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教師工資低,那為什麼有些年輕人還要擠破頭去應聘老師的崗位呢?你怎麼看?

傷口上的毛毛蟲


第一,教師工資低,只是流傳於教師之間。你很少聽到那個外人說教師工資低,更多是說教師有寒暑大假。

所以覺得教師工資低的前提是進入教育行業,而沒進入教育行業的人,還是覺得老師這份工作很不錯的。

第二,教師待遇低低到什麼程度?顯然它沒低到無法活命地步,事實上它的收入和同一地區的其他行業比還是比較可觀的。只不過教師多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而教師這個群體又過於龐大,以至於這種言論比較普遍。

事實任何一個行業都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但也都各自運轉著,所以也就是抱怨抱怨罷了。

第三,要是家裡有王室遺產繼承,八成也不會擠破腦袋幹這個。畢竟教師還是一個收入穩定,比較體面的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第四,他不幹這個也沒別的工作可幹。要麼考編制當老師,要麼回家養豬放羊。往高了走沒人要,往低了走又不甘心,所以只能選考編制當老師。要是真有賺大錢的本事,早跳槽了。

有些事聽聽就好,不要當真。很多人說老師工資低,也沒見多少老師跳槽謀出路。很多公務員都說圍牆,也沒見幾個辭職創業。很多程序員都說加班工作少活好幾年,但該幹著的還幹著呢。也就是抱怨抱怨自我安慰罷了。


話匣子紅追


高考畢業報志願是,就是因為高中老師一句話“不要報師範,當老師不僅辛苦還工資低”,就是這一句話,沒主見的我志願全部避開了師範專業,結果去了一所重點師範院校,被調劑到工程專業。

師範大學的工程專業,第一屆開辦的,如小白鼠一般,畢業因為好多國企沒聽過師大有這麼個專業,還是女生,簡歷都被拒絕了。

後面去小企業呆了兩年,被壓榨,沒有休息,工資低到塵埃裡,一個月到手2000多,乾的技術活,白天黑夜週末都在畫圖,努力卻沒有收穫,於是毅然辭職,回老家考入事業單位。

雖然進了事業單位,但是工資比當地老師每月低1500元左右,被派去做扶貧工作,也是沒有休息。可是老師再辛苦卻有兩個假期支撐著,也算是精神慰藉了。

有哪個行業會說自己工資高的?我見過當地比老師工資高的,除了公務員就是醫生,他們不也在叫苦連篇嘛。要比辛苦?去跟學工程的比比,他們在工地上,全年無休,被派到偏僻得鳥不拉屎的地方,一呆就是幾年,媳婦都找不到。難道他們不辛苦,他們待遇高?那是笑話,看看雲南建投,一年到頭髮不起工資,最後就每月發個四五千。他們到叫苦沒人聽得到,因為他們人口基數不多,也不是眾所周知的剛需日常產業,要怪只怪自己選錯行業,那能怎麼辦,辭職唄,來考體制,教師、事業單位、公務員啊,我相信辭職考來體制的這部分人,如我,是不會抱怨工資低,待遇差的,因為我們知道,其他的行業遠遠不如這些安逸,一勞永逸。

而恰恰是那些一來貪圖安逸就進入體制教師隊伍的在叫苦連天,他們只看著其他行業的好而不知道圍城外的人在羨慕著他們,與其叫苦,有本事其他的工作。看看哪個行業是不勞而獲還有社會地位的?


名琨


就這個問題,我問過我們辦公室裡今年剛參加工作的孫老師。

她是去年通過我們市編制考試過來工作的。去年就初中英語這個職位,參加考編的有100多位新老師,最後錄取了14位。確實有擠破頭去應聘老師的感覺了。

就小孫而言,她讀師範是被她媽媽逼的。她媽媽覺得女孩子當個老師挺好。

她班裡讀師範的同學,不想當老師的基本都去考研了。參加教師考編的同學大多家裡沒人當老師,只覺得做老師很體面。

我隨機問過很多教師子女,長大之後想不想當老師?100%都斬釘截鐵地回答說不想當。教師子女最懂得當老師的辛苦。

辦公室有好多同事都說,剛認識的人,剛開始都覺得做老師輕鬆,每天只要上兩節課就可以了。接觸時間久了才知道老師的不易。

綜上所述,應聘教師崗位的年輕人比較多,有以下幾個原因:

相當多的人覺得教師這個職業體面。

相當多的人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輕鬆。

相當多的人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收入高。

只有真正做老師的人才知道,箇中甜酸苦辣,真是擇業不謹慎,親人兩行淚啊!


綠衣黃裳99


有些人說教師工資低,請問是哪些人說的呢?應該不會是擠破頭皮去應聘教師崗位的人吧!


