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自招出現新變化,多校要求測試考生體能,這說明什麼?

劍客談教育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多校要求測試體能,雖然,這只是部分高校在招生制度上的一項改革試驗,但“三味”相信,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改革大潮,並且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核項目將越來越細化,考核權重值會越來越高。

高校招生的這項改革,是對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發展戰略和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的有力支持!


其實,這天早就該來了,不過,現在終於來了,也不算晚!

國家在中小學教育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並極力推行“減負"政策,這麼多年來,一直收效不明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招生一直將分數作為唯一錄取依據。

"唯分數"論英雄的高考招生制度下,"應試教育"在學生、家庭和學校根深蒂固,讓“減負”越減越重,學生被作業、考試、各種補課壓得喘不過氣來。不僅致使學生在身體、思品、心理等方面的素質越來越差,而且還催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高校招生開始注重對考生的體能等綜合素質考核,意味著:考試分數上線,但如果體能等綜合素質不達標,也將不會被錄取。

這就要求中小學校、中小學生及家長,在重視文化課學習的同時,必須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

近些年來,高校入學季的軍訓活動中,經常被爆出學生暈倒的嚴重問題,實在令人堪憂!

總之,高校的這項招生制度改革,必須做到面更大、層更深、時更久,在確保對考生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讓真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考生,順利進入高校深造,而成為國家的高素質人才。


三味聊教育


說明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不僅是德、智、美,對“體”的重視也提上日程。

身體素質不過關,什麼事都不能做,更別說學習了。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不難看出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下降,比起70、80一代,90後的身體素質大打折扣。這與學生沒有太多課外時間,體育鍛煉機會少有很大關係。

我記得高中時,除了體育課能動一會兒,大部分時間在教學樓。高三時,體育課也取消了,完全沒有運動時間,別說增強體質了,不下降就不錯了。

現在很多地區中考加入了體育測試成績,包括跳繩、跳遠、握力、仰臥起坐、短跑等考查項目。最近幾年,我看到很多初三學生在課間跑操,打籃球,踢足球,體育課很少取消,男生和女生一起練習跳繩,女生在男生的鼓勵下練習跳遠。這多好呀,學習累了,大家一起去操場活動,既有利於增強體質,又能調節心緒,並不會影響學習。

可見,將體育測試納入考查範圍確實有效。此次高校自主招生提出的要求,無疑向學校和學霸們發出信號,除了學習成績,還要體質過關。

記不起是哪年大學生徵志願兵,很多男生去參加體檢,很多又失落地回來了,大多學生輸在了引體向上……有的學生一個都拉不起來,自然過不了體檢。

現在的00後,據我所知,去年剛入學的00後大學生,英雄聯盟的眷戀沒有消除,吃雞就火熱上線,很多男生把課外活動時間花在了遊戲上。大學生尚且如此,中小學生呢?

所以,高校自主招生提出的要求非常合理,增強學生體質應提上日程。


穠麗的時光


據《大眾日報》綜合報道,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出現了新的變化。該報文章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概括。(如圖所示)

勿庸諱言,高校自招有利有弊,這些年一直引發社會關注與爭議。

賦予學校自招權是對高考統一考錄的有效補充,有利於高校自主選拔有特長的學生加以針對性的培養,但是弊端在於人為因素過多,在非密封狀態下的招錄存在太多被鑽空子的漏洞,致使不少高校自招活動丟失初衷,顯失公平。

綜觀這些年的高校自招,最受人詬病的有這麼幾條:

一是自主招生人數過多,對裸分學生不公平,他們幾乎是提前喪失了競爭機會;二是報名資格審查不嚴謹,許多“假冒偽劣”的考生進入了自招環節,成績造假、論文造假、證書造假;三是優惠政策操作空間過大,高校的降分優惠從10分到60分的區間,這裡面變數太多。對裸分考生不公,對自招生也不公。比如某甲只降10分,某乙卻降了60分,某丙是裸分考生,試問公平性何在?誰能保證這個分降得就一定合理?

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必須要適應新形勢,作出新調整。

一是按照教育部《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二是削減或取消部分文科類自招專業;三是提高自招報名門檻;四是大幅減少降分優惠至20分以內。這樣,擠出自招中的水分,對於真正的特長生也同樣能兼顧到。

除此之外,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是必須要高度重視的。

我們的高校不能只盯著學生的分數,否則,用人導向的偏差必然會讓孩子們從小忽視身體健康,缺乏體育鍛煉的惡果這些年已經顯現。每年新生入學軍訓,都有不少學生暈倒甚至休克。


彎腰駝背,四體不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戴著厚厚的眼鏡,這樣的大學生哪有青春應有的風采?是以,自招中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應當作為重要依據,直至“一票否決”。如果僅僅作為一項參考,還不如不設這一項,省得浪費時間。

高考也應該像中考一樣,加試體育成績,而且應該更嚴格,分值更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忽視身體健康換回來的學習成績並不值得誇耀,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劍客談教育


這原本是國家教育部早就應該提倡的事,有些高校終於去做了!為了應試,為了高考,我們的高中生,很大一部分體能是不合格的,身體是不合格的,身體是羸弱的。

為了節省時間,為了有更多的精力放到文化課上,高中尤其是高三,體育課相對比較少,即使有,學校也沒那麼重視,當然,每一所學校,都會有相應的集體活動時間,比如說晨跑大課間等,因為所有的校領導都不是傻子,都知道用運動去保證學生的健康和精神,只是,學生們因為年輕氣盛,反而有些懈怠,經常出現請假偷懶的情況。

如果各類高校自主招生出現體能測試,肯定會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重視。現在的學生相比二十幾年前,男生普遍力氣小,雖然樣子肥胖些,多外強中乾,而女孩子嬌氣的也很多。如果能在中學時多一些鍛鍊,對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都有好處。

只可惜這原本應該針對所有高中學生的問題,目前只是應用於自主招生這一塊 ,面積太小了!如果教育部能全面推行,又或者每所高校都推行,對我們下一代的體質改變與提升一定會有重要意義!

