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研二戰失敗,今年25周了,是三戰還是工作,兩次考研都達線了超了十幾分?

淡淡的雲205292900


2019年的考研人數和18年相比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不僅初試線高了,而且今年調劑競爭也非常的激烈。

根據不確定的消息,今年廣西大學、海南大學等二區的211院校調劑時,競爭也特別激烈,有的專業只有10多個調劑名額,卻有1000多人申請調劑。在往年這些學校都需要經過多輪調劑,才能夠完成當年的招生計劃。

今年的考研形勢,對於很多普通院校,特別是二戰的普通院校考生十分不利。如果是一戰失敗了,畢竟年齡還小,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不妨選擇二戰,但是如果二戰失敗了,這時候就需要考慮一下年齡的問題。

一般大學本科畢業是21歲左右,讀完研三年之後也就24歲左右,而自己目前已經25歲了,再考一年26歲,研究生畢業就是29歲,即便是能夠順利的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可能在找工作的時,在年齡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優勢。

並且有一部分用人單位在校園招聘時,對應屆畢業生的年齡卡的比較死。如果自己年紀比較大,也沒有相應的工作經驗,用人單位就會覺得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死讀書”的人,培養價值並不是很大。

另外,年紀越大顧慮就會越多,當身邊的人有的已經工作,有的人已經在讀研,而自己還在備考,並且是前途未卜,這時候心裡肯定有很大的落差,會直接影響到複習備考。

既然兩次考研都過線了,並且超過分數線10多分,也就意味著已經進入了複試階段,但是在複試階段被淘汰,這種情況有可能是自己某方面能力比較欠缺,比如像溝通能力,心理素質等,而這些能力在短期內是很難快速提高的。另外,預計2020年考研的報考人數和19年相比還會出現一定比例的增長。

因此,如果二戰也失敗了,這時候不妨先找一份工作,有些學生選擇考研是想通過提升自己的學歷,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但是現在既然考研這條路走不通,不妨想一想自己到底適合哪些工作,說不定自己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覺其實自己更適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提升自己,而不是先讀書再工作。

如果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確實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並且對所做的工作也不感興趣,這時候不妨考慮一下,調整下自己努力的方向,特別是在選擇目標院校時,目標稍微定低一點,然後邊工作邊考研。

去年就遇見過一個學生,已經是二戰,並且也複試失敗了,他兩次都報考的是同一所知名985院校的法律碩士,第一次是分數沒有上線,第二次分數上線了,但是複試被淘汰了。

當時給他提供的意見是不如先找個工作,邊工作邊考研,並且法律類實踐經驗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任何實習經歷,考上研以後找工作也是問題。後來他就去了一個律所,找到了一份兼職的工作,主要是做文案和接待方面的內容。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對自己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他發覺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有很多不良的習慣,這些習慣甚至也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後來,他開始可以改變自己,和之前相比變得更加自律了。今年他調低了目標,選擇了個不太知名的985院校,目前複試已經結束了,並且接到了錄取通知。

如果年齡比較大,二戰考研失敗了,真的不建議在一條道上走到黑。在考研時,有些時候真的是你越想得到的,你越得不到,因為距離太近了,有些東西蒙蔽了自己的雙眼,當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你再來看考研這件事情,肯定會有不同的感悟,備考的心態和之前相比肯定也有很大的不同。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升學與考試”,專注升學與家庭教育。


升學與考試


孩子考研二戰失敗,這種情況我身邊就有一個。同事的孩子,去年考研敗在英語上,無奈二戰,專門報了個輔導班,靜心備考,期待今年衝關成功,可惜的是,再次敗下陣來,還是因為英語不過關。看來,英語真的成了孩子的硬傷。現在,冷靜了一段時間,孩子打算考公務員。至於以後考不考研,等公務員考試結束,結果公佈再做決定。


相對而言,你家孩子的情況好多了。兩次初試成績都過線,結果敗在複試上。要不要三戰,我覺得應該先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然後看自己能否攻克這一難關再做決定。

