里巴巴槓上的美團,其2018年的營業收入是652.3億元,但虧損就達到了85.2億元,至於2018年美團交了多少稅,他也沒說,但我估計應該很少。

為什麼要拿京東和美團跟阿里巴巴相對比呢?因為京東美團最近幾年營業收入發展都很快,按理來說,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納稅應該與營業收入同步增長才對,但遺憾的是,我們看到有些企業營業規模不斷的增長,獲得的利潤卻不斷拿去投資別的領域,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按照某些企業的做法,其實阿里巴巴也可以參考他們的做法,每年從鉅額利潤當中拿大部分的錢去投資,然後造成造成財務報表上的虧損,從而達到少交稅的目的。

但阿里巴巴沒有這麼做,我們看到的是阿里巴巴每年的納稅更大,營業收入的增長是成正比的,甚至納稅的速度比營業額的增長速度還快,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在成長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承擔企業相應的社會責任,我覺得這才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值得大家尊重的地方。

所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以阿里巴巴為榜樣,不要單單的想著自己盈利,自己賺的錢多,把錢用來擴大自己的規模。而是要勇敢的積極的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同時應該交更多的稅,做更多的慈善,以回饋廣大用戶對他們的支持,這樣的企業才會得到用戶的長久支持,企業才能夠獲得長遠健康發展。


貸款教授


阿里巴巴2018年收入2.26萬億,要交五百六十億元的稅。


這要交的錢在我們眼中可能是十幾輩子都賺不了的。

但如果是阿里巴巴這個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來說每年都收入都是過萬億的,而且每年都在增長。今年的兩會當中也提到了稅收費用,而且承諾今年降低3000多億元非稅負擔,降低各公司的非稅費用。



我們也都知道,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等都有許許多多的公益活動,其中最具有影響力是螞蟻森林,阿里每年交的稅在行業內也是最多的。


說到這我又想起了范冰冰的偷稅漏稅事件,一個每年收入都那麼高的都在想著偷稅漏稅。

所以期望有能力的人,就儘可能多付出一點吧。


Shy子月


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公佈了 2018 全年納稅金額: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 516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這意味著 2018 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納稅超1.4 億元。

看到這則新聞,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牛逼,不愧是阿里,不愧是風清揚,但是從這個納稅信息裡,我們可以看出以下三個問題:

高嗎?

說實話,單看數據很高,但是如果考慮到現實中受互聯網衝擊導致的實體破產企業、店鋪等等,或許這個金額並不算高,這個其實有點類似於將從前分散的N多實體的納稅金額集合成了阿里一家的納稅金額。

對於同業

相對於同業來說,阿里巴巴又是偉大的,目前的互聯網企業裡,能對外定期發佈納稅數據,總結社會貢獻,也就阿里一家了,單說與阿里其名的騰訊,在納稅方面的宣傳尤其低調,網上能夠找到的線索,只有2016年及2017年深圳市南山納稅百強企業名單,不過兩年的名單裡第一都不是騰訊。

PS:2017年全年,騰訊的營收為2377.6億元,實現淨利潤715億元;2018財年(阿里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2018財年計算方式為從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502.66億元,淨利潤614.12億元。兩者不相上下。

不過無論如何,騰訊最少還是有上當地的納稅榜,這個相比滴滴、美團這些收取高額佣金,卻年年出現淨虧損,逃避納稅的企業來說,無疑又良心多了。要知道滴滴及美團這些企業每年的收入都是在高速增長,理論上營收越高,納稅金額要越多的,但是它們卻通過各種手段(比如投資或者號稱補貼給司機和騎手)等造成報表的鉅虧。故而,對比同業來說,阿里巴巴無疑是一家良心的企業。

納稅額

上述我們說過,2018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502.66億元,淨利潤614.12億元。即使不看今年,以去年的2017年為例,納稅額為366億元,佔利潤的比重約60%,所以可以看到稅負是比較高的,這也是我國最近兩年一直在進行減稅的一個原因。


鯉行者


馬雲當年創辦阿里時,曾說過要今後要每天納稅100萬,按這個標準看的話,2018年阿里的納稅金額已經遠遠超過了馬雲當年的目標,可喜可賀。

按現在全年516億元計算,阿里平均每天的納稅金額為1.44億,比當年馬雲的目標整整高了140多倍。如此鉅額的納稅金額也顯示出了阿里強勁的賺錢能力,2018年整個阿里系的營收2502億人民幣,雖然總數是不如騰訊的,但是在納稅這塊依舊超過了騰訊,穩坐互聯網納稅頭把交椅當之無愧。

繳納稅收的多寡不僅顯示了阿里的賺錢能力,同時也體現了阿里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貢獻。稅收本質就是取之於民後用之於民,更是要造福與民,現在國家正是大發展之際,尤其是產業轉型,消滅貧困地區等等,各方面都需要使用資金,稅收不僅能有力增強社會領域的服務供給能力,同時更能提升服務品質、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創造了條件。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類似阿里這樣的互聯網納稅大戶,在滿足用戶需求,及大量賺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再為國家建設奉獻資金添磚加瓦。此外,阿里出現的如此多的納稅金額,也表明互聯網企業能和傳統企業一樣,成為納稅大戶。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企業的納稅絕對值和傳統行業企業的納稅還是有些差距,比如2018年納稅超千億的有中國平安,萬科納稅金額565.62億,可見金融和房產這兩塊還是挺賺錢。此外,華為2018年納稅710億,綜合來看,我國的科技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依舊不夠賺錢,不知道哪天能全面超越。



