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級成績不好,有必要留級嗎?

怎麼瘦怎麼瘦


我在回答問題前先分享我班裡一個女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大家!



寒假一開學那天,校長就把我找去她辦公室裡,她說了一件讓我頓時感到有點心理拔涼拔涼的事!

原來我們上一年級時,有個小女孩新生入學一個多月後,我就發現這女孩學啥都不在狀態,10以內的加減法單元測試時,大部分孩子滿分,少數學生因為馬虎等等原因,差的也就是80多分,可是她就考了9分!


從此我就開始注意她,幫助她,可是沒用,學不會,這時學校開始給孩子們建學籍,我找來她的家長給他們反映這個問題,說她學起來太費力,建議不見學籍,明年可以再上一個一年級!如果建上學籍後,在留級很困難!

可是家長不同意,說回家一定多付出幫助孩子。那就給孩子建上了學籍!

我沒別的辦法,只好課堂多給幫助她!可是不管怎樣,她的成績沒有超過10分過!

後來她因為家庭原因,被她父母帶走了,學籍也轉走了。這是走了不到一年,又轉回來了,她一說轉學,人家那邊學校的老師連寒假期末統測考試,都沒有叫她考試,直接就把學籍給她網上轉出了。


過年後就來我班了,現在是二年級下冊。數學學的新東西一點也不會,教也白教,一點都學不會!因為她一年級的題都沒學會,底子太差了。我天天為她發愁!她家長說要不我們留級吧,我說你以為學校是你家開的你想留級就留級,不想留級就不留級呀!現在辦不成留級了!也沒有留級那一說!

回頭看題主所說的自己孩子情況,學習不好,在班裡中下游,那說明孩子能力不是很低,比我班裡這個好多了!

其實我班裡還有幾個中下游的孩子,他們在一年級考試一般都在75分到90分之間忽悠,這些孩子在班裡看著學習也挺努力,就是學啥都費力。同樣的題需要大量反覆的練習才可以學會,不付出趕上其他學生有點困難!家長多加配合,回家針對每天學的知識點進行大量練習,打好基礎,以後才可以有進步!如果家長不付出,那麼他們現在跟課有點費力,那麼到了三年級以上功課就更不趕趟了!

有個家長也反映說,想給孩子留一級,打好基礎,可是現在有學籍卡著。不許留級,沒有留級一說,每年考試都按學籍來,你缺一個學生就按零分算。所以留級辦不成,但是休學可以辦,孩子生病了,磕碰了,需要休息療養,這樣可以辦理休學手續,來年再上個一年級就可以了。

話說回來,那醫院證明那麼好開嗎?沒病誰會給你開有病建議休學的建議呢!估計你得有關係才可以的!

我告訴你不好辦留級。那麼孩子留不成級,家長為了孩子將來上二年級時有所起色,可以自己在家多加關注吧!根據孩子的弱項,制定計劃幫扶孩子的學習!

孩子的智力可能有所差別,但是基本上相差不是很大,大腦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的就快,不信你看看孩子們,對於遊戲的掌握程度,無師自通,完得那個溜!

因為遊戲刺激到了大腦,使大腦興奮,達到興奮點,學啥都容易!可是學習對於有部分孩子來說,刺激不到大腦,產生不了興奮,學習無動力!

那麼家長看看孩子對啥感興趣,從那裡入手錶揚他,鼓勵她,由感興趣的東西慢慢引入學習,不要心急,一點點進步,等他發覺自己也能戰勝學習中的困難了,他的自信心強了,對學習有了興趣,慢慢會主動琢磨自己的學習了,成績自然就好了!

這是我的一點小看法,友友們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也請留言分享一下!期待友友們留言!


