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裡有很多耳屎,該怎麼辦?

實用育兒經


您好!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耳屎?


耳屎也稱為“耵聹”,是耳道分泌物。多數人分泌物是乾燥成鱗屑狀,略呈淡黃色的痂塊,叫幹型耵聹。少數人分泌物始終呈油狀或糊狀粘稠的,顏色為深褐色的物質,在尚未乾燥時就已積滿在外道,甚至流出耳外,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溼型耵聹。


寶寶的耳屎幹或者溼都正常,對耳朵都能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外耳道的皮膚乾裂,以防被灰塵粘附或繼發感染。

通常情況下,不用人為清除耳屎,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哈欠的時候隨著下頜動,藉助皮膚上纖毛的推動而自動排出,可要是耳屎太多,堵住了外耳道,就會形成耵聹栓塞,這種情況就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取。


左點小艾


(耳趙問答19021)很多朋友會問我這個問題,我經常反問,為什麼要去管?被我問的人往往是一臉蒙圈,會繼續問,這玩意不會影響聽力和中耳炎嗎?我會接著說,孩子耳朵裡的耳屎再多也和中耳炎沒半毛錢關係。至於和聽力的關係是這樣,耳屎多了會影響聽力篩查的結果,而對孩子日常生活交流影響微弱,尤其是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如果孩子本身聽力有問題,為了做聽力檢測才需要可以去清理外耳道。

清理外耳道的細節我在視頻裡已多次提供,這裡就不囉嗦了,在沒有專業工具和技術的情況下去清理幼兒的外耳道屬於瞎胡鬧。


耳科趙醫生


不知道您家孩子的耳屎是什麼性狀的。耳屎一般有兩種,乾性的和溼性的。


乾性的,就是比較常見的鱗片狀或者粉末狀的,一般不用處理,會隨著咀嚼、說話、運動等慢慢掉出耳道。如果沒能掉出耳道的,一般也不會對耳朵造成傷害,最多是耳屎太多了使外界的音量變小。

溼性的,就是比較粘稠,油狀的,外國人普遍是這種耳屎,中國人中相對較少。這種耳屎一般也會從耳道里流出,日常用棉籤在耳道里打個圈擦拭一下就乾淨了。


無論是乾性的還是溼性的,對於小寶寶來說,如果耳屎已經多到堵塞耳道了,還是不建議家長自己來掏。因為一般家用清理工具對於小寶寶來說都太大了,操做不當反而容易將耳屎推到耳道深處,或者工具擦傷耳道。建議去醫院,醫生用一個負壓的器械,幾秒鐘就可以將耳屎吸乾淨,乾淨快捷,沒有危險。


愛思媽媽


寶寶耳朵裡有很多耳屎是正常現象,不要總是刻意去給寶寶掏耳屎,有時候耳屎會隨著寶寶的運動自己掉出來。

如果想掏的話,建議用寶寶專用的棉籤把比較靠外面的耳屎輕輕掏出來,裡面的不要用力去掏,以免傷害到寶寶的耳朵。

現在還有寶寶專門用的發光耳勺,可以清楚地看見寶寶耳朵里耳屎的位置,也是很好用的。

如果自己不敢掏,耳屎很多影響寶寶聽力的情況下,可以帶寶寶到醫院的耳鼻喉科,請專業的醫生幫忙掏出來。

希望以上幾點對您能有所幫助。


雲果媽咪


寶寶耳朵中耳屎多,可以去醫院找耳鼻咽喉科的專科醫生取出。


兒科醫生吳芳


不要管它,活動或者睡覺躺著自己會掉出來的。

耳屎也是有用的,可以防止小蟲子啥的爬到孩子耳朵裡,這是從小到大家長一直告訴我們的話。

耳不掏不聾,眼不擦不瞎。說的就是耳朵不能長掏,會損害裡邊的絨毛,而絨毛是保護耳道的。就像鼻毛一樣。而且耳道里的皮膚很敏感細膩,經常掏耳朵也會破壞耳道皮膚。

如果是油耳,建議還是去醫院找醫生,用專業工具進行操作。


我的房子我做主


今天剛到兒童醫院給孩子沖掉了!特別的大,為這事我都愁死了,生怕影響孩子的聽力!四天前去醫院檢查一下,來了一瓶沙星滴耳液,一天四次,一次3到5滴!四天後到醫院一衝就掉了!


樊英9


我以前是用棉籤把外面的去掉,裡面的我沒管,等孩子長大了幾歲才給他掏。


zhang閔


在寶寶耳朵裡出現過多的耳屎的時候,有一些會影響孩子的聽力,有一些會孩子感到不舒服,抓耳朵蹭頭。

一般來講普通的耳屎,我們是可以用棉棒伸到耳朵不要伸太深,在裡面輕輕的轉動。這個時候保證要固定住孩子頭部,千萬不要把棉棒伸得過深碰傷耳朵。

但是如果他的耳屎比較硬了,可以用一些油類的物質,比如香油、橄欖油、石蠟油等。這些先對耳屎進行一些溼潤,讓他軟化再輕輕轉動取出。

但是如果他位置比較深,不太容易取出,家長千萬不要硬取,一定要帶她去耳鼻喉科,由專業的醫生來幫他取出,千萬不要碰上耳朵。






傑西卡娜娜


寶寶耳朵有耳屎的話不建議直接掏,先用棉籤滴一滴水把耳屎軟化,在用耳勺著耳屎邊慢慢掏,這樣寶寶即舒服又快捷,不過不建議經常掏哦,畢竟寶寶耳朵比較敏感,在耳屎比較多的情況下掏一次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