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雲金、高曉攀、苗阜、王玥波、盧鑫、玉浩、金菲、陳曦加入德雲社,那會是什麼景象?

主洗


提主所列舉的這些年輕相聲演員,確實都是當今相聲界的翹楚,接觸人物可以互相合作,但並不一定非要歸入一個團體中。如果真的都加入德雲社,他們也許就沒有目前這麼突出了。

在德雲社橫空出世之前,民營相聲團體不成氣候,觀眾平時看到的相聲演員絕大多數都屬於院團,吃的都是體制內的飯。那時候如果一家團體要發展壯大,確實需要吸納各方面人才。就拿侯耀文生前所在的鐵路文工團說唱團來說,侯耀文就力主打造一支國內最好的相聲隊伍,把奇志、馬雲路等很多人招致麾下,後來還調郭德綱和于謙,只是郭德綱一直沒有辦進去。

而今已經不太一樣,自從德雲社壯大之後,全國民營相聲小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儘管並非所有花朵都盛放,但畢竟改變了過去體制內院團獨大的局面。在這種情勢之下,演員變得相對自由,自己成了角兒就自行創品牌成為一種可能,比如高曉攀和曹雲金。

這些相聲界的佼佼者當然可以展開合作,但如果要讓他們從自己做主的團體進入寄人籬下的團體,沒有必要,而且他們也不會適應,反而不利於相聲和他們本人的發展。

公司可能是越大越好,民間相聲團體就不一定是這樣了。

如果這些人真的脫離目前團體進德雲社,過不了多長時間可能也會產生矛盾退出來,何必呢?散是滿天星,多好。


鄭捕頭


這種事情絕不會發生,在德雲社最低俗的時候,這些當年的臺柱子,都躲避郭德綱跟躲瘟疫似的,我看過當年郭德綱的慘狀,一個人說評書,帶著一幫小孩,有郭麒麟,燒餅,陶陽,孟鶴堂,張雲雷,岳雲鵬等不出名的小演員,躲開北京,到地方臺露面,看到10年前,這些孩子的生澀的演出,我真的想哭,10年阿,郭德綱一個人扛著德雲社大旗,一邊說相聲,一邊交徒弟,一邊打官司,一邊跟主流相聲界,叛逃者對罵。當時想治他於死地,現在形式好了,德雲社有錢了,想回來?郭德綱大肚,讓他們回來,我們剛絲都不同意,這樣的人的相聲,說的再好,我們也笑不出來。


中原臥虎


首先需要提出的是: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正如有古話說的:一隻獨秀不是春,滿園花開春來到。相聲的發展也不是靠一個德雲社就能撐起來的。各地的觀眾聽相聲的口味還是有些許的去別的,這正像你讓全聚德去收購東來順一樣,有點得不償失了。另外以上幾人都是相聲界的翹楚,更有一番特別的經歷。

一:高曉攀

首先,高曉攀的老師是馮春嶺,輩分比郭德綱還要高。其次:高曉攀在2008年就成立了“嘻哈包袱鋪”,上過春晚、演過電影電視劇。可謂多席發展。各位想想:假如他加入德雲社能有這樣的成績嗎?

二:金菲,陳曦。

首先,這兩位是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的演員及股東,在今年熱播的《相聲有新人》中聲名鵲起。同為80後年輕人都是不受約束慣了,現在你讓他加入德雲社去當小師弟,我想根本就沒有可能吧。況且,金菲好像是和郭德綱平輩的存在。

三:苗阜,王生。

這兩人接觸相聲的時間甚至比郭德綱還要早,所創辦的青曲舍比德雲社還要悠久,堪稱南派相聲的代表。甚至有傳聞,當時德雲社缺相聲段子的時候,還是苗阜仗義相助幫其度過難關。這種類似於恩人的存在又怎麼會加入德雲社呢?

