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對0~6歲的兒童進行啟蒙教育?

東方寶寶育嬰房


感知能力<strong>

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指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全方位的感知訓練,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孩子的認知過程進行,比如觀察一棵樹,樹由哪些部分組成,有哪些顏色,什麼形狀,摸起來是什麼感覺,聞起來是什麼味道,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全方位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身體素質

0-6歲的孩子在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體能和協調性兩方面。早期一般進行協調性訓練,家長可以跟著一些視頻課陪同孩子進行活動。孩子五歲之後,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協調能力後,家長才可以開始帶孩子進行一些安全的體能訓練。

搜索“哆哆”(duolaimengkefu),獲取更多優質啟蒙經驗。

人格品質

“三歲看老”,孩子的人格教育一定要從小重視,而對孩子人格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陪伴孩子時間最多、孩子最信任的家長,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除此之外,講故事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現在有很多優秀的繪本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工具,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感知能力、開發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藝術能力

愛因斯坦說:“音樂賦予我無邊的想象力。”對於孩子藝術能力的培養意義在於喚醒對美的感知和追求,進而提高孩子的感受、感知和溝通能力。而在藝術培養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等。

孩子的啟蒙教育有很多,並且有一些能夠同時進行,家長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1. 分階段進行,不要急功近利;2. 不要有太直觀的目的性,比如培養藝術能力並不是指學一種樂器、考級等。


哆來萌音樂啟蒙


這是上部分~~~

我的建議是1.0-6歲啟蒙也要分年齡進行,可參考一些育兒書籍進行教育。2.一定要給合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

1.0-6歲啟蒙也要分年齡進行。0-6周正是學前教育期,也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要說6週歲以前的啟蒙,可以寫幾本書都寫不完。市面上也有很多類似育兒專家的書籍專門講的是如何啟蒙,您感興趣可以買來看一看。初為父母,很多人都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在如何啟蒙教育孩子方面。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應該開設家長學校,家長學習合格畢業了才能結婚,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因為有的父母真的不適合做家長,因為他們自己還是個孩子。具體到我自己,我來分享一下孩子從出生到5歲的一些育兒書籍及想法吧。

第一,1歲以內,主要是照顧好孩子的生理需要,讓孩子在正常的月份完成翻坐爬站等基本能力。

視覺啟蒙:這個時間小寶主要是身體發育,可以在牆上合適的高度貼一些啟蒙圖片。

養育方面:在她1歲的時候,我主要是參考了張思萊老師的育兒手記,看她如何一手帶大他的外孫,裡面講得很詳細,孩子每個月的發育特點以及孩子的具體事例,對我很有啟發,可以說是我作為媽媽的重要教材之一。

身體健康:另外一個書就是蕭老師的《兒童經絡》,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吃好不生病,並且那個時候,我開始對中醫感興趣,所以經常給孩子撫觸按摩身體。再就是一些輔食製作,孩子是母乳餵養加輔食,所以如何給孩子供應充足均衡的營養十分重要。這個階段,給孩子的主要是各種小玩具和布書,並跟她一起玩,並沒有刻意去學什麼知識。

參考書籍:《張思萊育兒手記》,兒童經絡,一些輔食製作書籍,一些布書。

第二,2歲,主要是通過親子游戲來發展感官和運動能力,同時開始訓練說話。

遊戲中學習:孩子2周的時候,大小便能自主控制了,說話雖然不清楚,但也能說長一些的詞語了,這個時候參加了早教班,我在家也參考一些早教遊戲每天跟她玩。上早教班主要是為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養的,發育到什麼程度了,自己的育兒方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親子共讀:訂購了《親子》雜誌,上面有一些繪本,孩子很喜歡讓我反覆念給她聽。這個階段的孩子,我發現,你跟她說的事情她一直都記在了心裡,也許當時沒有表達出來,但是她已經有了基本的印象,再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她會有反應,這個時候,我就會再重複給她,幫她加深印象。還有就是要多帶孩子出去玩,找同齡小朋友玩,去公園玩,給她講她看到的並且感興趣的事情,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我家小寶在14個月的時候開始說短句子,在2周的時候自己基本能看著繪本複述,有利於她的語言發育和理解能力發展。

參考書籍:《美國金寶貝早教幼兒遊戲》,早教班,《親子雜誌》(0-3歲)。

第三,3歲,識簡單的字,動手能力,情緒管理,習慣養成。

幼兒園:這是孩子發展的一個分水嶺,3週歲的時候,孩子上幼兒園了。孩子的教育除了家庭這一塊,還加入了學校。在幼兒園就要是跟同齡人相處和養成習慣,家裡的教育這個時候主要是集中在識字,動手能力,情緒管理和習慣養成方面。