心中百合靜靜開


有沒有必要留級真的不好說,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例子,希望能幫助到你。我的孩子當年也是六歲半上的一年級,學習成績還可以,在中等的水平,就是經常的不知道作業是什麼,也經常的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和同桌突然的說話,影響老師上課,還有就是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驚喜”,我們經常的被班主任老師找去談話,而且有個別老師還在班級說孩子是“多動症”,孩子回家告訴我說他是“多動症”的時候我們家長的心理特別害怕😱,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問藥,沒有一個醫院診斷孩子是“多動症”。我們家長安心了,可是我們卻發現孩子每天上學的時候都不是很開心,經常是一進校門就無精打采的。後來我和我愛人商量一下,決定給孩子轉學重讀一年級。給孩子換一個新的環境,可能孩子也是長大了一些,也適應了學校的模式,新一年級孩子沒有再次發生過以前哪些情況,而且學習成績也不錯,現在我的孩子已經我們當地重點在高中讀高一。



我們當時給孩子轉學重讀一年級也是爭求了孩子自己的意見,如果要轉學重讀一年級的話,也要和孩子解釋明白一些,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對學習失去信心。還有就是我們不要把孩子的學習都推給補課班和學校,我們家長應該多做一些努力。


小偉3299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再讀一年。

我妹妹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也是這樣,因為比別的孩子小一歲,成績不好,老師也不怎麼管,當時數學才考4分!後來又重新讀了一年級,再學一遍她熟悉的內容,成績好起來了,對學習也能跟上了,也有自信了。第二年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考七八十分了,上三年級的時候,還拿到了學區競賽二等獎。現在讀初中了,雖不是學霸級成績,但前幾名還是能拿到的,也不會說排斥學校不想上學什麼的。

如果孩子跟不上,會被同學孤立,對孩子性格養成也不好,成績普通點沒關係,但一個陽光積極向上的性格,對以後的生活有益無害。如果一直跟不上,到初中極容易出現厭學輟學的情況。

所以,有條件的話,個人認為還是再讀一年比較好。


一沢淺草桃花灼


我覺得你暫時可以不要讓孩子留級,再上一年,然後再看看孩子的表現。我上小學一年級成績也特別差,因為我比同齡孩子小一歲,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就比別人差。我成績差到每節課都被老師罰站出去,基本上老師就不想管我的那種,我不寫作業,課堂不聽,而且是全科都差,升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主任勸我媽讓我留級,我媽當時也是很霸氣了,她就告訴老師,再讓我上一年,如果這一年我還是成績差到離譜,我媽自動給我休學。

我也不知道是突然開竅了還是怕我媽讓我休學,二年級就開始好好學習了,然後從來沒讓我再操心過學習上的事情。成績也一直保持在中上,剛開始老師還懷疑我作弊來著。

我想說,孩子反應能力,接受能力都不同,他可能需要一個過程,還有就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很感謝我媽當初的堅持,還好她沒有放棄我,讓我回家種地,哈哈。


逗逗尼97


現在的家長一大些都是悶慫。好多都是蠢貨。我們那時候沒上幼兒園,照樣過來。我沒有上學我不能說這蠢貨紅燜筍。孩子一年級就教他留學啊。其實好多家長都錯了。孩子到兩歲多幼兒園他很聰明,最聰明的時候。他見什麼說什麼,一看就會。在那個時候才能看出一個孩子是好貨,還是一個好苗。只不過好多人沒有仔細瞧瞧。你們就不應該把孩子放在小班託班,中班。算了,規則改變,應該把這幾個都給撤銷。全部剩,學前班兒。那幾個包都是看娃給錢呢。我孩子送幼兒園事我不知道。那時候沒有拖班有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跟他一樣的孩子回家寫作業,我的孩子一個都不寫 我說你在學校幹嘛?為什麼不寫字啊?當慢慢的我就知道,孩子說的一五一十是真的,我從小班兒一次性調到了學前班兒。可是這個班主任和校長不同意。他說這樣對你孩子的大腦有影響。我說這一切不怪你,抱在我身上。至於他學了不少。在這個班你也別說啊。這回家我說了算。想不到第二學期。這個校長同意了我的意見。他把我兒子也調了過來。回家自然而然的寫,憑什麼要把孩子放那幾個班啊?你有那麼多錢給他看娃,你自個兒看。一個月700玩呢。至於你們別人和旁人信或者不信。這是我的看法,也是我的做法,哈哈。孩子在兩歲到三歲時,他最聰明他什麼東西一看就會。也是最聽話的時候。還用家長擔心嗎?煩惱嗎?要不現在你們都開始試試,哼。應該報學前班以前的班全部給消除。我叫我兒子在學前班做了三年。他上一年級黑。 因為好多學校去招聘都給照上啦。我聽他們說是寫詩或者背課文,還有數學。好多比她大的都沒搞成唻a他給弄成。可惜的是,他上學還穿兩個月。我費了好大的周折呀。要不然她又要等一年都七歲多啦。為什麼不試試呢?好多事情應該試試。他9月1號報名他的生日根本都不夠。他們說沒有六週歲根本不要哇。所以我說廢了好大的周折。她最後順利成章了,哎呀,上了學哈。如果我不想辦法試試,他又會在登一年。這不就七歲多快八歲上一年級嗎?我不想這樣,我就想她這麼上 其實有些規定是死的啊。我們人是活的。和b較勁呢。說兩句好話用怎樣啊?我說過我的孩子上一年級缺二個月 一句好話當千金了。要不然的話,我的孩子畢業一年級。一心一意年級上完都八歲多了誒。


