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投檔”是什麼意思?

郝兆霞


目前高考錄取的一般順序就是考試—成績出來—報志願—投檔—錄取。

投檔就是在高考改卷結束,相應的批次進入錄取工作時考生檔案的一個狀態。


一般高考是五個平行志願,院校會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立投檔線,如果你的分數高於院校投檔線,那麼你的檔案就會被高校提走,也就是投檔,按照五個志願的順序依次開展,假如你五個志願全報的太高了,沒有一所學校的投檔線低於你的分數,不好意思,本批次錄取你已經滑檔,進入下一批次。

一般投檔後院校會出投檔線,在投檔線之上並選擇同意調劑,基本錄取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在報志願的時候,前幾個志願可以衝你想去的學校,但是最後一個或者最後兩個一定要填一個你一定能上的用來保底,這個可以根據往年的分數去估計,並不難。


然後就是服從調劑,當然你分數高了可以不服從,沒有底氣為了有學校上,還是要乖乖服從。

投檔分是綜合,不是分科的。


只是假如兩個考生一樣的分數,而錄取計劃就剩下一個只能錄取一個人的時候,院校就會先看有沒有哪個學生有特殊政策照顧,如果沒有,就看語文成績,擇高錄取,如果語文成績一樣,就看數學,如果還一樣,就看英語。


希望能夠幫到你!


醉評論


一、高考投檔,指的是考試院根據錄取規則,對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投檔的過程。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注意。

1、錄取規則

有平行志願投檔錄取,也有順序志願投檔錄取。

兩種規則,錄取的原則各不相同。

考生在報考院校時,一定要先關注院校投檔錄取規則。

有關兩種規則,在此就不多述。

2、對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投檔。

比如在平行志願錄取規則下。

考生A,高考成績為600分,

他填報了4個平行志願院校,分別是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

按錄取規則,從前到後按順序錄取,只要他上了哪一所大學的錄取投檔線(比如中山大學投檔線是601,廈門大學605,武漢大學599,中南大學598)

他的分數上了武漢大學和中南大學的投檔線,按先後原則,他的電子檔案就投到武漢大學了。

如果他服從專業調劑,基本上就能被錄取了。

二、勳哥觀點

1、提出此類問題的家長,一般來看,應是第一次接觸高考志願填報,您的這種認知,還要繼續學習。

如果停留在這種水平,高考志願填報基本上很危險,有可能對規則理解錯誤。

2、要理解高考投檔,必須對錄取規則充分的理解。

只有在遊戲規則下進行志願填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遊戲規則,為自己的志願填報加分。

3、不存在語文、英語、文綜、理綜都有投檔線的說法。

一般而言,只比較總分,

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再來按單科成績排序(這在每個省的錄取政策中都有明確的規定)


志願填報找勳哥


高考投檔,就是等你高考結束了,分數下來了,你要開始在網上填報學校。

投檔分四個批次錄取,

提前批一般錄軍校、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學生,一次可填報6所高校,達到填報高校錄取線電腦才投檔。達不到,系統轉到下批次錄取。

本科第一批一般是文理科分達到本省一本線才可填報,一次可填報9所高校,達到填報高校劃定錄取線電腦才投檔。達不到,系統轉到下批次錄取。

本科第二批一般是文理科分達到本省二本線才可填報,一次可填報9報高校,達到填報高校錄取線電腦才投檔。達不到,系統轉到下批次錄取。

最後高職高專批,上述考生都可填,很多本科沒錄取,選擇復讀。一般為沒達到本科線才填報,也有一個最低線。



憨哥看世界


高考投檔,就是依據考生所在地的各批次錄取分數線,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依據考生所填報的高考志願的目標院校最低投檔的分數線和最低位次,由志願錄取系統自動檢索,按照投檔模式,錄取原則,把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向目標誌願院校的過程。諮詢更多高考問題,請關注有著40年豐富高考志願填報經驗且無一例考生滑檔的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或者關注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百度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

在通常情況下,進入高考錄取的過程,首先要進行高考投檔,不管是在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地區,還是正在探索高考改綜合改革的地區,都在投檔的過程中,實行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平行志願是基於分數優先的一種投檔模式,它堅持“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的原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考生的合法權益,嚴格控制投檔比例,一般要求投檔比例在1:1.1以內,最大不能超過1:1.05。就是在這個原則下,還有實行模擬投檔。

實行模擬投檔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考生的自身利益,也能夠使目標招生院校這豐富的完成自己的招生計劃,能夠選擇優質的生源。

模擬投檔一般分為三次,即第一次模擬投檔,第二次模擬投檔,第三次模擬投檔。有的地區把第三次模擬投檔和正式投檔和並在一起進行。

第一次模擬投檔,也是初步投檔;

