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提起老家,每個遠在他鄉的人都會有一份沉甸甸的牽掛。

我的老家南召縣太山廟鄉楊分岺村是太子山下的一個小山村,原是一座石頭寨,可惜五八年己被拆除,現在連遺蹟也看不到了。

我很早就出來工作,對老家的印象也只是童年的遙遠記憶和耳聞目睹的點滴情景。故土情深,做為劉家後代,總想把記得起的一些陳年往事寫寫,以寄託對家鄉的眷戀和祝願。

太子山 太山廟

老家背後的太子山地處伏牛山南麓,山勢陡峻,山頂有祖師廟,每年三月三廟會香火不斷。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航拍太子山

太子山頂有一殘碑,上書 “太子望山 ’‘ 四個大字。相傳東漢末年,王莽攆劉秀,當劉秀逃到太子山時向南望去,可隱約望見宛城,後人為紀念劉秀在此登山望鄉,便把這座山叫做太子山。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太子山頂

太子山下有一座廟,始建於唐代,因太子山而名,稱之為“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記憶中的太山廟

太山廟的東南方有座 “天寶觀",是道教始祖太極真人張三丰的傳道聖地,山的南麓現有傳道的草菴遺址。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張三丰傳道之地

口子河在太子山東面山腳下,相傳唐僧取經路過此地擋住了道,豬八戒用耙子扒開一個口子,故名口子河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口子河上的東風橋

此外,方圓還有硃砂鋪的明清驛站,九里山的韓信寨,廟後和下村的冶鐵遺址等歷代古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太子山前的老柿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遠眺太子山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太子山前雲遮霧障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巍巍太子山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與鴨河水庫近在咫尺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太子山前劉氏始祖墓地

“廟因山而名,山因廟而古 ",站在太子山頂,放眼四周,東邊與九里山隔河相望,北邊有白虎嶺,西邊是虎山 (現東風廠所在處),南邊與鴨河水庫相連,青山,碧水,廟宇,傳說交相輝映; 天地靈氣、山川氣象撲面而來,千百年來,這塊風水寶地孕育著家鄉的代代子孫……

劉家寨 老井

老家劉家寨,本名叫“楊分岺”,也叫 “石頭寨" ,外鄉人稱 “劉源清寨” ,附近村民叫“寨上"。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記憶中的劉家寨

劉家寨始建於哪年 ?有實物和史料可考證。

最有力的佐證就是屹今為止村上保存完好的一口老井,鐵鑄的水井轆轆上鐫刻有“劉家寨 民國十九年建" 的字樣清晰可見。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飲水思源一一老井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井中打水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水井轆轆上鐫刻的“劉家寨”三個大字清晰可見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民國十九年建”——興建劉家寨時間的實物佐證

如按傳說中 “劉源清寨"來考證,據《劉氏宗譜》和《劉氏族譜》記載,劉源清系劉氏45世孫,武庠生(即武秀才),生於光緒乙亥年 (即公元1899年 ),按民國十九年(即公元193O年) 建寨,當時劉源清三十歲左右,正值建功立業的盛年。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從湖北老家帶回的《劉氏宗譜》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2008年編纂的《劉氏族譜》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家譜中記載劉源清的出生年月

當年的劉家寨,全是以就地取材的石頭砌成,寨牆高十米之餘,坐北朝南,南北兩個大寨門。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記憶中的老寨門

寨牆四角的垛上分別建有四座砲樓,加上東西寨牆中間的兩座 “腰樓 "共設有六座砲樓。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站在石頭寨牆上

距主寨牆外約五米處,還建有一圈 “攔馬牆" 做為防禦,用於擋住外侵的人馬不能靠近主寨牆。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攔馬牆

記得小時候,和一群夥伴們經常爬寨牆,鑽炮樓,翻攔馬牆,站在兩扇大寨門的門拴上來回晃悠,在寨牆下摘酸棗,捉蛐蛐,藏 “老目 " ( 捉迷藏 ),留下多少童年的回憶 !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似曾相識的 “大寨門

“石頭寨裡石頭房,家家戶戶石頭牆 "。寨內所有建築及設施全是清色的石頭砌成。一進村,滿眼都是石頭院石頭牆,石頭房子石頭路,石頭臺階石頭堰,連壘個雞窩也都是石頭。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房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房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臺階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房院子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路

“石鄉出石匠 " 寨裡大部分青壯勞力都會石工活。誰家蓋房子,全寨的能工巧匠都去邦忙。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壘石頭牆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牆面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牆面

記得北院的四伯是個老石匠,石活精細,各種不規則的石頭經過他的敲打,都會壓茬合縫,壘砌出不同形態而又闆闆正正的牆面,可以與磚牆比美。

劉家寨是五八年刮共產風,搞一平二調時被強行拆除的。據說是要用寨牆的石頭蓋公社的戲院,結果戲院半途而廢也沒蓋成,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就這樣被毀了,劉家子孫誰不心痛 ?

