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國內的飲料行業發展起來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市場上80%飲料產品是汽水,到健力寶,再到娃哈哈等國產飲料撐起了上世紀國內飲料行業近20年的發展史。直到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紅牛等國際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快速發展,導致國內很多飲料公司都面臨著嚴峻的行業形勢,如娃哈哈、匯源果汁等。

在2010年之前,匯源果汁的創始人朱新禮是很多創業者心中的標杆。朱新禮出生于山東一個小縣城,在40歲之前都是擁有一份穩健體面的鐵飯碗工作。當時改革開放的熱潮不斷卷席年輕人的熱血,包括朱新禮在內的很多人,都放棄了鐵飯碗開始下海經商。

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朱新禮接手了一個之前有了解的一個縣辦水果罐頭廠,這個工廠同當時大多數工廠一樣,已經負債上千萬,瀕臨倒閉。因為缺口太大,朱新禮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選擇了採用補償貿易的方法,將生產的濃縮蘋果汁,帶出了國門,去德國參加會展,就這樣一次一次,朱新禮的濃縮果汁有了一定名氣。

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朱新禮最開始穩健地擴展著工廠,將產品從國內的北京開始,慢慢地打開了國內和國外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匯源果汁的產品出口超30個國家。在21世紀初,匯源果汁發展成為濃縮果汁的幸運兒,統一、達能、德隆等投資或者食品飲料公司都與匯源達成合作,或者相互入股,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上市,上市當日股票就漲了1.66倍。

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匯源發展的勢頭猛烈,同樣也驚動了對手可口可樂。2008年,可口可樂想要以24億美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發行的股票,但是當消息傳出後,社會反響比較大,最終,這個收購案被否定。但是,其實,可口可樂早做了兩手準備,在2004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美汁源,同樣佈局濃縮飲料上。

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隨著收購失敗,可口可樂把更多精力也放在了產品研發上。2005年美汁源推出果粒橙受到了市場認可,隨後又推出了相應的產品系列,到2010年,美汁源品牌價值達10億美元。但是,對於匯源果汁來說,2012年則開始不斷虧損。從2011年到2016年,連續虧損6年,到2017年,美汁源在濃縮行業也全面打敗匯源果汁。

在2018年7月更被爆出,到2020年會有退市風險。朱新禮則從一代的創業偶像變成了被學習經驗的對象。然而,匯源果汁的沒落,不能讓可口可樂背鍋。最主要的原因莫過於2條。

錯失巨頭收購,又被其子品牌打敗,這家公司連虧6年陷退市危機

一方面是,朱新禮的膨脹。在2010年前後,匯源果汁發展勢頭過猛,銷量和市場佔有率遠高於市場同行,朱新禮擴張,建廠開始盲目起來。最後市場飽和,工廠閒置,員工超萬,盲擴張後的資金鍊和淨利潤就比較難看。

另一方面則是,產品缺乏創新。當農夫山泉、達能等通過多品牌效應,通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爭奪年輕人的市場時,匯源仍然堅守傳統定位,然而濃縮產品的終端早已發生了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