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並流是一種怎樣的地理現象?

地理那些事


三江並流是一種怎樣的地理現象?

三江並流在哪兒?

三江並流區,也許很多小夥伴們覺得比較陌生,但對於喜歡自駕車進藏的朋友們一定印象深刻,即使不瞭解什麼是三江並流區,進藏路上川、滇、藏最險的那段山區穿越便是這一區域。從雲南、四川入藏必經之地,無論是川藏南北線、滇藏線還是經典的丙察察線。

小編這些年從上述這些線路進藏的經歷體驗,認為所謂三江並流區是存在廣義和狹義兩個區域概念的。廣義的三江並流區應該是指整個橫斷山脈山系區域,這個區域涵蓋川西邊緣、藏東南地區、滇西北地區總面積約為60萬平方公里左右(下圖示)平均海撥在3000-4000米之間。

而狹義的三江並流區也就是指2003年被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滇西北地區,面積約為4萬平方公里。(下圖示三江最靠近部分)平均海撥約2000-3500米之間。



為何能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三江是指發源於青藏高原北部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這三大河從西向東並列於基本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山系峽谷中,兩河之間最近的直線距離僅有幾十公里而卻互不交匯。在這個區域內,由於地勢起伏巨大,海拔落差懸殊,植物呈垂直分佈狀態,且這一區域又是我國同時受印度洋、太平洋洋流影響的唯一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獨有地形地貌,造就了在相對狹小的區域內森林、草甸、湖泊、雪山、冰川廣泛分佈的自然奇觀,產生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自然遺產。

相信很多到過雲南香格里拉、麗江旅遊的小夥伴們都對這些令人歎為觀止的大自然景觀印象深刻的。

三江並流區的形成


從上圖的青藏高原地形中大家應該留意到,在喜瑪拉雅山東西兩端(紅圈處)存在巨大的山系變形扭結區,這主要是6500萬年前開始的大陸板塊運動,從非洲板塊分商漂移北上的印度次大陸撞擊亞歐板塊後,在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中,由於撞擊外瀉力量致使兩端地形隆起變形,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產生了南北走向的“橫斷山系”。這過程,我打個比例:當把一鏟子向一堆沙子平推鏟過去的時候,鏟子的兩邊緣會產生部分沙子向外瀉走形成與鏟子運動方向一致的縱向的小沙堆。而我們的這個橫斷山系就類似這個小沙堆了。



上面提到(包括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這三條河流在這南北走向的山脈中,自然只能向南流,而得益於兩大洋的洋流影響,又處於青藏高原的外流區,冰川、雪山、降水等水源豐富,水量充沛,不斷切削山體形成各自的河谷流徑,其中怒江、瀾滄江往南出境分別成了薩爾溫江入印度洋,瀾滄江成了湄公河流入太平洋,而金沙江在雲南的玉龍大拐彎(長江第一彎)向東奔向成了中國的母親河——長江。

豐富的地理人文

在三江並流區內,形成了眾多的民族人文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族類最多的地區,直到現在仍然在這一區域內保留了最原始的人類文明,例如獨龍族的紋面文化、摩梭族的母系文化、藏區文化等等。

總結

作為一個超級自駕地理控的小編我,在每次出行我國的西部自駕車攻略裡,對行程中的地理、歷史、人文等尤其酷愛去發現探索,希望有更多的小夥伴們能一起交流自駕行的心得與體驗。謝謝大家。


百威天地BRAVEWORLD


三江並流是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在雲南境內奔流170多公里,穿越崇山峻嶺,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