可可我可我不要可我不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得心神震驚了許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有必要和這位家長說孩子這麼小,不能唯成績論。家長應該做孩子成長的引導師,成績不行,可以補課,但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標尺,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多方面發展。在學習上要引導,鼓勵,陪伴。家長和學生要共勉一起學習成長,孩子現在還小,重要的是健康快樂的成長。平時還可以給孩子報一下愛好興趣班,多接觸一些小朋友的東西。生活中不是隻有學習。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加油打氣,一起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信心。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制定學習方案。家長一定要擁有一顆平常心。關注孩子的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心理的活動。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若遇不負rui


孩子一年級成績不好,有必要留級嗎?

一年級的孩子,總共才上了半年學,書本的那點知識很少,好學生和所謂不好的學生知識量差別極小,留級也學不了什麼,關鍵是調整孩子的狀態。

家長平時太關注孩子的表面成績,哪裡做的不好就批評指責,孩子都被批怕了,一學習,或別人提問,或考試的時候就緊張,越緊張越記不住,答不出。

多鼓勵孩子,細心觀察孩子有哪些優點,不斷放大他的優點,比如孩子那道題答對了,字寫對了,就放大,鼓勵,告訴孩子你真棒,孩子就能獲得成就感,就可以找到學習成功帶來的愉悅感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不斷地打擊批評孩子,只能教育出大量的問題孩子,笨孩子。


霍體清


沒有必要,為什麼成績不好就要留級,這對孩子太不公平了。

我想說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獨特之處,孩子從幼兒園跨入一年級,需要適應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同學,有些孩子適應能力特別好,自來熟,所以對他自己沒有太大影響,而有些孩子則因為換了環境,太過陌生,一時不能適應,所以會產生一些問題。

不過這些都不要緊,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就好,成績無所謂,誰也不能保證優等生就永遠是優等生,現在只是小學看不來什麼都,不要擔心。

如果老師一直勒令你家孩子留級,那我覺得你應該換個老師或者學校。讓孩子有新的心情,環境,同時要和孩子多談談心,把他當朋友一樣,他每天回來都會嘰嘰喳喳圍在你身邊講學校裡發生的事。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任何人小瞧你的寶貝,唯獨你不能,時刻要站在孩子這邊,你是孩子最大的靠山和保護傘,多鼓勵孩子,我相信你的孩子會越來越好的!


