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母乳餵養的寶媽大都有過被咬的經歷,寶寶上一秒還乖乖地吃著母乳,下一秒就兇相畢露,狠狠地咬著乳頭,不肯鬆口,疼得寶媽哇哇大叫,寶寶卻是一臉無辜的樣子,有時還會淘氣地咯咯笑起來。

我家兩個寶寶長牙都不算早,都是七個多月開始長牙的,所以,被咬的經歷也遲一些,算是一大幸事吧。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牙床會有痠痛、發癢等不舒服的感覺,而“咬”這個動作能夠緩解不適,寶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牙膠,用於磨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被咬的次數了。

寶寶咬人的這一行為,寶媽常歸結於長牙的原因,其實遠不止這一個原因,寶寶咬人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看看下面的這些原因我們是不是忽視了呢?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一、寶寶處於口欲期

一歲以內的寶寶處於“口欲期”,弗洛伊德認為,“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惟一認識手段。”

對於嬰兒來說,他們的嘴巴要比手指敏感得多,所以,“咬”就成了他們探索世界的一個途徑,他們會咬任何能夠抓到的東西。

在寶寶眼裡,咬媽媽的乳頭、手臂與咬磨牙棒沒什麼不同,這只是一個遊戲,通過“咬”這個動作去體驗各種物品的軟硬度、質地,以及味道。

當寶寶把咬人當成一種實驗性的遊戲時,我們應該堅決地告訴寶寶,“這不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咬人會痛的”,也許寶寶並不能完全聽懂你的話,但你說話時嚴肅的語調和麵部表情,寶寶是能夠識別出來的,他會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二、寶寶特殊的交流方式

我家二寶一歲的時候,有一天我陪他讀繪本,那天他特別興奮,一會兒用手指指點點,一會兒又爬到我的背上,就在玩得十分盡興的時候,他突然咬住了我的手臂,那時他已經長了6顆牙,痛得我本能地哎呦了一聲,二寶卻咬得更加起勁了,咯咯地笑起來。

當時我對孩子的行為很不理解,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於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我有一個習慣,每次和二寶做遊戲的時候,我都會握著二寶的腳丫說,“寶寶,你看這是誰的腳丫啊,又白又胖,像個小豬蹄,媽媽要吃一口。”然後我便裝作要咬他的樣子,輕輕地吻一下他的腳丫。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二寶咬我其實是在模仿我咬他的樣子,來表達他對我的喜歡,在他看來,喜歡一個人就要咬他,他還完全弄不懂媽媽是假裝咬他,而不是真的咬他,他把咬人當成了一種交流方式。

如果你家的寶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咬人,你就應該停止用假裝咬寶寶的行為與他娛樂,寶寶的思維能力有限,他還不能判斷出這是在開玩笑。

當寶寶出現咬人的行為時,應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遞給他一個玩具,或者放一首兒歌。我們還要告訴他如何與別人交流,比如,“寶寶,我們握個手,交個朋友好嗎?”“寶寶,你要輕輕地摸摸媽媽的臉。”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三、表達和宣洩情緒

比如,當寶寶想拿他想要的東西時,但父母認為這個東西會對寶寶會造成傷害,不給他時,他就會非常生氣,通過諸如咬人、用腦袋撞人、抓人或打人的攻擊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通常寶寶會說話後,這種行為就會減少。

寶寶出現攻擊性行為後,我們應該保持嚴肅的表情,讓寶寶明白他的這個行為是不受歡迎的。有些父母看到寶寶忍俊不禁的表情和神態會眉開眼笑,這隻會助長寶寶的攻擊行為。糾正寶寶的攻擊性行為,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

最後,想提醒爸爸媽媽們一點,不要把寶寶咬人看成是野蠻行為,訓斥寶寶,寶寶的世界是單純而美好的,不能用我們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寶寶的行為。要糾正寶寶咬人的行為,平時要多觀察,瞭解寶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才能找出寶寶咬人背後的原因,以便能夠有針對性地改變寶寶的行為。

寶寶咬人不一定都是因為長牙,這3種原因你可能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