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對於每一個資深的吃貨來說,提起一個地名或者去到一個地方,首先想知道的是這個地方有什麼特產和美食,我也不例外。那在泥萌的眼中,對於“美食”這兩個字是如何定義的呢?是在意一道特產美食的外觀,還是更在乎入口的味道呢?色香味俱全是最好不過的了,不過小編更喜歡的是一種反差感。一道“其貌不揚”的特產美食,如果入口很美味的話,會給人一種驚喜感。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道有著“反差感”的特產美食——石家莊深澤肉糕!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深澤西河肉糕

深澤西河肉糕是河北深澤縣的特產,它和燒餅裹肉、扒糕並稱為“深澤美食三絕”。深澤西河肉糕是蒸出來的一種特產美食,主要的用料有肉餡、肉湯、紅薯澱粉、蔥、姜和醬油等調料。在深澤地區,很多家庭都用過年時調製的肉餡和煮的肉湯來製作一些肉糕,這樣既沒有浪費食材,也增添了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歷史與傳承

據深澤縣文化部門考證,西河肉糕始於19世紀末。西河肉糕的創始人是西河村的李洛提,他當年在一家肉坊裡做工,年終老東家給每個夥計都分了一塊驢肉過年。當時李家有八九口人,可謂“僧多肉少”,只有一塊驢肉,這麼多人該怎麼分呢?李洛提靈機一動,把驢肉剁成餡,加入澱粉和肉湯調味,再用熱水攪拌均勻,上鍋蒸熟。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麼一做居然味道還很不錯,也成功解決了肉少人多的尷尬問題。至此,深澤西河肉糕便誕生了。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之後,李家不斷改良技藝,自家也開了肉坊,除了做肉糕,還做驢肉、牛肉、豬頭肉和豬下水等食品。老李家的西河肉糕一直傳承到如今,現在的傳承人是李偉。上世紀80年代,李偉的父親接手,從走街串巷地趕集叫賣到在縣城的集貿市場按時出攤,一直髮展了下來,同時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當傳承發展的擔子落在李偉肩上時,他開闢了新的路徑,開起了快餐小店。憑藉著百年傳承的手藝和良好的口碑打開了市場,如今店面也在不斷擴張,成功打響了老字號的招牌。同時,西河肉糕也成為了深澤的知名特產之一。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製作方法

深澤西河肉糕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但也是很講究製作工藝的。比如在製作時肉湯和水澱粉的比例是需要精確的,比例掌握不好,肉糕的成型就會有問題。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下肉糕的製作方法吧。首先,將紅薯澱粉用適量水化開,把調好的驢肉餡放進去,攪拌均勻。然後,另起鍋燒開肉湯,肉湯和水澱粉的比例要掌握好,是4:1。將肉湯倒入肉餡中,加入調味料,開火後沿著同一個方向繼續攪拌,熬到半熟。放到盆中,手佔油把表面抹平,開火蒸一個小時。最後,把蒸熟的肉糕翻扣出來,切開就可以享用了。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深澤西河肉糕是深澤當地著名的特產美食,逢年過節、宴請賓朋的餐桌上總有它的身影,不吃點肉糕感覺都沒有過節的感覺了!

舌尖上的河北|“其貌不揚”的石家莊深澤肉糕,其實很有料!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不缺乏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最懷念的還是家鄉的特產、兒時的味道吶。深澤西河肉糕,雖然“其貌不揚”,但確實有料美味!來吧,我們一起,吃點肉糕,喝點小酒,觥籌交錯之間笑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