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莊嚴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像,有緣瞻仰,願聞者吉祥


在佛教文化中觀世音菩薩的意思是“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苦難眾生只要誠心念誦觀世音的名字,菩薩就能立刻“觀”到這個人的聲音並會馬上前去拯救,給他解脫苦惱”。

在我國觀音名號的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簡稱“大悲觀世音菩薩”。佛教中的“慈悲”有其特定的內容,“慈”指“與樂”,“悲”指 “拔苦”。

大乘佛教認為觀音菩薩為了廣化眾生經常要示現各種現象,稱為“普門示現”一共有三十三種化身。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這應與《普門品》、《楞嚴經》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區別並不太大,很多特徵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圖像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據載清代卓峰曾繪出三十三觀音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延寶七年鶴州筆《觀音變相》繪藝很美。

“三十三觀音” ,有楊柳觀音、龍頭觀音、圓光觀音、白衣觀音、瀧見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巖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葉衣觀音、多羅尊觀音、蛤蜊觀音、六時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馬郎婦觀音、普悲觀音、阿麼提觀音。


三亞南山寺三十三觀音像群長50米,重15噸,由130餘名工藝師精雕而成。群像均採用最先進的大漆材料和最先進的貼金彩鎏工藝,造型生動,雕工精細,栩栩如生。主觀音為“乘龍觀音”,高4.3米,其餘三十二尊觀音塑像,每尊高2.3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