面試失敗,要麼是專業課有欠缺,要麼英語表達能力差,要麼是膽小、怯場、緊張、不自信等各種原因造成的。如果屬於專業課和英語方面的問題,努努力或許可以過關。但如果天生膽小、怯場因而影響了正常發揮,我覺得想要改變不太容易。就像有的老師,課講的很好,可是一上大型的公開課,或者到市裡、省裡參加優質課賽講,就亂了陣腳和方寸,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一樣,天性膽小所致,需要慢慢鍛鍊。


孩子今年已經25歲了,如果明年再戰,已經26了,感覺年齡是有點大了。因此,在總結失敗原因的基礎上,如果合適考研就繼續。如果不合適,還是先參加工作再說。現在,很多工作也得考試,也得面試,這說不定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鍛鍊的機會。如果工作不錯,工作穩定住再考研也不遲。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等花開2579


不請自來,說說我的經歷,我是08年本科畢業,本科讀的一所二本里的末流專業,高三複讀兩年,本科畢業時已經24週歲。我們專業的學生都調劑過去的,由於對本科專業不感興趣,所以大三時,我決定跨專業考研。但是,在大學期間瘋狂地玩網絡遊戲,雖然說準備考研,但是沒有全力以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結果可想而知,大四畢業那年考的很差。本科畢業那年,剛好家鄉所在的四線小城市招大學生村官,在家人的建議和要求下考了村官,被錄取,同時準備考研二戰,由於複習時間比較短,考研二戰再次失敗。下定決心給自己最後一年機會,準備考研三戰。然後一邊工作,一邊複習,第三次複習時間比較長,也比較用功。2010年,三戰考研過線,被中部一所211錄取26歲去讀研究生,29歲碩士畢業,去南方一所985高校讀博士。畢業後到一所高校當老師。今年也有一些考生聯繫調劑,今年調劑的考生特別多,調劑難度比較大,西部B區的高校都爆滿。明年考生只會更多,調劑的難度會更大。所以二戰沒有考上的話,建議慎重選擇。


Miller38


情況和我基本相同,我也是今年二戰,25歲了,分數兩次也都不高,今年調劑還巨難,動不動就要985,211出身,即使沒明確標出來,調劑複試的時候學校也是優先考慮。真的是“高考不努力,調劑徒傷悲”。

要不要三戰,我個人認為還是分專業吧,有的專業沒個研究生學歷是不好就業,但有的專業工作經驗也很重要。客觀來分析,考了兩次還考不了高分,確實是在考研這方面的學習能力欠缺了一點(也包括說我自己),我考的是計算機類,努力了兩次也都沒能邁入理想大學的校門,只能說自己不後悔了,起碼拼過兩次了,二戰的時候我幾乎每天八點準時到教室,中午吃完飯在教室趴半個鐘頭,晚上學到十二點回去,到宿舍洗漱完還要用手機背單詞刷政治題,大概一點半左右才睡覺。結果還沒考好,說明自己在考研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也就不死磕了。如果只為個研究生學歷隨便找了個學校,就計算機行業來說肯定是得不償失,試想兩年天天學都沒把考試那點東西弄明白,讀研以後接觸的知識更深更多,學校還一般,說實話有質的提升的概率比較小。三年中學會的知識能趕上行業生產力水平就不錯了。

而且年齡也是一方面問題,不是吃青春飯的還好,只要家裡條件允許,自己還能學的進去,再考試試也無所謂。但是如果樓主孩子從事計算機行業的話,還請慎重,成功了還好,能更上一個臺階,直接入職更高的職位。萬一失敗,就26了……正常23大學就都畢業了,你說你一個26考研三次沒成功的人去應聘,和23應屆生,水平幾乎差不多,有些方面應屆生還更有優勢,你說企業會選誰。

以上是結合我自己情況發表的一些看法,還希望對樓主的提問有所幫助。


我最響亮326


您好,不知道該稱呼您為叔叔還是阿姨。

我今年23歲,18年6月畢業的,

目前正是考研複試的階段,很不幸,跟您兒子一樣,我也是二戰失敗,看著比我小一屆的學弟學妹一個個在朋友圈,空間裡曬出擬錄取的照片,心裡很不是滋味。

因為我的專業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要不就考研考博當老師,是最好的出路。不然,大多數人畢業也只能進一個工廠當品控。