上次回老家,到村裡村外轉了一圈,村裡有一半以上的住戶都另擇新址搬出去住了,寨內原來的房子院子都翻新成大宅院丶小洋房,面目全非但面貌一新。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當年南寨門外的大柿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老家的構臘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東溝一一老家唯一保存完好的石頭房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我出生的老院還是當年的老房子

劉家寨建成的前一年 (即民國十八年)正值百年不遇的大旱,饑民遍野,兵禍烽起,在那個動亂丶饑荒的年代,劉家寨的興建為保護家園、凝聚宗親、安居樂業紮下了根基,雖然古寨不復存在了,但劉源清等先輩們建立的功業必將被後代子孫永遠銘記,流芳百代 !

蠶坡 摟葉子

老家地處淺山區,太子山前是荒坡丘陵,只長滿山遍野的慄茅墩。這慄茅一是可以養蠶,二是可以燒柴。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南召是柞蠶之鄉,靠近山區的農家大都會養蠶,養蠶的人被稱為“蠶倌"。養蠶是個技術活,是個細心活。一開始得先把蠶蛹燻成蛾子,待蛾子交配後孕育出幼蠶,然後放幼蠶上坡吃慄葉。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上坡之前的幼蠶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幼蠶慢慢長大

每年春上,幼蠶上坡後,蠶倌們得搭起棚子,吃住在山坡上日夜看護。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喂蠶的頂筐

幼蠶慢慢長大會一串串爬滿枝頭,遠遠望去,山坡上一片金黃。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山蠶吐絲結繭後,蠶農們有賣繭的,也有自家繅絲(老家叫打絲)賣絲的。在老家,無論誰家打絲,鍋臺邊都會囲一群小孩眼巴巴地等著吃蠶蛹,蠶蛹香甜可口,是難得的美味,至今難忘。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蠶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手工繅絲

慄茅不僅可以養蠶,更是家家戶戶做飯離不開的柴禾。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要和小夥伴們一塊上坡“摟葉子”,還記得常去的地方有小慄坡丶柿樹窪、牛圈窪、戲樓等低窪落葉多的地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摟葉子

摟葉子得用一根長把兒的竹耙子,摟好的葉子先得打成很瓷實的扇,然後一扇摞一扇地塞進籮頭,再用耙子託著籮頭扛回家。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摟葉子用的竹耙子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那些年,家家都是盤地鍋用柴禾做飯,除慄葉子外,還有玉米杆、麥茬根、棉花杆和慄柴等。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泥巴盤的鍋臺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柴禾燒地鍋

小時候,每到冬天我喜歡邦大人燒地鍋,一來暖和,另外還可以烤紅薯、燎玉米穗、燒螞蚱或木花(枸臘樹上吊的蛹),那種又焦又香的山野味兒,是地道的老家味道,忎覺現在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在老灶火燒地鍋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火苗正旺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紅薯幹 紅薯窖

老家地處荒坡丘陵,土質貧脊,水源缺乏,不適宜種稻子、小麥,紅薯玉米是主要農作物,特別是紅薯,曾經是一年到頭離不了的主食。山裡長的紅薯,形狀是疙瘩,味道是乾麵(紅心紅薯少)。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剛刨出來的紅薯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剛刨出來的紅薯

為了保存好紅薯,一是切幹收藏,二是下窖保鮮,我們那裡一到秋收時節,刨紅薯、拉紅薯秧丶切紅薯幹、下紅薯窖,家家忙的不可開交。過去切紅薯幹用的是自家板凳上或木板上綁個刀片,根據切片厚薄調整好刀片角度,然後按著紅薯一片片切下去。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手工切片

切好後的紅薯幹有的直接晾到地裡或堰上,有的用高梁薄搭個棚晾曬,天一陰就得趕緊收起來以防黴爛。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晾曬在地裡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晾曬在棚上

