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在家是怎樣閱讀的?

天山雪蓮6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糖果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兒童的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幾乎可以記住一輩子,影響孩子一輩子。 -----蘇聯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

在21世紀飛速發展的今天,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越來越全面,對於0-6歲的孩子,閱讀能讓他們學習知識、奠定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但是比起安靜閱讀,孩子更偏向於電子設備和動畫片。所以就需要家長做出正確引導。

有很多媽媽疑惑,怎麼才讓孩子愛上閱讀?

<strong>

首先,陪伴很重要。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真的很重要。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不要拿起手機看個沒完,花一些時間,一心一意的陪孩子讀書,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喜歡爸爸媽媽陪著自己給自己讀故事的。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幸福感很高的事。孩子漸漸就會對閱讀感興趣。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是親子閱讀的最佳時間。在孩子睡覺之前給孩子讀讀繪本,對親子關係有很大的促進有很大作用。在陪孩子閱讀的同時,也是家長自我提升的過程,要好好珍惜這段時間,不要把閱讀當成一種要完成的任務,時間飛逝,孩子在不經意間長大,家長應該多花點心思,不要錯過孩子的成長過程。

再有,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有的家長剛開始就給孩子準備那些全是字的繪本,面對黑壓壓的全篇字,孩子又怎麼會喜歡閱讀呢?讀物的選擇上應該循序漸進,選擇那些文字簡短 ,有豐富的圖畫,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快速瞭解內容的繪本。根據孩子興趣愛好選擇書籍類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後,可以延伸到其它讀物。也可以適當讓孩子讀一些略微高於年齡段的書籍,不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孩子就會頻繁的閱讀,也更有興趣和樂意去閱讀。

最後,親子閱讀時間和場合不侷限。閱讀不要拘於特定的時間和場所,平時娛樂時間也可以閱讀,比如讓孩子閱讀家裡的電器說明書,然後告訴你電器的用法,這樣會使孩子有很大的自豪感,當他發現閱讀能讓自己變的變得自信後,會更喜歡閱讀。

閱讀是與無數智慧和高尚的人對話,從書中學會思考,感悟人生。通過讀書能激發求知慾、開發自學能力、提升學習效率。而與書為伴的習慣,一定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糖果媽媽,每天為您推薦安全實用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糖果媽媽


侄女剛念初中,是那種坐得住、耐心好的孩子。她性格外向,但從小就喜歡看書。於是我從來不催她閱讀。

我的方法是:給她很多書,從世界名著到漫畫,各種書都送給她,讓她挑自己喜歡的來讀。

雖然她的老師總是要求他們讀某個出版社、某個版本的書,但我從來不管這些,只要她喜歡就好。

畢竟,在我國,合法出版的書都可以讀。

侄女低年級的時候,說自己不認識字,每次讀到不懂的字就要查字典或者問別人,所以讀的很慢。我就建議她:不必從頭讀到尾,讀不懂的跳過去,等你把一本書讀完的時候,自然也就明白了。

當然,學會自己查字典,是個很好的習慣。

我的侄子則是坐不住的人,他剛上小學,不喜歡看書,繪本都懶得看,

我也從不強迫他閱讀。但沒有閱讀習慣,對他來說也非常不好——寫作文的時候,他的句子基本上是讀不通的。

我的方法是:引導,就像上臺階一樣、一步一步來。

1.從興趣入手,他喜歡恐龍,那我就帶他去看恐龍畫冊;

2.製造閱讀氛圍,週末帶他去圖書館,跟一群小朋友坐在一起。侄子自然是坐不住的,所以我必須得陪著他——我們一起看書,如果他不想看,我也不強迫,但必須坐在我旁邊,不能玩手機;

3.送書給他,讓他自己挑,我不干涉;

4.我讀書的時候,會講故事給他聽;然後我會要求他也給我講故事;

5.閱讀和寫作是不分家的,所以我還讓他每天寫日記,目的是培養寫作習慣;寫多少字倒是沒有硬性規定。如果寫滿100日記,我就獎勵他一個恐龍玩具。

這些零零碎碎的方法,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以下5點:

1.引導為主,不強迫;2.慢慢培養習慣;3.從興趣入手,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樂趣;4.不強迫,你不看我也不罵你;5.製造安靜的閱讀氛圍。