最尷尬的是,我今年二戰失敗,連進一個工廠當品控,都有許多條條框框束縛著我,因為我不是應屆生,缺少經驗。

作為一個同樣二戰失敗的人,我想建議您,如果您的兒子,本科專業很好的話,可以不用三戰了,等工作穩定,需要提升學歷的話,可以考在職研究生。

如果,本科專業不太好的話,我建議三戰可以求穩,考一個211或者普通一本,甚至跨考一個好就業的專業。希望您別給兒子太多壓力,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選擇,每一個決定在此時此刻都看不出來好與壞,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加油,希望與您兒子一起振作起來,共勉。


果汁男孩不愛榨汁


作為一個工作一年後參加考研的過來人,很高興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

無論你的孩子考不考研,要不要選擇進行三戰,時間都會不斷地過去的!不會因為不考研而使孩子的年齡不變的!我是工作後考研的,我能體會到當你上研究生的時候,別的同學買車的買車,買房的買房,結婚的結婚,有的孩子都幾歲了!要說沒壓力是不可能的!這種壓力是無形的壓力!所以,別說是三戰了,你的孩子即使是二戰也會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

如果你的孩子確實想上研究生那就三戰吧,我今經常這樣想,我都二戰了我還怕三戰嗎!好多人認為我說的有點自私,不顧家庭負擔,對自己不負責任,但是我想反駁的是考研並非找工作一樣,可以隨時找,考研的黃金時期就這麼幾年,你錯過了可能永遠就錯過了!工作幾年後或者成家立業後你考研的鬥志基本被生活磨滅完了!到時候留下的只能是遺憾!難道你要孩子帶著遺憾過一輩子嗎?(可能我說的有點過了,請見諒!)

個人建議!

你的孩子兩次考研均能過校線10幾分,說明你的孩子並非不適合考研,我猜測你的孩子兩次考的都是同一個學校!所以,我覺得考研能成功選擇其實比用功更重要!就拿我一起考研的六個同學(均二戰),其中只要是換了目標院校的均考上,沒換目標院校的均失敗(其中沒換目標的每年錄取人數大概10個以內!)

所以,你的孩子之所以兩次上線均沒被錄取,不是能力問題,是選擇問題!


解決方法:(如果選擇三戰的話)

①適當的降低一點目標,找一些比較好考的學校!②不降低目標但是可以選取錄取比例大的學校!③走出名校誤區,有的名校不一定適合我們考研,比如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等!(錄取比例太小,風險太大!)總之,我對你的孩子三戰持支持態度,考研黃金期就這麼幾年!不過,最終的選擇權還是歸你的孩子,遵循他內心的想法吧!(如果他選擇三戰希望叔叔阿姨可以支持他,不要給他壓力,每個考研人的夢想都應該被尊重!)加油,一定會成功的!以上是個人看法,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在下方評論!

喜歡小李的朋友不妨點贊關注轉發支持一下吧!


小李子雷彘穼


從提問中明顯能夠感受到作為父母的焦慮和擔憂,自己孩子25+了還在為考研努力,別人家的孩子或許已經在讀研或者工作了,有壓力是正常的。

而且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全國與你們家同樣情況的學生不在少數,我國研究生考試複試採用的是差額形式,各大高校差額比例一般都不低於120%,這就意味著會有不少數量的考生註定在複試被刷,複試被刷且調劑不成功就意味著當年考研失敗告終。

孩子兩次超線十幾分,說明他在考研方面是有能力的。因此你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與孩子敞開心扉的溝通,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兩次考研失敗的原因所在,具體到你們要清楚孩子兩次都是過線十幾分,那麼具體是過了國家線還是學校複試線?孩子考研被刷是還是運氣不佳,還是準備不充分?最後的考研調劑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把失敗的原因找出來是最關鍵的,吸取教訓才能不斷的進步。

目前的普通本科生在社會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研究生學歷的人競爭在就業時優勢巨大,這一點相信很多在社會上打拼多年的人都有體會。從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的深造率、從考研對象中逐年遞增的社會考生,無不在說明研究生學歷在現在的“緊俏”,從國企、民企、政府事業單位,好一點的崗位都是研究生學歷起步了。