關於教師的工資和社會地位問題,我想談談個人看法,20年前,教師的工資一個月只有幾百元,但那時的物價也偏低,一個月的工資可以在當地買一個平方的房子,記得大學畢業那年,我們在學校裡做了點生意,那時每個月純利還有3000左右,畢業工作時的工資為375元每月,每月加上亂七八糟的不超過500元,心裡那個落差,很不是滋味兒,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體會到!那時教育行業亂象叢生,像有償補課等行為隨處可見,而且那時都是由學校統一組織,週末補課,教育主管部門也不會管這些事。

20年後的今天,教育行業得到健康發展,教師地位也比以前有了大大提高,但還是不如公務員,我們只聽說過教師擠破頭皮去考公務員的,絕對沒有聽說過公務員來考教師的!這就是行業差別!所以說你頭皮去考教師崗位,應該不是說的現在,可能是20年以後的事,那時全民素質提高,都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師的社會地位崛起,福利待遇豐厚,才會出現你說的擠破頭皮去考教師崗位的現象。

現在要進入到教師隊伍,至少要經過相關的考試,並且還要取得教師資格證,比以前的門檻高多了,說明教育的發展越來越正規化,另外還說明當前社會就業問題不容樂觀。


Lance課堂


笑死了,一邊說在職的不願意當老師,一邊說沒有人考老師,一邊又說擠破頭去當老師,你們到底想幹什麼,發這些問題的人到底是不是犯傻?

很老實地說,大量老師離職這是假的,因為工資太低離職另找工作、因為找一更好的工作離職轉工也有、因為任性想去世界看看也是有極個別的,絕大部分還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就算當年只有幾百月薪的我,還是沒有離職,在教育線呆了二十多年。

現在呢,現在是很多人擠破頭都要進教育線,就算規矩再嚴,仍然是有少部分人找後門給錢進入教育線的,但比以前公平得多了,現在十個職位可能就有七個是公開招聘的,只有三兩個可能是內定做做樣子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新招的老師裡面還是有些很遠地方來,很平凡的學校卻能考到老師的。還有些先在外面工作一年,聽一哪裡招老師,投考成功的都有。

為什麼擠破頭都要當老師?不是因為老師很吃香,是因為勞動力過剩了。23年前我出來工作的時候人才缺乏,基本不用找工作,可以自動分配回原地,當然,當年還是可以自己找工作的,畢竟到處缺人才,能找到城市自然是最好的了。

現在20年後了,看看這些年有多少師範的學生沒有找到對口工作的,可能10個有8個都沒當的了。現在當老師是挺吃香的,人人擠破頭都想當老師,但是當老師真沒那麼容易的。


我自橫刀向天笑1992


據我所知,擠破頭想當教師的大學畢業生都是所讀學校專業或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但凡成績好十分優秀的學生,大部分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廣闊的天地,不願當老師尤其是不願當中小學老師。我們學校近些年來新加入的特崗教師,大部分是三本出身,此外專升本甚至專科也有,二本的是鳳毛麟角。試問一本的學生幹啥去了?他們有更好的發展。我女兒高考時,就是不報師範類大學,總說等實在沒辦法時再考慮當教師,反正非師範類大學生也可以考教師資格證。


快樂溫暖


不明確具體學校和地方,直接說年輕人擠破頭去應聘老師的崗位是不負責任的。

同樣是教師崗位,有的確實能讓人擠破腦袋,有的卻連筆試9分都能進面試,有的教師年薪20+,有的教師工資還遠不及平均數,每個月兩三千的大有人在。

我們說教師工資低,是一些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的城區,是一些不重視教育的地方,我們擊破腦袋去應聘的,是那些年入20+,還能週末雙休,寒暑假三個月的寥寥幾個大城市。

以自己為例,同樣一個小縣城,我在我們學校一個月工資6000塊,隔壁學校的老師一個月工資4000塊(同學歷同教齡同職級),他們學校的老師流動性比較大,我們學校年年擴大規模,教師基本只進不出。相對來說,我們學校的崗位,在當地是屬於很多人擠破頭去應聘的。

但我看了頭條,發現有些地方的老師別說工資了,連公積金都快比我高了,頓時像發現了新大陸,我頭腦開始活絡,多好的地方啊,我也想去啊!這些城市的教師崗位,更是年輕人擠破頭要去拼去搶的。

但我同樣知道,我老家的學校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學生和老師都跑得差不多了,沒幾個老師願意長期待在那樣的地方,逃離是必然的,很多學校根本招不到老師,你要說那些崗位有人拼有人搶,那是睜著眼說瞎話。

因此,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而已。年輕人想去的,又不是那些工資低的教師崗位,他們要拼要搶的,是高薪、安穩、幸福感滿滿、假期漫長的某些教師崗位。


