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方在香港影壇是什麼地位?

浮生若夢A8


鮑方的“面孔”對於老一批港劇迷來說那肯定是記憶猶新,過目難忘:他曾在97版《天龍八部》裡飾演過掃地僧,98版《鹿鼎記》裡飾演過神龍教洪教主,96版《笑傲江湖》裡飾演過風清揚。此外,他還出演過電影《醉俠蘇乞兒》中的林則徐,《新白髮魔女傳》裡的紫陽真人等等…不論這些角色是英雄豪傑,絕世高手抑或是普普通通的耄耋老者,但鮑方的表演每次都是那麼的沉穩大氣,隱隱之中總會透出一種超卓不凡的氣度。



也許在很多觀眾的記憶裡,晚年的鮑方就沒怎麼演過主角,但在他年輕時候,也曾創造過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從鮑方的從影經歷開始講起。

鮑方原名鮑繼煥,祖籍安徽,其父曾是江西南昌的海關稅務官,可以說鮑方從小便在優越的家境之中長大。後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鮑方又隨家人搬到了廣西桂林居住。鮑方天資聰穎,智力超群,普通人讀完初中高中全部課程怎麼說都要花個六年時間,但鮑方只用了兩年時間便將其全部學完,最後順利考取了廣西大學法律系。



當時鮑方父親的願望是讓他一畢業便投身律師行業,但他卻暗中對話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揹著父母偷偷加入了學校話劇社,還得到著名藝術家歐陽予倩的賞識被其收入門下。由於親歷過抗日戰爭,鮑方一直有種憂國憂民的思想,後來他還和友人排演了一出愛國話劇《秋收》,不料卻惹怒了國民黨並遭到通緝。為了“避難”,鮑方在家人的安排下去了香港,又經恩師介紹加入了永華影業有限公司。



沒想到這家永華影業因管理和經營不善,不到幾年就關門倒閉,迫於生計的鮑方只好去為獨立電影公司拍戲賺錢。一直以來,鮑方都希望追求高水準的藝術創作,然而這些獨立電影公司,卻要求鮑方拍“七日鮮”,甚至是“三日鮮”的行活之作,讓他大為矛盾和苦惱。

正當他萌生了放棄做電影的想法時,來自上海的老導演朱石麟找到了鮑方,邀請他加入了鳳凰電影公司。這個轉機對於鮑方來說格外寶貴,他不僅在《雷雨》,《笑笑笑》和《一年之計》裡賣力演出,還奮力爭取編導機會,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全方位施展——終於,他1964年完成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假婿乘龍》,影片一經推出後,技驚四座,大獲好評。後來,他又陸續執導了八十多部電影,這個數量,是很多導演一生都未能達到的。



2008年,陳嘉上執導的《畫皮》賣了2.3億票房,幾年後由烏爾善執導的《畫皮2》票房再創新高,狂收7億多元人民幣,殊不知,第一個以影視化形式開發《聊齋志異·畫皮》這個ip的人正是鮑方。



除此之外,鮑方還於1977年將屈原的故事首次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在大熒幕。為了讓這部電影保留一種“傳統美感”,它的表現形式既有話劇舞臺劇的韻味,鮑方等人又在劇本上進行精雕細琢,保證了其龐大的格局和恢宏的氣勢,是那個年代罕有的充滿史詩感的電影。



進入80年代之後,年事已高的鮑方已有退休打算,但又難以割捨戲劇和表演,決定與無線電視臺簽下靈活合約,開啟了其“綠葉生涯”。即使是做甘草演員,鮑方也從不敷衍了事,經常在開機前便早早趕赴片場,仍然認真核對劇本,認真揣摩角色,因此演活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配角。



讓鮑方再蒙上一層傳奇色彩的,是他“成就斐然”的家人們:其妻子是著名話劇演員劉蘇(兩人在大學時期便已相識),女兒是金像獎影后鮑起靜,女婿方平是香港著名電影監製,兒子是香港著名攝影師,憑藉《臥虎藏龍》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鮑德熹(鮑起鳴)。

他一雙兒女能夠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鮑方一直以來對他們的諄諄教誨。鮑起靜曾回憶道:打小父親便教育他們要“良心做戲,良心拍戲”。這句話她一直謹記心中,任何時候都不敢忘記。

結合鮑方早年的經歷來看,他對自己,對兒女有如此要求,很好理解。



1999年,77歲的鮑方因患上中風,再加上妻子劉蘇去世導致心力憔悴正式告別影壇。之後,他徹底消失於大眾視野,期間再有消息傳來,已是他去世的噩耗 ——2006年,鮑方因肺功能衰退離開了我們,享年84歲。

鮑方所取得的地位和成就,其實無法用三言兩語就能交代清楚,因為很多人都沒能切身經歷他的輝煌年代,但他的藝品和人品是值得人們敬佩的,為了表彰他為中國電影所做出的貢獻,2000年,他被授予第五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終身成就獎,2005年又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香港優秀演員”,他的每個角色,都是為後人留下的“精神遺產”。

【喜歡本文的朋友,莫忘了點贊加“關注我”】


麥克瘋說電影


我少時在70年代就看過他主演的電影《屈原》,他憂國憂民的精湛表演,至今記憶尤新。


用戶59201433201


仙風道骨的絕頂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