四:王玥波。

在北京相聲圈出名的老前輩,如閒雲野鶴般的人物。和相聲相比,評書上面的成就更加的斐然。早年間,郭德綱就是為王玥波捧哏的存在。對於這種不受約束的存在,是不會加入什麼組織來提高知名度的。可以說:德雲社對待王玥波只有敬重和知遇之恩。

郭德綱的德雲社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相聲團體,全職相聲演員將近400人,也是目前唯一盈利的相聲團體。旗下“雲鶴九霄龍騰四海”8個字輩的傳人層出不窮。全國巡演更是場場爆滿,不得不佩服:郭班主不光相聲說的好,管理上面也是一把好手呀!

我不明白您為什麼還希望曹雲金加入德雲社,從這裡我也可以確定:您也不是真正瞭解相聲界,更加不瞭解德雲社的過往。呵呵。。可以百度一下的。


生活星扒客


那就成黑鳥集團了,和趙本山一樣讓東北二人轉藝人把東北農村人不好的習性帶到舞臺上,實實在在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文明素養程度,笑是藝術沒有錯,但中國人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及社會風氣往粗俗,低級的,野蠻化,市井,甚至是倒回農村化發展,滿街滿嘴的粗口,包括人的行為,舉止,說話方式等等,這給已步入全球化時代的中國人來說,從文明程度上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不反對給人帶來笑的人,是世俗的笑,還是高級的有價值,給人立德明志的笑,還希望國人好好的思考一下。希望中國人不要再野蠻化發展了,想要讓世界尊重你,不黑你,不嘲諷你,必須要從細節做起,溫良恭儉,禮儀廉恥,同理心,敬畏心,道德觀是當代中國人需要找回來的東西


且聽風吟黎而憶止


很簡單,相聲將赴二人轉的後塵。走向低俗,似是而非,無法拯救。

二人轉的趙家班,相聲的郭家幫。把中國傳統文化糟改的一塌糊塗。還一個個自詡“名”、“家”“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創新發展,但必須是在繼承傳承的基礎上,否則都只能是噱頭,搞笑。

以上觀點僅代表本人個人看法。


瀟湘無淚1


先嘀咕一句:為什麼沒有天津園子裡的呢?

天津園子有不少後進,可不比題目中的幾位差。


題目中的這套陣容,當然和以前的天曲、北曲沒法比,更加比不了解放前的啟明、晨東。

下邊的照片是當初的啟明茶社,瞻仰瞻仰。


但是就橫面來說,題目中的幾位已經足夠強大。

九十年代之後,估計只有“中鐵文工說唱團”能出其右。

當年的中鐵說唱團,人丁極其茂盛。

侯三爺網羅了一大批相聲演員,其中有不少大能耐:

侯三爺和石富寬先生自不必說,

趙偉洲先生、劉洪沂先生、李嘉存先生、奇志大兵、笑林李國盛都是名角兒。

還有高玉慶牛成志、劉穎張浩楠、馬雲路劉際、陳寒柏王敏、賈倫、劉捷等一波年輕相聲演員。


再加上或簽約、或掛鉤的郭德綱于謙以及師勝傑先生等幾位。

可謂兵強馬壯,一時無兩。

可以說那時的中鐵說唱團,是當時最大的相聲群體。

這套陣容比起題目中的幾位,我覺著只強不弱。

可惜侯三爺去世後,煙消雲散……


最後,且不說題目中的那幾位,不可能湊一塊兒。

就算真湊一塊兒,不齊心協力好好幹,

還是都得泥。

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以上……


相聲沙彌


這個問題要逐一剖析,先說親郭派的,高曉攀是西河門說評書的徒弟,金菲晨曦是高曉攀嘻哈包袱鋪的也算是親郭派的,盧鑫玉浩是從青曲社出來的,老郭出資在西安開的相聲新勢力,且玉浩是老郭親師侄,關係匪淺,

再說說中間派的,王玥波曾經是老郭的逗哏,老郭說過給人捧哏十年,逗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其中就有王玥波王胖子,王玥波後來拜師連麗如和李菁一起,說評書才是王玥波的主業,不過我聽過,王玥波的評書無法引起我的進入情境,聽老一輩先生的評書聽的耳朵刁了,王玥波跟他師傅連老太太一樣總覺得自己很厲害卻沒有好好研究藝術。李菁現在重心也不在相聲上面,李菁重心是快板和評書,前段時間燒餅結婚李菁還去了,,即使出走也沒有說老郭不好的話,所以李菁也是中間派

