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LTE高速率模式?和普通載波聚合有什麼不同?

中原唐哲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的LTE高速率模式,是包含載波聚合的,但是要比載波聚合多一些其他的東西。

3G時代是高通的時代,開始的時候全部的3G標準都是基於CDMA的。

3G時代有三個最初的標準,分別是我國提出的TD-SCDMA、歐洲推出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這三個標準都是基於CDMA的,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2/3G過渡的期間,某種程度是上通信業被高通誤導了,認為CDMA是唯一可以解決同頻複用的方案。但是這種情況在來自IT業的Wimax強行推開了國際標準的大門,成為了第四個3G標準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OFDM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引入了OFDM的UMTS開始演進,也就有了我們熟悉的LTE,運營商為了強調LTE和3G標準的不同,就把它稱為4G。但是ITU(國際電聯)沒有認可這個標準,而提出了更高要求的IMT-Advanced,於是LTE繼續演進,到了3GPP R10標準才正式的滿足了ITU的標準,成為了正式的4G標準。不過這個LTe-A被運營商成為4G+。

LTE一直在演進,4G+引入的技術也比較多,其中比較為大家熟知的就是CA(載波聚合)。

3GPP R10主要包括:增強型上行鏈路多址、MIMO增強(基站8*8 MIMO,終端4*4 MIMO),中繼(Relay)、增強型小區干擾協調(eICIC)、載波聚合(CA)、異構網絡(宏站和小基站組網)、增強型SON(自組織網絡)。

3GPP R11、R12、R13還進一步的提出了多種增強型載波聚合。

並且在3GPP R13中還提出了增強的多用戶傳輸技術。

華為Mate 20 Pro裡所指的Cat 16/Cat18的終端等級則分別是3GPP R12/3GPP R13中提出的。

華為Mate 20 Pro支持Cat.16/Cat.18,下載可以達到1.2Gbps,不過這個是在4*4 MIMO,256QAM,3CC下才可以達到的峰值下載速度。

目前國內運營商還沒有部署可以支持1.2Gbps的被稱為4.5G的網絡,所以,找個開關打開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現在國內的運營商,CA(載波聚合)部署的基本是2CC,而且也不是全部的基站都部署了,而且支持4*4 MIMO的基站也並不是很多,這樣一來,手機下載想要達到1.2Gbps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在現在網是否需要打開這個高速開關的答案是沒有必要打開,因為網絡不支持,打開了也沒有用。隨著三大運營商的4G+網絡部署,或許未來有一天可以用到他。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首先,什麼是載波聚合?

CA(載波聚合)功能可以支持連續或非連續載波聚合,每個載波最大可以使用的資源是110個RB。每個用戶在每個載波上使用獨立的HARQ實體,每個傳輸塊只能映射到特定的一個載波上。每個載波上面的PDCCH信道相互獨立,可以重用R8版本的設計,使用每個載波的PDCCH為每個載波的PDSCH和PUSCH信道分配資源。也可以使用CIF域利用一個載波上的PDCCH信道調度多個載波的上下行資源分配。

簡單來說,信號是通過電磁波傳輸的,而電磁波的頻率、振幅將其分成了N個信道,通常來說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就是載波,就像一根粗細固定,長度無限的水管。

到此,很多人應該心裡有眉目了,過去一條信息只會在一個頻率的載波上進行傳輸,但如果附近有其他頻率的空閒載波,為啥不利用起來呢?於是載波聚合就把多個載波捆到了一起,通俗來說信息=水,載波=粗細固定的水管,細水管流水很慢,把水管加粗不就快了嗎?但是細水管不能直接加粗,因為規格型號都固定了,所以就把不同粗細的管子捆到一起,變相加粗了這根管子。

所以,載波聚合技術對網速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高端旗艦機應該都是支持的。

至於LTE其實和載波聚合沒有直接關係,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與3G採用的CDMA技術不同,LTE以OFDM(正交頻分多址)和MIMO(多輸入多輸出天線)技術為基礎,頻譜效率是3G增強技術的2~3倍。LTE是一種通訊標準,要求在20MHz頻譜帶寬能夠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

總的來說LTE提供了更粗流速更快的的水管,而載波聚合能把水管聚合到一起,可謂是如虎添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