其目標誌願院校按照考生所填報的志願的人數,對應該院校在該地區的招生計劃進行投檔的過程,叫做第一次模擬投檔,第一次模擬投檔不具備任參考性,廣大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誤解為第一次模擬投檔成功,就錄取成功。

第二次模擬投檔是建立在第一次模擬投檔的基礎之上,招生院校根據第一次模擬投檔的情況,結合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錄取的原則,考生個體身體體檢的情況,各科文化課的成績,相關專業加試的特殊要求,以及考生所選擇的服從調劑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投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考生的身體條件受限,不能滿足相關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單科文化課的成績不能滿足所選報的相關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沒有通過相關專業的體檢政審或者面試的要求;如果考生沒有參加相關專業加試相關文化課的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績及對應的位次,不能滿足考生所選擇的全部專業;考生又選擇了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作退檔處理,也就意味著該考生在今年的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滑檔問題,只能參加下一個批次的錄取或者選擇徵集志願了。所以人們常說;"平行志願不平行,平行志願有風險",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次模擬頭檔,是建立在第一次模擬投檔,第二次模擬投檔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具有決定性的投檔過程。招生院校根據該地區考生填報志願院校的情況,以及生源質量的優劣,增加或者減少該院校在該地區投放招生計劃的過程。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原則,只要考生能夠滿足所選擇目標誌願院校的最低分數線和最低位次,考生的身體條件,文化課的單科成績,以及所有條件都能滿足所選報的專業的要求,考生又選擇了專業服從調劑,考生所在地的招生辦公室不允許目標誌願院校退檔。一般情況下目標誌願院校,會考慮因為該省考生資源的優秀而增加投放招生計劃。

任何模擬投檔,都不存在參考價值。因為平行志願在模擬投檔的過程中,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過程。處於目標誌願院校頂端的考生,只要他的投檔情況發生變化,就會引起連鎖反應,也會引起一系列招生院校投檔位次,投檔分數的變化,因此,只有正式投檔才具有參考價值。

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學會填報高考志願的相關專業知識,認真學習考生所在地的相關招生政策,目標誌願院校的招生章程,投檔的原則,投檔的模式和各批次錄取的進程,徵集志願的要求,時間,密切關注高考錄取的各種信息,力爭學會填報高考志願,仔細甄別高考志願填報專家,一定要審核期是否具備相關的正規資質,或者具備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許可證,還可以上網百度搜索,也可以深入歷屆考生中,核查其填報志願的結果,千萬不要被人誤導誤判,耽誤了孩子的高考志願,造成終生遺憾。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要清楚什麼是投檔就要了解投檔線,高考的分數線是根據當年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以及考生的成績按照120%的比例劃定的;而投檔線要高於分數線,重點大學的投檔線就更高了;投檔線是根據各校的招生計劃設置的,比如清華在廣東的招生計劃數是10人,招辦就根據這個數字從高分到低分向清華拋出10個、11個或12個考生的檔案,如果拋10個就是按餘缺100%投檔,如果拋11個就是按餘缺110%投檔,如果拋12個就是按餘缺120%投檔,而拋出的這些考生中分數最低的那個考生的分數,就是投檔線;有了投檔線才有投檔,只要你高考的分數在相應批次的投檔線內,而你又填報了這個學校,照搬就會將你得檔案投給你所填報的學校,這就叫投檔,而投檔與你原來就讀的學校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這個操作時由省招辦執行的。


瑞鶴仙10


高考投檔是把省招生辦根據考生填報的志願,把考生的檔案按照錄取規則投遞給高校,高校在網上審閱考生電子檔案,這個就是投檔。

投檔線又稱提檔線,就是考生的高考總成績,院校的投檔線不是固定不變的,是相對院校調取檔案來說的,錄取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成績;由院校調檔比例、報考人數、考生分數、招生計劃綜合確定的。沒有單科提檔線,只是院校在招生的時候某些專業對單科有特殊的要求。我是聖為教育劉老師,如果對投檔有什麼不懂的可以關注我跟我留言互動


聖為教育劉老師


不是,是總分投檔線,有個別學校對個別學科有要求。比如外語學院一般對外語單科分數有要求。


高考倒計時688



愛聽郭德綱的小學生


這個要看你所在的地區了。大多數地區和學校只是規定了高考總分和理科,文科的,在兩個考生分數一樣,選科一樣的時候會參考單科的分數或理綜或文綜的成績


十堰智勇高考志願規劃


沒有的!老弟

投檔線一般也叫省控線

一般你所在省份根據招生名額和高考排名進行定檔,在中間段的考生會出現很多同分不同檔的現象,這就跟科目有關係了。

省控線 = 招生名額的120%的排名所在分數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