5分鐘讀書


我是從小很喜歡讀書的,但是我家孩子喜歡看動畫片,視頻,不愛讀書。這也是這一代孩子的普遍現象。

我認為閱讀是語文的基礎,讀的書多了,語文自然就好了。我家孩子語文基礎就比較差,我琢磨著是不愛讀書的原因,孩子看的書多,認識的字就多,總看字對字印象深刻就不會寫錯。知道的詞語多,有助於她的用詞和寫作。於是我想了幾個法子,效果不錯,僅供參考。

第一,不能開電視,得安安靜靜的。第二,我也不能玩手機,也要拿一本書來在她旁邊看。第三,我會先跟她玩一會兒成語接龍,她總想難住我,就會主動去書裡找詞語。第四,讓她把書中看到的故事給我講一遍,並誇獎她與她討論。久而久之,她自己反而喜歡看書了,不用我的陪伴了。


劉喬喬Q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大娃四年級,小娃兩週歲多。現在小的天天跟著大的看書。我家有個小書房,客廳有個小書櫃,書都是比較多的,現在還在根據需要不斷的增加。以我來看,以下三點好重要:

一是讀書興趣要從小培養。我大娃小時候條件有限,除了自己買的一些書,很多我都是去圖書館借的,要麼帶娃去圖書館看書,反正是創造條件多看書。

二是家長要創造環境。除了買書借書外,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孩子們在看書,你自己捧個手機玩,還孩子們還能專心看書麼?建議家長們多看書,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一般的深。

三是選擇合適的書籍。除了老師推薦的一部分書外,自己還上網查查適合自己孩子的書籍。我通常會在某東買書,遇到活動一買就好幾箱。平時做功課好重要,知道那些書要買的提前放到購物車了。


歲月靜好165505887


我家老公是個“書痴”類型的人設,從小至大,無書不樂,所以我家孩子從出生開始,他就各種挖空心思地去收羅、尋找各種適合孩子年齡的書籍,基本從1歲開始讀書了,各種大師的繪本,不停的往家買。

到現在孩子六歲了,家裡已經囤了幾千本繪本,玩具只有四個抽屜,書卻滿滿的幾個書架。

為了讓孩子愛上看書,我們倆也是基本不看電視,有空餘的時間就是拿本書在看,以至於孩子現在連吃飯都抱本書,邊吃邊看。

孩子基本都是有樣學樣的,說說練習小提琴,也是,我經常在她玩耍的時候去練習,她一聽就聽不下去了,非要過來給我當老師,就這樣,她就練琴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跳繩也是,經常帶她跟會跳繩的孩子一起玩,回到家我家孩子就要求默默努力,好好練習,要超越他們。

其實看書,學習都是同樣的道理,孩子看見你還有她的同伴們這幹什麼,他們會被環境侵染。


招風大耳


我家孩子以前非常不喜歡閱讀,甚至沒有閱讀的概念.因為他的心思一直在電腦、手機、遊戲上邊.之前小一些的時候並沒有太大在意.直到越來越大,發現他漸漸有些離不開這些電子產品.甚至產生一度的依賴性.作業也不認真完成.把所有時間都安排在些時間上邊,不僅耽誤影響了作業甚至有段時間對孩子的性格也造成了很大影響.不吃飯都可以,唯獨不能不看電視📺.

當然,這和我們之前的錯誤教育也有很大關係.所以為了幫助孩子改掉這些不好的習慣.我們家長也參與進來,我的參與程度要>孩子爸爸.畢竟他的工作時間比較忙.還是我陪著孩子的時間多些.期間為了幫助孩子有個好習慣的開始,中間的心酸也是不言而喻.還好,現在切基本恢復正常,現在也漸漸開始讀自己喜歡的書.但還未有做筆記的習慣.我相信只要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好.

下面我把這段時間的過程給大家分享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孩子現在上四年級,不太喜歡讓他讀一些文字少的圖書,感覺年齡在那本應該脫離那些類似漫畫的書,只不過因為以前的閱讀習慣還未養成,所以在買書時還是選擇了一些他自己能接受的書本 .首選的 米小圈,這類圖書也是看到有人推薦據說對孩子寫日記或者作文類有所幫助.他是按年級分類,去年才開始買,今年又買來一套成語類的,目前為止他還是比較喜歡這套書.反覆看了不知多少遍.

