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關於返鄉置業,有個問題一直以來被忽視,即【返鄉置業的消費群,到底算哪一種人群?】

有人說:他們當然算原籍,但他們對家鄉已不再熟悉,和留守的本地人有差別;

當然,把他們歸於打工城市的新移民,更不能服眾,因為“沒有成為新移民就是城市的過客”,否定項好像更加有說服力。

為什麼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因為這個命題的含糊不清(事實上這個問題永遠也不可能界定清晰),所以這類客戶其實本質上屬於兩者兼而有之——他們返鄉置業的目的、購買力、要求、用途,一切都是由此而展開的。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 現狀為逆:也不是一天冷卻的

(一)2008年,就有返鄉置業了

08奧運那年,有個身邊的真實案例:某媒體同行毅然決然,辭去上海主流媒體的主編職務,和女朋友回家鄉買房結婚。

這件事情,當時在圈子裡的騷動,滿滿的“我們又相信鄉情了”。

的確,放棄在上海經過奮鬥的職位、待遇、生活環境,回家重新開始第二段人生,這種勇氣值得我們欽佩,也祝福他過得好。

後來也偶爾有聯繫,但一對一的真心話並不正能量:“阿哥啊,回了家鄉才發現,已經適應了上海的生活,沒有24小時便利店的日子真難熬”。

而真實的返鄉置業動能,也只能私下說說:“上海房子太貴了,回家才能買房”。

這個案例說明兩點:

1、 返鄉置業不是近年來才出現,只是因為數量催生的規模效應而已

2、 返鄉置業若成了第一居所,兩地生活的落差需要重新適應。

又回到開篇那個問題:在外多年的人,即使回家之後,他從大城市帶回來的改變,還是讓他“需要重新適應家鄉”。

不是大城市教壞了消費者,更不是大城市嬌慣了他們,返鄉置業的開發商,要正視這種【原籍和眼界兩分】的現實,在產品和營銷端口,才能精準(成就)競爭。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二)冷卻,源於內外合力的作用

2019年的春節檔期數據顯示,返鄉置業大幅度冷卻,這個原因要綜合來看:

一方面看市場:

1、高鐵的四通八達,客觀支持了“環都市圈”居住的理念,就像地鐵效應一樣,在高房價面前,很多消費者選擇了“以時間距離代替空間長度”的自我安慰說,三四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房價剪刀差,推動外溢置業,也包括返鄉置業

2、由於返鄉置業成了規模成了氣候,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開始飆升,飆升的結果就是拉進了其和二線城市之間的距離,原來的級差邊界在拉進在模糊,便宜已經不屬於返鄉置業了

另一方面看購買力:

1、 從最早的“賺錢回家蓋房子”→“進城爭取(買房)留下來”→“賺錢回家賣房子”,這個看起來的輪迴,其實是螺旋式上升,定義已經完全不同

2、 這幾年實體經濟的增速放緩,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看起來外出務工者的工資穩步有升,但大城市“賺錢回家買房”的經濟支持力度其實在遞減

還有一種叫做不確定性,來自於返鄉置業的客戶群體:

(1) 要不要繼續留在大城市?

(2) 要不要放棄大城市回家?

2019年春節,返鄉置業的業績大幅度滑坡,正是從外而內的嚴峻,讓“返鄉置業”這個理想主義情懷名詞的被打回原形。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二、 需求為正:返鄉置業的操作守則

市場嚴峻,但再嚴峻的市場也要繼續做下去。

(一)心態、心態,還是心態

正如開篇所講的消費客群屬性問題,這些客戶若果需要被教育,第一堂課就是心態迴歸問題。

這或許也是一個客觀命題:家鄉級別的購買力,遇到了大城市級別的品質要求,當然也不能將其歸罪於——都是眼界開的錯。

返鄉置業中一個矛盾核心,就是開了眼界的消費者,用家鄉價格的有限溢價,就像實現北上廣深的生活品質,美其名曰:習慣了。

這當然會遭遇杯葛,誰都沒有錯。

大城市寸土寸金,所以可能在綠化率、車位配置、棟距和採光等指標方面顯得捉襟見肘,但大城市商業配套的發達、便捷、選擇餘地,給予業主的生活品質,是返鄉置業不能同步要求的苛責;