昕寶M


對於一年級成績不好的同學該不該留級的問題,小徐老師曾做過調查。

在接受調查的11個鄉校的一年級學生中,小徐老師得出這樣的規律:

一、一年級女生的成績普遍強於男生,特別是語文成績,小女孩的理解能力更強,寫字速度更快,寫的字也比男生更加規範。而小男孩則正相反,除了個別學習能力強的男生外,其他男生都處於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字,認字的速度過慢等問題。

二、出生日期早半年的學生,要比出生日期晚半年的學生明顯表現出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強。

目前,各地學生入學年齡段,卡在前一年的9月初到後一年的8月底,而在這個年齡段中,前一年早出生的孩子的學習能力、自制能力、理解能力等都要比後一年晚出生的孩子要明顯好很多。不同年齡段的男生和女生相比,差異更大。

這一現象,也正說明了,男孩子的發育確實相對於女生要晚一些,無論是對肢體、行為上的掌控,還是對言語、文字上的理解和記憶都要比女生普遍更差一點。

而且,但按年齡段來看,在六七歲這個年齡段確實也存在著孩子發育早晚的問題,出生早的孩子大腦和肢體發育的更好,更能勝任一年級的課堂學習活動。

從這一點來看,小徐老師多年來,一直堅持對一些發育稍微滯後於女生的男孩子來看,晚一年上學要比早一年上學更加有利於孩子適應學校教育。另外如果在一年級有學生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如果能選擇留級一年,可能會在學業上,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校小學部,對入學考試極差的學生給予半年的試學期,半年後能跟上班就補錄學籍,如果實在跟不上就跟家長商量是否讓孩子留一級,如果家長同意的話,就晚一年再註冊學籍。也有的已經註冊學籍的孩子選擇以“休學”的方式留級一年。

很多第一年跟不上的學生,在第二年,不但學習上開竅了,行為也更加自信,在班上成為佼佼者,從而徹底改變了學生自己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價,也改變了孩子的性格及命運。

因此,小徐老師認為,為了孩子好,一些大腦和肢體掌控能力發育慢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讓其在一年級留一級,或者晚上一年學,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指尖教育帝國


孩子上一年級,成績中下,我個人認為是沒必要留級的。

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養其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從幼兒園輕鬆玩耍的上學環境,到小學每天都得乖乖坐在教室認真聽課,回家還得寫作業,有的孩子適應過程比較慢,這時候的關鍵是家長要如何導。孩子一年級時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家長這段期間多花點心思在孩子身上,等孩子學習習慣養成後,家長就能慢慢手,往後會輕鬆很多。孩子成績中下,應該是對於所學的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孩子回家做作業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1、做作業時:複習-做作業-檢查-預習:讓孩子先複習一下當天的知識點,再做作業,然後仔細檢查作業有沒有錯,為什麼錯,不會的題目家長要講解,我一般是講解完後再出一兩題類似的題目讓孩子做,看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當天的知識最好當天消化掉,否則越積越多,以後會越來越吃力。為孩子準備一本錯題本,把錯題整理在錯題本,每週末讓孩子再練習一下,或在下次考試前重點把錯題本的題目再複習一一下或做做類似的題型,這樣在孩子考試時遇到相同的題目一般就不會再出錯。再來就是預習,讓孩子預習下節課要學的知識,把看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以便在下節課時注意聽老師講解。讓孩子養成預習的習慣很重要,這樣孩子在上課時對於今天要學的知識心中有數,能緊跟老師的思路,上課才不會“走神”,養成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大大促進孩子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2、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的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複雜,閱讀時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七歲前就學會閱讀,就會練就很重要的一種技能,邊讀邊思考邊領會。不知道這位孩子的識字閱讀情況如何,如果孩子現在識字量不多,不愛閱讀,那麼家長這時候就要開始注重這方面的培養。一年級的孩子如果識字量不夠,很多書上的字還有考卷的字都看不懂,需要老師念題目才能做題。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會相對比較吃力。

3、父母的耐心與鼓勵很重要:孩子還小,剛上一年級,很多事情都需要學習,孩子本身是弱小的,這時更需要父母的鼓勵與支持做為後盾。現在經常看到報道說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雞飛狗跳”,孩子本來就不會了,家長再在旁邊一邊吼一邊講解,孩子更不可能聽得進去,孩子的自信也會受挫,不自信的孩子在課堂上是不敢踴躍積極發言的。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給他成長與學習的機會,而父母的愛與鼓勵將是孩子前進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