2.對於上學時偏愛看電視📺那會,把電腦和手機都設置上密碼,並且和孩子溝通好.寫完作業以後讀半個小時課外書然後再看電腦.雖然在剛開始執行時,也是感覺頗有難度,尤其第一天看到各種難受😭的表情,我心裡也是各種不舒服.但是說到的事咱也要做到,為了以後著想還是按原計劃執行.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執行起來就相對更容易些.慢慢地在養成這樣的習慣.

3.可能剛開始的強制執行對孩子來說有些殘忍,只不過待到他這個習慣形成以後,尤其是發現最近這段時間笑容越來越多,而且和我們溝通的次數也日漸增多,

4.所以有些時候,還是家長剛開始沒做到位,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問題.自從讓孩子建立新習慣以來,我一直也都是處於學習狀態,並不能說是陪讀.因為我也有自己的學習安排.也或許他看到我的學習狀態,漸漸對他也產生了影響.

5.我認為不論在何時,溝通是關鍵.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溝通起來更容易達到彼此共鳴.

6.現在已然能做到主動閱讀.

以上只是我們家的真實例子,我個人認為電子產品必然對孩子的知識接受會有所幫助,但形成依賴並不是什麼好事.而讀書仍然是必不可少.

希望更多的寶媽一起交流.也許你們有更好的經驗值得我學習.歡迎留言+轉發.讓我們認識更多優秀的寶媽.謝謝!



Phoebe201901


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自家孩子閱讀屬於哪一種類型,聽到這個話有些家長也許會詫異,孩子閱讀還要分類型?孩子閱讀從根源上來說有兩種:主動閱讀和被動閱讀。主動閱讀的孩子,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享受書籍帶來的快樂,並能從中學習很多東西,而被動閱讀的孩子只不過是走馬觀花而已。

我家孩子在閱讀上並沒有多大興趣,大部分時間的閱讀都是被動閱讀,最終我發現這種閱讀一點收貨都沒有。當我發現這種情況後就做了一個決定:陪她閱讀!這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需要我付出很多!首先,我要確定適合她閱讀的書籍,其次要讓學會圈點批註,最後要指導她寫讀後感…當這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我並沒直接進行指導和陪讀,而是領著她去新華書店和圖書館感受讀書學習的氛圍。做好這幾項工作以後我才陪她進行閱讀計劃。

就這樣通過一年的時間,現在我基本上不再陪她閱讀了,我家孩子也有被動閱讀變成了主動閱讀,並且經常給我分享她的閱讀體驗。最近一段時間,我又指導她進行古詩閱讀,讓她感受古詩的魅力和藝術性!下圖就是我給她選定的古詩。





我是好人1576


雖然寒假還要再過幾天才能正式開始,但是畢竟已經考完試了,所以我們的寒假學習計劃就已經開始執行了。

除了一些課要上、一些題要做之外我們也安排了大概150萬字大概八、九本書的閱讀“任務”。內容涉及了歷史、科學、文學和童話故事。

關於“閱讀”我給分成了兩個部分:

閱讀題的練習

這點是比較“應試”的。

因為從孩子一上學的時候就意識到以後語文最難的問題應該是閱讀和寫作。雖然一句“多讀書就能提高”,但是實踐中這種從量到質的轉換過程還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從孩子上一年級起到現在五年級,我們每個學期基本上都會做完一本課外閱讀題集。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通過時間訓練來鍛鍊孩子的做題能力。

閱讀方法訓練

這點我們做的稍微有點多。

一二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在讀完一些短篇的時候寫一些簡單的“閱讀感想”:

可以看到

,孩子寫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應付”,往往就是一句“感嘆句”就完事兒了!

後來我改變了策略。

我給孩子提出了兩個要求:1、每個感想不能少於三句話;2、不準寫感嘆句!

同時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興趣,我跟他一起做這個事兒——他寫他的感想,我寫我的感想,然後我們相互學習。




這種練習我們堅持了一年不到(每週大概兩到三篇),孩子的進步非常明顯!基本上可以做到有話可說、話必有中、感想真實。

從五年級開始,在老師的要求下,這種方式我們要停了,改成了做“閱讀批註”的方式。因為在外面,沒法拍照,我就先不上圖了,等回家後找出來發到評論區吧。

課本學習是最好的“閱讀訓練”

總是有人會把課內學習忽視掉,總是把“希望”寄託在課外補課……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要知道語文書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而孩子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是會接受專業教師的專業指導的!這個過程的本身其實就是在教會孩子們如何閱讀、如何賞析、如何思考等等等等!

