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張騫”!到達酒泉後寸步難行。評價中國人是“墮落的農民”

01

悲壯的探尋之旅

公元1605年,這是明王朝統治中國的第238個年頭了。

初春季節,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肅州衛(今甘肅酒泉)春寒料峭。

客店裡,一個高鼻深目、自稱是亞美尼亞商人的歐洲人沒有感受到一絲春天的氣息,他陷入了困頓。

歐洲“張騫”!到達酒泉後寸步難行。評價中國人是“墮落的農民”

葡萄牙人鄂本篤

他叫鄂本篤,葡萄牙人,耶穌會修士。

年輕時,在印度當過水兵。他天資聰慧,精通印度語、波斯語,熟悉中亞的歷史、地理以及風土人情。

鄂本篤受羅馬教廷和葡萄牙國王的委派,從印度出發,歷經三年跋涉,遭遇多次劫掠,穿越高山沙漠,九死一生,終於來到這裡,卻發現寸步難行了。

他拿不出重金購買入關的名額,也沒有錢賄賂官員。

雪上加霜的是,他患上了重病,臥床不起。

滯留客店半年多,異國他鄉,陷入困頓,病榻上的鄂本篤一籌莫展。

當終於收到來自北京的耶穌教會同事利瑪竇的信函時,他跪在床上,面向東方,雙淚長流,不能自已。

11天后,鄂本篤溘然長逝。

鄂本篤的離世宣告了西方世界對於陸上絲綢之路探索的終結。

他走過的地方在很長時間內不會再有歐洲人經過。

02

東西方的遙望

為了探尋東西方之間彼此陌生的世界,歷代有為君主們孜孜以求。

公元前112年十月,45歲的漢武帝劉徹率領上萬騎兵部隊出巡雍州,最後抵達甘肅靖遠的黃河岸邊。

歐洲“張騫”!到達酒泉後寸步難行。評價中國人是“墮落的農民”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

秋季的黃河洶湧澎湃。

漢武帝向著西方極目遠眺。

此時的漢朝,已經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通道,文經武治,大力拓展,成為和羅馬比肩的偉大帝國。

幾乎同時,漢帝國向西開拓,羅馬帝國向東經略,在兩個帝國之間,是安息和貴霜這兩個生機勃勃的王朝。

兩大文明何時才能看清面容?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二次,他的使團曾經到達裡海。

東西方兩大帝國已經嗅到了對方的氣息。

六百年後,一位崇尚秦皇漢武的帝王隋煬帝楊廣,經略區域遠超從前,譜寫了一幅壯觀的歷史大劇。

當年,漢武帝僅僅是在黃河岸邊向西遠眺,而隋煬帝將成為第一個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

隋煬帝親自率領著他的十幾萬大軍,西出陽關,一舉擊潰了盤踞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吐谷渾人,並在張掖舉行了那場氣勢恢宏的“萬國博覽會”。

在《隋書·帝紀》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上御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

這是個史無前例的國際大聚會,西域三十多個國家參加,演出、商貿、交流,慶典持續六天。

歐洲“張騫”!到達酒泉後寸步難行。評價中國人是“墮落的農民”

隋煬帝絲綢之路行

在出征途中,隋煬帝寫下了著名的長詩《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徵群臣》: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首詩中品讀到當時隋煬帝的萬丈豪情。

在張掖盟會期間,隋煬帝楊廣登臨焉支山的峰頂參天禪地。

這一年,楊廣40歲,剛剛登上皇位五年的時間。

不幸的是,“萬國博覽會”是楊廣政治生涯的高峰,也是他滑落的開始。

如果不是他急於求成,耗盡國力;如果他的帝國能走更長的時間,也許他能打通東西方之間的通道,世界歷史也許就此改寫。

隋煬帝的經略,商路的開通,也許東西方之間已經近在咫尺,可惜又一次失之交臂。

13世紀初葉,驍勇彪悍的蒙古人三次西征,一度打開了中國和歐洲交往的陸上交通。

但明王朝建立後,出於對蒙元殘餘勢力的顧忌,國防戰略採取收勢,逐漸在中國的西北方向收縮佈防。

與此同時,由於中亞地區的眾多國家各自為政,戰亂頻頻,而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又阻隔了歐洲到亞洲的通路,西方世界向東方國度的探索幾乎中斷。

03

一封信起始了東方探尋之旅

公元1596年10月,耶穌會羅馬總會會長收到了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一封來自中國的信件。

他在信中寫道:

根據我的觀察和推測,中國很可能就是《馬可·波羅遊記》中所說的神秘美麗的王國“契丹”。

長期以來,歐洲人對中國的稱呼五花八門。中國“最古老的名稱是Sina,那在托勒密的時代即已為人所知。後來,馬可·波羅這位最初使人頗為熟悉這個帝國的威尼斯旅行家,則稱它為Cathay。然而,最為人所知的名稱China則是葡萄牙人起的,根據是“交趾人和暹羅人都稱它為Cin”。中國的不同稱呼令西方人困惑的原因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國號,如夏商周、漢唐明,中國人在不同朝代也就成了周人、漢人、唐人或大明人。而且,中國周邊的國家對中國稱呼也不一樣,日本人稱唐、韃靼人稱漢、穆斯林稱之為契丹……於是,從海上來經過交趾支那,中國就成了支那(China),而從陸上來經過中亞穆斯林地區,中國就成了契丹。

利瑪竇從中國首都發回的信函激起了羅馬教廷和葡萄牙國王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決定派出一個可靠的人前往東方探明真相。

於是,精明幹練的鄂本篤被教廷選中去完成這次不平凡的遠行。

歐洲“張騫”!到達酒泉後寸步難行。評價中國人是“墮落的農民”

鄂本篤

也許你會說,鄂本篤是從印度出發,而不是地中海,怎麼能叫“歐洲張騫”呢?