再說說倒郭派,我覺得吧倒郭派的這幾個沒啥真本事整天蹭網又喜歡叫喚,有句俗話,咬人的狗不叫,狼吃人從不拉開架勢叫兩聲再上去,作為倒郭派,沒啥好點評的還浪費筆墨,幹那些事都能看得到,不予評價就是最毒的評價


80後YAN先生


首先,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發生!其次,有這個必要嗎?2018年德雲社大型商演有8個組合,郭德綱岳雲鵬屬於映象級別的,國內外5000人左右的大場地。張雲雷孟鶴堂演出場次最多,張雲雷更是誕生了雲雷灰的名詞,孟鶴堂也即將步張雲雷的後塵,明年兩個人有可能升級為體育館規模。張鶴倫今年多在德雲社大型企業邀請演出,但歲末將有南京福州廈門的大型商演,其中南京是在五臺山體育館。郭麒麟燒餅由於兼顧綜藝電影等沒人只有幾場商演。謝金張九齡的德雲三寶組合,上半年也就賣6成票,但由於相聲有新人下半年卻是一票難求,張九齡還在天津開了個人商演並大獲全勝。再看看小編說的這幾個人,苗阜盧鑫的商演規模場次要排在孟鶴堂的後面,屬於中等偏下水平,高曉攀只能拿低票價競爭了!至於曹金每年只開封箱和開箱!剩下的就無關緊要了!這些人如果到了德雲社既不能增加效益又存在著不安定因素,德雲社吃飽撐的才把他們邀請進來了!


手機用戶80393579864


說實話,看到這個問題,個人感覺只能“呵呵”,題主把相聲圈看的太簡單了,如果這些人都加入德雲社,恐怕德雲社這個小廟容不了這麼多大菩薩,最後很可能分崩離析,所以說他們還是好好幹自己的事兒,別來糟蹋德雲社的好。

曹金原本就是德雲社的人,而且還是郭德綱的小舅子,本來看德雲社就跟自家買賣一樣,沒想到人家覺得德雲社招不開他了,等到德雲社遇到困難直接單飛,飛了之後還不念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好,甚至還跟郭德綱隔網開撕,衝這不尊長的勁兒就不能把他再弄回來,當年他帶著劉藝離開,現在劉藝在哪兒還有人知道嗎?萬一曹金回到德雲社再拐走幾個人,老郭上哪兒哭去?

苗阜可是青曲社的創始人,先不說抱著姜昆大腿的苗阜敢不敢加盟德雲社,就是他真加入了那就相當於青曲社併入了德雲社,德雲社裡郭麒麟、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可都是角兒,青曲社除了苗阜、王聲還有誰呢?這些人要進了德雲社商演帶不出去,還要管吃管住,郭德綱的產業還不給敗光了?

王玥波、高曉攀、盧鑫、玉浩、金菲、陳曦他們雖然沒以上兩位那麼誇張,但是畢竟人家都有自己的產業,而且表演風格跟德雲社也有較大差別,偶爾客串或許還行,時間長了肯定也搭不到一塊兒,您還是別盼著這幫人進德雲社折騰了。

(LS)


捕魚小分隊


毛澤東主席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正式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如果這些人全部在一個團體,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一個團體中存在的個性人物太多,會更加難管理,甚至還會出現互相不服,互相之間不服的現象也好更多的湧現,因為人更多的是利己妒他的人。

還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都聽過吧,一旦都加入德雲社,再不好管理的情況下,可能會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社會的輿論肯定都是指向德雲社而非個人的,會對德雲好口碑帶來影響。

再有,人多了難免會顧此失彼,照顧不到,有可能讓大家有懷才不遇之感。

反而如果社會上可以多幾個相聲團體,互相之間競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相聲文化的長久流傳不是壞事。

更好的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跟計劃,不要隨波逐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