羅氏蟲社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 2018 年納稅額度達到了 516 億,平均每月納稅額度達到了 43 億 ,平均每天納稅 1.4 億!這是讓大眾歎為觀止的數據,也是讓眾多企業望塵莫及的數據。




阿里巴巴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從阿里納稅的額度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能力越大,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越大”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其實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企業的翹楚,除了納稅以外,也一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作出貢獻。支付寶中有醒目的“支付寶公益”欄目,而且螞蟻莊園、相互寶也是在致力於減輕大眾的負擔,使用互聯網把千家萬戶的愛心連接在一起,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關懷。


螞蟻森林更是彰顯出阿里致力於綠色環保、共建美好家園的殷切期望。通過產品的引導,讓大眾開始對於環境保護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認識,阿里通過自己的平臺和行動為遏制西北荒漠化貢獻了一份莫大的努力。

(阿里巴巴 2018 年納稅成績單)



同樣是互聯網的大咖,騰訊卻沒有阿里這麼好的口碑

阿里和騰訊雖然都是時下互聯網企業的“排頭兵”,但是他們的口碑和形象確是有著天壤之別。遊戲起家的騰訊可謂是各位家長的“心頭之恨”,毒害了千千萬萬尚且在學校學習的學生,讓很多學生沉迷於網絡,荒廢了學業、糟蹋了寶貴的青春和人生。


很多家長談及遊戲,無不會撕心裂肺的痛,不知道如何去引導自己的孩子脫離“遊戲成癮”的泥沼。


甚至還有不少熊孩子會把父母的血汗錢都拿去充值遊戲,購買更加高大上的裝備,以比來滿足自己空洞的內心。


相比於騰訊阿里的口碑實在是好的沒話說。馬雲爸爸的口頭禪是: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以自己的平臺為基礎,給大眾提供造富的機會,這種博大的胸懷和胸襟不免讓人為之驚歎、折服。




浮雲君不禁聯想到很多有錢人明明從國內賺取了很多財富,但是絲毫沒有想過要回饋於大眾,缺乏必要的感恩之心和社會責任感,自己富了就帶著資金移民了,甚至都不願意再繼續以中國人的身份活下去了,這又是何等的悲哀。。。


有時候浮雲君也會忍不住這樣想:要是馬雲能多執掌阿里幾年是否他會書寫更多的傳奇,為大眾謀取更多的福利和好處?可惜,一切都是幻想而已,今年 2019 年的教師節,就是馬雲退休離任的時候。


浮雲視界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回饋於祖國,沒毛病!!

阿里巴巴公佈,2018全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這意味著2018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納稅超1.4億元。阿里巴巴成立之初曾提出每天要納稅一百萬,現在不僅百倍實現當年願望,而且還在逐年高速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阿里巴巴納稅超70億元,是國內納稅最多的互聯網公司;2014年阿里巴巴納稅109億元,成為國內首家納稅超百億的互聯網公司。到2018年,阿里巴巴的納稅額達5年前的7.3倍。


只能說當一個企業和一個領單人的能力越大,他給與社會和國家的貢獻也就越多,那麼自然而然在社會上的低位也就越來越高,甚至國家給予的輔助,綠色通道也會越來越通暢,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更是一種互利互惠的良好模式!

就好比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經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認為自己納稅還是太少,並表示自己不配擁有目前的財富。據報道,現年63歲的比爾·蓋茨身家約730億英鎊。但他仍表示,“我已經納稅超過100億美元,但是我應該繳納地更多。”


所以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甚至現在接手的張勇來說,他們確實希望自己能夠給國家納更多的稅,這樣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收入越來越高,在國內的地位也越來越無法撼動!

要知道,當一個企業一年給國家納1000萬的時候,可能看不到你的存在;但是當一個企業給國家納1個億的時候,國家可能會感激你這個企業做出的貢獻;而當一個企業給國家一年納稅516億的時候,國家則會離開不你,非常需要你,甚至更多地扶持於你,華為就是一個好例子!只能說阿里巴巴確實厲害,一年納的稅足夠養活數億人!


琅琊榜首張大仙


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大的數字經濟體,納稅這麼多是理所應當,也是實至名歸。這也算是給網購正了名,以前總有人說電商企業不交稅、交稅少。實際上,除了阿里巴巴、蘇寧、京東這樣的平臺交稅外,平臺上的賣家只要是註冊公司的,也都是交稅的。平臺帶動的賣家企業交稅應該一定會更多更多。


海哥商業觀察


說阿里巴巴交了516億其實是不正確的,他只是一個平臺,實際上是千千萬萬個個體商店交的稅。


流年174200574


經營納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國家制度保障,國內市場環境,讓企業有活力!正常納稅不是利潤捐獻,扯什麼格局、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