識字:這個時候,我給她買了識字積木,可以搭,可以念。《親子》雜誌升級到3-6歲,裡面多了一些小遊戲的內容,圖片相對少子,字多了。孩子還是很喜歡給她讀繪本。

動手能力:同時買了一些做手工的書籍,練習使用剪刀,練習搓一些橡皮泥,自己塗一些簡單的色和線條。

情緒管理:同時規定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還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工作。這個情緒引導,首先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才能正確去處理,要幫助孩子去認識到他自己當前的情緒是什麼,是生氣、開心還是憤怒,然後再告訴孩子怎麼辦,總之是要通過討論情緒這件事情讓孩子逐漸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

參考書籍:認字積木,《親子雜誌》(3-6歲),《兒童手工大王》+橡皮彩泥,一些簡筆畫和塗色書。

——————————

受到字數限制,4歲以後放到下部分。










我對你談情


兒童的啟蒙教育越早進行越好,這對孩子智力等方面的潛能開發都非常有益。啟蒙教育能促進孩子語言、邏輯思維、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那麼,如何對0~6歲的兒童進行啟蒙教育呢?以下有幾點建議:

一.進行品格習慣的培養

好得品格要靠孩子自己養成。兒童世界的善惡與道德,其實,在我眼裡,孩子們是天生向善的。但是排除一些極端的例子。成人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生成良好的品德,給孩子正面的自由成長的環境。

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語言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三歲以前語言能力的發展狀況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在三歲以後——這時候孩子大多已經進入幼兒園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否足夠應付他的社交需求,就對孩子的成長有很明顯的影響了。

語言能力的培養: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幼兒交流,多讀繪本故事,進行一些適當的語言訓練如以下幾方面:

1.連詞成句

2.角色打扮演

3.反義詞大配對

4.說說看,它們可以做什麼

5.講故事

6.背古詩

7.詞語接龍

8.比賽看誰組詞多

三.運動能力的培養

運動鍛鍊與孩子的心理成長息息相關。成熟的智力與運動訓練兩者之間是相輔相存的,相互依存的,可以說是人體在這個整體系統下的兩個彼此關聯的部分。運動能促進肌肉、智力等方面的發展。

所以小朋友平常要多鍛鍊,多參加體育活動,如打球、跑步、跳繩等都能促進身體上思維上的全面發展。

四.感統系統方面的訓練

比如說訓練孩子的味覺、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熱覺、觀察等方面的訓練。

1.關於觸覺的例子:摸一摸,哪個軟哪個硬;摸摸媽媽的臉;玩沙子

2.關於味覺嗅覺的:聞氣味;猜水果;苦苦的西瓜也好吃;辨別調味料

3.關於視覺的:配對遊戲;搭積木,蓋高樓;分撲克牌;接氣球

4.關於聽覺的:聽聲辨位;敲一敲,響一響;隨著音樂做動作;聽聲音,找圖片

總之,孩子的啟蒙教育越早越好,啟蒙教育不僅僅是智力上的啟蒙教育,還包括非智力上的教育。進行多方面的訓練,能促進孩子全面的發展。

關注我,私信發送"520本世界經典繪本",即可免費獲取520本世界經典繪本喔。

點擊左上角我的頭像,點關注,私信我,即可有免費繪本送出喔。

我是您身邊的英語啟蒙老師,育兒實踐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分享更多的幼兒英語啟蒙知識和前沿育兒知識。

妮妮說英文


所謂`啟蒙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就是`讓孩子對周圍事物有大概瞭解而不需要深入瞭解的一種教育方法。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十分重視啟蒙教育,對於嬰幼兒來說,家長可以在家裡做以下幾方面的啟蒙教育:

1.視覺啟蒙,從最初的黑白色卡到後期的彩色玩具,刺激嬰兒眼部的發育,發展眼球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觸覺啟蒙,孩子在`口欲期`的時候,可以將玩具消毒,讓孩子用嘴巴去探索世界,也可以用毛絨玩具或者梳子等一系列東西,刺激嬰兒的身體各部位,從而訓練嬰兒的觸覺能力。

3.聽覺啟蒙,可以在嬰兒的左右,後面說話,引導孩子聽聲音尋找聲源。

給孩子多聽聽音樂,歡快的兒歌旋律會讓孩子的心情愉悅起來,音樂啟蒙教育有利於發展寶寶的聽力和記憶力,也有利於提高寶寶的情商。

家長們應該利用這一關鍵時期,好好培養寶寶。




旦洵


中科院科學家將孩子的0-6歲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說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將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這一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習慣等已形成。

事實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做一些必要的干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

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做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好的習慣是孩子健康和成功的基礎,當孩子養成閱讀,獨立,自律,專心,堅持。這幾個好習慣的時候,那麼他的學習和生活是很輕鬆快樂的。

培養好習慣要一個一個來,先養成容易培養的習慣,比如閱讀。等一個習慣固化的時候再培養新的好習慣。

當然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父母要做好言傳身教。

以上個人見解全部手打,如有幫助,還希望採納!


小於兒育兒



考拉琪寶


文明,善意,德行。家庭全方位好啟蒙孩子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