所以在日常的學習裡從一年級開始我對孩子的聽課要求是很高的!




這是我孩子這個學期的課本上的筆記。說真的,如果一個孩子上課能夠認真的聽課並且做出如此詳細的筆記,你還會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嗎?這種課堂聽了質量再加上課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收穫不大才是令人奇怪的事兒,對吧?

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課內學習!

泛讀有度

兒子每年都會有幾百萬字的閱讀量,書的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家裡的書特別的多。

對於這種閱讀我也不會說直接給孩子扔一本就讓他去看就行了。

最常規的操作是:書由他自己挑選、我推薦,讀完之後會在日記裡寫讀書感想,我會讓他簡單介紹讀完的書大概的內容。

我想,這樣的閱讀收穫會更大一些。

一點小建議

如果孩子比較小,還不能夠獨立閱讀,那麼家長一定要抽點時間陪孩子讀讀書。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只讓孩子聽!最好是用指讀的方式帶著孩子一起看!這樣你會發現孩子的識字量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讓你瞠目結舌。另外讀的過程中儘量跟孩子講解一下,結合他自己進行一些正面的引導。

如果孩子已經比較大了,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了,那麼可以參考我上面說的那些經驗。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家孩子現在上一年級,因為識字早,在幼兒園階段已經可以自主閱讀各種書籍,不僅是繪本,包括各種童話故事、兒童文學、科普書籍等。現在她已經有了自己喜歡的作家,比如楊紅櫻,《笑貓日記》系列及“馬小跳”系列全買了,看了又看。家裡每個月都會給她買書,也會經常去圖書館借書,給她扎頭髮時她要看書、吃零食時要看書、坐車時要看書、睡覺前一定要看書,甚至上洗手間都要偷偷帶書進去看。總之,爭取一切空餘時間看書。很多朋友問我是怎麼培養的,其實我為此很苦惱,家裡到處都是書,經常限制她“看完這本不準再看了”。一句話,讓孩子喜歡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閒心閒語


有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大書架,從她很小的時候開始,書架上就都是她愛看的繪本。在她不認識字的時候,我會讀繪本給她聽。讀的時候抑揚頓挫,學小動物說話,怎麼有趣怎麼讀,主要是引起孩子對書的興趣。往往一本書讀完後,一個字都不認識的小朋友能夠反覆翻看好幾遍。

現在孩子已經認識不少字了,大部分的書都能自己看,涉獵的範圍也比較廣,從人物傳記,到童話故事,科學故事,四大名著等等。我現在很少給孩子讀故事了,但我自己在喜馬拉雅開了專輯講故事,孩子也會經常播放我講的故事來聽,她也會偶爾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故事錄下來讓我放到喜馬拉雅上,知道自己的聲音會被很多人聽見,這也提升了她對閱讀和朗誦的興趣。

我們一般不干涉孩子看書的自由。有的書買回來她連翻都沒有翻過,我們不會說這書花了多少多少錢,你不看都浪費了之類,因為她有自己的閱讀偏好,並不一定我們推薦的書就是好的。她不喜歡魔幻小說,像神奇書屋,哈利波特之類,她目前都不能接受,但西遊記、水滸傳她很愛看,主要因為她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一些畫風偏暗黑系的小說她讀起來會害怕。

另外,怎麼讀我們也不會去幹涉她。她有時候很喜歡倒著看書。好幾次我發現她拿到一本書先翻看最後一部分,然後再從最後一章開始倒著往前看。有一次我很好奇,問她為什麼這麼看書,當時她在讀一些簡單的名人傳記,她說她想一開始就知道這些人最後都怎麼樣了。也是因為有這樣的好奇心,她才一口氣把喬布斯、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等這十位名人的十幾本傳記都看完了。

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細水長流,潤物無聲。其實不止是閱讀,孩子很多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父母巨大的包容和耐心。要包容孩子在好習慣養成前的一團糟,要不厭其煩地引導他們走上正軌,要耐心等待他們終於明白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的過程必然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過程,如果沒有充滿愛的耐心和包容心,就只能以吼叫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管制,或者以無視、縱容的態度對孩子嬌慣,而這些不同的方式終將塑造出不同的孩子的未來。換句話說,父母自身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