金牌小書童


教師工資低是事實,都說不低於公務員,現實可能只有最偏遠的山區學校可能工資高。像我們離市區要兩個小時,每月拿到手也就接近三千,年底績效七千左右。這個工資也就夠用。市裡面的工資和我們差不多。但市裡面待遇好。我們農村學校除了工資就沒啥福利了。

看了這幾年的本地招聘,報名的人其實不多,只有市裡面招聘人較多一些。因為市裡離家近,生活好,待遇好所以人多。而稍微偏遠點的學校很少有人去,基本都是當地的人。比如我們學校老師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當地的人,這幾年進我們學校的年輕老師越來越少。而且學校人員流失很嚴重,主要的原因是待遇不高離市區又遠。說真的,我家就在市區,只有星期六天才能回家一趟。不論坐車還是開車,都是山路,七拐八彎的很不舒服。

其實很多年輕人考進來之前對這個職業待遇一無所知,因為學的是教育所以就來考,結果一進來看到條件待遇不好呆不了多久就辭職了。而在好點的學校去應聘的人就比較多,同樣工資不高為啥還要擠破頭去呢,那是有很多原因的。總結了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校在市裡,生活方便。不擔心交通問題。生活豐富,不像在偏遠地區,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的。

第二,生活有保障。五險一金齊全,不犯太大的錯不會被解聘,至少有飯碗。

第三,機會跟多。這裡的機會範圍太廣了。比如說升職,跳槽等。可能會遇到待遇更好的職位。

第四,更能體現個人價值。市裡的學生大多成績要好一點,學生優秀老師也驕傲。更有成就感。

就簡單說這麼幾點吧!其實鄉下的學校也不錯,環境好呀!


80後農村教師


相對於很多行業的工資,老師的工資是很低的,比如我當老師17年,現在工資4000+,而當地的房價都在10000以上,真的是望房興嘆,其他方面也是捉襟見肘。

老師的工資收入低,為什麼還是有很許多年輕人去應聘老師崗位,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教師是事業單位編制,工作穩定。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為公務員、事業單位是鐵飯碗,相對比較穩定,撐不死也餓不著,旱澇保收,比較穩定。所以有的年輕人公務員沒考上,退而求其次選擇考老師。

真實情況是:教師工作真的很穩定!

第二、教師崗位是一部分年輕人的理想。

有些人上學時非常崇拜某位老師,當時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像他一樣的老師,大學畢業後很有可能會去考老師。

第三、教師的門檻較低,專業範圍廣。

現在只要是滿足學歷要求,不管是什麼專業畢業,都可以考教師資格證,有了教師資格證就可以應聘老師,所以教師崗位會是很多年輕人的備用選擇。


真實情況是:其他專業的可以考,但是真正考上老師的絕大多

數是師範專業畢業的。

第四、工作看起來比較輕鬆。

有的人認為老師每天就上2、3節課,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工作輕鬆,不累。(當然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老師除了上課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真實情況是:除了上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教研、各種理論學習、開會、開家長會……也不輕鬆。

第五、節假日多,休息時間長。

除了國家法定節日、週末外,教師還有寒暑假,休息時間長,(有的人說教師一年上半年班)。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十幾年了已經習慣了有寒暑假,所以有的大學生選擇當老師,可能有這方面的因素。

真實情況是:比學生晚放假開學早,寒暑假也需要值班、培訓、學習、開會……實際時間沒那麼長。

第六、對校園比較熟悉,對踏入社會有些恐懼。

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在學習裡生活了十多年,校園生活相對單純、平靜,大部分孩子已經習慣了校園生活。對此有的孩子可能早已厭煩想早點逃離,但是有的孩子懼怕環境改變,可能會因此選擇當老師,留在學校。

我的意見:人是社會動物,還是多到社會上歷練歷練為好。

現在男生選擇教師的越來越少,學校裡的男教師越來越少,特別是小學。喜歡提高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的男生當老師。

關注教師現狀,關注邸達物理,歡迎評論、轉發、點贊,謝謝!



邸達物理


題主想說明的是,錢少還有人幹!

記住,錢再少也有人幹,舉個例子,環衛工,錢少不少?照樣有人幹,

問題的關鍵是誰在幹?

從我說起,比我學習好的沒有一個人當老師,而且現在來說,都比我收入高,

從我的學生說,班級前二十的基本沒人當老師,

那麼到底哪些人當老師?

認識幾個代課老師,小女孩,家庭條件都不錯,家裡不缺錢,她們共同特徵基本是懷揣媽媽工資卡,

她們目的很簡單,工作穩定,安全,說出去有面子,

近幾年新入職教師的畢業院校,我基本沒聽過,你所知道的那些師範院校沒有,

我是三線城市主城區學校!

最後一點,她們乾的怎麼樣?

一句話,人家不以教育為一輩子生活目標!只是人家目前的工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