另外作為一名參加考研的過來人,見過那些準備兩三個月就成功的,也見過那些辛苦準備一年考研失敗後繼續二戰三戰的成功的。不同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面對的壓力不同、對考研的執念不同,因此繼續考研亦或者參加工作還是需要你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商量定奪,重要的是不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學習源動力


我是“教育有故事”,專注解答教育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最近,很多大學都在進行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今年的研究生考試非常激烈,很多人被擋在了複試線之外,還有人進了複試,最後卻被刷,都非常遺憾。

類似題目裡這樣的考生,其實身邊也見到過,很多學子心裡一直有一個讀研究生的執著信念,他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就開始考,一戰失敗,二戰再敗,這時候是否還有勇氣再戰一次呢?

站在局外人的立場來看,是否三戰,要慎重考慮一下,你需要認真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一,2次考研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

兩次考研都過線,而且還超了十幾分,我不知道是超過國家線還是複試線?如果都是超過了複試分數線,最後兩次都是倒在了複試環節,那就要冷靜一下了。為什麼初試能成功,複試卻失敗2次?是面試怯場?還是英語太差?還是複試時筆試失誤?找到關鍵問題非常重要。

如果2次失敗的原因都是自己最不擅長的,比如有人膽非常小,一到面試就怯場,怎麼練習都沒用的那種,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暫時不要再去三戰了。就算三戰初試成功,到面試又遭遇滑鐵盧,就更鬱悶了。還不如先出去工作一段時間,長長見識,多點人生閱歷,在工作中成長,總窩在大學校園裡,成長速度是很慢的。

如果複試失敗的原因僅僅是英語或者筆試,那還是可以花時間提高的,有了前次慘痛教訓,也有了兩次寶貴的複習經驗,再戰成功的概率要高許多。

二,三戰考研需要面對的問題

雖然這位朋友的孩子25歲了,從本科生的角度來說,確實有點大了,不過讀書來說,年齡不是多麼大的問題,就算考上研究生,再讀三年,畢業29歲,出來工作還不算年齡很大,正合適的。所以不用過多考慮年齡問題。

其實,要正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心理承受能力。畢竟第三次拾起勇氣考研,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超強的心理素質的。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具備這種能力?

不管是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切不可盲目埋頭走路,一定記得抬頭看天。


教育有故事


我今年就是二戰,分數不高,也不低,如果像你所說,你家孩子都過線十幾分,如果只是想要學歷,可以選擇二區。因為不知道具體專業,所以真不好說,如果專業稍冷,運氣好,可以去一個偏遠211還是可以的,如果專業熱門,如電氣,土木之類,二區可能也只是普通一本,一區今年調劑的可能性不大,風險高,因為今年分都高,要去也是普通一本,看自己選擇!

我個人建議,還是別三戰了,照目前這形式,考研人數逐年上升,明年難度會加大,而且如果本科不是985 211,調劑的難度還是有點的,招生人數也不會上漲太多,所以一年會比一年難,如果覺得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可以試試,但是會耽誤自己一年,看你孩子怎麼想了!再一再二不再三,你說是吧!


我的女神灰原君


二戰考研說明孩子勇氣可嘉,孩子有繼續學習下去的想法,對於現在的自己不滿意,有些不甘心。作為家長可以量力而為的支持,即使不支持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按照您的說法,孩子的兩次考研可能是全職備考,既然考兩次了,就已經熟悉考試的內容,考試的流程了。要是孩子想三戰完全可以邊工作邊學習,有很多畢業後的大學生都是這樣來考研的。不僅可以換一種環境減少考研心理壓力,還能掙錢減少經濟壓力。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下。

您也一定要和孩子溝通溝通,多瞭解瞭解孩子,孩子考研二戰失敗後的想法,是否總結失敗的原因,是學的不紮實,還是報考院校過高..... ,是否還有考下去的想法及信心。

你和孩子也應該知道以後的考研人數會越來越多,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這方面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現代社會是360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能掙錢養活自己。不要太浮躁,做好自己就行,家長之間不要攀比,也要讓孩子有正確的成人觀念。作為家長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好生活的!其實適合自己生活才是最好的選擇!自己走過的路,只有自己知道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