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手術會殘廢,堅決到外面敷藥,反而說醫生只會騙錢的,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這個問題問得好,工作多年診治病人無數,絕大部分病人和家屬都是很好溝通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讓人無語之人,就好比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



想起了以前做住院醫的時候,因為當時本院急診外科無固定人員,基本上各個外科派人去輪轉(一般是半年),每天接診各種外傷,腹痛,感染的病人;記得其中有一次接診到一名墜樓導致小腿脛腓骨粉碎性開放骨折,骨科會診後準備收住院手術,病人家屬聽說要手術就提出是否可以保守(使用石膏)治療,反覆告知病情後家屬提出要返回當地醫院治療,好吧簽字後自動出院。想不到的是,😳過了一個禮拜患者再次返院就診,此君回去後找當地一私人骨科診所給予“祖傳療法”,外用藥膏配合夾板,回到我院就診時已經出現感染性休克(差點就掛了),家屬還大言不慚說之前你們醫生怎麼不勸其手術……


古人云:醫乃仁術。醫生應該以最大的努力為公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醫生有兩種手段能治病,一是用藥(其中也包括手術),二是語言”,這裡說的語言就是醫患溝通,是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與患者及其家屬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醫患之間構築的一座特殊雙向交流的橋樑。但是時至今日,誠信的缺失讓題主所說的情況比比皆是,這值得讓人思考!


醫家兄弟


心情就是五味雜陳

不過對於題主的問題要就事論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我們遇到骨折的病人,按照教科書的手術適應症是應該手術的,對話如下:

醫生:從目前來看需要手術

病人:手術多少錢

醫生:xxx錢

病人:那麼多啊,如果不做手術呢?能不能癒合?

醫生:不做的話會骨折斷端移開就會畸形癒合,以後會影響正常生活

病人:意思是影響不是很大咯,我會保護好不讓他它移開

醫生:……

然後病人就會去外面敷中藥(大部分病人會把石膏拆除),3月後來複查,骨折處對位對線尚可(有一點運氣成分,石膏固定不佳骨折很容易移開),找到醫生

病人:現在怎麼樣

醫生:從片子來看還可以

病人會長鬆一口氣說:那敷中藥效果還可以,醫生你是不知道我家裡還有兩個大學生要供,實在是有苦衷,醫生我現在需要注意什麼

醫生會聽後告知一系列後繼康復建議。

暫且不去推測這個病人會不會私下評價醫院騙錢,也不去評價中藥外敷有沒有作用,只是想和大家分享病人和醫生的心理活動變化,病人從最初的疑慮無助到最後的鬆一口氣之後打開心扉,醫生也從最初的無解到最後的欣慰,病人的治療結局尚且令人滿意,儘管大部分病人沒有這麼幸運(很多留下殘疾,暫且不表),只是想說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臆測任何人的舉措,‘子非魚,焉知魚之所想’,作為病人需把持素質,作為醫生需恪守職業道德,人活世間,都會當一次病人,學會換位,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一般情況下碰到這種病人的話,我會仔細和他講清楚他的病情,如果這種疾病不治療的話,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如果病人堅決不接受說醫生是不是想恐嚇他們,騙他們住院好收多錢,想要到外面找中醫治療。

我會很仔細告訴他,也許中醫可能會治好這個病,但是這種中醫醫生的話太少了,比中彩票還要困難,如果你在外面被人騙了,那到時候更麻煩,錢花掉了,病情耽誤了,沒治好。

而且會交代他,如果你不相信我們這裡的診斷,也可以到上級醫院去進一步診療。

同時仔細問一下他是不是有什麼困難,是不是經濟方面有問題,如果是,可以介紹他們去搞那些輕鬆籌啊什麼之類的。

通過以上幾次交代病人還是堅決不同意住院,要求到外面敷藥治療的話,那我就會把這個疾病以及未經治療可能出現的後果詳細寫在紙上,然後寫上已經將病情詳細告訴患者,患者表示明白,然後拒絕在我院治療,並且患者願意承擔由此導致的一切後果,簽字,然後他要去哪裡治療就去哪裡治療。