“一季紅薯半年糧" ,為了能經常吃到鮮紅薯,那就得下窖。

挖紅薯窖必須選在地勢髙不積水的地方,窖的形狀是口小肚子大,窖深要在3米以上,使窖藏紅薯與地面空氣盡量隔絕。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土挖的紅薯窖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頭壘的紅薯窖


紅薯下窖出窖時也有用梯子的,也有用繩系的,一般下窖都是體量輕的小孩子,小時候我也曾坐在籮筐裡被大人繫到窖裡拾紅薯,忎到很好玩。

現在鄉下吃啥有啥,紅薯早已不是主食了,有的家都喂牲口了,紅薯窖也用處不大了。


飯場 磨道

現在說“飯場"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是啥,城裡人更沒聽說過。

但過去我們老家,卻是村裡人每天吃飯必到的地方。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飯場——都蹲在牆根兒吃飯

那時候窮,一日三歺家家都是“一碗端" 。 “ 玉米糝煮紅薯,吃裡肚子歪歪著 ” ,是兒時吃飯的歌謠。

村上人有個習慣,一到飯時,大人孩子都會不約而同地端著飯碗走出家門,聚到村口、牆跟兒或路邊蹲在那兒吃飯,這就是老家的“飯場" 。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去飯場吃飯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去飯場吃飯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坐一排溜吃飯

我家走道外是村裡一條貫通南北的大路,地勢髙,路面寬,路岸邊還有些包路的石頭,能坐不少人,所以就成了全村人氣最旺的飯場。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劉家寨的老飯場舊址

飯場裡很熱鬧。大家吃著說著,天南海北,家長裡短,無話不談。誰家有啥事,村內外有啥新聞,飯場裡傳的最快。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飯場既是一個露天的歺廳,又是交流信息、聯繫親情的平臺。

那簡陋的場地,熱鬧的場面,隨意的氛囲,成為早年農村生活一道特有的風景。現在每家吃米吃麵,只需到超市選購就行,而在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吃麵粉得自己磨。 磨面的地方叫“磨道”,常見的是驢、騾或是牛拉磨,用塊舊布或舊衣裳把牲口的眼矇住,再戴上“籠嘴",人在旁邊一邊蘿面,一邊吆喝,牲口就會一圈一圈地在磨道里轉。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磨道

我們北院三奶家安有盤磨,南北院、上下莊大都在她那裡磨面,需要磨面的人家多時還得預約,那叫“問磨“。用磨房的牲口磨面,磨完後得給磨房家留一些麩皮或糝子做為報酬,這是“規距"。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磨道

如果是磨紅薯幹,那得在碾盤上用人力或牲口推著石滾粉碎,而且要經過多次軋碎、籮面後才能完成。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碾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人推石碾

還有一種小型粉碎工具叫“石臼”,可舂五穀雜糧,也可以舂花椒、辣椒、茴香或韭花等。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石臼

八十年代以後,農村開始有了電磨、小型麵粉機等糧食加工設備,過去的磨房、石碾等老一代工具都用不上了,離現實生活漸行漸遠……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歲月悠悠,揮之不去的是童年記憶 ; 滄海桑田,難以忘卻的是鄉情鄉愁。

回想那極左肆虐、法治缺位、違背民意的年代,國家經歷了嚴重曲折,人民遭受著太多的磨難 : 五八年大躍進的狂熱,三年自然災害的饑荒,吃食堂飯的酸楚,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大搞政治運動的折騰,這一幕幕悲劇幾乎讓人們陷入絕境。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散了霧霾,撥雲見日,把國家和人民引上了康莊大道。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艱苦奮鬥,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村裡小樓、洋房連成片,水泥路四通八達,摩托、轎車隨處可見,家家豐衣足食,人人揚眉吐氣,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獲得忎 !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老家新貌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今日太山廟街景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今日太山廟夜景

最近回老家,看到村口大路旁昂然豎起了 “劉家寨 ”三個大紅字石碑。

留住鄉愁 一老家的記憶(南召太山廟)

劉家寨

激動之際,我曾設想 : 今逢盛世,家鄉變化日新月異,有朝一日,如能重修 “劉家寨 ”,恢復當年的古寨風貌 ; 再興建一座 “ 劉氏宗祠 ” ,傳承祖德,重振我劉氏家族雄風,那該多好 !

但願這不是夢想。

2019年元旦於儒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