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天凱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討一個很多人都聽過的經典故事:

從前,有甲、乙、丙三個人,接到一個挑戰,要把梳子賣給和尚。

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彙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甲先生僅僅只賣出一把,乙先生賣出10把,丙先生居然賣出了100把。

同樣的條件,為什麼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公司請他們談談各自的銷售經過。

甲講述了歷經的辛苦,他跑了三座寺院,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但仍然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一把梳子。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髮都吹亂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面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於是買下10把梳子。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丙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剎,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尤其對於積德行善之人寶剎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遠近聞名,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後作為贈品。方丈聽罷大喜,立刻買下100把梳子。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公司認為,三個應考者代表著營銷工作中三種類型的人員,各有特點。

甲先生是一位執著型推銷人員,有吃苦耐勞、鍥而不捨、真誠感人的優點;

乙先生具有善於觀察事物和推理判斷的能力,能夠站在客戶服務的角度,因勢利導地實現銷售;

丙先生呢,他通過對目標人群的分析研究,最後站在客戶利益的角度,大膽創意,有效策劃,開發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

由於丙先生過人的智慧,公司決定聘請他為市場部主管。

這時挑戰者——丁,找到公司領導說,賣給和尚100把梳子算什麼?我可以讓和尚源源不斷地買我的梳子,至少也得上萬把!以一年為限。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

1、 市場分析及策劃

他還是找到了那個主持,問他:您這邊每天大概能贈出多少把梳子呢?

主持回答:差不多10多把。

他繼續問:您覺得這與您所獲得的香火錢相比是不是也是成本呢?

主持回答:是的,雖然是贈,但是也是錢啊。佛門本來就沒有什麼錢。

他又問:你有沒有想過收費呢?

主持回答:怎麼收費?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他說:到您這來的人有達官貴人,也有平民百姓。總之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吧。您可以在梳子上下點工夫,讓您的梳子與普通梳子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您可以準備一些梳子,做成“開光梳”,千金不賣,只賣有緣人。然後把您的梳子命名為“智慧梳”“姻緣梳”“健康梳”“功名梳”,賣給不同需求的人。這樣一方面您的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您的寺廟的檔次也就體現出來了。

這個主持一聽,覺得有點道理的,於是就說好,這事就交給你來辦吧。

2、 市場活動,提升形象

丁很快就請了幾個記者來宣傳了一下這家寺院。然後造了一批梳子,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開光”儀式,當地的政府要人、各界明星都來了。當天就賣出了1000把梳子。寺院的名氣一下就上去了。

丁又請人給這個寺院搜尋了一些歷史故事和神奇傳說,當然,很多是跟梳子有關的。很快,這個寺院成了當地的歷史文物。來的香客越來越多。梳子的銷量也越來越好。人們也不在乎掏錢買把梳子。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寺院掙了不少錢。主持很佩服丁。

3、 細分客戶群,引入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這個時候,丁找到主持說:你有沒有發現前來的香客您都沒有記錄。據我觀察,有的香客來了好幾次了,有的香客很富有,有的香客很重要,有的香客是名人,您是不是應該對這些香客提供一些更有意義的梳子呢?

主持一聽,覺得也是,於是很快就讓小和尚開始記錄前來拜佛的香客。很快,小和尚發現,前來的人太多了,毛筆根本記不住。主持又找到丁,問他有什麼辦法?

丁說,我可以給你解決這個我問題,丁購買了一些電腦,在寺院內很隱蔽地架構了一個局域網,連接到外部的INTERNET。並安裝了一套CRM系統。又設置了硬件設備。只要香客一進入寺院,關於這個香客的詳細記錄就全部在CRM系統裡面展現出來。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4、 貼近客戶,精耕細作,挖掘客戶價值。

主持看到這麼個東西大吃一驚。丁開始用CRM來分析來寺院香客的詳細資料。一些香客剛來到寺院,就被突然告之今天是他生日。香客們非常的感動,香火錢更多了。

針對一些大香客(20%),寺院開始量身定做一些特殊價值的高端梳子,如:牛角梳、檀木梳、白玉梳等,由方丈親自開光,分別賦予不同的含義,如奇妙聰明梳、健康如意梳、事業成功梳等,滿足一些大香客特殊的需要;

從那以後,這些香客們在逢年過節、小孩過生、老人慶壽的時候總能收到寺院寄的小禮品。梳子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神聖的神物。只要去那家寺院的至少要為自己和家人帶幾把梳子,給遠方的親人、朋友帶幾把梳子。一旦梳子用壞了,就自然想到了那家寺院。

5、 競爭對手分析——差異化競爭

過了段時間。丁通過CRM發現,有些香客來得少了。一打聽,原來不遠處也有一家寺院採取了同樣的但贈送梳的方式。相當的一部分香客去了那家寺院。主持開始著急。

恰逢國際上將舉辦一次重大的佛教活動。於是丁通過各種渠道邀請了這次活動的主席---某活佛到這家寺院考察講經,活佛對梳子特別感興趣,最後由寺院舉辦盛大的“開光”儀式,邀請活佛親自將一批製作精美的梳子“開光”,當地的政府要人、各界明星都來了。國內外N多記者記錄了這一時刻。寺院梳子的美名度再次提升。

丁製作了N把活佛的開光梳,不過是微型的。出售給前來的香客,讓這些人掛在脖子上,鑰匙扣上做紀念。於是梳子與寺院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旁邊的那家小寺院一下子就沒有了香客。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6、 縫隙市場全面覆蓋

主持根據CRM裡的跟進記錄發現,雖然當地的香客的70%都到這家寺院來,但是本地還是有一些大香客沒有上門過,於是丁專門組織了一些能力強的和尚對這些目標香客進行了一一瞭解、詳細分析和分工,制定行動計劃,然後通過上門拜訪、宣講法事、祈福,以及其他香客做工作,最終這些大香客都到這家寺院來了。

7、 客戶分類專人管理,強化績效考核

雖然對香客進行分類管理,但是由於接待香客的和尚素質不一樣,經常出現出售錯了梳子。主持找到了丁。

丁根據CRM裡的跟進記錄以及每個和尚接待香客的數量、次數、被香客投訴的次數將現在的和尚進行了分類,不同的和尚接待不同的香客。香客發現這些和尚們更能瞭解他們的心思了,滿意度大大提高了。

丁對所有的和尚說:每個人必須要把自己所做的什麼記錄在CRM裡,否則就請離開寺院。和尚們很聽話地照做了。丁通過統計分析很快就發現了偷賴的和尚。主持把那些和尚趕下山去了,寺院運營緊湊。

從一個經典營銷故事看營銷

8、 銷售預測

寺院運營真的很不錯。丁每個月都能通過CRM的漏斗來預測下一階段能賣出多少梳子。寺院蒸蒸日上。

一年過去了,丁不知道賣出了多少把梳子。他所掙的錢已經很多了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