已經反覆解釋做工作,病人都是不能接受,那就要做好文書工作,以免產生醫療糾紛。

現在有電腦就很方便,幾乎我們科常見的疾病都做了模板,如果你不想治療,把電腦的模板調出來一打印,讓他籤個字。


勤快的小醫生謀事在人


我會覺得,我去,這醫生乾的太失敗了,本來應該是病人最信任的人,怎麼就成了這樣那?是病人們都有毛病了嗎?腦子壞掉了嗎?醫者父母心啊,醫生給你看病都是以你父母的心情在給你看啊,你們的病痛就像疼在我們得孩子身上一樣啊……還有一句話,叫吃一塹,長一智。患者別的智不長,偏偏長了不相信醫生的智,為什麼?吃醫生的虧吃多了……這就好比,自己地上摔了一跤,家長手裡拿著小棍,背在身後,喊你過去,說不打你……本來自己的問題不大,但是醫生還要給你一棒子,還要把你騙過去,一次可能,兩次可能,第三次就不可能成功了,這時候你感慨,怎麼孩子們都這麼不好管了?病人們怎麼都不相信醫生那?孩子還不相信父母那,還不是被騙的……


齊暢飲


如果我在出門診或者在病區查房(沒錯,藥學也要查房的,每天兩小時走下來,哭嘰嘰),遇到這種理論肯定是堅決勸阻的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真的遇到過,不過我遇到的兩例都是老阿姨,感覺缺乏溝通和疏散渠道,在我笑眯眯的話聊十分鐘以後,都表示繼續來兩個治療週期看看,還表示我有耐心,態度好,他們心裡疑慮少了等等(不是我閒,這是我的工作啊親,讓患者接受藥物和規範藥療方案,你在外面敷仙丹在我們看來也是非規範用藥啊親(●—●))

如果在外面誰這麼說,支持您的想法,是,對,您的自由,敷草只要成本價3888,看您面善打七折,不收手工費,只要智商稅。啊,呸,您看我又懟上了,您對,去吧去吧,祝好。

畢竟早已過了那種深恨對方無知的熱血年華,為了這種勸人保命的事被人罵的次數太多,深感不值得,只餘對人權以及思想之自由的無聲捍衛。


懸葫問藥


從職業的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議,至於是否被採納,無需掛在心上。

心理上承受不了患者的言語只是因心理上迫切,期望值太高了,指望著這樣的患者與你同步從而接受你的建議。

另外,不要用絕對的或必然的語氣或語言表達你的判斷,凡事總有例外。



Dr孫建峰


常常和患者談話,間或遇到問題中所講的這種情況,可以用幾個成語形容這個時候的心情:講著講著就真的是有種欲哭無淚、痛心疾首的感覺,到最後就成了咋能這麼頑固不化,不可理喻,能做的也只有是讓TA悉聽尊便了;有的患者是經濟的原因,不是認知問題,就有無可奈何、哀其不幸、垂頭喪氣的感覺。有些時候交流過後,患者能夠明白了,就是柳暗花明、如釋重負的感覺。


梁培禾醫生


我親自體驗的事實:四年前我左腿的股骨頭疼痛,通過X照片為壞死初期。西醫要我做手術打鋼釘,我拒絕了,我用中藥調理半年後股骨疼痛消降!四川有句俗話找到醫生就是病找到道師就是罄。所以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荒石55215848


這樣的醫生我遇到過。有一天,我的中指意外刮傷,出了不少的血,我自己去的醫院。

在門診來了一個外科醫生,一定 堅決 必須要中指截肢!因為沒有傷到骨頭,我在門診只是包紮了一下,臨出門,背後的醫生飄出了一句話:出了問題你自己負完全責任!


中華文明網


你難道不騙錢嗎?

難道你免費不成?

除了手術,你還能幹什麼?

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你們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