又要大城市的24小時商業便捷,又要環境實現家鄉的有山有水,價格差還偏執地以“一折起”要求,消費者在為難開發商,而忽視城市級差的客觀現實。

誤傷開發商的最終兜底接盤者,其實還是消費者自己,因為“先想明白了的”底部介入,已經讓“終於想明白了的”進一步心裡不平衡。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二)沒有答案,只有方法

媒體也幫著出主意,於是關於返鄉置業的話題,居然以數學的方式被跑出來,要求以標準回答甚至量化回答來幫助消費者,而事實是——所有方法論都是物理。

繼續站在“返鄉置業人群不是土著人群”的立場上,對最熟悉的陌生人提供以下遴選步驟:

1、 瞭解城市發展的規劃

因為三四線城市的市中心有限,當然市中心容量更為有限。

隆隆而起的新城再造,是這些城市的城市化進程的必然道路,瞭解城市發展的走向,以提前佔位,不僅是正確也是省錢。

也因為其和大城市“可以兼容三到四個城市副中心”的做法不同,區域就是項目價值乃至未來升值的最大背書。

今天的返鄉置業,有幾個是即買即住絕對地自住型?

多多少少還帶有投資功能,這是中國房地產消費的共性,返鄉置業也不能免俗。

2、瞭解高鐵沿線的規劃

高鐵,看起來帶來的是便利,但便利背後是價值兌現,說白了就是價格。

就像前文所言,今天的消費者接受了【時間距離代替空間長度】,其藉助的唯一槓杆就是高鐵。

高鐵到達或規劃到達,不僅是回家的時間成本,其背後是家鄉和大都市的粘性指數,也就是返鄉置業所能分享到的環都市圈外溢價值。

自住者回家的便利,在投資者眼中更加存在。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3、品牌房企優先

這個觀點好籠統,但是建立在相對概率之上。

品牌房企就不會質量不過關?當然不(絕對)

但相對而言,品牌房企經過多年的開發經驗之後,其標準化程度保障了開發合理、安全、品質的概率。

這個觀點,品牌房企自己當然也知道,也認同。

所以,品牌房企的房子就是比非品牌房企高15%以上,奈何?!

選擇,是選擇者的墓誌銘。

4、 避開文旅、投資、商辦集中的區域

相對而言,文旅、投資、商辦等物業,受到城市吸附背景的拖後腿,往往主觀意願在實戰中出現了“第二悲半價”的不如人意。

(1)三四線城市的文旅,本地人不稀奇,“跟開發商無關的配套跟不上”又讓外來人不來,文旅往往成了空城,當然不能做空城的鄰居;

(2)投資性物業,因為入住或入駐率低下,導致設想中的配套停下來入坑的衝動,想要“配套帶人氣”的住宅消費底層邏輯,也就推演不下去了

(3)商辦物業,更多依附於城市的宏觀背書之下,動不動就一個CBD,沒個十年八年的孵化,樓書不是保證書。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5、 選擇本地人集中的區域

離家之後的返鄉置業人群,畢竟在信息獲取相對閉塞的三四線城市,網絡未必跑得過傳說,土著的信息渠道優勢,是一塊難以名狀的暗礁。

選擇和本地人就近,就是和一種家鄉文化的迴歸,否則返鄉置業就成了“人在心不在”,那些北上廣深辦公室的傑克和蘿絲,既然回家就卸妝吧!

相對而言,本地人集中的區域,在民生需求方面的現實矛盾和存在,也會產生聚合效應,所以配套的到位和保障,也是有保障的。

居住在外來人口集中的家鄉樓盤,這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6、 通過網絡收集負面評論並正向過濾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網絡上找託,為自己樓盤唱讚歌,詆譭競爭樓盤的事情,我們都曾呵呵。

但必須承認,網絡發達帶來的信息相對透明,就算是詆譭也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看看網上的評論,可以瞭解樓書、廣告和置業顧問之外的第四種聲音,也是一種信息採集渠道,多看看多聽聽甚至優於多跑跑,因為人性就是“說別人都是被直面的凌冽鮮血”。


返鄉置業:最熟悉的陌生人


返鄉置業的成交在下降,從另一個緯度來看,預見了未來返鄉置業的競爭在加劇。

競爭加劇,是同行之間的產業發展,卻也帶來了消費者難搞的直觀命題。

大城市都走過的道理和夢想,三四線城市也必將歷經陣痛,而後生。

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底是熟人,還是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