我們說鄂本篤是“歐洲張騫”,主要是因為他是受羅馬耶穌會和葡萄牙國王委派。

1602年10月,鄂本篤整理行裝,從印度出發,經阿富汗徒步前往中國。

為了安全起見,他把自己打扮成亞美尼亞商人(16-17世紀,亞美尼亞商人可以在亞洲腹地的穆斯林居住區自由通行,扮成亞美尼亞商人可保證沿途安全),他還按照亞美尼亞的習慣易名為伊撒·阿布杜拉。

鄂本篤的行裝中有各種貨物,可以售賣謀生。隨行的有兩名希臘人和四名回教僕人。

大多數僕人因為畏懼前途險惡離他而去,只有一名叫做依撒克的亞美尼亞僕人始終跟隨著他。

這個商隊經過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一路東行。

經過三年跋涉,鄂本篤終於看到了雄偉的嘉峪關。

在等待了幾十天以後,鄂本篤經過嘉峪關,到達肅州衛,也就是今天的酒泉。

在肅州衛,鄂本篤終於確切地知道了,自此一直向東的土地全部屬於中國明王朝。

鄂本篤歷經3年的艱辛旅程.終於證明了利瑪竇的推測,“契丹”就是中國。

然而在肅州衛,鄂本篤被困住了。

當時,明朝有嚴厲的朝貢制度,西方國家要與中國進行貿易,必須派遣使者帶上“貢物”進行“朝貢”,明朝政府以“賞賜”的方式,發放進入中國的名額,這是與明朝進行貿易的唯一合法形式。

商人為拿到“名額”,展開激烈競爭,並且向有權處理此事的商隊隊長贈送厚禮。

於是,鄂本篤必須爭得寥寥無幾的“使者”名額,才有可能前往北京。

已經克服千難萬阻走到了這一步,卻受限於這樣嚴苛的“朝貢制度”,鄂本篤感到憤懣。

航海時代已經開啟,世界格局正在鉅變,“朝貢制度”透露出明朝政府的陳腐僵化,看似依舊繁榮的河西走廊,已經開始走向衰落。

實際上,在不久的將來,被世人稱為“白銀帝國”的明朝即將失控,一步步在經濟崩潰帶來的種種災難中走向滅亡。

當鄂本篤在酒泉進退兩難時,他曾經努力自救,向遠在明王朝首都的教會同仁利瑪竇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信發出後等了很久杳無音訊,他不知道的是,那個信使迷失了道路,信函沒有送到。

在等待迴音的過程中,鄂本篤觀察著河西走廊上的城市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並用日記記下了珍貴的材料。

他在日記中寫到:“中國人的德行有優點,但基本上是些‘墮落的農民’”。

一年後,鄂本篤又鼓起勇氣寫了第二封信,託付給一個進京的商人。這封信終於送到了利瑪竇手中。

利瑪竇欣喜萬分,立即派修士鐘鳴禮去接鄂本篤前往北京。

公元1607年3月,鐘鳴禮到達肅州,然而眼前的景象卻令他心痛。

此時,鄂本篤已經入選成為去北京的“使臣”,但他卻為此花光了所有錢財,還患上了重病。

當病榻上的鄂本篤見到來自北京的同事時,嘴唇顫抖,激動不已,他已經病入膏肓。

鐘鳴禮多方尋醫,精心照料,仍不見效。

11天后,鄂本篤去世了。

肅州衛,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成為了鄂本篤付出全部努力,可以到達東方的最後地點。

在肅州衛城外,鐘鳴禮埋葬了這個勇敢的探險家。

04

探險家的“遺產”

臨終時,鄂本篤把探險考察和所見所聞整理成信件讓鐘鳴禮帶回。

鐘鳴禮將鄂本篤忠實的僕人依撒克,以及蒐集到的鄂本篤遺物攜返北京。

根據鄂本篤的日記和依撒克的口述,利瑪竇整理寫成《鄂本篤訪契丹記》三章,收入《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成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鄂本篤是元朝之後有記載的第一個由陸路到達中國的歐洲人。

鄂本篤之後的歐洲對東亞地理有了較為準確的認識。

鄂本篤在絲綢之路上的歷程充滿了艱險磨難,後代的旅行家無不對這位勇敢的先驅表示欽佩。

他在“張騫”之後1500年,開啟了由歐洲向東方的探尋,陸上絲綢之路也會鐫刻下“鄂本篤”這個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