當然,國人都是善良的,能在自主招生中有所顯示,已經很安慰了!


施南en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新變化: 取消文科招生、招生規模下降、取消特殊加分優惠、提高報名門檻等。一個更加引人注目的新變化引發社會普遍關注,很多自主招生學校要求測試考生體質體能!這個測試體質體能新變化說明了什麼呢?筆者分析三點理由,和大家商榷。

其一、國家不再培養“軟弱書生”。國家每年向高校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目的就是要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而不是要培養那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不堪大任的“軟弱書生”。擁有健康體魄是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對於那些體質體能弱到爆的學生,國家即便培養出來,也是百無一用!因而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成為當下中學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學習內容。

其二、社會不再需要“娘娘腔”。所謂“娘娘腔”,指的是男孩行為上一定程度的女性化,表現也因人而異,不盡相同,其中較典型的有:說話愛發嗲,走路踩“碎步”,舉手投足動作扭捏作態,愛跟女孩子玩等等。這樣的“娘炮”除了會譁眾取寵、惺惺作態之外,還敗壞帶壞了社會風氣;高校自主招生強調測試體質體能,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突出健康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是在引領社會正能量。



其三、造就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素質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其中體質體能是前提和基礎,沒有強健的體魄,如何擔負國家和社會未來接班人的使命?從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諸多新變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不少端倪: 只有那些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優質學生,才是高校亟待培養的人才,也是社會急需的人才。
總而言之,國家不再培養“軟弱書生”,社會也不再需要“娘炮”,高校自主招生作為一個“風向標”引領社會正氣,弘揚社會正能量和主旋律,積極打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教學環境,把人才培養機制推向正軌!


自在人生wub


高校招生增加體能測試,是好事!這說明了國家意識到了學生體質已不容樂觀。


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被家長捧在手心含在嘴裡,怕磕到怕碰到,不讓外面玩耍,完全圈養在家裡。到了學校,老師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把學生的在校時間幾乎都用在了學習上;再加上害怕出現校園安全事故,有的學校取消運動會,不搞足球、籃球等競技比賽,大課間沒有實質的運動內容和效果,甚至體育課都不敢安排大一點的運動量,有的學校乾脆把運動器械拆除。



運動少,吃的好,營養過剩,以至於肥胖孩子增多,“三高”低齡化,學生體質堪憂。建議所有高校都增設體能測試項目!


Mark英語課堂


2019年高校自招變化不小,比如取消文科、比例下降、優惠分降低、報名門檻提高等。其中一個新的變化引發關注,那就是很多學校要求測試考試體能。

這是教育部素質教育指揮棒在高校招生中開始發揮作用的體現,當體育提到一定的重要位置後,再不有所體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身體是一切的本錢,身體是1,別的都是0,只有身體這個1堅挺在前面引路,猶如一面旗幟,後面的0才越多越好。如果這個1彎下了,倒下了,變成0了,那再多的0也全部歸零,失去了意義。

體育,就是為這個1的堅挺而設置的。教育部對學校體育課的重視已經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了,納入中考,所有學校必須參加過一次競賽,增加體育課節數,設立大課間,等等,這些措施都是重視體育課的具體體現。

但是,現實中學校體育開展如何呢?說實話,並不怎麼好,很多時候,只是到中考之前,才會強化中考四個項目的訓練,平時的體育課,體育活動,可以說並不怎麼正常。

學生喜歡體育課是無疑的,教育部門對體育又高度重視,按理說學校也應該很重視,上好體育課,開展好體育活動,為何體育課程落實的主體學校,反而激情不高,甚至有點消極怠工呢?

這是由現在的教育生態環境決定的,現在學校面對的現實是,學生只要有一點點的傷害,哪怕完全是學生自己造成的,只要地點在學校,或者地點不在學校,家長都會洶湧而至,到學校鬧一鬧,弄一筆賠償款。

而只要事情發生了,學校基本上是跑不了的,在各方所謂穩定的施壓下,息事寧人賠款了事,而最後的責任總是落到某個教師頭上,總得找一隻替罪羊的。

在這種學校無限責任教師責任無限的環境下,學校自然是謹小慎微,體育課不能不上,那就多安排一些安全係數高的諸如站隊走步這類的內容,有危險性的,直接不安排,打球只打乒乓球,籃球排球足球,還是免了吧。至於運動會大多數學校是不敢開的,其它的體育競賽自然也就免了。

就是課間活動,學校都是安排老師值班,學生除了上廁所,別的活動就別想了,怕出事啊,一旦出事,家長告狀鬧事,誰也受不了,預防為主。學生少活動不會出問題,活動多出事的概率自然也高,誰願意沒事找事呢。

但是,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教育部對於學校的體育的要求,一定會逐步落到實處,教育的生態環境必須得到改變,否則,博弈還將繼續下去,這對於學生,其實就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的根源就在家長身上!


當代師說


說明空氣質量好了,北京的霧霾達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